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不曾想,汪大人竟還有神箭術,百步穿楊絲毫不誇張。”


    “可不就是,一點兒都看不出來,看起來白白瘦瘦的就跟小弱雞崽子似的,誰知道大弓麵不改色的拉開,且一下子就射中了敵軍主將。”


    “汪大人,您是不是學過武?”


    “這算是瞎貓碰上死耗子,還是真的就百發百中。”


    不少士兵,小將,圍在笙歌身旁七嘴八舌的問道。


    畢竟,那驚天一箭,過於可怕。


    笙歌嘴角抽搐,什麽叫看起來白白瘦瘦的小弱雞崽子?


    明明這是典型的穿衣顯瘦,脫衣有肉,黃金比例的身材。


    會不會說話。


    “此一役,汪大人當記首功。”


    遼東總兵總結道。


    對於外敵的挑釁,多久沒有贏得這麽漂亮了,仗一贏,瞬間神清氣爽。


    “我學過一段時間的武,隻是沒有與人切磋過,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麽水平。”


    笙歌故作內斂的說道。


    “切磋?這還不簡單?軍隊裏啥都缺,最不缺的就是五大三粗孔武有力的士兵。”


    “汪大人,要不然演武場試試?”


    不少小將,躍躍欲試道。


    “可。”


    “那你們先去,點到為止,可別傷了和氣一點,本將軍得去寫戰報送予陛下。”


    那驚天一箭,他就知道陛下派的這位監軍大人不是繡花枕頭,是有真本事的。


    要不然,那一箭怎麽可能穿胸而過。


    這幫年輕的小狼崽子,一點兒眼力見都沒有。


    切磋?


    確定不是單方麵挨揍嗎?


    遼東軍總兵一邊向房間走去,一邊神神叨叨的想著。


    果然,還是他最聰明。


    ……


    ……


    待遼東軍總兵詳詳細細的寫完戰報去尋笙歌看她是否有需要補充的東西時,演武場上依舊歪歪扭扭躺著好幾個人了。


    可偏偏有些人越戰越勇,不信邪的要上場挑戰。


    下場,無一例外,都慘的很。


    遼東總兵心知,這一日,汪直成功的在遼東軍中站穩了腳跟,無人再敢輕視。


    什麽時候,宦官都這麽強悍神奇了?


    汪直的大名,哪怕他遠在遼東都如雷貫耳,萬貴妃的心腹,皇上麵前的紅人,手握著司禮監和西廠的大權,可以說在京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本以為這樣的人就是小人得誌,張揚跋扈,粗鄙不堪,可實際上卻百聞不如一見。


    萬貴妃還真是會培養人啊。


    聽說,自汪直在萬貴妃身邊後,萬貴妃在臣民中的名聲也越來越好。


    “汪大人,您看戰報可還有不完整的地方?”


    遼東總兵收斂好心中的萬千心思,臉上堆著笑容,把戰報遞給了笙歌。


    如此漂亮的勝仗,哪怕汪直占了首功,他多多少少也能分完肉羹。


    所以,嫉妒什麽的,根本不存在的。


    “此戰能勝,是大家齊心協力的結果,功勞怎麽能讓我一人攬去呢。”


    “射殺敵軍主將一事,輕描淡寫就好。”


    “汪直還要與大家共事許久,還望大家莫要嫌棄汪直的閹人之身。”


    戰功這種東西,以後多的是。


    但收買人心的機會,不用白不用。


    好吧,笙歌覺得自己的心好像是越來越髒了,玩起小手段順的很。


    在戰報發出後,笙歌終於在製定策略時有了一席之地,但笙歌始終注意分寸,沒有越俎代庖,使得她和遼東總兵的關係越發融洽。


    有了笙歌的參與,遼東軍半月間也大大小小的獲得了數次勝利,建州女真三衛一蹶不振。


    退兵,割地,賠款,明軍大獲全勝。


    而京中也陸陸續續的收到了戰報,對於萬貴妃來說,隔三差五的戰報就是她的安心丸。


    汪直不僅活著,且還戰功赫赫,聲名遠播。


    就連朝中對汪直遠赴遼東頗有微詞的文官集團,也不得不閉嘴。


    誰讓,這一次對陣建州女真,是大明朝數十年最解氣的一戰。


    就算是他們再看不慣汪直,也絕對不會在國家大事上如此小孩子氣,這是大明朝的風格。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軍卒葬沙場。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大明朝可以輸,但硬骨頭和傲氣不能丟。


    所以,哪怕汪直是個他們一直都看不慣的宦官,他們也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沒事找事。


    建州女真派使團,簽署賠款協議,而笙歌卻開始長籲短歎起來。


    仗打完了,建州女真退了,她這個監軍貌似不日就得回京了。


    跟這幫豪氣幹雲的士兵大口吃口大口喝酒,暢快上戰場,保家衛國過於恣意,導致她越發的不願回京中會皇宮。


    在戰場,在邊疆,在軍隊,沒有人強迫她,必須低下頭,在宮中,她脊背挺的再筆直,頭都得壓的很低。


    可不是她想不回就不回的,天子召,她不回,就是抗旨,說難聽點兒,就是謀反。


    算了算了,在這個忠君至上的時代,她還是老老實實的回去吧。


    回京封賞,汪直加食米兩百石。


    沒了?


    笙歌詫異極了,她還以為朱見深會在她這一次大捷回京之後讓她總督十二團營,掌禁軍,護佑皇城安危呢。


    “本宮替你拒了。”


    萬貞兒解答了笙歌的疑惑。


    “汪直,既然你誌不在京中,那禁軍統領之職隻會把你束縛在京中,你心中的萬千抱負,再無實現的可能。”


    “遼東傳回京中的戰報,每一封本宮都認認真真的看過並謄抄下來了,你做的很好,本宮為你感到驕傲。”


    “如果按傳統意義上的宦官,你已經身居高位,但你說過,你想有身後名,那禁軍也好,司禮監也罷,乃至西廠,都無法成為你的助力。”


    “所以,本宮替你求了一份恩旨,允你從軍,可能開創了內臣掌軍之先河。”


    聞言,笙歌大驚。


    萬貴妃知不知道她所說意味著什麽,知不知道她自己會麵臨怎樣的輿論風波。


    萬貴妃十年苦心經營的美名,刹那間就會毀於一旦。


    宦官掌禁軍,雖說無先例,但總歸還是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關注的還是皇城那一畝三分地。


    文武百官雖然會覺得晦氣,但也不是不能通融。


    可若是外放她參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直播進行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你安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你安離並收藏快穿:直播進行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