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臨安。
熙熙攘攘的街市像往日一樣熱鬧,繁華的臨安城遊人如織,好一個風和日麗的豔陽天。
一陣沉悶的顫動聲忽然從遠方傳來,攪碎了街市的寧靜。隻見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從城外馳來,戰馬的鐵蹄帶起滾滾塵煙,塵煙中隱現出一張張迎風招展的旌旗,看起來頗為壯觀。
城上守軍看著疾馳而來的隊伍慌忙關閉城門,臨安城小,防衛薄弱,麵對突然到來的未知隊伍,守軍萬分小心。
大隊人馬在距城門五十步的地方停下列隊,隻見其人壯馬膘,軍容嚴整,一排排紅纓長槍在陽光下泛著令人膽寒的冷光,肅殺之氣撲麵而來。待人馬在城下集結完畢後,隻見一名身著戰袍手執寬背長刀的黑臉武將從軍陣中走到城前,在馬背上喝到:“吾乃江西都指揮副使李wen斌,奉王巡撫密令前來押送寧王前往南京城,爾等速速打開城門!”
城上一名總旗問道:“李大人可有王大人的文書印信?”
“本大人自然是有,打開城門這就交與你查驗。”說完,李wen斌對著城樓晃了晃手中的印信。
總旗看城下隊伍整齊有素,又有王大人印信在手,便不再懷疑,命人將城門打開查驗印信。
李wen斌看著緩緩開啟的城門,嘴角露出一絲難以抑製的竊喜,等到城門完全打開後,突然催馬上前,帶著一隊騎兵向城門內殺去。
城門處的官兵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李wen斌一刀砍下頭顱,連慘叫都沒來得及發出一聲便屍首分家,倒地而亡。李wen斌毫不遲疑,迅速帶著身後騎兵衝向城內,似狂風掃落葉般將守城官兵屠戮一空。
城中百姓見此此情景,立即嚎叫著四下奔散,尋找安全去處藏身。好在這些人馬並無閑傷害城中百姓,攻克城門守軍後直直向按察司大牢衝去。
“啊!啊!啊~”
聽著牢房外不斷傳來聲聲慘叫,寧王興奮的從床上一躍而起,衝到牢門處向外張望。但轉念一想如此好像不雅,又走回床邊坐下,裝出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慘叫聲逐漸由遠至近,終於一名渾身沾滿鮮血的黑臉武將手執一柄長刀衝殺進來,此時牢廳內的那些獄卒哪還敢反抗,紛紛丟掉武器跪倒在地不敢抬頭。
“李wen斌救駕來遲!請王爺……請皇上恕罪!”滿臉猙獰的李wen斌斷斷續續吼出一嗓子後跪倒在地,對著寧王就拜。
寧王這時才從床上慢悠悠的站起來說道:“李將軍平身,今日獨闖敵城救駕,朕給你記一大功,等朕回京穩定各方後,必給你加官進爵,封地賞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wen斌再次跪拜後,從地上起身說道:“皇上你稍向後退。”寧王後退一步,隻見李wen斌掄起手中大刀一劈,精鐵鑄就的碗口粗鎖鏈應聲而斷。
待寧王整理完衣服出來後,李wen斌又掄起大刀凶神惡煞的向那群跪在地上的獄卒走去,眾獄卒嚇得麵如土色,連連磕頭,直磕的滿臉鮮血仍不敢停。
寧王這時對李wen斌說道:“李將軍,姑且饒了這些獄卒性命,朕被困這牢獄之中時,他們還算聽話,帶著他們一起走,今後共享榮華。”
眾獄卒聽了寧王的話,心中又喜又悲,喜的是暫時保全小命,悲的是被寧王強行收編,今後還是九死一生,而且不知會不會因此連累家人。哎,命運總是如此不公,我們這些小人物隻能被命運無情的追趕,苟活於宿命的玩弄之下。
當寧王率領人馬殺出大牢時,伍文定才率領臨安守軍匆匆趕來。在王守仁叮囑下,伍文定絲毫不敢放鬆對寧王的看守,今日早些時日聽手下報告說城西出現盜賊騷亂,為防生變伍文定帶人前去查探,沒想到卻落入盜賊陷阱,與其糾葛許久。等平定盜賊後,手下慌忙來報說東城門失守,一隊人馬正向按察司大牢殺去,這才醒悟過來自己中了調虎離山之計,慌忙帶著官兵回援大牢,可惜為時晚矣。
黑臉長髯的伍文定此刻心急如焚,若是讓寧王從臨安逃脫,天下不知道還會生出什麽樣的亂子,自己可怎麽對得起王大人的信任!
伍文定急了,寧王更急,要是今天不能殺出臨安城,下次哪還有這樣的天賜良機。所以雙方人馬一照麵,未有絲毫遲疑,直接掄起刀劍混戰一團。
黑臉長髯的伍文定手執大刀與同樣黑臉虯須手執大刀的李wen斌戰的難分難舍,雙方鬥了三十多個回合也難分勝負,兩名黑臉漢子此時都將臉憋得暗紅,使出吃奶的勁兒將手中大刀舞的虎虎生風。這是一場雙方都輸不起的戰鬥,除非戰死,否則絕不能退縮。
李wen斌運足一口氣猛然揮出幾刀將伍文定暫時逼退幾步,然後大喝一聲道:“皇上快從東城門離開!臣在此斷後!否則等他們援軍來了就走不了了!”
寧王一聽也不遲疑,立即帶著一小隊人馬向東城門方向殺去:“李將軍!今日之恩我朱宸濠記下!今後你我就以兄弟相稱!你且頂住,我先走一步!”
伍文定一聽心中大急,顧不得自身安危,招招拚命。但李wen斌著實難纏,你若緊逼他就退後,你若鬆懈他轉身就粘上來,弄得伍文定苦不堪言,難以分身,隻能看著寧王帶著一小隊人馬向東城門殺出。
東城門早已被李wen斌的人馬控製,看到寧王帶人殺出,趕忙上前接應,雙方匯合後留下一小部分人繼續守在城門接應李wen斌,其餘人馬都跟著寧王出城,一路絕塵而去。
南京,紫禁城外。
正德此刻在張永與丘聚的保護下躲入街邊當鋪的地窖中,頭頂的街道上傳來接連不斷的爆炸聲,還有眾多爭相取其性命的索命門殺手守在四周,所處境況萬分凶險,但其依然麵不改色,鎮靜自如,倒也不負其在萬千軍陣中手屠敵酋的威名。
頭頂隆隆的炮聲逐漸停止,地窖中靜的讓人心慌,三人甚至能聽到對方的心跳聲。又等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正德終於按捺不住,帶著張永與丘聚返回地麵。
此時的街道一片末日景象,兩旁的店鋪被炸得隻剩斷壁殘垣,這邊幾根焦黑的梁木燃燒正歡,那邊幾處焦黑的磚瓦卻冒著餘煙。地上的血水匯聚到一處處彈坑形成一窪窪血坑,散落在地上的屍骸讓人難以分清來自那個部位,空氣中混合著血腥味兒,硝煙味兒,煙灰味兒與一股屍體燒焦的酸臭味兒,令人不禁作嘔。
正德嗅了嗅鼻子,逐漸適應身邊環境,這時幸存下來的內廠番子紛紛向正德靠攏。丘聚看著自己精心培養的力量白白損失了三分之二,心底不由燃起一陣無名怒火,但好在皇上沒事,犧牲再多也都值得。
就在正德收攏人員時,朱訓楨帶著一眾殺手也包圍上來。看著渾身沾滿黑灰、狼狽不堪的正德,朱訓楨難得的笑了:“這麽猛烈的炮火都沒把你們炸死,看來這就是天意,給我一個親手了結這段百年宿怨的機會!”
正德外表雖然狼狽,表情卻依舊輕鬆,也笑著說道:“是嗎?可惜你隻剩下這點殺手,憑什麽解決朕?”說完,幸存的廠番們立刻結成防禦陣型將正德護在中心,而後紛紛抽出連環弩對準四周警戒。
朱訓楨此時麵色更加得意,長袖一揮,一群打扮各異的江湖人士從四周冒出。這些江湖高手乃蘭花門奉朱訓楨之命從江湖上召集而來,其中不乏成名已久的江湖宿老,作為朱訓楨最後的底牌一直隱藏未出,此時亮出自然是成竹在胸。
朱訓楨這時又說道:“這下如何?僅憑這些護衛,今日你插翅難飛!”
正德聽後忍不住露出笑容,仿佛是聽到世間最好笑的笑話,由忍俊不禁逐漸變成嘲諷大笑,笑了好一陣才停下說:“朕為何要逃?今日陪你們這群逆反玩了許久,現在就讓你們死個明白。”說完突然暴喝一聲:“動手!”
正德剛說完動手兩字,眾殺手立即對內廠番子做出防備,但萬萬沒想到屠刀卻從身後襲來。隻見那群江湖人士此刻大多調轉陣營,舉起手中武器向眾殺手襲來。
一聲聲難以置信的驚呼從眾殺手口中發出,片刻間局勢又發生逆轉。這些被蘭花門召集來的武林人士大半轉入正德麾下,配合內廠番子對餘下的少部分武林人士和殺手們發動猛烈的圍剿。
朱訓楨等人對眼前的變局始料未及,若說正德還留有後手,朱訓楨倒也不會太意外,但自己的人手中居然有正德的探子,這就讓朱訓楨難以理解。以如今朱明皇室與江湖之間對立的關係,如何號令這些桀驁不馴的江湖中人?即使其中不乏貪財好權之人,又是如何躲過蘭花門的篩查,做到這麽多人混入其中而不走漏一絲風聲?其中必有蹊蹺!
熙熙攘攘的街市像往日一樣熱鬧,繁華的臨安城遊人如織,好一個風和日麗的豔陽天。
一陣沉悶的顫動聲忽然從遠方傳來,攪碎了街市的寧靜。隻見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從城外馳來,戰馬的鐵蹄帶起滾滾塵煙,塵煙中隱現出一張張迎風招展的旌旗,看起來頗為壯觀。
城上守軍看著疾馳而來的隊伍慌忙關閉城門,臨安城小,防衛薄弱,麵對突然到來的未知隊伍,守軍萬分小心。
大隊人馬在距城門五十步的地方停下列隊,隻見其人壯馬膘,軍容嚴整,一排排紅纓長槍在陽光下泛著令人膽寒的冷光,肅殺之氣撲麵而來。待人馬在城下集結完畢後,隻見一名身著戰袍手執寬背長刀的黑臉武將從軍陣中走到城前,在馬背上喝到:“吾乃江西都指揮副使李wen斌,奉王巡撫密令前來押送寧王前往南京城,爾等速速打開城門!”
城上一名總旗問道:“李大人可有王大人的文書印信?”
“本大人自然是有,打開城門這就交與你查驗。”說完,李wen斌對著城樓晃了晃手中的印信。
總旗看城下隊伍整齊有素,又有王大人印信在手,便不再懷疑,命人將城門打開查驗印信。
李wen斌看著緩緩開啟的城門,嘴角露出一絲難以抑製的竊喜,等到城門完全打開後,突然催馬上前,帶著一隊騎兵向城門內殺去。
城門處的官兵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李wen斌一刀砍下頭顱,連慘叫都沒來得及發出一聲便屍首分家,倒地而亡。李wen斌毫不遲疑,迅速帶著身後騎兵衝向城內,似狂風掃落葉般將守城官兵屠戮一空。
城中百姓見此此情景,立即嚎叫著四下奔散,尋找安全去處藏身。好在這些人馬並無閑傷害城中百姓,攻克城門守軍後直直向按察司大牢衝去。
“啊!啊!啊~”
聽著牢房外不斷傳來聲聲慘叫,寧王興奮的從床上一躍而起,衝到牢門處向外張望。但轉念一想如此好像不雅,又走回床邊坐下,裝出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慘叫聲逐漸由遠至近,終於一名渾身沾滿鮮血的黑臉武將手執一柄長刀衝殺進來,此時牢廳內的那些獄卒哪還敢反抗,紛紛丟掉武器跪倒在地不敢抬頭。
“李wen斌救駕來遲!請王爺……請皇上恕罪!”滿臉猙獰的李wen斌斷斷續續吼出一嗓子後跪倒在地,對著寧王就拜。
寧王這時才從床上慢悠悠的站起來說道:“李將軍平身,今日獨闖敵城救駕,朕給你記一大功,等朕回京穩定各方後,必給你加官進爵,封地賞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wen斌再次跪拜後,從地上起身說道:“皇上你稍向後退。”寧王後退一步,隻見李wen斌掄起手中大刀一劈,精鐵鑄就的碗口粗鎖鏈應聲而斷。
待寧王整理完衣服出來後,李wen斌又掄起大刀凶神惡煞的向那群跪在地上的獄卒走去,眾獄卒嚇得麵如土色,連連磕頭,直磕的滿臉鮮血仍不敢停。
寧王這時對李wen斌說道:“李將軍,姑且饒了這些獄卒性命,朕被困這牢獄之中時,他們還算聽話,帶著他們一起走,今後共享榮華。”
眾獄卒聽了寧王的話,心中又喜又悲,喜的是暫時保全小命,悲的是被寧王強行收編,今後還是九死一生,而且不知會不會因此連累家人。哎,命運總是如此不公,我們這些小人物隻能被命運無情的追趕,苟活於宿命的玩弄之下。
當寧王率領人馬殺出大牢時,伍文定才率領臨安守軍匆匆趕來。在王守仁叮囑下,伍文定絲毫不敢放鬆對寧王的看守,今日早些時日聽手下報告說城西出現盜賊騷亂,為防生變伍文定帶人前去查探,沒想到卻落入盜賊陷阱,與其糾葛許久。等平定盜賊後,手下慌忙來報說東城門失守,一隊人馬正向按察司大牢殺去,這才醒悟過來自己中了調虎離山之計,慌忙帶著官兵回援大牢,可惜為時晚矣。
黑臉長髯的伍文定此刻心急如焚,若是讓寧王從臨安逃脫,天下不知道還會生出什麽樣的亂子,自己可怎麽對得起王大人的信任!
伍文定急了,寧王更急,要是今天不能殺出臨安城,下次哪還有這樣的天賜良機。所以雙方人馬一照麵,未有絲毫遲疑,直接掄起刀劍混戰一團。
黑臉長髯的伍文定手執大刀與同樣黑臉虯須手執大刀的李wen斌戰的難分難舍,雙方鬥了三十多個回合也難分勝負,兩名黑臉漢子此時都將臉憋得暗紅,使出吃奶的勁兒將手中大刀舞的虎虎生風。這是一場雙方都輸不起的戰鬥,除非戰死,否則絕不能退縮。
李wen斌運足一口氣猛然揮出幾刀將伍文定暫時逼退幾步,然後大喝一聲道:“皇上快從東城門離開!臣在此斷後!否則等他們援軍來了就走不了了!”
寧王一聽也不遲疑,立即帶著一小隊人馬向東城門方向殺去:“李將軍!今日之恩我朱宸濠記下!今後你我就以兄弟相稱!你且頂住,我先走一步!”
伍文定一聽心中大急,顧不得自身安危,招招拚命。但李wen斌著實難纏,你若緊逼他就退後,你若鬆懈他轉身就粘上來,弄得伍文定苦不堪言,難以分身,隻能看著寧王帶著一小隊人馬向東城門殺出。
東城門早已被李wen斌的人馬控製,看到寧王帶人殺出,趕忙上前接應,雙方匯合後留下一小部分人繼續守在城門接應李wen斌,其餘人馬都跟著寧王出城,一路絕塵而去。
南京,紫禁城外。
正德此刻在張永與丘聚的保護下躲入街邊當鋪的地窖中,頭頂的街道上傳來接連不斷的爆炸聲,還有眾多爭相取其性命的索命門殺手守在四周,所處境況萬分凶險,但其依然麵不改色,鎮靜自如,倒也不負其在萬千軍陣中手屠敵酋的威名。
頭頂隆隆的炮聲逐漸停止,地窖中靜的讓人心慌,三人甚至能聽到對方的心跳聲。又等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正德終於按捺不住,帶著張永與丘聚返回地麵。
此時的街道一片末日景象,兩旁的店鋪被炸得隻剩斷壁殘垣,這邊幾根焦黑的梁木燃燒正歡,那邊幾處焦黑的磚瓦卻冒著餘煙。地上的血水匯聚到一處處彈坑形成一窪窪血坑,散落在地上的屍骸讓人難以分清來自那個部位,空氣中混合著血腥味兒,硝煙味兒,煙灰味兒與一股屍體燒焦的酸臭味兒,令人不禁作嘔。
正德嗅了嗅鼻子,逐漸適應身邊環境,這時幸存下來的內廠番子紛紛向正德靠攏。丘聚看著自己精心培養的力量白白損失了三分之二,心底不由燃起一陣無名怒火,但好在皇上沒事,犧牲再多也都值得。
就在正德收攏人員時,朱訓楨帶著一眾殺手也包圍上來。看著渾身沾滿黑灰、狼狽不堪的正德,朱訓楨難得的笑了:“這麽猛烈的炮火都沒把你們炸死,看來這就是天意,給我一個親手了結這段百年宿怨的機會!”
正德外表雖然狼狽,表情卻依舊輕鬆,也笑著說道:“是嗎?可惜你隻剩下這點殺手,憑什麽解決朕?”說完,幸存的廠番們立刻結成防禦陣型將正德護在中心,而後紛紛抽出連環弩對準四周警戒。
朱訓楨此時麵色更加得意,長袖一揮,一群打扮各異的江湖人士從四周冒出。這些江湖高手乃蘭花門奉朱訓楨之命從江湖上召集而來,其中不乏成名已久的江湖宿老,作為朱訓楨最後的底牌一直隱藏未出,此時亮出自然是成竹在胸。
朱訓楨這時又說道:“這下如何?僅憑這些護衛,今日你插翅難飛!”
正德聽後忍不住露出笑容,仿佛是聽到世間最好笑的笑話,由忍俊不禁逐漸變成嘲諷大笑,笑了好一陣才停下說:“朕為何要逃?今日陪你們這群逆反玩了許久,現在就讓你們死個明白。”說完突然暴喝一聲:“動手!”
正德剛說完動手兩字,眾殺手立即對內廠番子做出防備,但萬萬沒想到屠刀卻從身後襲來。隻見那群江湖人士此刻大多調轉陣營,舉起手中武器向眾殺手襲來。
一聲聲難以置信的驚呼從眾殺手口中發出,片刻間局勢又發生逆轉。這些被蘭花門召集來的武林人士大半轉入正德麾下,配合內廠番子對餘下的少部分武林人士和殺手們發動猛烈的圍剿。
朱訓楨等人對眼前的變局始料未及,若說正德還留有後手,朱訓楨倒也不會太意外,但自己的人手中居然有正德的探子,這就讓朱訓楨難以理解。以如今朱明皇室與江湖之間對立的關係,如何號令這些桀驁不馴的江湖中人?即使其中不乏貪財好權之人,又是如何躲過蘭花門的篩查,做到這麽多人混入其中而不走漏一絲風聲?其中必有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