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友一行人一路收集各種草藥,自然也很順利的尋找到一處新的庇護所。禁忌之地的能量規律使得在此禁忌的所有狩獵之人的靈氣在子時倒灌,衝刷五髒六腑之後卯時再外泄出來,所以在白天自然會覺得乏力饑餓,而祝餘的作用恰恰是為了守住靈氣,當靈氣倒灌以後,祝餘的藥力才真正的顯現出來,靈氣與祝餘不斷催化發生反應,靈氣在體內沉積形成靈力,靈力的積攢過程中有及其微小的一部分化作道緣,當在卯時由於有了一定的靈力所以自然可以防止靈氣外泄。


    吳道友在這招搖山中尋得草藥無數,慕容秋水負責用藤蔓編製籮筐,陌大哥負責草藥的分類整理以及庇護所周圍的陷阱布置,以防物資安全和生命安全的不測。其中采集較多的也是最常見的有苦刺花、野漆樹、地湧金蓮、鹿銜草、白斂、星宿菜、地膚子一類草藥。


    隨後吳道友又告知陌大哥如何分類藥材,主要分為了補氣類藥材、補血類藥材、補陰類藥材、補陽類藥材。陌大哥仔細的學著,一些簡單的好判斷的都輕鬆學會,少見的一些藥材判斷不好的便整理出來等吳道友回來後再重新分類。慕容秋水也在一旁認真的聽著,閑暇之時也可以幫助吳道友分擔一些。


    補氣類藥材簡稱補氣藥,又稱益氣藥,就是能治療氣虛病症的藥物。具有補肺氣、益脾氣的功效,適用於肺氣虛及脾氣虛等病症。補氣藥又常用於血虛的病症,因為氣旺可以生血。尤其在大失血時,必須運用補氣藥,因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所以,也就有了“血脫益氣”的治法。此次采集的草藥中補氣藥有人參、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等。吳道友隨師傅學習醫術的過程中自然也就了解了草藥的用處,其中古人為了增強草藥的效用,通常以這些藥為主組成補氣的方劑,其中代表性的方劑有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玉屏風散、生脈散、人參蛤蚧散等。


    補血類藥材簡稱補血藥,又叫養血藥,就是用於治療血虛病症的藥物。中醫五行學說認為,心為肝之子,肝為,腎之子。根據虛則補其母和陽生陰長的道理,在治療時補心常兼補肝,補肝常兼滋腎。在血虛較為嚴重的情況下,補血方內還常加入補脾肺之氣的藥物。治療血虛的原則及方法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氣生血、補腎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此次采集的草藥中補血藥有當歸、熟地黃、白芍、阿膠、枸杞子、龍眼肉等。吳道友在晚上會將這些藥作為主藥組成補血的方劑,其中典型的有四物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等。勞作一天後吳道友幾人會少喝一些,也算是滋補血氣。


    補陰類藥材簡稱滋陰藥,又叫養陰藥或補陰藥,就是能治療陰虛病症的藥物。具有滋腎陰、補肺陰、養胃陰、益肝陰等功效,適用於腎陰不足、肺陰虛弱、胃陰耗損、肝陰虧乏等病症。此次采集的的補陰藥有石斛、山茱萸、龜甲、鱉甲等。吳道友在書中也曾看到以這些藥物為主藥將其組成的方劑,其中有代表性的為六味地黃丸、石斛夜光丸、補肺阿膠湯等。補陽類藥材自然就是具有補陽作用,用以治療陽虛證為主的藥物稱為補陽藥藥。常用的補陽藥有肉桂、鹿角膠等,古人常將這些藥作為主藥,組成方劑,其中典型的有腎氣丸、右歸丸等。


    吳道友雖然懂得一些草藥,但是跟自己的師傅比起來自然就是小巫見大巫,如果今天姬師傅也在這禁忌之地,吳道友的這番操作自然也就是班門弄斧了。姬師傅曾將草藥分十四類以治生活常見之病,因此不僅僅在中璞山人盡皆知,也在江湖上打出了名聲,江湖人稱“姬十四”。


    第一解表藥:細辛,桂枝,防風,羌活,蔓荊子,葛根,柴胡,炒牛蒡子,蟬衣,荊芥,薄荷,桑葉,菊花,升麻。


    第二安神藥:炒酸棗仁,製遠誌,製五味子。


    第三補虛藥:紫河車粉,鹿角片,炒杜仲,製山茱萸,枸杞子,黨參,炒白術,黃芪,甘草,當歸,炒白芍,熟地黃,麥冬,北沙參。


    第四清熱藥:金銀花,連翹,黃芩,黃柏,黃連,虎杖,梔子,重樓,柴胡,板藍根,蒲公英,地骨皮,知母,生地,黃玄參,胖大海,大血藤,赤芍,白頭翁,牡丹皮。


    第五行氣藥:陳皮,木香,炒枳殼,製香附片,薑黃,製元胡。


    第六止血藥:白及,茜草,黃炭。


    第七消食藥:炙雞金,炒萊菔子。


    第八平喘藥:炙麻黃,製半夏,川貝,浙貝,杏仁,炒蘇子,炒萊菔子,炙百部,前胡,白前,桑白皮,葶藶子,炙紫菀,炙冬花,魚腥草,炒白芥子,桔梗,浮海石,製遠誌。


    第九平肝藥:天麻,勾藤,炒僵蠶,炒地龍,蜈蚣,全蠍。


    第十祛風化濕藥:羌活,獨活,木瓜,威靈仙,仙靈脾,海風藤,青風藤,製狗脊骨,碎補,防風,虎杖,香加皮,稀薟草,秦艽,雞血藤,忍冬藤,續斷,槲寄生,製南星,製川烏,製草烏,澤蘭。


    十一活血化瘀藥:當歸,川芎,製元胡,鬱金,丹參,桃仁,紅花,炒地必蟲,淮牛膝,川牛膝,乳香,製沒藥,炙甲片,牡丹皮。


    十二芳香化濕藥:藿香,佩蘭,砂仁,炒蒼術,製川樸。


    十三利水滲濕藥:茯苓,澤瀉,茵陳,炒車前子,米仁,金錢草,扁蓄,瞿麥,滑石,海金沙。


    十四瀉下藥:生大黃,火麻仁,鬱李仁,大戟,牽牛子,甘遂,芒硝。


    吳道友自然也從姬師傅那裏知道了一些關於修行的常識。初生之人有三百零五塊骨頭,修行之人共有二百零七塊骨,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人體的骨架也就是骨骼。分為顱骨、軀幹骨、四肢骨和靈骨四個大部分。其中,有顱骨二十九塊、軀幹骨五十一塊、四肢骨一百二十六塊、靈骨一塊。


    修行之人身上的穴位一共有七百二十個,人體周身約有五十二個單穴,三百個雙穴、五十個經外奇穴。其中有一百零八個要害穴,其中有七十二個穴一般點擊不至於致命,其餘三十六個穴是致命穴。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這七百二十個穴位分布於這些經絡之上,這些穴位中湧泉穴和足三裏穴俗稱為“長壽穴”,修行之人常常將氣血運轉到這兩個穴位,同時經常輔助按摩刺激起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增強免疫的作用,對修行大有裨益。


    其中修行大道的修行之人最多可開十二脈門,天靈子門、左肩醜門、右肩寅門、心口卯門、背後辰門、腰間巳門、左掌午門、右掌未門、左腿申門、右腿酉門、左膝戌門、右膝亥門。其中天靈子門、心口卯門、背後辰門、腰間巳門四脈門最難打開,脈門可與空間五係元素共振,分別有金係元素、木係元素、水係元素、火係元素、土係元素,脈門共振的元素不同所對應的脈源也不相同。單一脈源有金係脈源、木係脈源、水係脈源、火係脈源、土係脈源。雙生脈源和多生脈源便是五係元素的不同組合。修行起來單一脈源的人修行更加迅速,功法相對簡單,其次便是雙生脈源,而多生脈源修行困難,但是修行大成以後的功法卻高深莫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兀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瓊麒K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瓊麒K並收藏兀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