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府,少林寺。
朱欽靈和了凡分別使用《九幽奪魄手》和《龍爪擒拿手》誓與對方一較高下,就在兩人即將接觸時,一道灰色身影突然從殿外閃入,同時將兩人逼退。
朱欽靈隻覺那人內力磅礴似海,雖然輕鬆將自己逼退,卻並無傷人之意,等穩住身形定睛一看,來者乃是一名身穿灰色僧袍的老和尚。
老和尚身型幹瘦,看起來已到古稀之年,兩道白眉與胡子一同垂至胸前,但眼神看起來仍透露著一股精光,一派仙風道骨的模樣。
了空等人一見這老和尚,忙走上前雙手合十喚道:“智真師叔。”
原來,此人正是少林“智”字輩中年齡最長的高僧——智真大師。
智真雖名為藏經閣首座大師,但自從愛徒了然得了瘋病,闖下大禍後,就一直深居簡出,等陝西之戰挫敗瘋癲的了然,更是一頭紮進藏經閣,三十年未踏出半步。
見閉關三十年之久的智真此時突然出關,少林上下皆一片愕然,智殊、智聰、智敏這三位大師也忙從椅子上起身,來到智真身前向師兄問侯。
智真微笑著與眾人打過招呼,而後徑直走到法相身前,充滿慈愛地打量著法相。
法相看到這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心頭竟微微一顫,仿佛又看到師父和師公看自己時的那種目光。
“你就是了然的那位小徒孫,法相?”
聽到智真大師蒼老的聲音,法相不知為何突然感到一陣心安,就像是與闊別許久的親人重逢。
見法相不說話,智真大師輕輕拍了拍法相的肩膀,暗暗輸入一股真氣到法相體內為其療傷,而後轉過身歎了口氣對了空說道:“三十年了,方丈還沒斷了念想?”
了空聞言臉色一紅,眼神瞬間變得遊離。
原來,了然和覺明雖為覺淨所殺,但實則可算是了空所害。
因為了然的蹤跡,正是了空有意泄露給覺淨,這才有了後來的慘案。
至於了空為何故意將了然躲在殘露寺隱居的消息告訴覺淨,恐怕隻有智真大師才能知曉其中緣由,因此智真大師一出現,了空難免心虛氣短,怕智真將此事公之於眾。
智真大師見了空此態不再多言,對眾僧說道:“此事因果老衲已經知曉,有道是: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法相雖然罪業深重,但同樣也乃被仇恨所害,放下仇恨,讓一切都隨風而散,了凡,你看如何?”
了凡聽智真大師說完,神色十分猶豫,智真的輩分和地位在少林僅次於那三位“慧”字輩的神僧,可謂是德高望重,三十年來首次踏出藏經閣,可見其力保法相的決心。
看了滿臉頹色的了空一眼後,對智真說到:“智真師叔,這法相連殺我少林多位弟子,實屬窮凶罪極,若是不按寺規處理以儆效尤,恐怕難以服眾。”
智真頌了聲佛號說道:“法相罪業深重,理應受罰,老衲方才隻是說放下仇恨,並沒說對法相所犯殺戒既往不咎。”
說到此處,智真看了一眼了空和了凡又說:“說起來,法相還是老衲瘋徒所收的徒孫,也算是出自老衲門下,這次惹下與滔天罪孽,老衲也有責任。這樣吧,罰法相與老衲終身不得踏出藏經閣半步,若是諸位覺得這樣還不夠,老衲願意代法相承受任何責罰。”
說完,智真又頌了聲佛號,雙手合十看著眾僧。
了空一聽此言,知道智真這次是豁出去,寧願不要一世聲譽也要保住法相。
法相聽智真為自己求情,還要代自己受過,被仇恨充斥的心瞬間軟化,對智真說道:“小僧一人做事一人擔,萬萬不敢連累師祖,而且今日,哪怕血染少林,也定要為師父和師公報仇!”
朱欽靈見法相心中雖然還充滿仇恨,但此時卻稱自己為“小僧”,心中頓時鬆了口氣。
自從師門被滅,法相從未稱自己為“小僧”或與佛門有關的任何稱呼,而是代以“我”來自稱,可見他心中已經放下一切戒律,誓要為師門報仇。
但智真大師知道法相遇難後,竟然從禁錮三十年的藏經閣中走出,明顯是要袒護法相,令覺得已是孤身一人的法相心中頓感溫暖,連言語間也開始稱自己為“小僧”,可見其心中的仇恨已經隨著真相大白和法相的出現有所減緩。
智真大師看著心中被仇恨塞滿的法相,無奈歎息一聲,而後忽然閃身到其頸後,右手迅速擊出一記手刀把法相打暈。
朱欽靈突然見到這個變故心中一驚,但卻來不及上前相阻,可見智真大師的功力遠在自己之上。
智真扶著昏迷的法相緩步朝殿外走去,隻留下一句話隨風而散:“法相我帶回藏經閣,至於覺淨該如何處置,還勞諸位共同商議。”
智真大師將法相救回藏經閣後,留下了空等人麵麵相覷,卻也無可奈何。
畢竟智真在少林內威望甚高,且表示會將法相帶至藏經閣監禁餘生,算是除死刑外最重的懲罰,足以服眾。
但擺在眾僧麵前最大的難題卻是對覺淨的處罰,犯了佛門最忌諱的殺戒,肯定無法再擔任般若堂首座,菩提院的了玄更是想趁此機會徹底絆倒覺淨,掃清自己繼承方丈之位的最大障礙。
但了空自然不會看著覺淨被眾人落井下石,一番爭論後,覺淨最終被罰往達摩洞麵壁十年。
朱欽靈見這場風波已經平息,便與滕倪、欒鶯鶯三人一起前往藏經閣。
一是欒鶯鶯見那老和尚將法相打暈抗走,心中十分擔憂;二是朱欽靈心中還有許多疑惑,想向智真大師求證;三是朱欽靈見法相危險已除,準備跟法相告別,然後隨娘親一起返回蠱門潛心修煉,待功力精進後立即前往西方尋找魔頭,以救天下蒼生。
三人來到藏經閣後,還沒等敲門,守在門口的小沙彌便將三人迎了進去,說是智真師祖早就吩咐過將他們帶到禪房等候。
朱欽靈見智真大師早就料到自己要來拜會,想必對自己此行目的也了然於胸,因此安心在禪房內等候。
過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智真大師從門外飄然而至,還沒進門就一臉慈笑地說道:“阿彌陀佛,讓三位久等了。”
朱欽靈見狀忙雙手合十還禮,三人客套一陣後,朱欽靈說道:“智真大師,殘露寺一事並非表麵上那麽簡單,覺淨雖然伏罪,但仍有許多疑點,我認為凶手可能不止一人。”
智真聽到此言並不意外,而是先對朱欽靈講了一個故事。
智真大師曾經收過一個悟性極高的弟子,法號叫做了然,這了然雖在藏經閣中無人教授武功,但每日進入閣中打掃得以翻閱各類典籍,經年累月之下,竟無師自通領悟一身高強的功法。
智真大師得知此事後並未點破,反而在暗中將佛法放在閣內顯眼處,希望了然在翻閱武功秘籍時能多讀讀佛經,克製體內隨功力增長而日益膨脹的殺意。
但了然卻天生不喜那些枯燥的佛經,隻對各派武功感興趣,時間一長,心魔愈加強盛,但自己還毫不知情。
直到有一天在與師兄了明的比試中,被激起心中的殺意,竟失手將了明打死,闖下了彌天大禍。
麵對犯下重錯的了明,智真無奈隻好廢去其一身武功,並將他逐出少林。
本以為此事就此平息,但所有人都沒想到,廢徒了然竟因禍得福練就少林絕技《易筋經》,武功更甚重前。
接下來的故事朱欽靈曾聽聞旁人講過,在武林中掀起腥風血雨的了然被智真帶領了空、了塵和三十六武僧擊敗,自此隱居與殘露寺,再也沒踏足江湖半步。
朱欽靈聽完故事後說道:“此事我之前也曾略有耳聞,但殘露寺慘案似乎並不像表麵上看起來這麽簡單,當法相與這位欒女俠趕回寺中時,發現全寺每一個角落都被人翻了個遍,好像凶手並不僅僅是複仇這麽簡單,還想在殘露寺找出什麽東西。”
智真大師饒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欒鶯鶯,而後說道:“這個老衲也知道,前往殘露寺的除覺淨外,其實還有一人,就是閉關中的了空方丈,”
此言一出,別說朱欽靈和欒鶯鶯,連滕倪心中都有些震驚。
原來,當年了空隨智真前往陝西大戰了然,寡不敵眾的了然竟在絕境中使出一招“佛光初現”,將所有人擊退。
要知道這“佛光初現”乃是《如來神掌》中的第一式,威力足以降妖除魔,解災祛惡。當年達摩祖師傳入中原的這套掌法如同曇花一現,消失在曆史之中,並沒能在少林中傳承下來,了然是從何處習得?
雖然眾人對此十分疑惑,卻再也沒有機會知道答案,因為了然雖然粗通《如來神掌》的招式,但佛理低淺,難以克製神掌引起的心魔,此招過後徹底瘋癲,人格亦陷入分裂。
朱欽靈和了凡分別使用《九幽奪魄手》和《龍爪擒拿手》誓與對方一較高下,就在兩人即將接觸時,一道灰色身影突然從殿外閃入,同時將兩人逼退。
朱欽靈隻覺那人內力磅礴似海,雖然輕鬆將自己逼退,卻並無傷人之意,等穩住身形定睛一看,來者乃是一名身穿灰色僧袍的老和尚。
老和尚身型幹瘦,看起來已到古稀之年,兩道白眉與胡子一同垂至胸前,但眼神看起來仍透露著一股精光,一派仙風道骨的模樣。
了空等人一見這老和尚,忙走上前雙手合十喚道:“智真師叔。”
原來,此人正是少林“智”字輩中年齡最長的高僧——智真大師。
智真雖名為藏經閣首座大師,但自從愛徒了然得了瘋病,闖下大禍後,就一直深居簡出,等陝西之戰挫敗瘋癲的了然,更是一頭紮進藏經閣,三十年未踏出半步。
見閉關三十年之久的智真此時突然出關,少林上下皆一片愕然,智殊、智聰、智敏這三位大師也忙從椅子上起身,來到智真身前向師兄問侯。
智真微笑著與眾人打過招呼,而後徑直走到法相身前,充滿慈愛地打量著法相。
法相看到這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心頭竟微微一顫,仿佛又看到師父和師公看自己時的那種目光。
“你就是了然的那位小徒孫,法相?”
聽到智真大師蒼老的聲音,法相不知為何突然感到一陣心安,就像是與闊別許久的親人重逢。
見法相不說話,智真大師輕輕拍了拍法相的肩膀,暗暗輸入一股真氣到法相體內為其療傷,而後轉過身歎了口氣對了空說道:“三十年了,方丈還沒斷了念想?”
了空聞言臉色一紅,眼神瞬間變得遊離。
原來,了然和覺明雖為覺淨所殺,但實則可算是了空所害。
因為了然的蹤跡,正是了空有意泄露給覺淨,這才有了後來的慘案。
至於了空為何故意將了然躲在殘露寺隱居的消息告訴覺淨,恐怕隻有智真大師才能知曉其中緣由,因此智真大師一出現,了空難免心虛氣短,怕智真將此事公之於眾。
智真大師見了空此態不再多言,對眾僧說道:“此事因果老衲已經知曉,有道是: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法相雖然罪業深重,但同樣也乃被仇恨所害,放下仇恨,讓一切都隨風而散,了凡,你看如何?”
了凡聽智真大師說完,神色十分猶豫,智真的輩分和地位在少林僅次於那三位“慧”字輩的神僧,可謂是德高望重,三十年來首次踏出藏經閣,可見其力保法相的決心。
看了滿臉頹色的了空一眼後,對智真說到:“智真師叔,這法相連殺我少林多位弟子,實屬窮凶罪極,若是不按寺規處理以儆效尤,恐怕難以服眾。”
智真頌了聲佛號說道:“法相罪業深重,理應受罰,老衲方才隻是說放下仇恨,並沒說對法相所犯殺戒既往不咎。”
說到此處,智真看了一眼了空和了凡又說:“說起來,法相還是老衲瘋徒所收的徒孫,也算是出自老衲門下,這次惹下與滔天罪孽,老衲也有責任。這樣吧,罰法相與老衲終身不得踏出藏經閣半步,若是諸位覺得這樣還不夠,老衲願意代法相承受任何責罰。”
說完,智真又頌了聲佛號,雙手合十看著眾僧。
了空一聽此言,知道智真這次是豁出去,寧願不要一世聲譽也要保住法相。
法相聽智真為自己求情,還要代自己受過,被仇恨充斥的心瞬間軟化,對智真說道:“小僧一人做事一人擔,萬萬不敢連累師祖,而且今日,哪怕血染少林,也定要為師父和師公報仇!”
朱欽靈見法相心中雖然還充滿仇恨,但此時卻稱自己為“小僧”,心中頓時鬆了口氣。
自從師門被滅,法相從未稱自己為“小僧”或與佛門有關的任何稱呼,而是代以“我”來自稱,可見他心中已經放下一切戒律,誓要為師門報仇。
但智真大師知道法相遇難後,竟然從禁錮三十年的藏經閣中走出,明顯是要袒護法相,令覺得已是孤身一人的法相心中頓感溫暖,連言語間也開始稱自己為“小僧”,可見其心中的仇恨已經隨著真相大白和法相的出現有所減緩。
智真大師看著心中被仇恨塞滿的法相,無奈歎息一聲,而後忽然閃身到其頸後,右手迅速擊出一記手刀把法相打暈。
朱欽靈突然見到這個變故心中一驚,但卻來不及上前相阻,可見智真大師的功力遠在自己之上。
智真扶著昏迷的法相緩步朝殿外走去,隻留下一句話隨風而散:“法相我帶回藏經閣,至於覺淨該如何處置,還勞諸位共同商議。”
智真大師將法相救回藏經閣後,留下了空等人麵麵相覷,卻也無可奈何。
畢竟智真在少林內威望甚高,且表示會將法相帶至藏經閣監禁餘生,算是除死刑外最重的懲罰,足以服眾。
但擺在眾僧麵前最大的難題卻是對覺淨的處罰,犯了佛門最忌諱的殺戒,肯定無法再擔任般若堂首座,菩提院的了玄更是想趁此機會徹底絆倒覺淨,掃清自己繼承方丈之位的最大障礙。
但了空自然不會看著覺淨被眾人落井下石,一番爭論後,覺淨最終被罰往達摩洞麵壁十年。
朱欽靈見這場風波已經平息,便與滕倪、欒鶯鶯三人一起前往藏經閣。
一是欒鶯鶯見那老和尚將法相打暈抗走,心中十分擔憂;二是朱欽靈心中還有許多疑惑,想向智真大師求證;三是朱欽靈見法相危險已除,準備跟法相告別,然後隨娘親一起返回蠱門潛心修煉,待功力精進後立即前往西方尋找魔頭,以救天下蒼生。
三人來到藏經閣後,還沒等敲門,守在門口的小沙彌便將三人迎了進去,說是智真師祖早就吩咐過將他們帶到禪房等候。
朱欽靈見智真大師早就料到自己要來拜會,想必對自己此行目的也了然於胸,因此安心在禪房內等候。
過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智真大師從門外飄然而至,還沒進門就一臉慈笑地說道:“阿彌陀佛,讓三位久等了。”
朱欽靈見狀忙雙手合十還禮,三人客套一陣後,朱欽靈說道:“智真大師,殘露寺一事並非表麵上那麽簡單,覺淨雖然伏罪,但仍有許多疑點,我認為凶手可能不止一人。”
智真聽到此言並不意外,而是先對朱欽靈講了一個故事。
智真大師曾經收過一個悟性極高的弟子,法號叫做了然,這了然雖在藏經閣中無人教授武功,但每日進入閣中打掃得以翻閱各類典籍,經年累月之下,竟無師自通領悟一身高強的功法。
智真大師得知此事後並未點破,反而在暗中將佛法放在閣內顯眼處,希望了然在翻閱武功秘籍時能多讀讀佛經,克製體內隨功力增長而日益膨脹的殺意。
但了然卻天生不喜那些枯燥的佛經,隻對各派武功感興趣,時間一長,心魔愈加強盛,但自己還毫不知情。
直到有一天在與師兄了明的比試中,被激起心中的殺意,竟失手將了明打死,闖下了彌天大禍。
麵對犯下重錯的了明,智真無奈隻好廢去其一身武功,並將他逐出少林。
本以為此事就此平息,但所有人都沒想到,廢徒了然竟因禍得福練就少林絕技《易筋經》,武功更甚重前。
接下來的故事朱欽靈曾聽聞旁人講過,在武林中掀起腥風血雨的了然被智真帶領了空、了塵和三十六武僧擊敗,自此隱居與殘露寺,再也沒踏足江湖半步。
朱欽靈聽完故事後說道:“此事我之前也曾略有耳聞,但殘露寺慘案似乎並不像表麵上看起來這麽簡單,當法相與這位欒女俠趕回寺中時,發現全寺每一個角落都被人翻了個遍,好像凶手並不僅僅是複仇這麽簡單,還想在殘露寺找出什麽東西。”
智真大師饒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欒鶯鶯,而後說道:“這個老衲也知道,前往殘露寺的除覺淨外,其實還有一人,就是閉關中的了空方丈,”
此言一出,別說朱欽靈和欒鶯鶯,連滕倪心中都有些震驚。
原來,當年了空隨智真前往陝西大戰了然,寡不敵眾的了然竟在絕境中使出一招“佛光初現”,將所有人擊退。
要知道這“佛光初現”乃是《如來神掌》中的第一式,威力足以降妖除魔,解災祛惡。當年達摩祖師傳入中原的這套掌法如同曇花一現,消失在曆史之中,並沒能在少林中傳承下來,了然是從何處習得?
雖然眾人對此十分疑惑,卻再也沒有機會知道答案,因為了然雖然粗通《如來神掌》的招式,但佛理低淺,難以克製神掌引起的心魔,此招過後徹底瘋癲,人格亦陷入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