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提腳狂奔,飛石般激射而出,眨眼不見蹤影。唯餘煙塵一團在原地,踟躕許久方不甘散去。
李商隱先是觀察、端詳顧、白二人,待心底有一個輪廓後,轉身安撫司馬徽道「先生且莫著急。」
「燕雀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又能飛多高呢?……」話語間,羅隱已回到李商隱手中。
顧、白二人眸光微動,心中似有所悟。
陰陽境。端是妙不可言。而且這個李商隱……
李商隱輕笑「凝鼎境的天,在陰陽境眼裏,不過是榆枋。」
羅隱憤憤不平「李商隱,你隻比我高一個大境界,別太得意!」
李商隱已習慣羅隱這副臭脾氣,坦然道「蘊養元神之物,本就稀少,何況是水鏡先生辛勞種下的桑林,那裏的桑葉皆可滋榮元神。——你采的,都是最好的。」
司馬徽素有清雅之名,此刻卻怒發衝冠。若非李商隱在前擋住,怕是早上手和羅隱拚死活了。
老羅是真不講究,把好好先生都氣成了辣醬臉。
羅隱還想辯解些什麽,見李商隱側身要讓開,隻能羞怒道「還給他行了吧。這麽多人看著,我不要臉嗎?我這就還給他。真是……欺負老實人。」
司馬徽上前揪住羅隱,二人撕扯中走向一旁解決恩怨。
墨詞林中群賢各適,三五成群,似乎無人發現顧玉成、白郅易這兩名外來者,齊聚林下也不過是為了小宴輕談、賞觀自然。
李商隱眉眼中存帶一抹近乎慈祥的笑意,如同老者看著晚輩。
這個容貌隱有鬱愁、神色微含淒涼的詩人,他雖憑借陰陽境修為使自己貌若而立之年,但從晚唐走到今天,他見證了太多。
一時間,三人相顧無言。
夏存古來到三人麵前「前輩,我想和顧玉成談談。」
李商隱正有此意「好,你們都是年輕一輩,總是能交流起來的。剛好,我也有事情要忙。」
李商隱起身,張目遠望,似乎又回想起自己年少時傭書販舂的貧苦日子。
轉身看向顧玉成與白郅易,李商隱露出一抹釋然快意的笑。
夏存古單刀直入,快人快語「不知顧小友可有表字?」
夏存古容貌尚存稚氣,但身為明末修士,稱顧玉成為小友,自無不妥。
而今修士少有表字,顧玉成如實答道「並無表字。」
夏存古聞言點頭「佛經有言「福不唐捐」,後亦寫作「功不唐捐」——顧小友以為,功唐二字如何?」
功不唐捐,「付出的努力不會空廢」之意。
唐,空而大。唐捐,空耗、虛擲之意。
夏存古為顧玉成取字「功唐」,自然不是說功業皆空。這裏取的是「大」之意。
玉成而功大,修身而治國。
夏存古接著解釋「我是很看好顧小友的。——希望顧小友能立下繼往開來的不世之功。」
顧玉成能感受到夏存古取字中所含的期望,他在夏存古身上看到了南尋的身影。
那熾熱的眼睛,正於腐朽禁錮中窺望世界。
「如果到了必要時候,他也會拔劍而起。」望著夏存古,顧玉成如是想到。
「功唐二字,正合晚輩心意。」顧玉成接受了這個表字。
夏存古很是高興。
一旁默然許久的白郅易陷入更深的沉寂中。
夏存古見之輕歎「二位可知外界發生了什麽?」
顧玉成如實回答「晚輩的…屬下倒是將情況通過通靈玉傳了過來。雖然晚輩肉身已失,但還是有所了解。」
白郅易有些驚訝。
顧玉成解釋道「宣聲霸據肉身,倒是沒有毀壞我的任何東西,更未禁止我的窺探,他甚至故意引導我的古靈力去觀察通靈玉。」
白郅易恍然「也是。他從未與九祖為伍。」
夏存古點頭「說來聽聽。」
顧玉成詳實地將蒼舒良提供的情報講出。
夏存古聽後不禁莞爾「人心可用。——如此,我也就不用再多贅述。」
白郅易眉頭微皺「我。想知道……」
「這裏,九聖子棲身之地,關於這個古老的地方,接下來會全全交給你們。」夏存古打斷白郅易,頗為雷厲風行且獨斷專行。
「但現在,我希望二位來看一看,宣聲想要做什麽。」夏存古話音落下,四周靈力震動,元神之體同時剝落出絲絲元神之力。
夏存古整個人如同年代久遠的碑文般模糊起來,氣勢也隨之跌落。
四周修士都已察覺夏存古的舉動,卻沒有一人出手。
偶爾有一兩個修士想要做些什麽,也被周圍人製止住。
顧玉成與白郅易看得真切、看得明明白白,夏存古是把自己當作墨錠來消耗。
不論夏存古想要做什麽,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這塊墨錠消耗多少,便永遠失去多少。
元神之力與靈力結合,一股玄妙力量以夏存古為中心蕩漾開來。
任憑顧玉成如何調動古靈力,依舊無法領悟眼前的力量。
夏存古輕咳「修士的靈魂也好,元神也好,沒有肉體,便是空中樓閣。哪怕元神雄壯如阿房宮,也抵不過時間侵蝕。」
「除非,境界到了太一境,才能無形無神、具形具神。至於我們,則是情況特殊。」
「修士在凝鼎境之前,主要依靠肉身中的氣血、骨肉、經脈、靈海等感知靈力、提升修為。但到了悟道巔峰,想要進一步感查天地、突破凝鼎,就必須凝煉靈魂為元神。」
「這是修士個體的,衍化,質變。」
「在至尊布道前,修士已知道陰陽合和。凝鼎境之前主修肉體,到了凝鼎境,則需尋求肉體與元神的平衡。正是視二者為陰陽,求其合和。」
「領域,便是一個修士自身陰陽合和的產物。注意,這裏說的不是陰陽之氣。隻是肉體和元神平衡罷了。越是趨於和順,領域越強。」.
「凝鼎境修為分為十二星。最後三星的修煉,涉及陰陽境的突破。」夏存古有些勞累,說到這時再無力氣開口,索性沉默歇息。
半晌,夏存古的元神之體終於重複穩定。表麵來看,夏存古已經恢複,但顧玉成知道,夏存古的元神已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我們這些元神能長存於世,是因為此地的玄妙。——這裏是九聖子休棲之地。當年東皇太一離去,留下九聖子治理大荒,不料妖族諸氏叛起,重傷九聖子。
九聖子雖為凝鼎境,依舊肉身衰朽,難以回天。遂隱於大仙天,留族人於正鼎源,開辟一片天地,布下陣法作為休棲之境。」
「我們這些家夥,生前都沒有突破凝鼎境。之所以能來到此地,還是李前輩之功……」夏存古還想接著說下去,麵前卻已洞開一麵水波之鏡。
沒有人感查到這麵神秘水鏡是何時出現。沒人能明確眼前構成鏡麵的力量到底是什麽。
「此秘法,由昭諫十洞眾修士共同掌握。名曰無朕。」夏存古看著水鏡「我們稱此地為昭諫十洞,是因為無朕之鏡,由羅昭諫推動創立……」
李商隱先是觀察、端詳顧、白二人,待心底有一個輪廓後,轉身安撫司馬徽道「先生且莫著急。」
「燕雀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又能飛多高呢?……」話語間,羅隱已回到李商隱手中。
顧、白二人眸光微動,心中似有所悟。
陰陽境。端是妙不可言。而且這個李商隱……
李商隱輕笑「凝鼎境的天,在陰陽境眼裏,不過是榆枋。」
羅隱憤憤不平「李商隱,你隻比我高一個大境界,別太得意!」
李商隱已習慣羅隱這副臭脾氣,坦然道「蘊養元神之物,本就稀少,何況是水鏡先生辛勞種下的桑林,那裏的桑葉皆可滋榮元神。——你采的,都是最好的。」
司馬徽素有清雅之名,此刻卻怒發衝冠。若非李商隱在前擋住,怕是早上手和羅隱拚死活了。
老羅是真不講究,把好好先生都氣成了辣醬臉。
羅隱還想辯解些什麽,見李商隱側身要讓開,隻能羞怒道「還給他行了吧。這麽多人看著,我不要臉嗎?我這就還給他。真是……欺負老實人。」
司馬徽上前揪住羅隱,二人撕扯中走向一旁解決恩怨。
墨詞林中群賢各適,三五成群,似乎無人發現顧玉成、白郅易這兩名外來者,齊聚林下也不過是為了小宴輕談、賞觀自然。
李商隱眉眼中存帶一抹近乎慈祥的笑意,如同老者看著晚輩。
這個容貌隱有鬱愁、神色微含淒涼的詩人,他雖憑借陰陽境修為使自己貌若而立之年,但從晚唐走到今天,他見證了太多。
一時間,三人相顧無言。
夏存古來到三人麵前「前輩,我想和顧玉成談談。」
李商隱正有此意「好,你們都是年輕一輩,總是能交流起來的。剛好,我也有事情要忙。」
李商隱起身,張目遠望,似乎又回想起自己年少時傭書販舂的貧苦日子。
轉身看向顧玉成與白郅易,李商隱露出一抹釋然快意的笑。
夏存古單刀直入,快人快語「不知顧小友可有表字?」
夏存古容貌尚存稚氣,但身為明末修士,稱顧玉成為小友,自無不妥。
而今修士少有表字,顧玉成如實答道「並無表字。」
夏存古聞言點頭「佛經有言「福不唐捐」,後亦寫作「功不唐捐」——顧小友以為,功唐二字如何?」
功不唐捐,「付出的努力不會空廢」之意。
唐,空而大。唐捐,空耗、虛擲之意。
夏存古為顧玉成取字「功唐」,自然不是說功業皆空。這裏取的是「大」之意。
玉成而功大,修身而治國。
夏存古接著解釋「我是很看好顧小友的。——希望顧小友能立下繼往開來的不世之功。」
顧玉成能感受到夏存古取字中所含的期望,他在夏存古身上看到了南尋的身影。
那熾熱的眼睛,正於腐朽禁錮中窺望世界。
「如果到了必要時候,他也會拔劍而起。」望著夏存古,顧玉成如是想到。
「功唐二字,正合晚輩心意。」顧玉成接受了這個表字。
夏存古很是高興。
一旁默然許久的白郅易陷入更深的沉寂中。
夏存古見之輕歎「二位可知外界發生了什麽?」
顧玉成如實回答「晚輩的…屬下倒是將情況通過通靈玉傳了過來。雖然晚輩肉身已失,但還是有所了解。」
白郅易有些驚訝。
顧玉成解釋道「宣聲霸據肉身,倒是沒有毀壞我的任何東西,更未禁止我的窺探,他甚至故意引導我的古靈力去觀察通靈玉。」
白郅易恍然「也是。他從未與九祖為伍。」
夏存古點頭「說來聽聽。」
顧玉成詳實地將蒼舒良提供的情報講出。
夏存古聽後不禁莞爾「人心可用。——如此,我也就不用再多贅述。」
白郅易眉頭微皺「我。想知道……」
「這裏,九聖子棲身之地,關於這個古老的地方,接下來會全全交給你們。」夏存古打斷白郅易,頗為雷厲風行且獨斷專行。
「但現在,我希望二位來看一看,宣聲想要做什麽。」夏存古話音落下,四周靈力震動,元神之體同時剝落出絲絲元神之力。
夏存古整個人如同年代久遠的碑文般模糊起來,氣勢也隨之跌落。
四周修士都已察覺夏存古的舉動,卻沒有一人出手。
偶爾有一兩個修士想要做些什麽,也被周圍人製止住。
顧玉成與白郅易看得真切、看得明明白白,夏存古是把自己當作墨錠來消耗。
不論夏存古想要做什麽,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這塊墨錠消耗多少,便永遠失去多少。
元神之力與靈力結合,一股玄妙力量以夏存古為中心蕩漾開來。
任憑顧玉成如何調動古靈力,依舊無法領悟眼前的力量。
夏存古輕咳「修士的靈魂也好,元神也好,沒有肉體,便是空中樓閣。哪怕元神雄壯如阿房宮,也抵不過時間侵蝕。」
「除非,境界到了太一境,才能無形無神、具形具神。至於我們,則是情況特殊。」
「修士在凝鼎境之前,主要依靠肉身中的氣血、骨肉、經脈、靈海等感知靈力、提升修為。但到了悟道巔峰,想要進一步感查天地、突破凝鼎,就必須凝煉靈魂為元神。」
「這是修士個體的,衍化,質變。」
「在至尊布道前,修士已知道陰陽合和。凝鼎境之前主修肉體,到了凝鼎境,則需尋求肉體與元神的平衡。正是視二者為陰陽,求其合和。」
「領域,便是一個修士自身陰陽合和的產物。注意,這裏說的不是陰陽之氣。隻是肉體和元神平衡罷了。越是趨於和順,領域越強。」.
「凝鼎境修為分為十二星。最後三星的修煉,涉及陰陽境的突破。」夏存古有些勞累,說到這時再無力氣開口,索性沉默歇息。
半晌,夏存古的元神之體終於重複穩定。表麵來看,夏存古已經恢複,但顧玉成知道,夏存古的元神已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我們這些元神能長存於世,是因為此地的玄妙。——這裏是九聖子休棲之地。當年東皇太一離去,留下九聖子治理大荒,不料妖族諸氏叛起,重傷九聖子。
九聖子雖為凝鼎境,依舊肉身衰朽,難以回天。遂隱於大仙天,留族人於正鼎源,開辟一片天地,布下陣法作為休棲之境。」
「我們這些家夥,生前都沒有突破凝鼎境。之所以能來到此地,還是李前輩之功……」夏存古還想接著說下去,麵前卻已洞開一麵水波之鏡。
沒有人感查到這麵神秘水鏡是何時出現。沒人能明確眼前構成鏡麵的力量到底是什麽。
「此秘法,由昭諫十洞眾修士共同掌握。名曰無朕。」夏存古看著水鏡「我們稱此地為昭諫十洞,是因為無朕之鏡,由羅昭諫推動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