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雲貴妃鬧事
男N全都愛女主,而我是女配 作者:五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君九凝猛地回頭,眼神淩厲:“君元夕?她想做什麽?”
君清漓道:“她身邊那個宮女晚亭不是被父皇處置了麽,估計她得了消息,自己心裏也慌張著,所以和雲家的人圖謀著怎麽保下自己吧。”
君九凝看了一眼那邊正昏睡著的文帝,臉色頓時變得不怎麽好看:“她非要執迷不悟地作死,我們也該想想辦法讓她消停些。”
說罷,她又湊到君清漓耳邊低聲道:“不必手下留情。”
君清漓點點頭。
“反正父皇這段日子也該修養修養,這件事,我會親自盯著。”
君九凝“嗯”了一聲,想了想,還是不放心地說:“讓謝瑾瑜也盯緊慕雲,注意這京城裏的動靜,我總感覺,慕雲這次是故意漏了些消息給我們,否則我們哪裏能查得這麽迅速。而且……”
她頓了一下,還是沒把話往下說。
依照她對慕雲的了解,對方此前采取的手段雖然偶有狠辣之處,但很少做得激進,大多數時候都如蟄伏的毒蛇,徐徐圖之。
可這次,寧王這步棋走得實在奇怪。
當初君九凝以為他是要把寧王逼到無可依靠的程度,再將對方收入麾下,用於對付楚國。但是現在寧王死了,君九凝更加看不清他的用意了。
君清漓也不傻,自然聽得出她的言外之意,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不必太過擔憂,好歹還有我,還有父皇,楚國怎麽說,現在還是姓君的。也隻有君家,才能掌控楚國。”
君九凝心道:你哪知道他的厲害?這人謀求的可不隻是一個楚國。
這時殿外忽然有人通傳道:“太子、長公主,雲貴妃娘娘求見。不知皇上可醒了?”
君九凝和君清漓對視一眼,眼中皆是閃過一抹默契的神光。
君清漓沉沉開口道:“父皇還沒醒,需要靜養,雲貴妃娘娘如果想探望父皇的話,可以過幾個時辰再來。”
折騰了一上午,現在已經接近用午膳的時候了。君清漓的意思本是讓她晚上再來,可雲貴妃站在門口,挺著大肚子,聽清了君清漓的話之後,臉上沒有一絲沒有不悅,而是神情沉靜,不顧宮人阻攔地走了進去。
“皇上有疾,身為宮中嬪妃,本就應當照顧左右,太子殿下為何這麽急於阻攔?”她解開披風,露出愈發圓滾的肚子,也正是因為她身懷六甲,宮人們都不敢真的攔她。
君清漓看了她一眼,忽然笑了:“貴妃娘娘,您懷著身孕,兒臣也是怕這正泰殿的宮人因為父皇突然生病,著急忙慌的,照顧不好貴妃。萬一傷了龍胎,那父皇醒了之後豈不是又要動怒了?”
君九凝也附和道:“是啊貴妃娘娘,您還是回去好好養胎吧,父皇這些日子本就因為二妹妹做的事情煩心,您再出了什麽事的話,可不是讓父皇為難麽。無錯更新@”
兩人一唱一和,倒像是在欺負雲貴妃。
但君九凝知道,雲貴妃不會好端端地過來,多半是來者不善,想替她那不成器的女兒討公道。
雲貴妃見二人是這種打發的態度,頓時柳眉一豎,一改平時溫婉柔弱的樣子,開口斥道:“太子殿下和長公主是什麽意思,是覺得本宮好糊弄麽?如今皇上還在昏迷,你們二人便想越俎代庖麽?!”
君九凝神色頓時就冷了下來:“雲貴妃娘娘,慎言。父皇昏迷不醒,清漓作為楚國太子,代掌國事,名正言順,怎的到您的嘴裏就變成了越俎代庖呢?此時清漓不出來主持大局,難不成是雲貴妃娘娘想垂簾聽政麽?”
雲貴妃神色一變,捏著帕子的手頓時收緊了些,但她想起君元夕教唆她的話,又挺直了腰板,曼聲道:“可皇上這才昏迷了沒多久,太子殿下就這麽急著弄權奪勢,這不合適吧?還是說,你們在心裏已經認定皇上決計不會醒過來,所以你們才這麽急著遣退太醫院和臣子,處理。
掉寧王?!”
君清漓最聽不得這種栽贓陷害的話,一雙目光頓時像刀子似的飛過來:“父皇中毒昏迷,若不是長姐手中有一株聞名於天下,能解百毒的秋水芝,解了父皇身上的毒,此時父皇恐怕就不單單是昏迷了!雲貴妃置身事外,袖手旁觀得舒服,怎麽能明白我們做兒女的心焦?”
雲貴妃張了張口,本要反駁,君清漓卻不帶喘氣兒的,繼續道:“冒昧問一句貴妃娘娘,從父皇出事兒到現在,二公主可來看過一回?怎麽,她的腿腳還沒有您一個身懷六甲的孕婦靈活麽?還是說,她心裏有鬼,不敢過來見父皇呢?”
君九凝也道:“是啊,二妹妹在父皇麵前詆毀我和太子,說我們豢養私兵,如今您倒好,趁著父皇昏迷,要給我們姐弟扣一頂越俎代庖的帽子,我們這對從小失母的姐弟真是羨慕二妹妹,沒有雲貴妃娘娘這樣一心為了女兒‘著想"的娘親。人都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我看母女同心亦然,甚至能顛倒黑白呢。”
雲貴妃性格本來就算不上淩厲強勢,這次主動挑釁二人也是受了君元夕的教唆鼓動,但她沒想到自己明明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到進行查看
雲貴妃登時便捂住了肚子,急急忙忙地喊人:“來人,傳太醫,本宮動了胎氣,腹痛不止!”
劉公公是禦前伺候了最久的老人,知道文帝對她肚子裏的孩子有多看重,頓時請人去喊太醫了。@
君九凝隻覺得這似乎是雲貴妃的把戲,便想讓人把她送回雲貴妃自己的宮殿裏去,但君清漓攔下了她,淡淡道:“就讓她在這裏看太醫,免得有什麽事情賴到我們二人頭上。”
太醫很快就被請過來了,但令君九凝和君清漓沒有想到的是,此時一同來的還有前朝的消息。
朝廷官員聽說了昨夜寧王在牢中被毒殺、今日屍首還出了事,本就人心惶惶,又因為文帝沒來,多番打聽到文帝竟然陷入昏迷,頓時炸了鍋,要君清漓上朝給眾官員好好解釋一番,免得振動朝綱。。
君清漓道:“她身邊那個宮女晚亭不是被父皇處置了麽,估計她得了消息,自己心裏也慌張著,所以和雲家的人圖謀著怎麽保下自己吧。”
君九凝看了一眼那邊正昏睡著的文帝,臉色頓時變得不怎麽好看:“她非要執迷不悟地作死,我們也該想想辦法讓她消停些。”
說罷,她又湊到君清漓耳邊低聲道:“不必手下留情。”
君清漓點點頭。
“反正父皇這段日子也該修養修養,這件事,我會親自盯著。”
君九凝“嗯”了一聲,想了想,還是不放心地說:“讓謝瑾瑜也盯緊慕雲,注意這京城裏的動靜,我總感覺,慕雲這次是故意漏了些消息給我們,否則我們哪裏能查得這麽迅速。而且……”
她頓了一下,還是沒把話往下說。
依照她對慕雲的了解,對方此前采取的手段雖然偶有狠辣之處,但很少做得激進,大多數時候都如蟄伏的毒蛇,徐徐圖之。
可這次,寧王這步棋走得實在奇怪。
當初君九凝以為他是要把寧王逼到無可依靠的程度,再將對方收入麾下,用於對付楚國。但是現在寧王死了,君九凝更加看不清他的用意了。
君清漓也不傻,自然聽得出她的言外之意,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不必太過擔憂,好歹還有我,還有父皇,楚國怎麽說,現在還是姓君的。也隻有君家,才能掌控楚國。”
君九凝心道:你哪知道他的厲害?這人謀求的可不隻是一個楚國。
這時殿外忽然有人通傳道:“太子、長公主,雲貴妃娘娘求見。不知皇上可醒了?”
君九凝和君清漓對視一眼,眼中皆是閃過一抹默契的神光。
君清漓沉沉開口道:“父皇還沒醒,需要靜養,雲貴妃娘娘如果想探望父皇的話,可以過幾個時辰再來。”
折騰了一上午,現在已經接近用午膳的時候了。君清漓的意思本是讓她晚上再來,可雲貴妃站在門口,挺著大肚子,聽清了君清漓的話之後,臉上沒有一絲沒有不悅,而是神情沉靜,不顧宮人阻攔地走了進去。
“皇上有疾,身為宮中嬪妃,本就應當照顧左右,太子殿下為何這麽急於阻攔?”她解開披風,露出愈發圓滾的肚子,也正是因為她身懷六甲,宮人們都不敢真的攔她。
君清漓看了她一眼,忽然笑了:“貴妃娘娘,您懷著身孕,兒臣也是怕這正泰殿的宮人因為父皇突然生病,著急忙慌的,照顧不好貴妃。萬一傷了龍胎,那父皇醒了之後豈不是又要動怒了?”
君九凝也附和道:“是啊貴妃娘娘,您還是回去好好養胎吧,父皇這些日子本就因為二妹妹做的事情煩心,您再出了什麽事的話,可不是讓父皇為難麽。無錯更新@”
兩人一唱一和,倒像是在欺負雲貴妃。
但君九凝知道,雲貴妃不會好端端地過來,多半是來者不善,想替她那不成器的女兒討公道。
雲貴妃見二人是這種打發的態度,頓時柳眉一豎,一改平時溫婉柔弱的樣子,開口斥道:“太子殿下和長公主是什麽意思,是覺得本宮好糊弄麽?如今皇上還在昏迷,你們二人便想越俎代庖麽?!”
君九凝神色頓時就冷了下來:“雲貴妃娘娘,慎言。父皇昏迷不醒,清漓作為楚國太子,代掌國事,名正言順,怎的到您的嘴裏就變成了越俎代庖呢?此時清漓不出來主持大局,難不成是雲貴妃娘娘想垂簾聽政麽?”
雲貴妃神色一變,捏著帕子的手頓時收緊了些,但她想起君元夕教唆她的話,又挺直了腰板,曼聲道:“可皇上這才昏迷了沒多久,太子殿下就這麽急著弄權奪勢,這不合適吧?還是說,你們在心裏已經認定皇上決計不會醒過來,所以你們才這麽急著遣退太醫院和臣子,處理。
掉寧王?!”
君清漓最聽不得這種栽贓陷害的話,一雙目光頓時像刀子似的飛過來:“父皇中毒昏迷,若不是長姐手中有一株聞名於天下,能解百毒的秋水芝,解了父皇身上的毒,此時父皇恐怕就不單單是昏迷了!雲貴妃置身事外,袖手旁觀得舒服,怎麽能明白我們做兒女的心焦?”
雲貴妃張了張口,本要反駁,君清漓卻不帶喘氣兒的,繼續道:“冒昧問一句貴妃娘娘,從父皇出事兒到現在,二公主可來看過一回?怎麽,她的腿腳還沒有您一個身懷六甲的孕婦靈活麽?還是說,她心裏有鬼,不敢過來見父皇呢?”
君九凝也道:“是啊,二妹妹在父皇麵前詆毀我和太子,說我們豢養私兵,如今您倒好,趁著父皇昏迷,要給我們姐弟扣一頂越俎代庖的帽子,我們這對從小失母的姐弟真是羨慕二妹妹,沒有雲貴妃娘娘這樣一心為了女兒‘著想"的娘親。人都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我看母女同心亦然,甚至能顛倒黑白呢。”
雲貴妃性格本來就算不上淩厲強勢,這次主動挑釁二人也是受了君元夕的教唆鼓動,但她沒想到自己明明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到進行查看
雲貴妃登時便捂住了肚子,急急忙忙地喊人:“來人,傳太醫,本宮動了胎氣,腹痛不止!”
劉公公是禦前伺候了最久的老人,知道文帝對她肚子裏的孩子有多看重,頓時請人去喊太醫了。@
君九凝隻覺得這似乎是雲貴妃的把戲,便想讓人把她送回雲貴妃自己的宮殿裏去,但君清漓攔下了她,淡淡道:“就讓她在這裏看太醫,免得有什麽事情賴到我們二人頭上。”
太醫很快就被請過來了,但令君九凝和君清漓沒有想到的是,此時一同來的還有前朝的消息。
朝廷官員聽說了昨夜寧王在牢中被毒殺、今日屍首還出了事,本就人心惶惶,又因為文帝沒來,多番打聽到文帝竟然陷入昏迷,頓時炸了鍋,要君清漓上朝給眾官員好好解釋一番,免得振動朝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