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考察隊的日記本
穿書後女配大佬又颯又凶 作者:青桔不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去!”
越青衣湊到牆根前,看上麵已經老化的電燈。
外表蒙上了層厚厚的灰塵,已經生了鐵鏽。很容易認出,這是上個世紀的東西。
越青衣道:“它的年齡絕對比我父母大。”
“應該是。”
簡弗瑜詫異的說。
而前麵的路段,兩側牆體上都有同樣的電燈,基本上每隔一兩米就有個。
三人毫不懷疑,通電後這些電燈會讓這裏亮如白晝。
陸清思忖片刻,道:“還記得我們先前發現的那個叫李祖佑的人嗎?”
越青衣:“昂。”
陸清道:“這些,應該是他那一輩的人進入這裏時安裝的。”
話落,越青衣和簡弗瑜一愣。
那不就是他們爺爺輩的了?
簡弗瑜道:“應該不止。我們已經見過很多屍骨。那些死者的成分太複雜了,我們目前隻是分辨出有特殊部門的人,其他死者還不知道是哪一方的人。”
“這樣一來,那些人進入這裏是為了什麽,在這裏又經曆過什麽,做過什麽,就值得深究了。”
陸清說完,走到另一側牆前,抬手碰了碰上麵的電燈,隨即吱呀作響。
她繼續道:“起碼從這些電燈上能分辨出,曾經有很多人在這裏進行過某項大型作業。人數不會少,目的不會小,不然,沒有必要安裝電燈。”
“確實。”簡弗瑜點點頭,“一般情況下,隻有是要長期在待在這裏,才會需要穩定持續的照明。如果是短時期,用手電筒就可以了。但手電筒滿足不了大型作業的需求。”
越青衣靈光一閃,道:“有沒有可能,這些人的目的,同欒應寒的目的是一樣的?”
陸清和簡弗瑜不禁看向她。
越青衣攤開手,道:“你們看,欒應寒的人費盡心思搶青銅碎片,陣仗那麽大。欒應寒又肯定知道這裏的一些訊息。他來這裏肯定是為這裏的某些東西,或者某個秘密吧?說不定就和我們現在猜的一樣呢?”
“有道理。”陸清往前一指,“繼續走。”
越青衣和簡弗瑜點頭。
三人加快了腳步。
她們這下不用再費心辨認路,就順著有電燈的路走,最終在走完五六條墓道後,終於到了盡頭,看到了一扇已經是打開狀態的石門。
越青衣奇道:“是不是危險都在外麵啊?要不怎麽進來後,走的還挺順?”
“順點不好嗎?”簡弗瑜好笑的問。
“我不是這個意思,順點當然好。”
說話間,三人走了過去,停在石門外。
陸清隨意一照,忽的發現打開橫在一側的石門上似乎貼著什麽東西。
她湊過去看,就見上麵是張紙,貼上去的時間絕對很久遠,以至於那張紙已經發黃暗沉,紙張看上去也有些風化變脆,不能用力碰。
陸清用手電筒照上麵的字,發現這是一張警示的單子,不過字體已經很模糊,隻能依稀看出是“……室,禁止……危險……”
越青衣嘖了聲,“還危險?要真有危險,門開那麽大,我們擱這站了這麽久,危險早該來了。”
“這種時候,嘴上別沒個把門。”簡弗瑜提醒道。
越青衣撇了撇嘴,不可置否。
陸清道:“裏麵應該是當時的人在這兒進行作業時,臨時留置的一個基地。走,進去看看裏麵到底有什麽。”
聞言,越青衣和簡弗瑜跟著進去。
三人警惕的輕手輕腳,隻進去了兩步,在門口先用手電筒往裏照。
然後就發現,裏麵大概原先也是個墓室,挺大的,足有三四十平,但被人為的清理收拾過,陪葬物品全都歸置在了角落裏,都是些陶器銅器之類的。取而代之的,是幾張很大的類似實驗台的長方形桌子,以及五六個巨大櫃子。
桌子上能看到有很多儀器設備,都是很老舊的型號,與外麵的電燈大概是同一個時代。而那些櫃子都被鎖著,透過玻璃窗能隱約看清裏麵放的是些文檔資料,還有些大玻璃罐子。
因為玻璃窗有很厚的灰塵,灰蒙蒙的,她們壓根看不清罐子裏是什麽東西。
“這酒是個實驗室啊?”
越青衣有點瞠目,邊看邊走進去。
環顧四周後,她服氣的說:“進來的人膽夠大的,就地取材用,也不怕哪天用著用著,突然冒出來什麽。”
陸清仔細的看桌子上的儀器。有一些是她能認得出的,比如顯微鏡、鑒定儀,還有手術刀、鑷子、試管之類的。
而左邊最遠的桌子後,有個辦公桌。
簡弗瑜則好奇的走到了那些櫃子前,擦了擦玻璃窗上的灰塵看裏麵。
但是發現裏麵的文檔目錄字體很小,還是繁體字,就幹脆不看了,同越青衣過去找陸清。
陸清停在桌前,見桌上有一層玻璃,玻璃下壓著很多發黃、模糊的照片,以及減下來的報紙資料。上麵也堆放著很多東西,顯得亂。
餘光一瞥,陸清看到右手邊的資料裏壓著個黑色本子,酒抽出來小心的打開
過來的越青衣一看:“哎,這還是個日記本,我來看我來看!”
陸清遞給她。
本子封麵上就有主人的名字:蘭雙。
翻開第一頁,內容如下。
【1972年5月13日。
這是我跟隨上麵組織的考察隊來這裏的第一天。
我很激動。我沒有想過在茫茫雪山下,有著這樣一個非常壯觀、巨大的古墓,這是個了不起的發現!為了進入它,上麵花費了很多心思,聘請來很多據說很厲害的人幫助我們,但我們還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不過隻要一想到它的價值,我們所有人都甘之如飴!】
中間是些工作日誌,再往後翻:
【1972年7月4日。
考察隊曆時良久,終於摸清了這個古墓的近半結構,我們請來的簡專家也繪製出了詳細的地圖。
我們的努力真的沒有白費!目前發現有大量珍貴文物,還有墓誌銘、壁畫、浮雕等,研究意義非常大!我認為發現的已經夠多,應該先暫停探索工作,研究保護它們。其他考察隊人員也這樣認為。
但不知為何,沈教授不同意,堅持要繼續。】
越青衣湊到牆根前,看上麵已經老化的電燈。
外表蒙上了層厚厚的灰塵,已經生了鐵鏽。很容易認出,這是上個世紀的東西。
越青衣道:“它的年齡絕對比我父母大。”
“應該是。”
簡弗瑜詫異的說。
而前麵的路段,兩側牆體上都有同樣的電燈,基本上每隔一兩米就有個。
三人毫不懷疑,通電後這些電燈會讓這裏亮如白晝。
陸清思忖片刻,道:“還記得我們先前發現的那個叫李祖佑的人嗎?”
越青衣:“昂。”
陸清道:“這些,應該是他那一輩的人進入這裏時安裝的。”
話落,越青衣和簡弗瑜一愣。
那不就是他們爺爺輩的了?
簡弗瑜道:“應該不止。我們已經見過很多屍骨。那些死者的成分太複雜了,我們目前隻是分辨出有特殊部門的人,其他死者還不知道是哪一方的人。”
“這樣一來,那些人進入這裏是為了什麽,在這裏又經曆過什麽,做過什麽,就值得深究了。”
陸清說完,走到另一側牆前,抬手碰了碰上麵的電燈,隨即吱呀作響。
她繼續道:“起碼從這些電燈上能分辨出,曾經有很多人在這裏進行過某項大型作業。人數不會少,目的不會小,不然,沒有必要安裝電燈。”
“確實。”簡弗瑜點點頭,“一般情況下,隻有是要長期在待在這裏,才會需要穩定持續的照明。如果是短時期,用手電筒就可以了。但手電筒滿足不了大型作業的需求。”
越青衣靈光一閃,道:“有沒有可能,這些人的目的,同欒應寒的目的是一樣的?”
陸清和簡弗瑜不禁看向她。
越青衣攤開手,道:“你們看,欒應寒的人費盡心思搶青銅碎片,陣仗那麽大。欒應寒又肯定知道這裏的一些訊息。他來這裏肯定是為這裏的某些東西,或者某個秘密吧?說不定就和我們現在猜的一樣呢?”
“有道理。”陸清往前一指,“繼續走。”
越青衣和簡弗瑜點頭。
三人加快了腳步。
她們這下不用再費心辨認路,就順著有電燈的路走,最終在走完五六條墓道後,終於到了盡頭,看到了一扇已經是打開狀態的石門。
越青衣奇道:“是不是危險都在外麵啊?要不怎麽進來後,走的還挺順?”
“順點不好嗎?”簡弗瑜好笑的問。
“我不是這個意思,順點當然好。”
說話間,三人走了過去,停在石門外。
陸清隨意一照,忽的發現打開橫在一側的石門上似乎貼著什麽東西。
她湊過去看,就見上麵是張紙,貼上去的時間絕對很久遠,以至於那張紙已經發黃暗沉,紙張看上去也有些風化變脆,不能用力碰。
陸清用手電筒照上麵的字,發現這是一張警示的單子,不過字體已經很模糊,隻能依稀看出是“……室,禁止……危險……”
越青衣嘖了聲,“還危險?要真有危險,門開那麽大,我們擱這站了這麽久,危險早該來了。”
“這種時候,嘴上別沒個把門。”簡弗瑜提醒道。
越青衣撇了撇嘴,不可置否。
陸清道:“裏麵應該是當時的人在這兒進行作業時,臨時留置的一個基地。走,進去看看裏麵到底有什麽。”
聞言,越青衣和簡弗瑜跟著進去。
三人警惕的輕手輕腳,隻進去了兩步,在門口先用手電筒往裏照。
然後就發現,裏麵大概原先也是個墓室,挺大的,足有三四十平,但被人為的清理收拾過,陪葬物品全都歸置在了角落裏,都是些陶器銅器之類的。取而代之的,是幾張很大的類似實驗台的長方形桌子,以及五六個巨大櫃子。
桌子上能看到有很多儀器設備,都是很老舊的型號,與外麵的電燈大概是同一個時代。而那些櫃子都被鎖著,透過玻璃窗能隱約看清裏麵放的是些文檔資料,還有些大玻璃罐子。
因為玻璃窗有很厚的灰塵,灰蒙蒙的,她們壓根看不清罐子裏是什麽東西。
“這酒是個實驗室啊?”
越青衣有點瞠目,邊看邊走進去。
環顧四周後,她服氣的說:“進來的人膽夠大的,就地取材用,也不怕哪天用著用著,突然冒出來什麽。”
陸清仔細的看桌子上的儀器。有一些是她能認得出的,比如顯微鏡、鑒定儀,還有手術刀、鑷子、試管之類的。
而左邊最遠的桌子後,有個辦公桌。
簡弗瑜則好奇的走到了那些櫃子前,擦了擦玻璃窗上的灰塵看裏麵。
但是發現裏麵的文檔目錄字體很小,還是繁體字,就幹脆不看了,同越青衣過去找陸清。
陸清停在桌前,見桌上有一層玻璃,玻璃下壓著很多發黃、模糊的照片,以及減下來的報紙資料。上麵也堆放著很多東西,顯得亂。
餘光一瞥,陸清看到右手邊的資料裏壓著個黑色本子,酒抽出來小心的打開
過來的越青衣一看:“哎,這還是個日記本,我來看我來看!”
陸清遞給她。
本子封麵上就有主人的名字:蘭雙。
翻開第一頁,內容如下。
【1972年5月13日。
這是我跟隨上麵組織的考察隊來這裏的第一天。
我很激動。我沒有想過在茫茫雪山下,有著這樣一個非常壯觀、巨大的古墓,這是個了不起的發現!為了進入它,上麵花費了很多心思,聘請來很多據說很厲害的人幫助我們,但我們還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不過隻要一想到它的價值,我們所有人都甘之如飴!】
中間是些工作日誌,再往後翻:
【1972年7月4日。
考察隊曆時良久,終於摸清了這個古墓的近半結構,我們請來的簡專家也繪製出了詳細的地圖。
我們的努力真的沒有白費!目前發現有大量珍貴文物,還有墓誌銘、壁畫、浮雕等,研究意義非常大!我認為發現的已經夠多,應該先暫停探索工作,研究保護它們。其他考察隊人員也這樣認為。
但不知為何,沈教授不同意,堅持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