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李耀武等人又風塵仆仆趕回營田司。


    途中,陳秉文以自己為李耀武頭號心腹自居,問李耀武節帥最後所說可否能讓他知曉。


    李耀武屏退左右,自是沒加隱瞞全盤告知。


    陳秉文聽後,感慨道:“百餘年來,靈州軍民已飽受戰爭之苦。現三軍不肯為其家事用命,奈何!”


    李耀武低頭不語。


    ……


    李耀武剛回到營田司衙門,見巡官黃誌渠帶著一位工匠在等候。


    李耀武記得,這位工匠正是自己前幾天在新三堡看到的那位負責製作硬弓的大匠。


    工匠行禮道:“劉萬程見過將軍!”


    李耀武點點頭,請兩人坐下後,說道:“巡官,已有月餘沒見到您老了,今天怎麽有空過來了!可否尋到寶貝?”


    自從月前李耀武說了靈武縣西北可能有鐵礦後,黃誌渠親自帶隊組建隊伍前去探尋。


    黃誌渠尷尬道:“將軍,古人說隔行如隔山,半點不假呐。我已差人去外地尋找大匠過來幫忙踏勘。這次是判官喚我回來,為秋收後修建新堡選址,剛好碰到劉大匠要找將軍。”


    李耀武心想,是自己之前把尋鐵礦想的太簡單了,賀蘭山下本就人煙稀少,靈州本身又缺乏鐵礦,又不能發動群眾,光靠專家去尋,也不知道找到何年馬月去了,原時空也隻是聽說寧夏石嘴山與中衛等地有點規模鐵礦。


    李耀武說道:“辛苦巡官了!探尋鐵礦之事以後再商量吧。你先去跟賈判官溝通下,我們先賣些馬匹,再賣個幾百件棉大衣,多換些生鐵回來,我有急用。我們擅長種棉花、紡織棉大衣,還是做我們擅長的事吧。”


    黃誌渠應諾,並讓工匠打開一個狹長的木盒。


    李耀見裏麵是一把精美的硬弓,喜道:“劉大匠,就成功了呀?效果如何?”


    工匠道:“此弓按照將軍的指點製作,特點是大尺寸、反曲大弓梢、拉力大。比普通的弓身重很多,用的箭矢長1米左右,比普通的箭矢60厘米長的多,且重1.5倍。它的優點是穩和準,箭矢穿透力強。缺點為需士卒臂力大才能拉開,且製作慢、射速慢、射程短。”


    李耀武點了點頭,帶著黃誌渠、劉大匠等人前往軍營秘密試弓。


    經李耀武、李延忠等人測試,反曲硬弓30步(15米)洞穿鐵甲,50步(25米)能穿透鐵甲。


    李耀武拉弦相對輕鬆,李延忠開的十五次已手臂發麻。李耀武又令常備中都士卒前來檢驗測試,得出反曲硬弓有效射程200步左右(100米)。當然,臂力強者能射的有效距離更遠。總體說來,有效射程比現在軍中製式的單體大梢弓短了三成,但威力與精準率倍增。


    常備中都士卒中,出身靈州的軍民大多世代從軍,從小習武,張弓的次數多與命中率高。軍中羌人出身者,也從小騎射,臂力強於常人。軍中流民出身者,雖從軍後經常訓練,但大多開硬弓有點勉強。


    李耀武也正因為考慮到,靈州才經過百餘年戰爭,軍民世代從軍,崇尚習武。比如說李耀武自己家中,妻子呂方儀、妹妹李靈兒兩位女子都能騎馬射箭,巾幗不讓須眉,更何況家中三個成年男性,父親、弟弟和自己全都入伍。軍中的羌人也同樣從小習騎射的實際情況,才決定推廣硬弓重箭。


    萬事俱備,尚缺盔甲。沒有盔甲保護的硬弓重箭部隊,射擊距離與速度都弱於對方,出門隻能被虐。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鐵沒轍。


    李耀武私人掏了20兩銀子賞了大匠劉萬程,並讓黃巡官報判官予以重賞重用。要求兵器署按此弓標準批量製作,另再造少量張力再強三成的硬弓供軍中勇士選用,造少量張力弱兩成的硬弓供臂力稍弱的士卒使用。


    並要求常備都將校士卒,均以能開標準硬弓為必要條件。


    從軍營返回衙門時,黃誌渠請示道:“將軍,現營田司八堡已有軍民八千餘戶,堡中顯得擁擠,需早做打算。我已跟判官溝通,建議秋收後,在靈武縣城以南,幹渠漢延渠與唐徠渠之間的支渠附近新建新九至新十一共三堡。”


    李耀武搖了搖頭,對自己的忠實粉絲道:“巡官,收胡屯牧政策已取得戰略性勝利,羌人已占三分之二,需放緩腳步了。一是需進一步融合華夏民族,打好根基。俗話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呐。二是再這麽衝下去,人口很快就要超過靈州戶籍了。”


    黃誌渠忍不住吐槽道:“可遲早還是會超過的呀。”


    李耀武無奈笑了笑,說道:“巡官,我的想法是,這次就隻新建兩個堡,共十堡,十全十美嘛!數字也吉利。另外,鑒於新三堡作坊過多,在北麵再擴建一下,並將營房轉移至新區。你看如何?”


    黃誌渠心想,這也等於新建兩個半堡了,收胡屯牧政策收緊後,也應勉強夠用了,便應諾告辭而去。


    ……


    九月上旬,秋收進入尾聲,判官賈江總算能稍微歇口氣。李耀武準備召集營田司眾文武議事,相關議題涉及的各曹主事列席。


    因李耀武主要精力在抓軍事,且經常是一抓到底,行政事務便成了甩手掌櫃,僅把握大體方針政策。造成了參軍楊連吉經常無所事事,判官賈江卻是千辛萬苦。


    這次議事議題有三,一為聽取秋收情況,二為修建新堡,三為擴招常備都。


    首先,眾人聽取了戶曹主事匯報的秋收及各項開支情況。


    其次,工曹主事匯報新建新九堡、新十堡及擴建新三堡的方案。因事前有過溝通,李耀武予以同意。


    最後,是關於常備都擴編的問題。


    自古以來,人事問題均為最為敏感的事情,牽一發而動全身。


    李耀武聽取了眾人發言。


    同意以原來的左右前後中五都十隊為骨幹,每隊擴編為一都,共為十都。按左一、右一,至左五、右五排序。


    建議將原十隊隊長統一提拔為副都頭,經考核不能開硬弓者調往各營。空缺的五個都頭從五營各都頭中考核後平調。


    決定將駐牧區的原右都人馬召回,統一集訓,再各都輪流駐牧區,以提高部隊整體戰鬥力。李耀武考慮到營田司常備軍擴充到一千人後,且已重視收集諸羌部落情報,基本上已不懼個別部落的攻擊。


    關於擴充的五百常備都士卒,李耀武一向都是親自把關審核每一個,同意大家所提主要從羌人正輔兵中招募,人數不低於三百。正輔兵招募也以羌人為主。


    ……


    次日,李耀武將判官賈江、參軍楊連吉以及靈武縣令吳立南、縣丞黃依仁、縣尉陳漢才一同請來營田司衙門二堂議事。


    主要是請縣裏協助維修子城,並遷徙子城中的居民,令參軍楊連吉具體負責。


    靈武縣城原本是一座兵營,駐軍增多後升為縣城,軍營子城在城南占地極廣。李耀武剛進駐子城時,也沒有要求原居民搬走。


    對於李耀武提出的要求,縣令吳立南滿口答應。


    一是因為李耀武現兼任靈州司馬,是其頂頭上司;二是縣城人口稀疏,營田司衙門進駐前,全縣戶籍人口才兩千戶左右,軍府中已有人多次提議廢縣為鎮,且現在還居住在子城的多為衙役,人數不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宏武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群牧判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群牧判官並收藏宏武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