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允良打了個哈欠,往房間裏走。
李世安讓關亭把結界撤了。
兩人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在趙瑞的眼皮子底下。
有潘公坐鎮呢,關亭去趙允良的院子,還布下陣法防止偷聽,他怎麽可能不知道。
趙瑞知道李世安去找趙允良後,饒有興致的放下手中的奏折:“這麽說,昨日宮宴前來皇家別院,不是心血來潮了。”
內殿就趙瑞和伺候的福吉,還有就是潘公。
趙瑞沒想讓他們回答。
第二日,秋獵開始。
沒有滿山跑,而是四國商量後,準備來一場蹴鞠賽。
一個蹴鞠隊,分為三等,第一等是球頭,設一名球員;第二等次球頭,設兩名球員,第三等就是一般球員,人數七至十三人不等。
蹴鞠起源很早,但流行於宋朝,是後世足球的雛形。
需要用的場地,不多時就用犁耙圈起來,麵積夠大,當然了沒有後世正軌的足球場大,占地大概四五畝。
也沒有完全圈住,隻在座有觀看席位的地方才重點圍護起來,以防傷到貴人。
兩方的球門距離大概有十四丈,高約三丈,但球門卻隻有一尺多大。(北宋一尺約31-33厘米。)
宋派了十五人,吐蕃也是十五人,交趾國派了十六人,大遼十五人。
比賽規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鞠場’,就是對攻,每一隊先踢三圈,每圈都能踢到對方球門界限內,就算得分,而如果兩隊得分相同的情況下,就是人數多的勝。
現在知道為啥交趾國多派一個人了吧。
人多力量大,他玩的明白。
四隊人馬抽簽,決定對抗目標,李世安似乎很感興趣,要親自抓鬮。
結果出來,宋對遼,交織與吐蕃。
李世安朝拉姆揚了揚手上抓的鬮,綠茶似的開口:“稍後還請吐蕃勇士手下留情啊!”
明明是一副勢在必得的模樣,卻還說出這番話來。
拉姆笑笑:“還請交趾國的勇士賜教。”
等比賽開始,才知道李世安這麽得意是因為什麽,這些人應該是特意訓練過,控球十分厲害,配合默契,不像吐蕃國,完全就是臨時組隊,雖然都有身手,但總是覺得一身武藝無處施展的感覺,就十分憋屈。
第一場似乎沒有懸念,是交織國勝。
李世安笑容滿麵,拉姆看著有些生氣,但其實一點波瀾也無,一場蹴鞠罷而已,就讓他贏又何妨,等會不論是遇到大宋還是大遼,他隻會輸的更慘,那個時候就笑不出來了。
“好。”
交趾國連贏兩局後,李世安高興的站起來拍手。
第三局,才剛弄明白怎麽玩的吐蕃勇士扳回一局,第四局交趾國險勝。
交趾國與吐蕃對抗,以三比一勝出。
接下來就是大宋與大遼對抗。
大宋派出的都是年輕一輩,以安王趙愈為球頭,李端願之子李霽,柏承南之子柏洪磊、辛梓盛之子辛傲文和辛傲武,冷中彥之子冷書和,曹占之子曹懷成,還有蘇佑、蘇明等稍微大一些,三十出頭的。
對方的陣容也不容小覷,球頭是耶律仁先之子耶律撻不也,經曆過重元之亂,曆任知點檢司事、懷德軍節度使,有勇有謀,今年二十九歲,是一位難得的好對手,兩個副球頭分別是蕭冼之子蕭侯俊和耶律撒剌之子耶律穀歌。
雙方不知從哪裏找來的麵具,麵具一帶,人又是快速移動的,如果眼力不行,那真的很難分辨誰是誰,更別說分辨球頭和普通球員。
蘇亦欣抱著娃,悠閑的坐在看台上。
來回看了幾個回合,基本上是分清楚了球頭和副球頭,至於普通球員,她也不完全認識,但蘇佑和蘇明還是認識的。
對方球頭和副球頭她也能區分開來。
場麵一開始就很膠著,每次他們快要將球踢到對方的界限時,又被對方突如其來的一腳,將球踢回中間,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不過這畢竟是大宋主場,能坐在這裏觀賽的,基本是朝臣與其家眷,不用說肯定是為自己人加油打氣啊。
這個時候沒有什麽加油加油。
基本上就是知道有誰上場了,就喊誰的名字,然後呐喊,又蹦又跳,這已經是最高級的助威方式了。
顧言珩平日裏還是挺穩重的,但這個時候,他也是十分激動,喊著李霽等人的名字。
李柔婉和李柔嘉更不用說,站起身揮舞著手帕,然後雙手放在唇邊尖叫,隻有家人上場的,坐在看台上的肯定會賣力呐喊。
蕭侯俊對耶律穀歌撇嘴:“看看這些宋人,聲音也不知道小些,我們遠道而來算是客,都不知道謙虛,不是說宋人最懂禮?”
戴著麵具,看不清楚表情,但勾起的唇角還是能看清楚的:“雖然隻是一場比賽,但也關乎家國榮譽,他們如此,不是更能說明他們愛自己的國家,如此重視,也是對我們的尊重,怎能說不懂禮?”
耶律撻不也一腳將球踢回,飛身落在他們身旁:“都什麽時候,你們還有閑心聊天。”
“來了。”
大宋和大遼,比分一直咬的很緊,同樣的時間,吐蕃和交趾國一共是進了四個球,大宋和大遼卻是進了十四個球,而且卡在一炷香燃盡的時候,趙愈又進一球。
“贏了贏了,我們贏了。”
看台上那邊開始慶祝,根本不在乎下一場和交趾國的對戰。
李世安:提前慶祝上了?
他們都還沒有踢呢,萬一是他們交趾國贏,大宋的臉麵那跟按在地上踩沒什麽區別。
想想就十分期待。
這一場的確是挺期待的。
大遼和吐蕃,就等著看交趾國怎麽被虐。
而事實也的確如他們所料,一炷香的時間,交趾國一個球沒進,大宋連進十八球,最讓人想笑的是,時間才剛剛過半。
辛傲武插著腰,站在趙愈旁邊,道:“王爺,要不我們放點水?”
趙愈:“蹴鞠就得拚盡全力,放水那還玩什麽勁。”
一炷香到,交趾國隻進了一個球,這個球有沒有放水,他們不知道,反正最後大宋是進了三十三個球。
可想而知李世安此時的臉色有多難看。
李世安讓關亭把結界撤了。
兩人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在趙瑞的眼皮子底下。
有潘公坐鎮呢,關亭去趙允良的院子,還布下陣法防止偷聽,他怎麽可能不知道。
趙瑞知道李世安去找趙允良後,饒有興致的放下手中的奏折:“這麽說,昨日宮宴前來皇家別院,不是心血來潮了。”
內殿就趙瑞和伺候的福吉,還有就是潘公。
趙瑞沒想讓他們回答。
第二日,秋獵開始。
沒有滿山跑,而是四國商量後,準備來一場蹴鞠賽。
一個蹴鞠隊,分為三等,第一等是球頭,設一名球員;第二等次球頭,設兩名球員,第三等就是一般球員,人數七至十三人不等。
蹴鞠起源很早,但流行於宋朝,是後世足球的雛形。
需要用的場地,不多時就用犁耙圈起來,麵積夠大,當然了沒有後世正軌的足球場大,占地大概四五畝。
也沒有完全圈住,隻在座有觀看席位的地方才重點圍護起來,以防傷到貴人。
兩方的球門距離大概有十四丈,高約三丈,但球門卻隻有一尺多大。(北宋一尺約31-33厘米。)
宋派了十五人,吐蕃也是十五人,交趾國派了十六人,大遼十五人。
比賽規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鞠場’,就是對攻,每一隊先踢三圈,每圈都能踢到對方球門界限內,就算得分,而如果兩隊得分相同的情況下,就是人數多的勝。
現在知道為啥交趾國多派一個人了吧。
人多力量大,他玩的明白。
四隊人馬抽簽,決定對抗目標,李世安似乎很感興趣,要親自抓鬮。
結果出來,宋對遼,交織與吐蕃。
李世安朝拉姆揚了揚手上抓的鬮,綠茶似的開口:“稍後還請吐蕃勇士手下留情啊!”
明明是一副勢在必得的模樣,卻還說出這番話來。
拉姆笑笑:“還請交趾國的勇士賜教。”
等比賽開始,才知道李世安這麽得意是因為什麽,這些人應該是特意訓練過,控球十分厲害,配合默契,不像吐蕃國,完全就是臨時組隊,雖然都有身手,但總是覺得一身武藝無處施展的感覺,就十分憋屈。
第一場似乎沒有懸念,是交織國勝。
李世安笑容滿麵,拉姆看著有些生氣,但其實一點波瀾也無,一場蹴鞠罷而已,就讓他贏又何妨,等會不論是遇到大宋還是大遼,他隻會輸的更慘,那個時候就笑不出來了。
“好。”
交趾國連贏兩局後,李世安高興的站起來拍手。
第三局,才剛弄明白怎麽玩的吐蕃勇士扳回一局,第四局交趾國險勝。
交趾國與吐蕃對抗,以三比一勝出。
接下來就是大宋與大遼對抗。
大宋派出的都是年輕一輩,以安王趙愈為球頭,李端願之子李霽,柏承南之子柏洪磊、辛梓盛之子辛傲文和辛傲武,冷中彥之子冷書和,曹占之子曹懷成,還有蘇佑、蘇明等稍微大一些,三十出頭的。
對方的陣容也不容小覷,球頭是耶律仁先之子耶律撻不也,經曆過重元之亂,曆任知點檢司事、懷德軍節度使,有勇有謀,今年二十九歲,是一位難得的好對手,兩個副球頭分別是蕭冼之子蕭侯俊和耶律撒剌之子耶律穀歌。
雙方不知從哪裏找來的麵具,麵具一帶,人又是快速移動的,如果眼力不行,那真的很難分辨誰是誰,更別說分辨球頭和普通球員。
蘇亦欣抱著娃,悠閑的坐在看台上。
來回看了幾個回合,基本上是分清楚了球頭和副球頭,至於普通球員,她也不完全認識,但蘇佑和蘇明還是認識的。
對方球頭和副球頭她也能區分開來。
場麵一開始就很膠著,每次他們快要將球踢到對方的界限時,又被對方突如其來的一腳,將球踢回中間,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不過這畢竟是大宋主場,能坐在這裏觀賽的,基本是朝臣與其家眷,不用說肯定是為自己人加油打氣啊。
這個時候沒有什麽加油加油。
基本上就是知道有誰上場了,就喊誰的名字,然後呐喊,又蹦又跳,這已經是最高級的助威方式了。
顧言珩平日裏還是挺穩重的,但這個時候,他也是十分激動,喊著李霽等人的名字。
李柔婉和李柔嘉更不用說,站起身揮舞著手帕,然後雙手放在唇邊尖叫,隻有家人上場的,坐在看台上的肯定會賣力呐喊。
蕭侯俊對耶律穀歌撇嘴:“看看這些宋人,聲音也不知道小些,我們遠道而來算是客,都不知道謙虛,不是說宋人最懂禮?”
戴著麵具,看不清楚表情,但勾起的唇角還是能看清楚的:“雖然隻是一場比賽,但也關乎家國榮譽,他們如此,不是更能說明他們愛自己的國家,如此重視,也是對我們的尊重,怎能說不懂禮?”
耶律撻不也一腳將球踢回,飛身落在他們身旁:“都什麽時候,你們還有閑心聊天。”
“來了。”
大宋和大遼,比分一直咬的很緊,同樣的時間,吐蕃和交趾國一共是進了四個球,大宋和大遼卻是進了十四個球,而且卡在一炷香燃盡的時候,趙愈又進一球。
“贏了贏了,我們贏了。”
看台上那邊開始慶祝,根本不在乎下一場和交趾國的對戰。
李世安:提前慶祝上了?
他們都還沒有踢呢,萬一是他們交趾國贏,大宋的臉麵那跟按在地上踩沒什麽區別。
想想就十分期待。
這一場的確是挺期待的。
大遼和吐蕃,就等著看交趾國怎麽被虐。
而事實也的確如他們所料,一炷香的時間,交趾國一個球沒進,大宋連進十八球,最讓人想笑的是,時間才剛剛過半。
辛傲武插著腰,站在趙愈旁邊,道:“王爺,要不我們放點水?”
趙愈:“蹴鞠就得拚盡全力,放水那還玩什麽勁。”
一炷香到,交趾國隻進了一個球,這個球有沒有放水,他們不知道,反正最後大宋是進了三十三個球。
可想而知李世安此時的臉色有多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