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子夜之時,韓石勇執戟披甲騎著自己的戰馬,帶著軍隊緩緩通過陽明山。
在他身後,烏泱泱地鐵甲軍趕著牛馬,拖拽著一輛輛放眼望不到尾的木質囚車以及一車有一車的大木箱,浩浩蕩蕩地向著盛京的方向而去。
每個囚車上都關著四五個囚犯,他們一個個都如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地歪在木牢之中,全無生氣。
誰能想到這些囚犯,三天前還是準備在大燕軍隊攻山時拚死抵抗,誓要同歸於盡,伍寶駒帶領下的陽明山賊寇。
其實,那天中軍寶帳議事時,林淵最終提了一個計策。
“將我們在楚河邊投降的三多個賊寇全部放回山,每個人給他們準備一個小水囊,裝滿幹淨的水,讓他們帶上山去。”林淵說道。
“什麽?林將軍,我們好不容易才讓他們斷了五天水,現在賊寇被困在山上,你卻要放了戰俘,還給他們送水上去?他們要有了水,繼續跟我們耗,別說三天,三個月他們都敢跟我們耗下去!”韓石勇一聽林淵的話,立即耷拉下了臉,滿心覺得他出的一定是個餿主意。
“韓將軍,你難道沒聽說過「欲將取之,必先予之」嗎?有時候對敵人不能太計較得失,總要給他們一些甜頭,才能將其一網打盡。”林淵一本正經,煞有其事地說道。
“我還從來沒聽說過有這種給予的方法,我們廢了如此大的力氣,好不容易才讓賊寇斷水,消磨了他們意誌。”韓石勇生氣道。
“韓將軍,請照我說的做!”見韓石勇一百個不相信,於是林淵湊到他耳邊,細若蚊聲道,“隻要贏了,這些戰俘和陽明山上的金銀珠寶都歸你,帶回去邀功。輸了的話,林某願受軍法處置。”
“此話當真?”韓石勇側目熟視了林淵良久,開始有些動搖,以他的經驗實在想不通林淵為何那麽自信。
“當真!林淵願立軍令狀。”林淵肅然起敬,抱拳道,周圍將官不知林淵瞧瞧跟韓石勇說了什麽,全都用驚異地眼光瞧著他。
“咳!好!那便如此,有勞林將軍了!”韓石勇拱了拱手道。
於是,林淵讓陳新把前些天俘虜的賊寇全部召集到軍營中央,每個人發給他們一個小水囊,裏麵的存水足夠他們喝上好幾天。
“今日,本將軍便放你們回山。”林淵左手把著寒光劍,站在高台上朗聲道,“希望你們能勸說伍寶駒等首領早日繳械投誠,朝廷一定不會為難你們的。”
台下眾俘虜左顧右盼,心眼交流,仿佛一個個都在說這將軍真傻,要放虎歸山,大家不如趁機跑了吧。
“你們也知道陽明山已經被我們包圍了,如果有誰想偷偷逃離的,盡管逃!”突然間一道白光,他拔出寒光劍將跟前的一張木案斬成兩端,嚇得所有俘虜都是一哆嗦,接著林淵狠狠地說道,“隻不過一旦被逮到就如同此案!”
軍隊押送著俘虜們到山道入口,林淵和韓石勇親眼瞧著他們一個個向上走,最終在消失在崎嶇的陽明山中。韓石勇已經不放心,下令自己的鐵甲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圍著陽明山,不準走脫一個敵人。
林淵缺不在意,慵懶地地回到營帳之中。等韓石勇安排完一輪部署,再次回到軍營中,卻發現林淵軍隊的將士們置酒高歌,而林淵則獨自在營帳中開始補覺。
韓石勇皺了皺眉,本想發作,可是硬生生的將一腔盛氣壓了下來,心中暗道:“三天後,若拿不下陽明山賊寇,我看你這「南安第一劍」有何臉麵,到時我才不管你們有多大損失,定讓你們死攻陽明山!”
韓石勇掃視了一圈,心裏突然打起了小人主意。他叫來了自己的裨將,讓他帶人監視林淵一行,避免他們看拿不下賊寇突然撤軍逃跑。
林淵未踏出軍營一步,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補充體力。而慕容雲厝和陳新等將官,表麵依舊一點都不擔心,每天喝酒娛樂。
不過營帳中,真正不擔心的估計也就這幾年一直作為裨將的陳新,慕容雲厝一路上經曆了不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飲酒間不禁問陳新道:“你說林淵的方法好使嗎?”
此言一出,岑知、岑名等人也都放下手中的酒杯,盯著陳新,等待他的回答。
隻見陳新微微一笑,拿起一碗酒一飲而盡,借著酒意不直接回答,而是道:“諸位不管老的新的,這一路上大家都一起經曆了很多。你們也發現我並不喜歡林將軍,你們知道原因嗎?”
眾人皆搖頭,岑知猜測是因為林淵為人孤僻,不近人情。
“此話說對了一半,可不全對。”陳新又道,“這世上有一種人,對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就不懂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常常有意無意會得罪人。如同漢之韓信,楚之項羽,當天下亂亂之時,大有作為。可天下欲將定時,則會成為眾矢之的。林淵也是如此之人,所以我不喜他。”
慕容雲厝急問:“此為何意?”
陳新解釋道:“林淵好劍術和兵法,眾人皆知。可是他每每出征時,重士卒,輕將官,所以每每作戰,林淵率領士兵可以勢如破竹,而將官們往往會因為一點小事,被他殺雞儆猴,受到處罰,此其一。”
“正是,正是。娘的,小王一出陣就挨了頓打,恨恨!”慕容雲厝咬牙道,“那其二呢?”
“林淵深諳兵法,常能揣摩敵人,出奇製勝。可是卻從不研究身邊共事者究竟在想什麽。正所謂「八丈燈台,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家」,我跟了林淵多少年,每次都隨他衝鋒陷陣,卻得不到他任何獎勵,常常說這是為將應該的。有獎勵誇讚都給軍隊士卒。惹眾將官忿忿不平。”
說到此處,在一些跟隨過林淵出征的武將、文官都沉默無語,甚至有人略略點頭表示讚同。
陳新端著酒醉笑道:“世子放心!林淵的主意十有八九可以拿下這陽明山,亂世紛爭需要這英武之將。平定了此處,南安郡又補充了新兵,可安定很長一段時間,也該是世子和諸位新來的將軍登台亮相的時候了。”
陳新又滿了一杯酒,咕嚕嚕幹了個精光,然後歪歪扭扭一屁股坐到慕容雲厝身邊,拍著他的肩膀,在他耳邊悄悄說道:“侄兒啊,還記得你父王出發前交代的事嗎?”
“記得。”慕容雲厝回應道。
“哈哈,沒事沒事,大家繼續喝!”陳新哈哈一笑,大聲道。於是,營帳中又再次觥籌交錯起來。
展眼間,三日已到。
至午時,韓石勇在中軍寶帳中來回踱步,終於再也忍不住了,於是擊鼓傳令所有將官到軍帳中議事。
“林將軍,這已經是第三日了。怎麽還沒動靜?你不會失算了吧?”
韓石勇質大聲問道。
“韓將軍,請問第三日過了沒有?”林淵麵色冷峻,卻一步不讓道。
“自然是沒有,不過你認為會有什麽奇跡出現嗎?”韓石勇反問道。
林淵道:“請將軍稍安勿躁。”
“好!我們就在這裏等。如果過了子時還沒有動靜就別管我以軍法令。”韓石勇頓了頓說道,“如果有奇跡出現,我自當給林將軍賠罪。”
於是,默默無語,一眾將官默默地坐在中軍寶帳內等待消息,唯有韓石勇仍一臉不耐煩地來回踱步。
眼看夕陽已落,殘月高掛,韓石勇一聽軍營中初更的擊打聲,便又忍不住道:“林將軍怎麽還沒動靜。”
“韓將軍,稍安勿躁。”林淵還是同一句話,然後緩緩品了一口濃茶。
“好好!你就是不見棺材不流淚!我等!”韓石勇跺腳道。
忽然間營帳外傳來一聲急促的馬鈴聲,隨著一聲馬嘶,一個探子撩營簾進入,上氣不接下氣地向著韓石勇和林淵行了個軍禮,喘道:“報告將軍,下……下來了,下來了。”
“什麽下來了?”韓石勇急道。
“賊寇從山上下來了。”探子道。
韓石勇不急穿戴鐵甲,立即衝出中軍寶帳,帶著自己留守的鐵甲軍,翻身上馬奔赴陽明山下而去,士卒們自然也是打氣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嚴陣以待。
果然,山腰之上突然間燈火通明,人影雜亂,噪聲哀嚎沸反盈天。又過了一會兒,火光人影從山腰漸漸往下移動,速度不快,但排成了長長的一排。
韓石勇命令三軍戒備,鐵甲軍吃盾牌擋在山路口,弓箭手拉弓搭箭,隻等一聲令下,便要萬箭齊發。
突然間,有眼尖的將士喊道:“他們舉著白旗!”於是,韓石勇手搭涼棚,眯眼定睛,果然發現這些山賊一個個手中拿著的並不是刀槍劍戟,而是楊著一塊塊白布條。賊寇們居然真的下山投降了。
為首幾十人臉上頭上皆是血汙,他們一掏隨身攜帶的布包,將一顆顆人頭丟擲在鐵甲軍前的空地上,然後熟練地跪在地上,雙手抱頭。
韓石勇打馬上前,用槍挑起一顆人頭仔細瞧了一番,認出竟然是那個跟他交手了十多次的賊寇首領伍寶駒的人頭。而帶頭的幾十名降卒,便是被林淵送回的幾百名降卒中的那些人。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韓石勇心中狐疑,便提了幾個領頭到營中審問。
原來,降卒們被放回山上以後,他們知道山上斷水,每個人身上都有藏著一個水囊,起初自己偷偷地在渴了的時候,喝上一口。後來見一些關係親密的家人和朋友嘴唇幹裂,有些人心慈也偷偷摸摸地給他們喝了一些。
哪知道這個消息不禁走漏,沒兩天就被伍寶駒等大頭目知道,這些惡賊知道燕軍的補給不夠,於是死守陽明山不肯下去,原本要跟燕軍賭一賭誰先奔潰。
賊寇可有的時候卻渴得難受,便殺些牲畜飲血解渴。可人數太多,牲畜的血不夠分,於是,伍寶駒就命手下殘忍地偷偷宰了一些年老或殘廢的同伴,身邊有人莫名其妙失蹤,賊寇們已經漸漸不安起來。
後來,伍寶駒得知被釋放的俘虜身上有水囊,於是便派人來搶。這些俘虜大多不敢違背,於是一個個隻能將水囊交出去,隻要稍有微詞便會連性命都保不住。
而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被邊緣化和底層的存在,沒收了水囊之後,伍寶駒沒有分配,而是自己同著親信們好好喝了一頓。
於是,那些俘虜及他們的家人朋友便更加受不了了,一種可怕的情緒在陽明山上慢慢傳播開來,大家合計這樣下去一定是死,不能死得如此窩囊,不如殺了伍寶駒為首的這群家夥,投燕軍廷算了。反正罪大惡極的是那伍寶駒他們,自己連口水都分不到,平時那些激勵大家的許諾更是遙不可及,犯不著陪著他們一起去送死。
第三日,趁著夜幕,伍寶駒等人猝不及防,被一大匹突然湧進的自家賊寇砍倒,隨後又與不肯投降的那些人火拚了一陣。最終,賊寇們揣著首領們的腦袋和白布下山投降。
一切水落石出,韓石勇對林淵的計謀佩服得緊。於是,先是安排派軍士用囚車收押賊寇,又讓手下到上山將金銀珠寶洗劫一空。他則單獨請林淵到自己的營帳中一敘。
“林將軍之才,晚輩佩服。”韓石勇恭恭敬敬地對林淵拱了拱手道。
“韓將軍,過獎,僥幸而已。”林淵回禮道。
“我這次單獨約林將軍,隻為問一句,將軍在鎮南王手下還得意否?”韓石勇突然問道。
“這……”林淵萬沒想到韓石勇會有次一問,於是愣了一下道,“鎮南王對臣下很不錯,信任臣下,把如此大軍交給臣指揮。”
“那便是好!”韓石勇想了想又問道,“將軍可想到盛京,在燕帝手下為大燕效力?晚輩可以給你引薦,燕帝會愛才,會親自下詔給鎮南王。”
林淵聽聞臉上有些慌神,心想著是不是韓石勇故意試探自己,於是便道:“林某在南安郡也常閉門謝客,落得自在,隻是王爺有使喚,助他保衛南安邊境,實在沒有什麽太大的理想。”
“哦,這樣呀?可惜呀可惜!”韓石勇歎道,隨即又掏出一塊玉牌塞到林淵手中道,“如果未來遇到什麽困難,或是想來盛京任職,帶著這枚玉牌,將軍可以隨時來找我。”
林淵笑道:“那多謝韓將軍。”
於是,子夜時分,鐵甲軍已經將俘虜和金銀珠寶全部裝好,按照兩人的約定,這些都歸韓石勇的部隊所有,隻聽見韓石勇一聲令下大軍開拔回盛京。
望著韓石勇帶走了如此眾多的金銀珠寶,慕容雲厝在一邊抱怨道:“戎將軍你怎麽就能答應把這些好處都給他呢?我們出兵這麽久,結果什麽都得不到,豈不冤枉?”
林淵環顧了一眾將官,各個臉上寫著委屈,便朗聲道:“你們可知道如果我不這麽答應,韓將軍是絕不可能用我之計,屆時你們有多少人要被推上第一線去攻山?到時候別說金銀珠寶,恐怕連命都保不住。我這麽做恰恰保存南安郡的軍士實力,不然你們還希望王爺在募幾次兵?”
眾將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無一人有言語。於是,林淵命收拾營寨,率大軍轉回頭渡楚河,穿過蒼平山峽口,回到南安境內。
路上,陳新偷偷對慕容雲厝道:“你知道林淵單獨和韓石勇聊了些什麽?”慕容雲厝搖頭,表示不清楚。
陳新又道:“這次出征王爺密令我兩盯緊林淵。恐他做出對王爺和南安郡不利的事來。”
慕容雲厝回道:“小王雖然第一次跟著出征,什麽都不懂,而且被林淵狠狠教訓了一頓,不過覺得他還是忠誠於南安的。”
“世子此言詫異,常言知人知麵不知心。”陳新瞧了眼周圍,又道,“林淵上次凱旋以後,沒有得到獎賞,而且與世子比劍以後,又遭到一係列打擊,削爵,扣奉。實則他功勞太大,王爺已經賞無可賞。你說他心裏會平衡嗎?”
慕容雲厝一臉驚愕地瞧了陳新一眼。
陳新又道:“這次他故意把功勞和戰利品都讓給韓石勇,雖然自圓其說,但誰也說不好是不是借機討好燕帝,為離開王爺投奔燕帝做準備。”
見慕容雲厝不說話,陳新又道:“如果陳新將來棄了王爺,可保不齊王爺會會怪罪是你與他比劍引起的。到時候,夫人都為你說不得情。”
一語驚醒夢中人,慕容雲厝趕緊問道:“舅舅,那你說怎麽辦?”
“密切關注,尋找時機,反客為主。立了功,順了王爺的心,就不會被怪罪了。”陳新冷冷道。
第二日夜晚,大軍駐紮在望江邊上。林淵看著滔滔江水突然想起情道人的話,於是一個人騎著馬來到江水邊上,沿岸而走,礁石被潮水淹沒,早已沒了情道人的蹤影。
“親兒呀,你究竟在哪裏?那老道說你很快就會跟我見麵的。”林淵抬頭望著那一輪殘月歎道。
“父親!父親!”突然間耳邊有輕輕地呼喊聲。
林淵大驚,轉頭一看,夜色中,一個少年正朝自己走來,不是別人,卻是養子易辰。
“辰兒,你怎麽來了?”林淵驚異道。
“父親,出事了!我出了大事!”林淵問道。
在他身後,烏泱泱地鐵甲軍趕著牛馬,拖拽著一輛輛放眼望不到尾的木質囚車以及一車有一車的大木箱,浩浩蕩蕩地向著盛京的方向而去。
每個囚車上都關著四五個囚犯,他們一個個都如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地歪在木牢之中,全無生氣。
誰能想到這些囚犯,三天前還是準備在大燕軍隊攻山時拚死抵抗,誓要同歸於盡,伍寶駒帶領下的陽明山賊寇。
其實,那天中軍寶帳議事時,林淵最終提了一個計策。
“將我們在楚河邊投降的三多個賊寇全部放回山,每個人給他們準備一個小水囊,裝滿幹淨的水,讓他們帶上山去。”林淵說道。
“什麽?林將軍,我們好不容易才讓他們斷了五天水,現在賊寇被困在山上,你卻要放了戰俘,還給他們送水上去?他們要有了水,繼續跟我們耗,別說三天,三個月他們都敢跟我們耗下去!”韓石勇一聽林淵的話,立即耷拉下了臉,滿心覺得他出的一定是個餿主意。
“韓將軍,你難道沒聽說過「欲將取之,必先予之」嗎?有時候對敵人不能太計較得失,總要給他們一些甜頭,才能將其一網打盡。”林淵一本正經,煞有其事地說道。
“我還從來沒聽說過有這種給予的方法,我們廢了如此大的力氣,好不容易才讓賊寇斷水,消磨了他們意誌。”韓石勇生氣道。
“韓將軍,請照我說的做!”見韓石勇一百個不相信,於是林淵湊到他耳邊,細若蚊聲道,“隻要贏了,這些戰俘和陽明山上的金銀珠寶都歸你,帶回去邀功。輸了的話,林某願受軍法處置。”
“此話當真?”韓石勇側目熟視了林淵良久,開始有些動搖,以他的經驗實在想不通林淵為何那麽自信。
“當真!林淵願立軍令狀。”林淵肅然起敬,抱拳道,周圍將官不知林淵瞧瞧跟韓石勇說了什麽,全都用驚異地眼光瞧著他。
“咳!好!那便如此,有勞林將軍了!”韓石勇拱了拱手道。
於是,林淵讓陳新把前些天俘虜的賊寇全部召集到軍營中央,每個人發給他們一個小水囊,裏麵的存水足夠他們喝上好幾天。
“今日,本將軍便放你們回山。”林淵左手把著寒光劍,站在高台上朗聲道,“希望你們能勸說伍寶駒等首領早日繳械投誠,朝廷一定不會為難你們的。”
台下眾俘虜左顧右盼,心眼交流,仿佛一個個都在說這將軍真傻,要放虎歸山,大家不如趁機跑了吧。
“你們也知道陽明山已經被我們包圍了,如果有誰想偷偷逃離的,盡管逃!”突然間一道白光,他拔出寒光劍將跟前的一張木案斬成兩端,嚇得所有俘虜都是一哆嗦,接著林淵狠狠地說道,“隻不過一旦被逮到就如同此案!”
軍隊押送著俘虜們到山道入口,林淵和韓石勇親眼瞧著他們一個個向上走,最終在消失在崎嶇的陽明山中。韓石勇已經不放心,下令自己的鐵甲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圍著陽明山,不準走脫一個敵人。
林淵缺不在意,慵懶地地回到營帳之中。等韓石勇安排完一輪部署,再次回到軍營中,卻發現林淵軍隊的將士們置酒高歌,而林淵則獨自在營帳中開始補覺。
韓石勇皺了皺眉,本想發作,可是硬生生的將一腔盛氣壓了下來,心中暗道:“三天後,若拿不下陽明山賊寇,我看你這「南安第一劍」有何臉麵,到時我才不管你們有多大損失,定讓你們死攻陽明山!”
韓石勇掃視了一圈,心裏突然打起了小人主意。他叫來了自己的裨將,讓他帶人監視林淵一行,避免他們看拿不下賊寇突然撤軍逃跑。
林淵未踏出軍營一步,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補充體力。而慕容雲厝和陳新等將官,表麵依舊一點都不擔心,每天喝酒娛樂。
不過營帳中,真正不擔心的估計也就這幾年一直作為裨將的陳新,慕容雲厝一路上經曆了不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飲酒間不禁問陳新道:“你說林淵的方法好使嗎?”
此言一出,岑知、岑名等人也都放下手中的酒杯,盯著陳新,等待他的回答。
隻見陳新微微一笑,拿起一碗酒一飲而盡,借著酒意不直接回答,而是道:“諸位不管老的新的,這一路上大家都一起經曆了很多。你們也發現我並不喜歡林將軍,你們知道原因嗎?”
眾人皆搖頭,岑知猜測是因為林淵為人孤僻,不近人情。
“此話說對了一半,可不全對。”陳新又道,“這世上有一種人,對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就不懂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常常有意無意會得罪人。如同漢之韓信,楚之項羽,當天下亂亂之時,大有作為。可天下欲將定時,則會成為眾矢之的。林淵也是如此之人,所以我不喜他。”
慕容雲厝急問:“此為何意?”
陳新解釋道:“林淵好劍術和兵法,眾人皆知。可是他每每出征時,重士卒,輕將官,所以每每作戰,林淵率領士兵可以勢如破竹,而將官們往往會因為一點小事,被他殺雞儆猴,受到處罰,此其一。”
“正是,正是。娘的,小王一出陣就挨了頓打,恨恨!”慕容雲厝咬牙道,“那其二呢?”
“林淵深諳兵法,常能揣摩敵人,出奇製勝。可是卻從不研究身邊共事者究竟在想什麽。正所謂「八丈燈台,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家」,我跟了林淵多少年,每次都隨他衝鋒陷陣,卻得不到他任何獎勵,常常說這是為將應該的。有獎勵誇讚都給軍隊士卒。惹眾將官忿忿不平。”
說到此處,在一些跟隨過林淵出征的武將、文官都沉默無語,甚至有人略略點頭表示讚同。
陳新端著酒醉笑道:“世子放心!林淵的主意十有八九可以拿下這陽明山,亂世紛爭需要這英武之將。平定了此處,南安郡又補充了新兵,可安定很長一段時間,也該是世子和諸位新來的將軍登台亮相的時候了。”
陳新又滿了一杯酒,咕嚕嚕幹了個精光,然後歪歪扭扭一屁股坐到慕容雲厝身邊,拍著他的肩膀,在他耳邊悄悄說道:“侄兒啊,還記得你父王出發前交代的事嗎?”
“記得。”慕容雲厝回應道。
“哈哈,沒事沒事,大家繼續喝!”陳新哈哈一笑,大聲道。於是,營帳中又再次觥籌交錯起來。
展眼間,三日已到。
至午時,韓石勇在中軍寶帳中來回踱步,終於再也忍不住了,於是擊鼓傳令所有將官到軍帳中議事。
“林將軍,這已經是第三日了。怎麽還沒動靜?你不會失算了吧?”
韓石勇質大聲問道。
“韓將軍,請問第三日過了沒有?”林淵麵色冷峻,卻一步不讓道。
“自然是沒有,不過你認為會有什麽奇跡出現嗎?”韓石勇反問道。
林淵道:“請將軍稍安勿躁。”
“好!我們就在這裏等。如果過了子時還沒有動靜就別管我以軍法令。”韓石勇頓了頓說道,“如果有奇跡出現,我自當給林將軍賠罪。”
於是,默默無語,一眾將官默默地坐在中軍寶帳內等待消息,唯有韓石勇仍一臉不耐煩地來回踱步。
眼看夕陽已落,殘月高掛,韓石勇一聽軍營中初更的擊打聲,便又忍不住道:“林將軍怎麽還沒動靜。”
“韓將軍,稍安勿躁。”林淵還是同一句話,然後緩緩品了一口濃茶。
“好好!你就是不見棺材不流淚!我等!”韓石勇跺腳道。
忽然間營帳外傳來一聲急促的馬鈴聲,隨著一聲馬嘶,一個探子撩營簾進入,上氣不接下氣地向著韓石勇和林淵行了個軍禮,喘道:“報告將軍,下……下來了,下來了。”
“什麽下來了?”韓石勇急道。
“賊寇從山上下來了。”探子道。
韓石勇不急穿戴鐵甲,立即衝出中軍寶帳,帶著自己留守的鐵甲軍,翻身上馬奔赴陽明山下而去,士卒們自然也是打氣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嚴陣以待。
果然,山腰之上突然間燈火通明,人影雜亂,噪聲哀嚎沸反盈天。又過了一會兒,火光人影從山腰漸漸往下移動,速度不快,但排成了長長的一排。
韓石勇命令三軍戒備,鐵甲軍吃盾牌擋在山路口,弓箭手拉弓搭箭,隻等一聲令下,便要萬箭齊發。
突然間,有眼尖的將士喊道:“他們舉著白旗!”於是,韓石勇手搭涼棚,眯眼定睛,果然發現這些山賊一個個手中拿著的並不是刀槍劍戟,而是楊著一塊塊白布條。賊寇們居然真的下山投降了。
為首幾十人臉上頭上皆是血汙,他們一掏隨身攜帶的布包,將一顆顆人頭丟擲在鐵甲軍前的空地上,然後熟練地跪在地上,雙手抱頭。
韓石勇打馬上前,用槍挑起一顆人頭仔細瞧了一番,認出竟然是那個跟他交手了十多次的賊寇首領伍寶駒的人頭。而帶頭的幾十名降卒,便是被林淵送回的幾百名降卒中的那些人。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韓石勇心中狐疑,便提了幾個領頭到營中審問。
原來,降卒們被放回山上以後,他們知道山上斷水,每個人身上都有藏著一個水囊,起初自己偷偷地在渴了的時候,喝上一口。後來見一些關係親密的家人和朋友嘴唇幹裂,有些人心慈也偷偷摸摸地給他們喝了一些。
哪知道這個消息不禁走漏,沒兩天就被伍寶駒等大頭目知道,這些惡賊知道燕軍的補給不夠,於是死守陽明山不肯下去,原本要跟燕軍賭一賭誰先奔潰。
賊寇可有的時候卻渴得難受,便殺些牲畜飲血解渴。可人數太多,牲畜的血不夠分,於是,伍寶駒就命手下殘忍地偷偷宰了一些年老或殘廢的同伴,身邊有人莫名其妙失蹤,賊寇們已經漸漸不安起來。
後來,伍寶駒得知被釋放的俘虜身上有水囊,於是便派人來搶。這些俘虜大多不敢違背,於是一個個隻能將水囊交出去,隻要稍有微詞便會連性命都保不住。
而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被邊緣化和底層的存在,沒收了水囊之後,伍寶駒沒有分配,而是自己同著親信們好好喝了一頓。
於是,那些俘虜及他們的家人朋友便更加受不了了,一種可怕的情緒在陽明山上慢慢傳播開來,大家合計這樣下去一定是死,不能死得如此窩囊,不如殺了伍寶駒為首的這群家夥,投燕軍廷算了。反正罪大惡極的是那伍寶駒他們,自己連口水都分不到,平時那些激勵大家的許諾更是遙不可及,犯不著陪著他們一起去送死。
第三日,趁著夜幕,伍寶駒等人猝不及防,被一大匹突然湧進的自家賊寇砍倒,隨後又與不肯投降的那些人火拚了一陣。最終,賊寇們揣著首領們的腦袋和白布下山投降。
一切水落石出,韓石勇對林淵的計謀佩服得緊。於是,先是安排派軍士用囚車收押賊寇,又讓手下到上山將金銀珠寶洗劫一空。他則單獨請林淵到自己的營帳中一敘。
“林將軍之才,晚輩佩服。”韓石勇恭恭敬敬地對林淵拱了拱手道。
“韓將軍,過獎,僥幸而已。”林淵回禮道。
“我這次單獨約林將軍,隻為問一句,將軍在鎮南王手下還得意否?”韓石勇突然問道。
“這……”林淵萬沒想到韓石勇會有次一問,於是愣了一下道,“鎮南王對臣下很不錯,信任臣下,把如此大軍交給臣指揮。”
“那便是好!”韓石勇想了想又問道,“將軍可想到盛京,在燕帝手下為大燕效力?晚輩可以給你引薦,燕帝會愛才,會親自下詔給鎮南王。”
林淵聽聞臉上有些慌神,心想著是不是韓石勇故意試探自己,於是便道:“林某在南安郡也常閉門謝客,落得自在,隻是王爺有使喚,助他保衛南安邊境,實在沒有什麽太大的理想。”
“哦,這樣呀?可惜呀可惜!”韓石勇歎道,隨即又掏出一塊玉牌塞到林淵手中道,“如果未來遇到什麽困難,或是想來盛京任職,帶著這枚玉牌,將軍可以隨時來找我。”
林淵笑道:“那多謝韓將軍。”
於是,子夜時分,鐵甲軍已經將俘虜和金銀珠寶全部裝好,按照兩人的約定,這些都歸韓石勇的部隊所有,隻聽見韓石勇一聲令下大軍開拔回盛京。
望著韓石勇帶走了如此眾多的金銀珠寶,慕容雲厝在一邊抱怨道:“戎將軍你怎麽就能答應把這些好處都給他呢?我們出兵這麽久,結果什麽都得不到,豈不冤枉?”
林淵環顧了一眾將官,各個臉上寫著委屈,便朗聲道:“你們可知道如果我不這麽答應,韓將軍是絕不可能用我之計,屆時你們有多少人要被推上第一線去攻山?到時候別說金銀珠寶,恐怕連命都保不住。我這麽做恰恰保存南安郡的軍士實力,不然你們還希望王爺在募幾次兵?”
眾將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無一人有言語。於是,林淵命收拾營寨,率大軍轉回頭渡楚河,穿過蒼平山峽口,回到南安境內。
路上,陳新偷偷對慕容雲厝道:“你知道林淵單獨和韓石勇聊了些什麽?”慕容雲厝搖頭,表示不清楚。
陳新又道:“這次出征王爺密令我兩盯緊林淵。恐他做出對王爺和南安郡不利的事來。”
慕容雲厝回道:“小王雖然第一次跟著出征,什麽都不懂,而且被林淵狠狠教訓了一頓,不過覺得他還是忠誠於南安的。”
“世子此言詫異,常言知人知麵不知心。”陳新瞧了眼周圍,又道,“林淵上次凱旋以後,沒有得到獎賞,而且與世子比劍以後,又遭到一係列打擊,削爵,扣奉。實則他功勞太大,王爺已經賞無可賞。你說他心裏會平衡嗎?”
慕容雲厝一臉驚愕地瞧了陳新一眼。
陳新又道:“這次他故意把功勞和戰利品都讓給韓石勇,雖然自圓其說,但誰也說不好是不是借機討好燕帝,為離開王爺投奔燕帝做準備。”
見慕容雲厝不說話,陳新又道:“如果陳新將來棄了王爺,可保不齊王爺會會怪罪是你與他比劍引起的。到時候,夫人都為你說不得情。”
一語驚醒夢中人,慕容雲厝趕緊問道:“舅舅,那你說怎麽辦?”
“密切關注,尋找時機,反客為主。立了功,順了王爺的心,就不會被怪罪了。”陳新冷冷道。
第二日夜晚,大軍駐紮在望江邊上。林淵看著滔滔江水突然想起情道人的話,於是一個人騎著馬來到江水邊上,沿岸而走,礁石被潮水淹沒,早已沒了情道人的蹤影。
“親兒呀,你究竟在哪裏?那老道說你很快就會跟我見麵的。”林淵抬頭望著那一輪殘月歎道。
“父親!父親!”突然間耳邊有輕輕地呼喊聲。
林淵大驚,轉頭一看,夜色中,一個少年正朝自己走來,不是別人,卻是養子易辰。
“辰兒,你怎麽來了?”林淵驚異道。
“父親,出事了!我出了大事!”林淵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