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驛道客棧。
張湛然的身體經過藥老連日來的調理已經痊愈,而朱欽靈一行人途遇此事已耽擱五日,再不趕路就要誤了南京行程,這日清晨,眾人便在驛口分別。
對於這位自稱靈龍的少年,張湛然很是好奇,前日初見便被其麵相所驚,導致一時失態,後經暗中觀察,更對心中推測確信無疑。
道家秘術繁浩如煙,龍虎山一脈所傳相術也是精妙非凡,張湛然細量之下,竟發現這位靈龍小兄弟無論麵相還是骨相都遠異常人,奈何天機不可泄露,雖將其來曆推測個八九不離十,但並未唐突詢問。
朱欽靈對這位張天師也是十分佩服,一是欽佩其術法,道行高深莫測。二是欽佩其人品,淡薄虛名,以除魔衛道、拯救蒼生為己任。
二人投緣,在短短兩日內結下深厚情誼,今日分別,自然難少不舍之情。
眾人寒暄過後,張湛然臨行前突然要與朱欽靈借步說話,法相與藥老三人便策馬先行。
待旁人走遠,張湛然看著朱欽靈笑了笑說:“靈龍小兄弟,本來出家人不該多事好奇,但此事確實幹係重大,還望如實告知。”
朱欽靈也笑道:“天師客氣,但問無妨,靈龍定當知無不言。”
張湛然麵色一肅,當即認真問道:“靈龍小兄弟是哪日來到此處?”說罷,用手先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
朱欽靈一聽,麵色瞬間一緊,心道:這個張天師果然名不虛傳,原來早就看出了自己的來曆,隻是當著眾人的麵並未說破而已。
見朱欽靈神色緊張,張湛然又說道:“靈龍小兄弟不必擔憂,在下乃修道之人,對凡塵之事並無心幹涉,問及此事,隻是為了印證一則預言罷了。”
朱欽靈聽此,心下便也釋然。張天師是什麽人,曆代皇帝親封的禦前國師,民間傳說中神仙一般的人物,看破自己來曆倒也不算出奇,於是便如實告知。
朱欽靈說完後,也好奇的追問道:“敢問天師,你說的預言,是指什麽?”
張湛然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後仰麵而笑,並未正麵回答朱欽靈,隻是擺擺手對朱欽靈說道:“天機不可泄露,天機不可泄露。”
朱欽靈聞言無奈,隻好作罷。
剛要告別,突然想起懷中那顆奇怪的泥珠子,便掏出珠子問道:“這顆珠子是那日在山穀中所拾,天師可知其來曆?”
張湛然細細打量這顆泥珠,眼中突然神光異動,但隨即就恢複如常,隻是沒頭沒尾說了句:“此珠喚作七彩靈元,靈龍小兄弟你要好生保管,此物與你有緣,將會是你未來的一大助力。”
說罷便與朱欽靈告別,轉身向南直行,邊走邊高聲笑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妙哉妙哉”
朱欽靈被張湛然這句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看天師背影漸行漸遠,也無可奈何,隻好轉身上馬,向藥老、法相等人追去。
南京,紫禁城。
正德高坐於大殿之上,下屬兩列宦官大臣。
一名身穿緋紅朝服的瘦高老頭兒對正德匯報到:“啟稟皇上,臣乃南京鴻臚寺卿鄧可法,萬國選美大會相關事宜已準備妥當,各邦佳麗都已到貢館,明日必定是一場空前盛會。”
正德麵無表情的點點頭,不冷不淡的說了一句:“很好,這幾日辛苦諸位愛卿了,等盛會結束後朕自當論功行賞。”
眾大臣一聽,端的是喜笑顏開,紛紛附和道謝主隆恩、皇上英明、吾皇萬歲之類的話。
正德不耐煩的擺擺手對眾人說道:“今日到此下朝,諸位愛卿都回去吧。江彬,王守仁,你們倆與朕留下。”
眾大臣一聽,滿眼豔羨的看著江彬與王守仁,心中暗暗揣測道:這朝臣之中,最受皇上寵愛的就是江彬,如今王守仁平亂有功,又受皇上殊寵,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眾人走出朝堂後,紛紛圍攏在王華身邊恭賀到:“恭喜王尚書,令郎受皇上如此賞識,將來必定平步青雲,看來王家一門要出兩位上書了!”
被眾人圍在中間的幹瘦長須老頭兒卻怒哼一聲:“恭喜?何喜之有?!我王華清正一世,卻生了一個不好好讀聖賢書的逆子,整天想著收徒傳道。剛在巡撫位置上幹出點成績,又跑來南京跟皇上一起胡鬧,舉辦什麽萬國選美大會!豈有此理!如此兒戲至國家於險境而不顧,吮癰舐痔,人臣不齒!我王家沒有這個不孝子!”說完,王華老頭兒大袖一甩氣呼呼的快步走開,留下麵麵相覷的眾人在原地哭笑不得。
大臣散後,諾大的殿上隻剩下江彬、王守仁與諸位內官。
正德此時才提起精神,環視眾人一眼後滿臉嚴肅的問道:“明日之事安排的怎麽樣了?”
江彬首先開口道:“回皇上,錦衣衛已部署完畢,明日將會混入會場旁的攤販、人群、歌舞表演隊伍中,嚴密監視會場內一舉一動,臣帶領精幹人手緊隨左右,保護皇上安全。”正德點點頭表示滿意。
一名身形高大的太監接著說:“三大營的精兵也已部署至會場附近的軍校場,一旦發生事端,三大營的精銳將會迅速包圍整個會場,保證連一隻蒼蠅都不會放走。奴才還命人從西洋訂購了兩千支彈丸火槍,已經裝備到神機營,明天膽敢有賊子現身,就讓他們先嚐嚐這西洋火器的滋味兒!”
正德聽完又點點頭,誇讚一句:“魏彬你幹的不錯。”
原來此人正是“八虎”之一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彬。
魏彬身旁是一位細皮嫩肉的白胖太監,也是同屬司禮監的秉筆大太監兼東廠廠督穀大用。穀公公此時陰測測的說道:“皇上,老奴命東廠將城內所有重要可疑人物都已盯死,隻要有人敢輕舉妄動,東廠定——殺無赦。”
正德笑笑說道:“大用呀,有你在可真是讓那些叛逆之徒寢食難安啊。”
穀大用諂笑到:“為皇上分憂是老奴的本分,誰敢讓皇上睡不好覺,老奴就要讓他丟掉睡覺的腦袋!”
正德聽後又是一陣大笑:“好好好,忠心可鑒,忠心可鑒呐。張永,你那邊情況如何?”
立在一旁的張永聽到正德呼喚自己,連忙躬身說道:“回皇上,老奴已命西廠在整個南京城內布防監控,那些叛賊隻要敢露頭,定讓他們插翅難飛。另外,禦馬監騰驤四衛也已經接掌南京四方城門,明兒個就給那些叛賊來個甕中捉鱉!”
正德聽後,樂道:“好,好一個甕中捉鱉!”
“皇上,內廠將對全局進行把控,作為預備力量供您調度使用。”說話者是位不起眼的瘦小太監,乃“八虎”之中最為低調內斂的丘聚,也因如此,很多人都低估了這位丘公公。
丘聚掌管的內廠,是三廠一衛等特務機構中最為神秘的存在,所屬成員不明,機構設置不明,大多數廠番具有多重身份。除了一個丘聚在明麵,其餘廠番皆在暗中活動,是正德情報的重要來源。
正德等眾人都匯報完畢,最後看向站在一旁,一直閉口不語的王守仁:“王大人,你那邊情況如何?”
王守仁答道:“啟稟皇上,臣已奉命節製南京城防與南直隸各指揮使司,我大明水師也秘密駐進龍江港,南京城內外各主要道路、關卡均已嚴密設防,一切盡在計劃之中。”
正德滿意的點點頭:“王大人真是文可安邦,武可定國的全才呀,平定寧王反叛,與這次剿殺逆賊之功,朕與你一並記上,等朕班師回京後,定要重重的賞你!”
王守仁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表情,俯身行禮道:“為皇上盡忠是臣分內之事,臣不敢居功相邀。”
南京,秦淮河畔。
依舊是那艘浮雲雕花的精致舫船,朱訓楨卻獨自一人坐在船尾,夕陽照射在湖麵的粼粼波光,印出他滿臉的神情落寞。
“大人。”紫衣嫵媚女子從身後走來,並未過多言語,隻是幫他把案前杯中的酒添滿。
朱訓楨輕輕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繼續盯著湖麵出神,紫衣女子又幫他把酒添滿。
朱訓楨盯著湖麵看了許久後輕聲說道:“紫瑤,這一天,我等了太久太久,明天無論成功與否,我……”
紫瑤未等朱訓楨說完,伸出削蔥般的芊芊玉手堵上他的嘴唇:“大人,您一定能成功。”
朱訓楨露出一絲苦笑:“我本想邀盜門聯手,但孫九爺一直借故推辭。前天,孫九爺突然派人來,明確拒絕與我們聯手,表示盜門要保持中立。”
紫瑤疑惑道:“孫九爺這個老怪物,狡猾成精,怎麽可能直言拒絕大人您?況且盜門上下與朝廷勢同水火,有此良機怎會按捺不動?百年前若不是建文帝相助,他孫九爺的父親早已慘死那場大難,又怎會有後來的他。”
朱訓楨微微搖頭道:“孫九爺派的人還給我帶了句私話。”
“哦?”紫瑤微微驚訝。
朱訓楨眉頭緊鎖,輕輕吐出一句話:“八門爭鬥,黃雀在後。”
張湛然的身體經過藥老連日來的調理已經痊愈,而朱欽靈一行人途遇此事已耽擱五日,再不趕路就要誤了南京行程,這日清晨,眾人便在驛口分別。
對於這位自稱靈龍的少年,張湛然很是好奇,前日初見便被其麵相所驚,導致一時失態,後經暗中觀察,更對心中推測確信無疑。
道家秘術繁浩如煙,龍虎山一脈所傳相術也是精妙非凡,張湛然細量之下,竟發現這位靈龍小兄弟無論麵相還是骨相都遠異常人,奈何天機不可泄露,雖將其來曆推測個八九不離十,但並未唐突詢問。
朱欽靈對這位張天師也是十分佩服,一是欽佩其術法,道行高深莫測。二是欽佩其人品,淡薄虛名,以除魔衛道、拯救蒼生為己任。
二人投緣,在短短兩日內結下深厚情誼,今日分別,自然難少不舍之情。
眾人寒暄過後,張湛然臨行前突然要與朱欽靈借步說話,法相與藥老三人便策馬先行。
待旁人走遠,張湛然看著朱欽靈笑了笑說:“靈龍小兄弟,本來出家人不該多事好奇,但此事確實幹係重大,還望如實告知。”
朱欽靈也笑道:“天師客氣,但問無妨,靈龍定當知無不言。”
張湛然麵色一肅,當即認真問道:“靈龍小兄弟是哪日來到此處?”說罷,用手先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
朱欽靈一聽,麵色瞬間一緊,心道:這個張天師果然名不虛傳,原來早就看出了自己的來曆,隻是當著眾人的麵並未說破而已。
見朱欽靈神色緊張,張湛然又說道:“靈龍小兄弟不必擔憂,在下乃修道之人,對凡塵之事並無心幹涉,問及此事,隻是為了印證一則預言罷了。”
朱欽靈聽此,心下便也釋然。張天師是什麽人,曆代皇帝親封的禦前國師,民間傳說中神仙一般的人物,看破自己來曆倒也不算出奇,於是便如實告知。
朱欽靈說完後,也好奇的追問道:“敢問天師,你說的預言,是指什麽?”
張湛然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後仰麵而笑,並未正麵回答朱欽靈,隻是擺擺手對朱欽靈說道:“天機不可泄露,天機不可泄露。”
朱欽靈聞言無奈,隻好作罷。
剛要告別,突然想起懷中那顆奇怪的泥珠子,便掏出珠子問道:“這顆珠子是那日在山穀中所拾,天師可知其來曆?”
張湛然細細打量這顆泥珠,眼中突然神光異動,但隨即就恢複如常,隻是沒頭沒尾說了句:“此珠喚作七彩靈元,靈龍小兄弟你要好生保管,此物與你有緣,將會是你未來的一大助力。”
說罷便與朱欽靈告別,轉身向南直行,邊走邊高聲笑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妙哉妙哉”
朱欽靈被張湛然這句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看天師背影漸行漸遠,也無可奈何,隻好轉身上馬,向藥老、法相等人追去。
南京,紫禁城。
正德高坐於大殿之上,下屬兩列宦官大臣。
一名身穿緋紅朝服的瘦高老頭兒對正德匯報到:“啟稟皇上,臣乃南京鴻臚寺卿鄧可法,萬國選美大會相關事宜已準備妥當,各邦佳麗都已到貢館,明日必定是一場空前盛會。”
正德麵無表情的點點頭,不冷不淡的說了一句:“很好,這幾日辛苦諸位愛卿了,等盛會結束後朕自當論功行賞。”
眾大臣一聽,端的是喜笑顏開,紛紛附和道謝主隆恩、皇上英明、吾皇萬歲之類的話。
正德不耐煩的擺擺手對眾人說道:“今日到此下朝,諸位愛卿都回去吧。江彬,王守仁,你們倆與朕留下。”
眾大臣一聽,滿眼豔羨的看著江彬與王守仁,心中暗暗揣測道:這朝臣之中,最受皇上寵愛的就是江彬,如今王守仁平亂有功,又受皇上殊寵,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眾人走出朝堂後,紛紛圍攏在王華身邊恭賀到:“恭喜王尚書,令郎受皇上如此賞識,將來必定平步青雲,看來王家一門要出兩位上書了!”
被眾人圍在中間的幹瘦長須老頭兒卻怒哼一聲:“恭喜?何喜之有?!我王華清正一世,卻生了一個不好好讀聖賢書的逆子,整天想著收徒傳道。剛在巡撫位置上幹出點成績,又跑來南京跟皇上一起胡鬧,舉辦什麽萬國選美大會!豈有此理!如此兒戲至國家於險境而不顧,吮癰舐痔,人臣不齒!我王家沒有這個不孝子!”說完,王華老頭兒大袖一甩氣呼呼的快步走開,留下麵麵相覷的眾人在原地哭笑不得。
大臣散後,諾大的殿上隻剩下江彬、王守仁與諸位內官。
正德此時才提起精神,環視眾人一眼後滿臉嚴肅的問道:“明日之事安排的怎麽樣了?”
江彬首先開口道:“回皇上,錦衣衛已部署完畢,明日將會混入會場旁的攤販、人群、歌舞表演隊伍中,嚴密監視會場內一舉一動,臣帶領精幹人手緊隨左右,保護皇上安全。”正德點點頭表示滿意。
一名身形高大的太監接著說:“三大營的精兵也已部署至會場附近的軍校場,一旦發生事端,三大營的精銳將會迅速包圍整個會場,保證連一隻蒼蠅都不會放走。奴才還命人從西洋訂購了兩千支彈丸火槍,已經裝備到神機營,明天膽敢有賊子現身,就讓他們先嚐嚐這西洋火器的滋味兒!”
正德聽完又點點頭,誇讚一句:“魏彬你幹的不錯。”
原來此人正是“八虎”之一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彬。
魏彬身旁是一位細皮嫩肉的白胖太監,也是同屬司禮監的秉筆大太監兼東廠廠督穀大用。穀公公此時陰測測的說道:“皇上,老奴命東廠將城內所有重要可疑人物都已盯死,隻要有人敢輕舉妄動,東廠定——殺無赦。”
正德笑笑說道:“大用呀,有你在可真是讓那些叛逆之徒寢食難安啊。”
穀大用諂笑到:“為皇上分憂是老奴的本分,誰敢讓皇上睡不好覺,老奴就要讓他丟掉睡覺的腦袋!”
正德聽後又是一陣大笑:“好好好,忠心可鑒,忠心可鑒呐。張永,你那邊情況如何?”
立在一旁的張永聽到正德呼喚自己,連忙躬身說道:“回皇上,老奴已命西廠在整個南京城內布防監控,那些叛賊隻要敢露頭,定讓他們插翅難飛。另外,禦馬監騰驤四衛也已經接掌南京四方城門,明兒個就給那些叛賊來個甕中捉鱉!”
正德聽後,樂道:“好,好一個甕中捉鱉!”
“皇上,內廠將對全局進行把控,作為預備力量供您調度使用。”說話者是位不起眼的瘦小太監,乃“八虎”之中最為低調內斂的丘聚,也因如此,很多人都低估了這位丘公公。
丘聚掌管的內廠,是三廠一衛等特務機構中最為神秘的存在,所屬成員不明,機構設置不明,大多數廠番具有多重身份。除了一個丘聚在明麵,其餘廠番皆在暗中活動,是正德情報的重要來源。
正德等眾人都匯報完畢,最後看向站在一旁,一直閉口不語的王守仁:“王大人,你那邊情況如何?”
王守仁答道:“啟稟皇上,臣已奉命節製南京城防與南直隸各指揮使司,我大明水師也秘密駐進龍江港,南京城內外各主要道路、關卡均已嚴密設防,一切盡在計劃之中。”
正德滿意的點點頭:“王大人真是文可安邦,武可定國的全才呀,平定寧王反叛,與這次剿殺逆賊之功,朕與你一並記上,等朕班師回京後,定要重重的賞你!”
王守仁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表情,俯身行禮道:“為皇上盡忠是臣分內之事,臣不敢居功相邀。”
南京,秦淮河畔。
依舊是那艘浮雲雕花的精致舫船,朱訓楨卻獨自一人坐在船尾,夕陽照射在湖麵的粼粼波光,印出他滿臉的神情落寞。
“大人。”紫衣嫵媚女子從身後走來,並未過多言語,隻是幫他把案前杯中的酒添滿。
朱訓楨輕輕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繼續盯著湖麵出神,紫衣女子又幫他把酒添滿。
朱訓楨盯著湖麵看了許久後輕聲說道:“紫瑤,這一天,我等了太久太久,明天無論成功與否,我……”
紫瑤未等朱訓楨說完,伸出削蔥般的芊芊玉手堵上他的嘴唇:“大人,您一定能成功。”
朱訓楨露出一絲苦笑:“我本想邀盜門聯手,但孫九爺一直借故推辭。前天,孫九爺突然派人來,明確拒絕與我們聯手,表示盜門要保持中立。”
紫瑤疑惑道:“孫九爺這個老怪物,狡猾成精,怎麽可能直言拒絕大人您?況且盜門上下與朝廷勢同水火,有此良機怎會按捺不動?百年前若不是建文帝相助,他孫九爺的父親早已慘死那場大難,又怎會有後來的他。”
朱訓楨微微搖頭道:“孫九爺派的人還給我帶了句私話。”
“哦?”紫瑤微微驚訝。
朱訓楨眉頭緊鎖,輕輕吐出一句話:“八門爭鬥,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