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門之後,是一間神堂。
從外麵勉強看出輪廓,是一個鼎形。
所以,要進入神堂,等於就走進了一隻鼎的內部,所以還得爬一條軟梯。
也就是說,這間神堂是像個懸空的盒子一般,被封閉在這間大宅之中。
「像不像個懸棺?」
又是羽白在小聲嘀咕,但到了這裏,已經沒有人接他的話了。
幾人在上麵數十名燈籠頭道人的幫助之下,終於順利爬了上去,也就是來到了這「大鼎」的底部。
最後一個人爬上來之後,道人們通力合作,又將這「大鼎」的底部給完全合上了。
很明顯,這「大鼎」原本是密封的,這個供人出入的「門」,是後來開鑿,新裝上去的。
門一關上,幾盞幽幽的長明燈忽然亮起。
「現在照明會對這個房間造成損壞,因此光線稍微暗了點。」
藺瑤熟悉的聲音在頭頂響起。
眾人循著聲音往上望去,才發現他們所處的並不是一條走廊,而是大鼎底部一個四麵台和整個房間邊緣的間隔處。
藺瑤就在四麵台的一角上,低頭看著他們。
「請上來吧。」
各人聽到話語,沿著四麵台的四麵台階,開始拾階而上。
四麵台的中間,有一張桌子,桌邊坐著的人,自然就是李世誠李先生。
但眾人首先被吸引並不是他,而是這房間的內部,這「大鼎」的內部。
房間這四麵牆,與其說是牆,倒不如說是四麵看台。
階梯狀的看台,被隔成了無數個座位,每一個座位上,似乎都放著一尊雕像。
這些雕像有的容易辨認,什麽大日毗盧遮那、婆羅賀摩天、三清三聖、聖父聖子,有些則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卻又令人一眼震懾,心生無限敬畏。
四麵牆,千萬個座位,千萬仙神,可謂真正是滿天神佛,三十三天,全神俱在。
而這些神佛之下,則有四條麵目奇異模糊的巨獸,像是青龍白虎之類,作為坐騎將這些神佛托起。
仙神與巨獸,無一個怒目圓睜,緊緊盯著房屋中間那四麵台。
再往上,四方各立著七八個道人,同樣個個頭戴紙皮燈籠,豬牛羊馬狗鼠兔各有,便是之前那龍頭道人的同門,這七八個道人在四個方向,各簇擁著一個大道人在當中,大道人全身籠罩在紙皮之中,像穿了一身碩大的鎧甲,將其顯襯得足足有兩人之高,這四名大道人分別頂著羊、鹿、虎和一具猴頭,四具怪異繁複的紙頭顱,八隻紅色眼睛,同樣狠狠盯
著中間那四麵台。
房間的屋頂(大鼎的蓋)之上,懸掛的卻都是各式神兵利器,密密麻麻,千千萬萬,上麵無一不帶著血跡血肉,列陣排兵,殺氣騰騰,也正對著那四麵台。
這時陸然已經站到了四麵台上,抬頭望著這忽明忽暗的一切詭狀殊形,忽然有了一種感覺。
這座寺廟,這座大鼎,是一座囚牢。
億萬仙神,千兵萬刃,萬目睚眥,也不過都是看守,是一種手段。
他們要看守、鎮壓、圍攻、控製的某種東西,就在四麵台上,或者曾經在四麵台上。
而今,這四麵台上,隻有一張桌子,和一位身形有些佝僂的老人。
桌子看上去很奇怪,造型可以說非常拙劣,五邊形的桌麵下麵卻有七八條粗細不一的桌腿,材質也有些奇怪,炭黑色,不是木製,也不是鐵的,黑沉沉的,像是某種石頭。
多看幾眼,就發現這桌子,有時候與暗處融為了一體,有時候又閃亮著微光,將暗處照亮。
可無論這桌子如何變換閃光,桌麵上始終漆黑一片,因此桌子上坐著的那個老人,臉就一直在陰影裏,與這滿房間的神仙一樣,叫人看不太清楚。
但已經全員站上四麵台的六個人,卻又都明白,這位老人,就是李世誠李先生本人了。
「天頂一粒星,地下開書齋。」
「書齋門,未曾開,阿奴哭欲食油?……」
李先生看見六人站定,便開口說了話,一開口,居然是用家鄉話,念了兩句童謠。
台上的六人都不知他是何用意,隻有同為潮汕人的方梅很自然地接了下去。
「油?未曾浮,阿奴哭欲去牽牛。」
「牛未醒,阿奴哭欲掠草蜢,」
「草蜢卜卜跳,阿奴氣到嘴翹翹。」
黑暗中李世誠似乎笑了一笑,拍手稱讚道:「方小姐,你接的好呀。」
方梅甜甜一笑,「李先生您好,同為潮汕人,哪有不會這首童謠的道理。」
李世誠幹笑了幾聲,這才伸出手一一招呼。
「你們五人,請根據自己的喜好,隨便坐吧。」
這時,藺瑤不知從哪走了出來,走到李世誠身後,將他往後退了半個身位。
李世誠居然是坐著輪椅來到的此地,他一後退,奇怪的五邊形桌麵之下,形勢一下明朗起來,五個石墩子般的座位在五方顯現,顯然正應對著收到了邀請函的五人。
「可你們怎麽有六個人?」
李世誠忽然警覺地問了一聲
。
藺瑤在他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無妨,那你,就跟我一樣,作為一個旁觀者,好了。」
李世誠的聲音,倒是有那麽幾分長者的慈祥感覺。
李小愚藏在金色長發下的麵色卻是非常難看,至少陸然看來,李小愚的目光自從見到了李世誠,便充斥著恨不得上去將其生吞活剝的恨意。
李小愚應該還沒有發現那些紙皮燈籠的道人就是擄走慧真的真凶,他隻是從方才幾人的講述之中,認定了一個可能——
李大愚之死,並非偶然,而是因為他參加了這詭異邪門的鑒寶會。
陸然用眼神告訴李小愚,不要衝動,然後他最先挑了一個方位,坐了下來。
以李世誠的位置為五麵台的最北角,他選了離他最遠的南麵,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個方位,離他們方才進入此地的那扇門,距離最為接近。
他一坐下來,就看見這五麵台之上,擺著一個物件,被一塊厚重的黑布蓋著,隻覺得形狀,像是一塊圓石。
他一進入這裏所產生的種種熟悉感覺,便是來自這個物件。
從外麵勉強看出輪廓,是一個鼎形。
所以,要進入神堂,等於就走進了一隻鼎的內部,所以還得爬一條軟梯。
也就是說,這間神堂是像個懸空的盒子一般,被封閉在這間大宅之中。
「像不像個懸棺?」
又是羽白在小聲嘀咕,但到了這裏,已經沒有人接他的話了。
幾人在上麵數十名燈籠頭道人的幫助之下,終於順利爬了上去,也就是來到了這「大鼎」的底部。
最後一個人爬上來之後,道人們通力合作,又將這「大鼎」的底部給完全合上了。
很明顯,這「大鼎」原本是密封的,這個供人出入的「門」,是後來開鑿,新裝上去的。
門一關上,幾盞幽幽的長明燈忽然亮起。
「現在照明會對這個房間造成損壞,因此光線稍微暗了點。」
藺瑤熟悉的聲音在頭頂響起。
眾人循著聲音往上望去,才發現他們所處的並不是一條走廊,而是大鼎底部一個四麵台和整個房間邊緣的間隔處。
藺瑤就在四麵台的一角上,低頭看著他們。
「請上來吧。」
各人聽到話語,沿著四麵台的四麵台階,開始拾階而上。
四麵台的中間,有一張桌子,桌邊坐著的人,自然就是李世誠李先生。
但眾人首先被吸引並不是他,而是這房間的內部,這「大鼎」的內部。
房間這四麵牆,與其說是牆,倒不如說是四麵看台。
階梯狀的看台,被隔成了無數個座位,每一個座位上,似乎都放著一尊雕像。
這些雕像有的容易辨認,什麽大日毗盧遮那、婆羅賀摩天、三清三聖、聖父聖子,有些則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卻又令人一眼震懾,心生無限敬畏。
四麵牆,千萬個座位,千萬仙神,可謂真正是滿天神佛,三十三天,全神俱在。
而這些神佛之下,則有四條麵目奇異模糊的巨獸,像是青龍白虎之類,作為坐騎將這些神佛托起。
仙神與巨獸,無一個怒目圓睜,緊緊盯著房屋中間那四麵台。
再往上,四方各立著七八個道人,同樣個個頭戴紙皮燈籠,豬牛羊馬狗鼠兔各有,便是之前那龍頭道人的同門,這七八個道人在四個方向,各簇擁著一個大道人在當中,大道人全身籠罩在紙皮之中,像穿了一身碩大的鎧甲,將其顯襯得足足有兩人之高,這四名大道人分別頂著羊、鹿、虎和一具猴頭,四具怪異繁複的紙頭顱,八隻紅色眼睛,同樣狠狠盯
著中間那四麵台。
房間的屋頂(大鼎的蓋)之上,懸掛的卻都是各式神兵利器,密密麻麻,千千萬萬,上麵無一不帶著血跡血肉,列陣排兵,殺氣騰騰,也正對著那四麵台。
這時陸然已經站到了四麵台上,抬頭望著這忽明忽暗的一切詭狀殊形,忽然有了一種感覺。
這座寺廟,這座大鼎,是一座囚牢。
億萬仙神,千兵萬刃,萬目睚眥,也不過都是看守,是一種手段。
他們要看守、鎮壓、圍攻、控製的某種東西,就在四麵台上,或者曾經在四麵台上。
而今,這四麵台上,隻有一張桌子,和一位身形有些佝僂的老人。
桌子看上去很奇怪,造型可以說非常拙劣,五邊形的桌麵下麵卻有七八條粗細不一的桌腿,材質也有些奇怪,炭黑色,不是木製,也不是鐵的,黑沉沉的,像是某種石頭。
多看幾眼,就發現這桌子,有時候與暗處融為了一體,有時候又閃亮著微光,將暗處照亮。
可無論這桌子如何變換閃光,桌麵上始終漆黑一片,因此桌子上坐著的那個老人,臉就一直在陰影裏,與這滿房間的神仙一樣,叫人看不太清楚。
但已經全員站上四麵台的六個人,卻又都明白,這位老人,就是李世誠李先生本人了。
「天頂一粒星,地下開書齋。」
「書齋門,未曾開,阿奴哭欲食油?……」
李先生看見六人站定,便開口說了話,一開口,居然是用家鄉話,念了兩句童謠。
台上的六人都不知他是何用意,隻有同為潮汕人的方梅很自然地接了下去。
「油?未曾浮,阿奴哭欲去牽牛。」
「牛未醒,阿奴哭欲掠草蜢,」
「草蜢卜卜跳,阿奴氣到嘴翹翹。」
黑暗中李世誠似乎笑了一笑,拍手稱讚道:「方小姐,你接的好呀。」
方梅甜甜一笑,「李先生您好,同為潮汕人,哪有不會這首童謠的道理。」
李世誠幹笑了幾聲,這才伸出手一一招呼。
「你們五人,請根據自己的喜好,隨便坐吧。」
這時,藺瑤不知從哪走了出來,走到李世誠身後,將他往後退了半個身位。
李世誠居然是坐著輪椅來到的此地,他一後退,奇怪的五邊形桌麵之下,形勢一下明朗起來,五個石墩子般的座位在五方顯現,顯然正應對著收到了邀請函的五人。
「可你們怎麽有六個人?」
李世誠忽然警覺地問了一聲
。
藺瑤在他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無妨,那你,就跟我一樣,作為一個旁觀者,好了。」
李世誠的聲音,倒是有那麽幾分長者的慈祥感覺。
李小愚藏在金色長發下的麵色卻是非常難看,至少陸然看來,李小愚的目光自從見到了李世誠,便充斥著恨不得上去將其生吞活剝的恨意。
李小愚應該還沒有發現那些紙皮燈籠的道人就是擄走慧真的真凶,他隻是從方才幾人的講述之中,認定了一個可能——
李大愚之死,並非偶然,而是因為他參加了這詭異邪門的鑒寶會。
陸然用眼神告訴李小愚,不要衝動,然後他最先挑了一個方位,坐了下來。
以李世誠的位置為五麵台的最北角,他選了離他最遠的南麵,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個方位,離他們方才進入此地的那扇門,距離最為接近。
他一坐下來,就看見這五麵台之上,擺著一個物件,被一塊厚重的黑布蓋著,隻覺得形狀,像是一塊圓石。
他一進入這裏所產生的種種熟悉感覺,便是來自這個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