濕婆這麽做,並不單單是為了給李孤行提升修為,而是實打實的為他的生命做考慮。
單以劍法而論,普天之下共有一石,李孤行自己獨占八鬥。
但也並不是說,他已經成為了天下間用劍的第一人,皇宮大內有一個不世出的高手,曾經江湖人稱“神劍八臂”,單從這個名號上來看,他劍法之快可見一斑。
後來隨著他的武功精進,那八臂便從他的稱號之中消失了,神劍也變作了劍神,在二十年前可是武林之中獨一檔的存在。
隻是他投靠朝廷太早,江湖之中沒了他的名號,故而才有現在“三絕頂”、“兩仙冥”、“一羽化”、“南北武林王”之稱。
否則那“兩仙冥”之上,或許還要加上一個劍神才對。
更何況,像劍神這般的人物,朝廷之中還有不少。
李孤行現在神功大成,但要同時對付那麽多絕頂高手,恐怕逃命都難。
更何況,李孤行所長的不過是劍法一門,對於拳腳功夫,除了“諸葛三十六”奇門中的幾種功夫,其它的實在粗淺的可以。
隻要李孤行沒了劍,純以劍氣對敵,功力大打折扣,到時候別說這些絕頂之人,便是隨便幾個江湖中的一流高手蜂擁而上,李孤行也吃不消。
所以,濕婆才這般大費周張的將他打死,重塑他的根骨,讓他修為再進一層。
隻要以“明玉功”為根基,他的其它武功便近乎沒有上限,以他的天資和奇遇,料想從百萬軍中逃脫而出不算難事。
他將這些解釋給李孤行聽,惹得李孤行涕淚交錯,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感謝濕婆。
“嬸子......你對我太好了。”
濕婆道:“我說過,你叫我一聲嬸子,我便當做你是我侄兒,況且今後......”
兩人同時想到了駱神,這後麵的話便沒有再說,生生吞了回去。
便在此刻,有飛鷹傳書帶到了冥宮。
濕婆解下,定睛一瞧,倏忽之間,麵色變了幾變,越發變的凝重,更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壓抑。
李孤行心中有股不好的預感,靜靜的候在一旁,不敢搭話。
過了一陣,見得濕婆麵色舒緩,李孤行才道:“嬸子,究竟是什麽事?”
濕婆道:“戰事吃緊,大明軍隊改道之後遭受瓦剌侵擾。”
李孤行一驚,“瓦剌竟有這麽大的膽子?!!”
濕婆笑道:“你不知,這瓦剌也先繼承了他父親馬哈木的衣缽,驍勇善戰有勇有謀,大明軍隊再厲害,一將無能也能累死三軍,朱祁鎮這個小皇帝和王振這個太監哪比得上成祖、宣宗這樣的人物。”
他緩了緩,又道:“而那也先,卻好似比他父親更加厲害,這一比較,恐怕大明敗數更多。”
李孤行眼珠轉了轉,悄悄將那“傳世龍骨”和“金鳳釵”拿在手中,向濕婆行禮道:“事不宜遲,侄兒先行告退!”
濕婆笑道:“你啊你,倒是跟我藏心思,放心,那兩樣東西我既說給你便不會再拿回來了。“明玉功”你已記下,此行每日運行內功三遍,不出十日,“明玉功”便能紮根。”
說話間,李孤行已經閃身出了屋,聽他這一句話,立馬頓住。
“這“明玉功”不是已在身體運轉了嗎?”
濕婆道:“是啊,但還未紮根,今後你武道成就有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悟性了,事不宜遲,盡早趕路,我就不送了!”
李孤行將這句話記在了心中,遙遙抱拳,道:“嬸子保重!”
他施展“東木速行”的輕功,開始隻覺各處內力遲滯不已,很難收發自如。
感覺有股磅礴大力不受自己控製,更無法收為己用,等同於有著金山銀山,卻隻能撿些零零碎碎的使用。
他越奔越是心急,內息行差,
差點跌了一跤。
他有些氣急,用手捶打著地麵,“怎麽會這樣!”
正氣時,忽見一道身影走到了他的麵前。
李孤行抬眼瞧去,竟是“泥菩薩”,他一臉委屈道:“你可坑慘我了!”
泥菩薩先沒說話,伸出手來,在他腦袋上狠狠打了一下。
“小子,你得了便宜還賣乖,是何居心?!”
李孤行嘿嘿笑了笑,又變得分外愁苦。
“我哪裏是得了便宜賣乖,分明是.....哎.....我怎麽跟你說......”
泥菩薩一眼便看出門道,大喊一聲,“諸葛老兒,出來吧!!”
“誰?!我師父也來了??”
李孤行四處張望,哪裏見得到諸葛玄策的身影,但他現今畢竟不同於往日,但覺泥菩薩身後處有種難以言說的奇怪。
但覺勁風起,在他身後處的空間仿佛脫節了一般,憑空鑽出一個人來,正是他的師父諸葛玄策!
李孤行喜出望外,本上前去,一把抱住了他,“師父可想死徒兒了!”
諸葛玄策板著臉,陰沉著,瞧向那泥菩薩,一口惡氣沒地方出。
那泥菩薩曾經向諸葛玄策再三保證,李孤行隨他前去不會少了半根汗毛。
轉眼間,李孤行就被他送到了冥宮之中,並在那裏接收到了諸多的考驗,甚至被折磨的不成人形。
這些諸葛玄策都用“陰陽紫金闕”親眼見到。
若不是知曉機遇與危及並存的道理,他險些就闖入冥宮,同那濕婆大戰個三百回合,救出自己的徒兒。
不過,泥菩薩畢竟是個神算,李孤行也因此獲得了潑天的機緣,實力進一步提升,連他這個作師父的恐怕都比不上。
看著這個麵子上,諸葛玄策才沒有同泥菩薩計較。
不過,畢竟泥菩薩食言了,對於他這個比較小心眼的人來說,一口悶氣憋在胸口總不是滋味,頗有一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難受。
所以他才這般瞪著泥菩薩,仿佛要將他吃了。
他轉過頭,看向李孤行,那淩厲的眼神立馬轉變,輕輕撫摸這李孤行的頭發,仔仔細細將他瞧個遍。
“嗯,還好,還好,總算又胖了回來。”
李孤行倒也不撒嬌,憨憨的笑著。
有長輩護佑的感覺,當真猶如沐浴在春風中般。
諸葛玄策道:“你現在的實力,恐怕還要在為師之上,冥宮“明玉神功”,果然厲害!”
李孤行愣道:“師父,你都知道了?”
諸葛玄策道:“普天之下能瞞過你師父的事不過兩三,而那兩三件事都在那個人手裏!”
他眼光又射向泥菩薩,將他瞧的一愣。
泥菩薩傻笑著,一臉無辜,驀的又帶著些許賤相。
“我早說過,跟這機緣比起來,瘦點便瘦點唄。”
諸葛玄策道:“你說你有辦法,現在說罷,老夫和白蕭老頭想了許久,也沒想出解決辦法來,我倒要看看你能說出什麽一二三來!”
泥菩薩清了清嗓子,向諸葛玄策唱個喏,一改往日唯唯諾諾的形象,活像一個下九流的痞子。
他言道:“這小子渾身筋骨猶如再造一般,內功根基也變成了“明玉神功”,自然同他以往的運功方式不同。再加上吸收的那些天地靈氣,內功已經自成一脈,已不是任何武功心法能夠駕馭的了的!”
他說的倒也不深奧,甚至表淺的很,但在李孤行聽來卻有比較難懂。
譬如其中提到的運功方式,他身體內力頗為駁雜,自己早就忘了用什麽樣的方式運用內力,畢竟他內力強橫,加上永覺大師畢生功力,早就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
故而,這一年來,運用內力已經如同吃飯喝水般平常,自不會在乎去用什麽樣
的方式,就像不會在乎如何去呼吸空氣一般。
泥菩薩說要改變行功方式,對李孤行而言可無從下手,更不懂的如何去做,故而聽得有些雲裏霧裏。
泥菩薩向諸葛玄策瞧了瞧,言道:“你這麽聰明,應該明白了吧。”
諸葛玄策沉思一會兒,想要換個方式同李孤行講解,但卻又不知用什麽樣的辦法讓李孤行明白。
就如同喝水,不論你怎麽喝,究竟是要將水喝到肚子裏,你要讓他改變喝水的方式,卻不免強人所難了一些,總不能將水從鼻子裏灌進去。
所以,諸葛玄策自己明白,卻不知要如何同李孤行去將。
思來想去,決定親自演示一番。
他翻手從手掌之中燃起一團火焰放在李孤行麵前,“這是“三昧真火”,你熟悉吧。”
這功夫李孤行自然熟悉,這乃是他修行“諸葛三十六奇門”中最為勤奮的一門。
諸葛玄策道:“我若是用一股陰寒的內力,不走手少陽三焦經脈,你瞧瞧。”
“騰”的一聲,諸葛玄策手上火焰又起,不過這一次並非是以往的樣子,而是一股淡藍色的,帶有極度寒冷的火焰。
這個樣子李孤行嚐試過,心中開悟。.
他又仔細琢磨了一下,原是要自己嚐試如何去改變運用內力的方法。
原本運用內力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將內力自丹田運往身體各處,行一個周天再回來。
而他以“明玉功”為基後,加上各種內力,身體之中內力雜糅非常,需要尋一個不一樣的路子。
或許前一刻內力正運的同時下一刻卻要反著來,亦或許在施展劍招的時候,需用到以往不曾用過的脈絡,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不走尋常路”。
李孤行苦笑,“師父,這樣的辦法,我要嚐試多久......”
諸葛玄策道:“多久為師也不清楚,但為師知道你時間不多了。”
大明遇上了瓦剌,本是必贏的局麵,可惜碰到了朱祁鎮和王振這樣無能的將領,潰敗是早晚的事。
李孤行報仇最好的機會,便是趁著兵敗將王振殺死,同時也可保護朱祁鎮,替大明保全這位皇帝,以免靖康之恥再次重演。
然而,李孤行現在內力雖強,武功卻是幾乎沒有,又如何保的了他們?
對此,泥菩薩早早算出,“你且去吧,一切的一切都已天定,逃是逃不掉的。”
李孤行心中忐忑,不過也有許多自信,自己從來都在刀尖上行走,哪管那麽多虎豹豺狼。當即表示,“走!”
單以劍法而論,普天之下共有一石,李孤行自己獨占八鬥。
但也並不是說,他已經成為了天下間用劍的第一人,皇宮大內有一個不世出的高手,曾經江湖人稱“神劍八臂”,單從這個名號上來看,他劍法之快可見一斑。
後來隨著他的武功精進,那八臂便從他的稱號之中消失了,神劍也變作了劍神,在二十年前可是武林之中獨一檔的存在。
隻是他投靠朝廷太早,江湖之中沒了他的名號,故而才有現在“三絕頂”、“兩仙冥”、“一羽化”、“南北武林王”之稱。
否則那“兩仙冥”之上,或許還要加上一個劍神才對。
更何況,像劍神這般的人物,朝廷之中還有不少。
李孤行現在神功大成,但要同時對付那麽多絕頂高手,恐怕逃命都難。
更何況,李孤行所長的不過是劍法一門,對於拳腳功夫,除了“諸葛三十六”奇門中的幾種功夫,其它的實在粗淺的可以。
隻要李孤行沒了劍,純以劍氣對敵,功力大打折扣,到時候別說這些絕頂之人,便是隨便幾個江湖中的一流高手蜂擁而上,李孤行也吃不消。
所以,濕婆才這般大費周張的將他打死,重塑他的根骨,讓他修為再進一層。
隻要以“明玉功”為根基,他的其它武功便近乎沒有上限,以他的天資和奇遇,料想從百萬軍中逃脫而出不算難事。
他將這些解釋給李孤行聽,惹得李孤行涕淚交錯,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感謝濕婆。
“嬸子......你對我太好了。”
濕婆道:“我說過,你叫我一聲嬸子,我便當做你是我侄兒,況且今後......”
兩人同時想到了駱神,這後麵的話便沒有再說,生生吞了回去。
便在此刻,有飛鷹傳書帶到了冥宮。
濕婆解下,定睛一瞧,倏忽之間,麵色變了幾變,越發變的凝重,更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壓抑。
李孤行心中有股不好的預感,靜靜的候在一旁,不敢搭話。
過了一陣,見得濕婆麵色舒緩,李孤行才道:“嬸子,究竟是什麽事?”
濕婆道:“戰事吃緊,大明軍隊改道之後遭受瓦剌侵擾。”
李孤行一驚,“瓦剌竟有這麽大的膽子?!!”
濕婆笑道:“你不知,這瓦剌也先繼承了他父親馬哈木的衣缽,驍勇善戰有勇有謀,大明軍隊再厲害,一將無能也能累死三軍,朱祁鎮這個小皇帝和王振這個太監哪比得上成祖、宣宗這樣的人物。”
他緩了緩,又道:“而那也先,卻好似比他父親更加厲害,這一比較,恐怕大明敗數更多。”
李孤行眼珠轉了轉,悄悄將那“傳世龍骨”和“金鳳釵”拿在手中,向濕婆行禮道:“事不宜遲,侄兒先行告退!”
濕婆笑道:“你啊你,倒是跟我藏心思,放心,那兩樣東西我既說給你便不會再拿回來了。“明玉功”你已記下,此行每日運行內功三遍,不出十日,“明玉功”便能紮根。”
說話間,李孤行已經閃身出了屋,聽他這一句話,立馬頓住。
“這“明玉功”不是已在身體運轉了嗎?”
濕婆道:“是啊,但還未紮根,今後你武道成就有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悟性了,事不宜遲,盡早趕路,我就不送了!”
李孤行將這句話記在了心中,遙遙抱拳,道:“嬸子保重!”
他施展“東木速行”的輕功,開始隻覺各處內力遲滯不已,很難收發自如。
感覺有股磅礴大力不受自己控製,更無法收為己用,等同於有著金山銀山,卻隻能撿些零零碎碎的使用。
他越奔越是心急,內息行差,
差點跌了一跤。
他有些氣急,用手捶打著地麵,“怎麽會這樣!”
正氣時,忽見一道身影走到了他的麵前。
李孤行抬眼瞧去,竟是“泥菩薩”,他一臉委屈道:“你可坑慘我了!”
泥菩薩先沒說話,伸出手來,在他腦袋上狠狠打了一下。
“小子,你得了便宜還賣乖,是何居心?!”
李孤行嘿嘿笑了笑,又變得分外愁苦。
“我哪裏是得了便宜賣乖,分明是.....哎.....我怎麽跟你說......”
泥菩薩一眼便看出門道,大喊一聲,“諸葛老兒,出來吧!!”
“誰?!我師父也來了??”
李孤行四處張望,哪裏見得到諸葛玄策的身影,但他現今畢竟不同於往日,但覺泥菩薩身後處有種難以言說的奇怪。
但覺勁風起,在他身後處的空間仿佛脫節了一般,憑空鑽出一個人來,正是他的師父諸葛玄策!
李孤行喜出望外,本上前去,一把抱住了他,“師父可想死徒兒了!”
諸葛玄策板著臉,陰沉著,瞧向那泥菩薩,一口惡氣沒地方出。
那泥菩薩曾經向諸葛玄策再三保證,李孤行隨他前去不會少了半根汗毛。
轉眼間,李孤行就被他送到了冥宮之中,並在那裏接收到了諸多的考驗,甚至被折磨的不成人形。
這些諸葛玄策都用“陰陽紫金闕”親眼見到。
若不是知曉機遇與危及並存的道理,他險些就闖入冥宮,同那濕婆大戰個三百回合,救出自己的徒兒。
不過,泥菩薩畢竟是個神算,李孤行也因此獲得了潑天的機緣,實力進一步提升,連他這個作師父的恐怕都比不上。
看著這個麵子上,諸葛玄策才沒有同泥菩薩計較。
不過,畢竟泥菩薩食言了,對於他這個比較小心眼的人來說,一口悶氣憋在胸口總不是滋味,頗有一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難受。
所以他才這般瞪著泥菩薩,仿佛要將他吃了。
他轉過頭,看向李孤行,那淩厲的眼神立馬轉變,輕輕撫摸這李孤行的頭發,仔仔細細將他瞧個遍。
“嗯,還好,還好,總算又胖了回來。”
李孤行倒也不撒嬌,憨憨的笑著。
有長輩護佑的感覺,當真猶如沐浴在春風中般。
諸葛玄策道:“你現在的實力,恐怕還要在為師之上,冥宮“明玉神功”,果然厲害!”
李孤行愣道:“師父,你都知道了?”
諸葛玄策道:“普天之下能瞞過你師父的事不過兩三,而那兩三件事都在那個人手裏!”
他眼光又射向泥菩薩,將他瞧的一愣。
泥菩薩傻笑著,一臉無辜,驀的又帶著些許賤相。
“我早說過,跟這機緣比起來,瘦點便瘦點唄。”
諸葛玄策道:“你說你有辦法,現在說罷,老夫和白蕭老頭想了許久,也沒想出解決辦法來,我倒要看看你能說出什麽一二三來!”
泥菩薩清了清嗓子,向諸葛玄策唱個喏,一改往日唯唯諾諾的形象,活像一個下九流的痞子。
他言道:“這小子渾身筋骨猶如再造一般,內功根基也變成了“明玉神功”,自然同他以往的運功方式不同。再加上吸收的那些天地靈氣,內功已經自成一脈,已不是任何武功心法能夠駕馭的了的!”
他說的倒也不深奧,甚至表淺的很,但在李孤行聽來卻有比較難懂。
譬如其中提到的運功方式,他身體內力頗為駁雜,自己早就忘了用什麽樣的方式運用內力,畢竟他內力強橫,加上永覺大師畢生功力,早就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
故而,這一年來,運用內力已經如同吃飯喝水般平常,自不會在乎去用什麽樣
的方式,就像不會在乎如何去呼吸空氣一般。
泥菩薩說要改變行功方式,對李孤行而言可無從下手,更不懂的如何去做,故而聽得有些雲裏霧裏。
泥菩薩向諸葛玄策瞧了瞧,言道:“你這麽聰明,應該明白了吧。”
諸葛玄策沉思一會兒,想要換個方式同李孤行講解,但卻又不知用什麽樣的辦法讓李孤行明白。
就如同喝水,不論你怎麽喝,究竟是要將水喝到肚子裏,你要讓他改變喝水的方式,卻不免強人所難了一些,總不能將水從鼻子裏灌進去。
所以,諸葛玄策自己明白,卻不知要如何同李孤行去將。
思來想去,決定親自演示一番。
他翻手從手掌之中燃起一團火焰放在李孤行麵前,“這是“三昧真火”,你熟悉吧。”
這功夫李孤行自然熟悉,這乃是他修行“諸葛三十六奇門”中最為勤奮的一門。
諸葛玄策道:“我若是用一股陰寒的內力,不走手少陽三焦經脈,你瞧瞧。”
“騰”的一聲,諸葛玄策手上火焰又起,不過這一次並非是以往的樣子,而是一股淡藍色的,帶有極度寒冷的火焰。
這個樣子李孤行嚐試過,心中開悟。.
他又仔細琢磨了一下,原是要自己嚐試如何去改變運用內力的方法。
原本運用內力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將內力自丹田運往身體各處,行一個周天再回來。
而他以“明玉功”為基後,加上各種內力,身體之中內力雜糅非常,需要尋一個不一樣的路子。
或許前一刻內力正運的同時下一刻卻要反著來,亦或許在施展劍招的時候,需用到以往不曾用過的脈絡,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不走尋常路”。
李孤行苦笑,“師父,這樣的辦法,我要嚐試多久......”
諸葛玄策道:“多久為師也不清楚,但為師知道你時間不多了。”
大明遇上了瓦剌,本是必贏的局麵,可惜碰到了朱祁鎮和王振這樣無能的將領,潰敗是早晚的事。
李孤行報仇最好的機會,便是趁著兵敗將王振殺死,同時也可保護朱祁鎮,替大明保全這位皇帝,以免靖康之恥再次重演。
然而,李孤行現在內力雖強,武功卻是幾乎沒有,又如何保的了他們?
對此,泥菩薩早早算出,“你且去吧,一切的一切都已天定,逃是逃不掉的。”
李孤行心中忐忑,不過也有許多自信,自己從來都在刀尖上行走,哪管那麽多虎豹豺狼。當即表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