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笙歌坐在新帝下手位置,注視著文武百官。
氏族大的蠢蠢欲動,她看在眼裏。
畢竟,曾經的大晉,氏族與皇族平分秋色,幾乎算得上是共掌大權。
但隨著她與先帝近十年的籌謀,氏族勢力大減,朝堂之上,亦有新興的寒門官員相互桎梏,難以大展拳腳,恢複以往的要風得風要雨的雨。
這個時候,後位握在哪個氏族手中,哪個氏族便會乘風而起,再現往日榮耀。
根本不需要思考,各個氏族送入宮中的畫像上的女子,絕對是精心培養的家族棋子。
為家族榮耀生,為家族利益死。
小皇帝渴望的紅袖添香琴瑟和鳴的妻子隻會落空。
小皇帝賤兮兮的模樣與她當初那般相似,她怎麽忍心小皇帝淒淒慘慘戚戚呢。
唉,畢竟還是少年心性,對愛情還有幾分期許的,隻可惜如今的局勢注定了小皇帝的期許隻能是白日做夢。
笙歌居高臨下的注視著神情各異的官員,誰都沒想到笙歌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回京,都怪大王爺和聖上的鬧劇過於荒唐了。
甚至有些臣子忍不住在想,暫停選後,是要給馬文才留位置嗎?
難不成國師和皇上真的能夠一手遮天,冒天下之大不韙,將那些上不得台麵的癖好光明正大的昭告天下人?
咳咳,想歸想,但他們這話不敢說啊。
“皇上仁孝聖明,乃國之萬幸。”
終於,寒門官員開始了表態。
反正,皇後之位若是空懸,對他們這一派係來說,利大於弊。
氏族本就勢大,底蘊深厚,再出一位皇後,誕下皇子,那便不會再安分了。
氏族:……
不娶妻,不選後,就是仁孝了?
“皇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俗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想來先帝也盼著您娶妻生子,固我國本的。”
選後,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
所以,氏族此刻辯起來,倒也理直氣壯。
立後從來都不是皇上一人的家事,而是事關國之根本的大計。
前些日子小皇帝好不容易鬆口,時不我待,必須得抓住這次機會。
小皇帝看向了笙歌,臣子這話說的他無法辯駁。
“先帝盼著?”
“是先帝給你托夢了,還是你下去問先帝了?”
笙歌一本正經的問道。
小皇帝低頭忍不住笑了出來,果然啊,對待朝堂上的這幫老油條還得是國師大人出馬。
“要不你再去問一聲,看看先帝同不同意本座的看法。”
“保險起見,還是不要等著先帝入夢了,你現在就當著大家夥兒的麵下去問問吧。”
眾臣子:……
國師這話說的如此無賴,卻理直氣壯,真的好嗎?
“國師大人分明是在胡攪蠻纏,以權勢欺人。”
笙歌挑眉,說不過她,就惱羞成怒。
是不是她近來過於安靜和佛係,不理朝政了,這幫人就以為她快死了?
“那你倒是反過來以權欺本座啊。”
“皇帝尚且年幼,大婚本就不急在一時,再說了先帝大喪未過,你們卻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家女兒塞入後宮,是想讓皇帝玩物喪誌早早壞了身體,還是想表達你們對先帝的尊敬或是先帝駕崩你們的快樂?”
“還有你,你不是能聯係到先帝,你倒是問問,大喪期間群臣如此極力辦喜事,他作何看法?”
不得不說,懟的旁人還不了嘴的感覺還蠻爽的。
她這話已經夠收斂,夠注意措辭了。
如果不是顧及著場景,顧及著這幫人都是文化人,她的話可能更糙。
歡天喜地喜迎先帝駕崩,普天同慶?
笙歌的話成功讓旁人噎住,這話真真是誅心極了。
成功的把選後與慶祝先帝駕崩謀害新帝身體聯係在一起,這簡直就是偷換概念,在詭辯。
可偏偏在旁人聽來,又有幾分道理。
這種情況下,誰還敢開口。
開口就是亂臣賊子,就是謀朝篡位,就是包藏禍心。
對上國師,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實在是太難了。
“臣等無異議。”
氏族臣子們終於開口了。
別跟他們說什麽退一步海闊天空,他們這是不退就等著抄家滅族吧。
別懷疑,國師絕對是能做出這種事情的人。
小皇帝星星眼,雖說國師大人凶是凶了點兒,但看著著實霸氣和解氣。
看來,小時候他矯情找茬找錯了,當年就該老老實實跟在國師身後,學一兩招。
然後,今天揚眉吐氣,堵的所有老家夥說不出話來的就是他了。
“無事那便……”
“臣有事啟奏……”
“如今民間關於皇上大王爺還有永固王的流言層出不窮,若放任不管,必然會有損皇室聲譽。”
“不知皇上有何妙計一勞永逸?”
這等流言蜚語其實大可不必放在早朝時當著眾人的麵提出,但奈何氏族心裏不順,就想著磕磣一下笙歌和小皇帝呢。
“朕還沒有追究早朝發生之事為何會傳到市井,不如諸位給朕解釋一下?”
“三日時間,遏製不住謠言,那便每家出一位嫡小姐送入道觀當姑子吧,就當為諸位嚼舌根贖罪。”
小皇帝有樣學樣,把笙歌的不講理學的淋漓盡致融會貫通。
根本都不需要動腦子想,也知道是這些官員把當日的鬧劇回府後當笑談講給了後宅之人,一傳十,十傳百,到現在一發不可收拾。
既如此,那就人人有份,群策群力一起解決吧。
嗯,他是皇帝,偶爾一次不講理,也情有可原。
笙歌默默的在心裏加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若是從小把小皇帝帶在身邊,可能小皇帝的性子就會變成第二個她。
早朝就在這種跌宕起伏見招拆招的氣氛中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笙歌也很是好奇,各位肱骨之臣會如何解決這次的流言蜚語。
既然回京,就老老實實看完這出戲,再走吧。
……
……
饒是笙歌也沒想到,那幫人處理流言的方式,竟然是混淆視聽,繼續編出新的流言。
也不知是哪位臭皮匠出的主意,為了不厚此薄彼,每家一則奇奇怪怪的流言。
一時間,就連茶館的說書先生都文思泉湧。
笙歌坐在新帝下手位置,注視著文武百官。
氏族大的蠢蠢欲動,她看在眼裏。
畢竟,曾經的大晉,氏族與皇族平分秋色,幾乎算得上是共掌大權。
但隨著她與先帝近十年的籌謀,氏族勢力大減,朝堂之上,亦有新興的寒門官員相互桎梏,難以大展拳腳,恢複以往的要風得風要雨的雨。
這個時候,後位握在哪個氏族手中,哪個氏族便會乘風而起,再現往日榮耀。
根本不需要思考,各個氏族送入宮中的畫像上的女子,絕對是精心培養的家族棋子。
為家族榮耀生,為家族利益死。
小皇帝渴望的紅袖添香琴瑟和鳴的妻子隻會落空。
小皇帝賤兮兮的模樣與她當初那般相似,她怎麽忍心小皇帝淒淒慘慘戚戚呢。
唉,畢竟還是少年心性,對愛情還有幾分期許的,隻可惜如今的局勢注定了小皇帝的期許隻能是白日做夢。
笙歌居高臨下的注視著神情各異的官員,誰都沒想到笙歌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回京,都怪大王爺和聖上的鬧劇過於荒唐了。
甚至有些臣子忍不住在想,暫停選後,是要給馬文才留位置嗎?
難不成國師和皇上真的能夠一手遮天,冒天下之大不韙,將那些上不得台麵的癖好光明正大的昭告天下人?
咳咳,想歸想,但他們這話不敢說啊。
“皇上仁孝聖明,乃國之萬幸。”
終於,寒門官員開始了表態。
反正,皇後之位若是空懸,對他們這一派係來說,利大於弊。
氏族本就勢大,底蘊深厚,再出一位皇後,誕下皇子,那便不會再安分了。
氏族:……
不娶妻,不選後,就是仁孝了?
“皇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俗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想來先帝也盼著您娶妻生子,固我國本的。”
選後,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
所以,氏族此刻辯起來,倒也理直氣壯。
立後從來都不是皇上一人的家事,而是事關國之根本的大計。
前些日子小皇帝好不容易鬆口,時不我待,必須得抓住這次機會。
小皇帝看向了笙歌,臣子這話說的他無法辯駁。
“先帝盼著?”
“是先帝給你托夢了,還是你下去問先帝了?”
笙歌一本正經的問道。
小皇帝低頭忍不住笑了出來,果然啊,對待朝堂上的這幫老油條還得是國師大人出馬。
“要不你再去問一聲,看看先帝同不同意本座的看法。”
“保險起見,還是不要等著先帝入夢了,你現在就當著大家夥兒的麵下去問問吧。”
眾臣子:……
國師這話說的如此無賴,卻理直氣壯,真的好嗎?
“國師大人分明是在胡攪蠻纏,以權勢欺人。”
笙歌挑眉,說不過她,就惱羞成怒。
是不是她近來過於安靜和佛係,不理朝政了,這幫人就以為她快死了?
“那你倒是反過來以權欺本座啊。”
“皇帝尚且年幼,大婚本就不急在一時,再說了先帝大喪未過,你們卻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家女兒塞入後宮,是想讓皇帝玩物喪誌早早壞了身體,還是想表達你們對先帝的尊敬或是先帝駕崩你們的快樂?”
“還有你,你不是能聯係到先帝,你倒是問問,大喪期間群臣如此極力辦喜事,他作何看法?”
不得不說,懟的旁人還不了嘴的感覺還蠻爽的。
她這話已經夠收斂,夠注意措辭了。
如果不是顧及著場景,顧及著這幫人都是文化人,她的話可能更糙。
歡天喜地喜迎先帝駕崩,普天同慶?
笙歌的話成功讓旁人噎住,這話真真是誅心極了。
成功的把選後與慶祝先帝駕崩謀害新帝身體聯係在一起,這簡直就是偷換概念,在詭辯。
可偏偏在旁人聽來,又有幾分道理。
這種情況下,誰還敢開口。
開口就是亂臣賊子,就是謀朝篡位,就是包藏禍心。
對上國師,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實在是太難了。
“臣等無異議。”
氏族臣子們終於開口了。
別跟他們說什麽退一步海闊天空,他們這是不退就等著抄家滅族吧。
別懷疑,國師絕對是能做出這種事情的人。
小皇帝星星眼,雖說國師大人凶是凶了點兒,但看著著實霸氣和解氣。
看來,小時候他矯情找茬找錯了,當年就該老老實實跟在國師身後,學一兩招。
然後,今天揚眉吐氣,堵的所有老家夥說不出話來的就是他了。
“無事那便……”
“臣有事啟奏……”
“如今民間關於皇上大王爺還有永固王的流言層出不窮,若放任不管,必然會有損皇室聲譽。”
“不知皇上有何妙計一勞永逸?”
這等流言蜚語其實大可不必放在早朝時當著眾人的麵提出,但奈何氏族心裏不順,就想著磕磣一下笙歌和小皇帝呢。
“朕還沒有追究早朝發生之事為何會傳到市井,不如諸位給朕解釋一下?”
“三日時間,遏製不住謠言,那便每家出一位嫡小姐送入道觀當姑子吧,就當為諸位嚼舌根贖罪。”
小皇帝有樣學樣,把笙歌的不講理學的淋漓盡致融會貫通。
根本都不需要動腦子想,也知道是這些官員把當日的鬧劇回府後當笑談講給了後宅之人,一傳十,十傳百,到現在一發不可收拾。
既如此,那就人人有份,群策群力一起解決吧。
嗯,他是皇帝,偶爾一次不講理,也情有可原。
笙歌默默的在心裏加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若是從小把小皇帝帶在身邊,可能小皇帝的性子就會變成第二個她。
早朝就在這種跌宕起伏見招拆招的氣氛中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笙歌也很是好奇,各位肱骨之臣會如何解決這次的流言蜚語。
既然回京,就老老實實看完這出戲,再走吧。
……
……
饒是笙歌也沒想到,那幫人處理流言的方式,竟然是混淆視聽,繼續編出新的流言。
也不知是哪位臭皮匠出的主意,為了不厚此薄彼,每家一則奇奇怪怪的流言。
一時間,就連茶館的說書先生都文思泉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