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峽,斬龍台。


    朱欽靈緩緩睜開沉重的眼皮,印入眼簾的是草堂頂部的茅草,而後才是滕倪那張充滿關切的麵容。


    緩緩又閉上雙眼,剛準備入睡,心中忽然打了一個激靈,朱欽靈立即從床上坐起身,急切地問道:“我睡了多久?!”


    還沒等滕倪回答,朱欽靈一模腰間,而後立即掀開被子準備下床。


    朱欽靈記憶中最後一幕,乃是自己在江底為琉彩蟠龍傳輸功力,最後力竭昏倒,此刻琉彩蟠龍並不在自己腰間,是不是已經被那條蛇蛟吐出的龍息燒化?


    想到此處,朱欽靈心頭頓時一陣難過。


    滕倪走到朱欽靈身邊將其輕輕攬入懷中,柔聲安慰道:“你已經昏睡了三日,但身體並無大礙,隻是有些力竭,好好調養幾天就能恢複。”


    隨後,朱欽靈就從滕倪口中得知自己暈厥後的經曆。


    三日前,滕倪見朱欽靈出門透氣後久久未歸,心中不免有些擔心,正欲下山尋找,忽然發現懸崖下的濤濤江水中傳出一絲光亮,便立即躍下山崖潛入江中,果然看到潛在水底的朱欽靈。


    當滕倪遊到朱欽靈身邊時,才發現他已經昏厥過去,忙將愛子拖到岸邊,而後背到草堂救治。


    好在朱欽靈隻是力竭並無大礙,否則滕倪哪怕到了陰曹地府也不能原諒自己。


    朱欽靈將自己與琉彩蟠龍潛入江底的經曆簡要向滕倪講述一遍後,便詢問有無發現琉彩蟠龍的蹤跡。


    滕倪聽朱欽靈說出如此離奇的奇遇,心中不禁暗道靈兒似乎天生就有招奇體質,短短一年內的離奇經曆別人幾世也難遇到。


    而後對他說道:“娘潛入江底時隻發現你一人,並沒發現琉彩蟠龍的蹤跡,這幾日擔憂你的身體狀況,沒注意過那條蟠龍,不過聽你所述狀況,大概是……”


    滕倪說到此處逐漸沉默,怕愛子更加難過。


    朱欽靈聽滕倪說到一半不再言語,立即下床要往草堂外走去。


    這三日來滕倪時刻守在朱欽靈身邊寸步不離,終於等到朱欽靈清醒,又怎能放任他冒險回到水底?


    見滕倪攔在自己身前,朱欽靈低沉但堅定地說道:“娘,我一定要找到琉彩蟠龍的蹤跡,哪怕它被燒成灰,我也要確認後才能死心。”


    滕倪見朱欽靈心意堅決,無奈地歎了一口氣,說道:“你若執意要潛入江底也行,必須讓娘陪你一起,而且你要答應娘,無論遇到什麽情況,都要聽娘的指揮,不可一意孤行。”


    朱欽靈知道娘親是怕自己想為琉彩蟠龍報仇,而主動去招惹龍脊石內的那條蛇蛟,便答道:“娘親放心,靈兒一定會把握分寸。”


    滕倪見朱欽靈明白自己意思,也向自己做出了承諾,便帶著他下山潛入江中。


    白天的江水比夜晚更加高漲,水流也更加湍急,朱欽靈隨著滕倪躍入江中後迅速下潛,不多時便來到江心底部的龍脊石。


    龍脊石看起來與三日前並無任何變化,朱欽靈小心翼翼趴在“龍肚臍”那處孔洞前,開啟“心眼”深入龍脊石內部探查情況。


    與三日前比起來,龍脊石內部更加窄小,朱欽靈控製神識進入那處橢圓形空間後,才發覺此處已經化為一片狼藉,如同人的血管般布滿密密麻麻的管道,不知道裏麵都是些什麽東西。


    在管道中間,則是一個橢圓形的石球,血管般的管道皆與石球連接,朱欽靈從遠處探查,覺得石球仿佛是一顆在母胎中的精卵。


    按下心頭怪異的想法,朱欽靈控住神識小心翼翼地朝那顆石卵內部探查,竟從中探查出一絲熟悉的氣息。


    琉彩蟠龍沒死!!


    滕倪見朱欽靈緊鎖的眉頭忽然綻開,臉上露出一絲狂喜,就知道定是琉彩蟠龍沒死。


    朱欽靈壓下心頭的喜悅,繼續朝那顆石卵內探查,隻見在石卵的中心,正是琉彩蟠龍的能量氣息,可朱欽靈接著就發現,除琉彩蟠龍熟悉的氣息外,還有另外一股更加強大的氣息包裹著琉彩蟠龍。


    那股氣息朱欽靈也並不陌生,正是龍脊石內的那顆龍珠!


    三日前,那條蛇蛟拚死吞入龍珠,而後朝琉彩蟠龍噴出一道威勢無可匹敵的龍息,眼看琉彩蟠龍就要被這道逐漸逼近的龍息融化,朱欽靈卻在這個時候力竭暈倒。


    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的琉彩蟠龍耗盡生命本源釋放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將那道龍息又微微遲滯了分毫,但就是這分毫時間,令事情又有了轉機。


    隻見那條渾身燃燒著黑炎的蛇蛟在琉彩蟠龍即將被燒化時突然痛苦地嘶吼一聲,而後竟瞬間就化為一團灰燼,那道威力無可匹敵的龍息也隨著蛇蛟的湮滅而消逝。


    原來,重傷下的蛇蛟拚死吞下龍珠,本就無法支撐太久,畢竟這龍珠不是凡品,威力異常霸道,若非這蛇蛟常年汲取龍珠的力量,恐怕連分秒都支撐不到。


    琉彩蟠龍見蛇蛟已經化成灰燼,但自己也身受重傷,連生命本源也透支殆盡,隨時都會死亡,便無所畏懼,一口將蛇蛟湮滅後仍留在原處的龍珠吞下。


    世間之事向來充滿機緣,就看你是否有這個造化。


    蛇蛟吞下龍珠後被陰火燒得形神俱滅,但琉彩蟠龍直接舍棄了肉身,將元神擠入龍珠,而後殘軀混合地上的碎石形成一個石卵,將龍珠包裹其中。


    龍珠乃是數千年前的孽龍精元所化,經年累月被困在此處,早就萌生逃離之意,此時見琉彩蟠龍主動犧牲肉身與自己合為一體,自然也是十分歡喜,故意放琉彩蟠龍的元神進入龍珠,隻要能再造身軀,離開這個禁錮之地,哪怕與這條小蟠龍共用一個身軀也未嚐不可。


    青州府,浮來山,天地盟總壇。


    王守仁孤身一人來到浮來山下的定林寺。


    浮來山又名浮丘,占地麵積約10平方公裏,是由飛來峰、浮來峰、佛來峰鼎足而成,三峰拱圍相連形似臥龍,獨具清雅靈秀之韻。


    此地冬暖夏涼,氣候宜人,三峰鼎峙而又拱圍相連,唯東麵略微開敞,關於三峰的名稱,還有一段神話傳說:


    上古時代,有位佛陀雲遊到此,見沭河一帶土地肥美,碧水長流,桃紅柳綠,景色宜人,美中不足的是缺乏青山點綴。於是,他便從遠處挾來一山安放在此,即“佛來峰”。後來水神漂遊到此,見獨峰聳立,孤單無侶,也施展法力,從水上漂來一山與佛來峰相依為伴,即“浮來峰”。兩峰相連不成格局,一夜之間不知又從何處飛來一山,坐落在兩峰南麵作為屏障,即“飛來峰”。於是,三峰聳峙,如龍蟠虎踞,迤邐連綿,世代相傳,人們把三峰統稱浮來山。


    撇開神話傳說不談,浮來山的古刹定林寺確實已有千年曆史,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整個建築分前,中,後三進院落,以“大雄寶殿”為主體,向前後左右展開,東西兩旁對稱,依山勢向後逐級升高。


    王守仁走進宏偉的大雄寶殿,隻見此殿飛簷螭首,雕梁畫棟,軒敞明朗,典雅大方,滿具北派寺廟建築風格。


    向寺內主持微微行禮,王守仁說道:“敢問大師,藍玉是否在貴寺?”


    一身舊僧袍的老和尚掃了王守仁一眼,答道:“敢問尊客是?”


    王守仁微微一笑:“在下乃王守仁。”


    老和尚一聽,雙眼頓時睜大幾分,又認真地打量王守仁幾眼說到:“原來是王大人,貧僧有眼不識泰山,還望王大人恕罪。”說罷,雙手合十朝王守仁行了一個佛禮。


    王守仁也雙手合十還禮後又問道:“在下此行隻為尋藍玉一敘,絕不會叨擾貴寺清淨,還望大師指點。”


    老僧見王守仁言辭誠懇,對其品行也多有耳聞,斷然不是奸妄之輩,歎了一口氣說道:“藍施主在神樹下閉關,王大人可自行前往。”說罷,頌了一聲佛號不再言語。


    天地盟作為武林第一邪派,竟對總壇附近的定林寺秋毫不犯,甚至曾多次暗中保護寺廟不受山匪流寇劫掠,由此可見這個定林寺與天地盟必然關係匪淺。


    王守仁通過九公子探查出這條情報,遂孤身悄然深入浮來山尋藍玉密談,此行除千門內的幾人外,絕無人再知,可謂是絕密中的絕密。


    順著住持大師的指引,王守仁來到一株六七人合抱的參天銀杏樹前。


    此樹就是住持口中的神樹,被世人譽為銀杏樹王。沒人知道這株銀杏樹王曆經多少歲月,但見其遠看形如山丘,龍盤虎踞,氣勢磅礴,冠似華蓋,繁蔭數畝。樹下古碑林立,詩詞萃集,留下了先人的許多題詠紀略。


    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莒國的國君莒子與魯國的國君魯公,曾在這株銀杏樹下結盟修好,當時這株銀杏樹已有三千年樹齡,現在更是快接近五千年,稱其為神樹也乃名至實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圖霸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名墨路狂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名墨路狂徒並收藏皇圖霸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