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頭到了觀中的第一眼,便看出了疾風婆的不對勁。
因為他自身太過正常,循規蹈矩,所以他對於不對勁的修行者,特別敏感。
或者換個說法,像葫蘆頭這樣的人,在絕瀛島才是少數,所以他特別需要通過甄別出異類這一技能來保全自己,從而維持自己的潔身自好。
他一般將不正常的仙人分為低中高三檔,他自創的詞匯,常情,多情,失情。
常情就是人之常情,這種仙人一般看上去就很正常,與人交往有禮貌,不亂說話,不影響他人,不會自顧自擅自行動,這樣的人在絕瀛島,鳳毛麟角,在化陽觀,也唯有萬隱心一人得到了這樣的評級。
多情就是情誌多變,這一檔其實還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情緒多,情緒起伏大,喜怒都容易上天,另一類則是情緒容易改變,容易多思、興起,心血來潮,葫蘆頭覺得陸然就典型的多情之人,是屬於第二類,而他尚未見過的魚芙仙子,自然是屬於第一類,而且的第一類的翹楚。
化陽觀的其他四人,包括繁英仙子,則都是屬於失情,都是最危險的三檔。
疾風婆、鬆夫人、赤腳仙暫且不提,各有各的古怪,這繁英仙子看似十分正常,甚至有些過分正常,為何卻歸到了失情呢?
其實很好理解,失情失情,就在於一個「失」字,繁英仙子這樣的仙人,葫蘆頭在絕瀛島五百年,也看得多了,仙人活得久了,要麽失去人情味,要麽會重新追求人情味,失去的東西再追回,不可能再有當時的感覺,往往變成了拙劣的模仿,最後走向極端,因為感情的本質就是極端,繁英仙子在他人身上的冷漠和她在萬隱心身上表現出的熱情簡直是雲泥之別,到這個位麵,已經不是什麽喜怒上天入地的問題,而是一念之間兩個世界的問題,一念通向極樂,一念走向萬劫不複。
再說回化陽觀三人,這三人委實古怪,以他們的修為,尤其是疾風婆和鬆夫人,他們不應該被困於「多情」這一層麵,從修行的角度去理解,那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們修煉的並不是環教的「八元法」,而是一種更古老的仙術,這倒也符合了傳聞中天慧區的一切都來自人間的說法,葫蘆頭於是大膽猜測,這三人包括陸然口中那古怪的羊鎮,可能都還停留在過去某個時代之中,那個普天之下可能隻有教尊知曉的年歲。他們被教尊從那片歲月帶走,來到這片歲月,然後再走不出去,所以他們都是瘋的。
因此,陸然關於觀內觀外的一切猜測和推想都是無謂的,因為天慧區這方世界本來就是個混亂之地,沒有完整的邏輯可言。
你以為你麵對的是一個巨大的線團,其實你要麵對的,是草原上不知道何時會踩中的羊糞。
這一切,葫蘆頭尚未來得及告訴陸然。
但一路上,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起初,疾風婆還記得他是本屆內室弟子的陪讀,說「他」曾同自己講過,一共有六人,三個弟子三個陪讀,很快她就忘記了陸然已經到了化陽觀,說還有一位架子大得不得了弟子,至今杳無音訊,最後她把葫蘆頭當成了「他」,疾風婆的臉上,露出了不經意間的貪婪和掩飾不住的高興。
來到小木屋後,疾風婆便不再說話,她熟練地給葫蘆頭套上了牽羊用的繩索,然後牽著他往鬆林深處走。
夜晚雲層深重,月亮沒有露頭,鬆枝更是遮擋了大半的星光,林間並沒有路,疾風婆走走停停,似乎還要去想一想怎麽走。
葫蘆頭開始覺得害怕,是因為她那雙眼睛。
一開始疾風婆並沒有回頭,好似她牽的是一隻羊,誰會在夜行的時候去刻意關心一隻羊羔呢?葫蘆頭開始看見疾風婆的眼睛放出一些奇異的綠光,隨著進入鬆林的深處,這綠色越來越
亮,越來越綠,即使是背著光看過去,都叫人有些目眩神迷。
忽然,身後有什麽鳥叫了兩聲,疾風婆終於回過頭來,一雙綠眼睛飄出飛光,四下查看之後,就那麽自然而又無情地落到葫蘆頭身上。
葫蘆頭身軀一顫,渾身毛孔都豎立起來,某種最本能的恐懼從命魂深處一下逃遍了全身。
所有的生物,最恐懼的事情,無非就是被吃掉。
而葫蘆頭多年以來一直都相信,人,也是生物的一種。
疾風婆的眼神,就是一種吃人的眼神。
但她舔了舔嘴唇,說的話卻是,「小羊羔,莫怕,我們就要回家了。」
……
葫蘆頭在心中默默盤算,走了大約一個時辰,來到了鬆林的另一頭,邊緣處豁然開朗,是一片平地,更準確來說,是一片斷崖地。
數以千計的羊就擁擠在這麽一塊地方,聽見鬆林中有動靜,齊刷刷轉過頭來,幾千隻同疾風婆近乎一樣的綠眼睛朝葫蘆頭看了過來。
葫蘆頭差點叫出聲,但沒有拔腿跑,因為他現在就像一隻無意中碰見了獅群的兔子或是根本沒有長腳不會走路的小草,愣了在那裏,隻隨著疾風婆那根牽羊繩前行。
打開圍欄,進入羊群,拿掉繩索,像隻真正的羊那般四腳著地,然後坐下。
許久之後,葫蘆頭才緩過勁來,這時候疾風婆已經不知去向,隻記得她之前又恢複了正常,對他丟下一句話,這便是懲戒,要他好好侍奉羊神,若有違逆,便再追加三天。
侍奉羊神嗎?哪位羊神?
葫蘆頭開始四下查看,除了羊之外,比較奇怪的一點是,這麽大個羊圈,隻有一半圍欄,但卻不是圍著斷崖那一邊,而是鬆林這一邊,欄杆上插滿無數指頭粗細的鐵刺,像是為了防止羊群們回到鬆林。
羊群們也的確乖巧,它們寧願冒著隨時會掉下懸崖去的風險,而擠在在另一邊。
它們幾乎不動,越是靠近懸崖,陣型就越為緊密,有一些羊不知怎麽甚至被擠到了別的羊背上,看上去就像是一麵白色的屏風。
葫蘆頭很快發現,羊神,就在這白色屏風之後,就在群羊的身後。
因為他自身太過正常,循規蹈矩,所以他對於不對勁的修行者,特別敏感。
或者換個說法,像葫蘆頭這樣的人,在絕瀛島才是少數,所以他特別需要通過甄別出異類這一技能來保全自己,從而維持自己的潔身自好。
他一般將不正常的仙人分為低中高三檔,他自創的詞匯,常情,多情,失情。
常情就是人之常情,這種仙人一般看上去就很正常,與人交往有禮貌,不亂說話,不影響他人,不會自顧自擅自行動,這樣的人在絕瀛島,鳳毛麟角,在化陽觀,也唯有萬隱心一人得到了這樣的評級。
多情就是情誌多變,這一檔其實還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情緒多,情緒起伏大,喜怒都容易上天,另一類則是情緒容易改變,容易多思、興起,心血來潮,葫蘆頭覺得陸然就典型的多情之人,是屬於第二類,而他尚未見過的魚芙仙子,自然是屬於第一類,而且的第一類的翹楚。
化陽觀的其他四人,包括繁英仙子,則都是屬於失情,都是最危險的三檔。
疾風婆、鬆夫人、赤腳仙暫且不提,各有各的古怪,這繁英仙子看似十分正常,甚至有些過分正常,為何卻歸到了失情呢?
其實很好理解,失情失情,就在於一個「失」字,繁英仙子這樣的仙人,葫蘆頭在絕瀛島五百年,也看得多了,仙人活得久了,要麽失去人情味,要麽會重新追求人情味,失去的東西再追回,不可能再有當時的感覺,往往變成了拙劣的模仿,最後走向極端,因為感情的本質就是極端,繁英仙子在他人身上的冷漠和她在萬隱心身上表現出的熱情簡直是雲泥之別,到這個位麵,已經不是什麽喜怒上天入地的問題,而是一念之間兩個世界的問題,一念通向極樂,一念走向萬劫不複。
再說回化陽觀三人,這三人委實古怪,以他們的修為,尤其是疾風婆和鬆夫人,他們不應該被困於「多情」這一層麵,從修行的角度去理解,那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們修煉的並不是環教的「八元法」,而是一種更古老的仙術,這倒也符合了傳聞中天慧區的一切都來自人間的說法,葫蘆頭於是大膽猜測,這三人包括陸然口中那古怪的羊鎮,可能都還停留在過去某個時代之中,那個普天之下可能隻有教尊知曉的年歲。他們被教尊從那片歲月帶走,來到這片歲月,然後再走不出去,所以他們都是瘋的。
因此,陸然關於觀內觀外的一切猜測和推想都是無謂的,因為天慧區這方世界本來就是個混亂之地,沒有完整的邏輯可言。
你以為你麵對的是一個巨大的線團,其實你要麵對的,是草原上不知道何時會踩中的羊糞。
這一切,葫蘆頭尚未來得及告訴陸然。
但一路上,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起初,疾風婆還記得他是本屆內室弟子的陪讀,說「他」曾同自己講過,一共有六人,三個弟子三個陪讀,很快她就忘記了陸然已經到了化陽觀,說還有一位架子大得不得了弟子,至今杳無音訊,最後她把葫蘆頭當成了「他」,疾風婆的臉上,露出了不經意間的貪婪和掩飾不住的高興。
來到小木屋後,疾風婆便不再說話,她熟練地給葫蘆頭套上了牽羊用的繩索,然後牽著他往鬆林深處走。
夜晚雲層深重,月亮沒有露頭,鬆枝更是遮擋了大半的星光,林間並沒有路,疾風婆走走停停,似乎還要去想一想怎麽走。
葫蘆頭開始覺得害怕,是因為她那雙眼睛。
一開始疾風婆並沒有回頭,好似她牽的是一隻羊,誰會在夜行的時候去刻意關心一隻羊羔呢?葫蘆頭開始看見疾風婆的眼睛放出一些奇異的綠光,隨著進入鬆林的深處,這綠色越來越
亮,越來越綠,即使是背著光看過去,都叫人有些目眩神迷。
忽然,身後有什麽鳥叫了兩聲,疾風婆終於回過頭來,一雙綠眼睛飄出飛光,四下查看之後,就那麽自然而又無情地落到葫蘆頭身上。
葫蘆頭身軀一顫,渾身毛孔都豎立起來,某種最本能的恐懼從命魂深處一下逃遍了全身。
所有的生物,最恐懼的事情,無非就是被吃掉。
而葫蘆頭多年以來一直都相信,人,也是生物的一種。
疾風婆的眼神,就是一種吃人的眼神。
但她舔了舔嘴唇,說的話卻是,「小羊羔,莫怕,我們就要回家了。」
……
葫蘆頭在心中默默盤算,走了大約一個時辰,來到了鬆林的另一頭,邊緣處豁然開朗,是一片平地,更準確來說,是一片斷崖地。
數以千計的羊就擁擠在這麽一塊地方,聽見鬆林中有動靜,齊刷刷轉過頭來,幾千隻同疾風婆近乎一樣的綠眼睛朝葫蘆頭看了過來。
葫蘆頭差點叫出聲,但沒有拔腿跑,因為他現在就像一隻無意中碰見了獅群的兔子或是根本沒有長腳不會走路的小草,愣了在那裏,隻隨著疾風婆那根牽羊繩前行。
打開圍欄,進入羊群,拿掉繩索,像隻真正的羊那般四腳著地,然後坐下。
許久之後,葫蘆頭才緩過勁來,這時候疾風婆已經不知去向,隻記得她之前又恢複了正常,對他丟下一句話,這便是懲戒,要他好好侍奉羊神,若有違逆,便再追加三天。
侍奉羊神嗎?哪位羊神?
葫蘆頭開始四下查看,除了羊之外,比較奇怪的一點是,這麽大個羊圈,隻有一半圍欄,但卻不是圍著斷崖那一邊,而是鬆林這一邊,欄杆上插滿無數指頭粗細的鐵刺,像是為了防止羊群們回到鬆林。
羊群們也的確乖巧,它們寧願冒著隨時會掉下懸崖去的風險,而擠在在另一邊。
它們幾乎不動,越是靠近懸崖,陣型就越為緊密,有一些羊不知怎麽甚至被擠到了別的羊背上,看上去就像是一麵白色的屏風。
葫蘆頭很快發現,羊神,就在這白色屏風之後,就在群羊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