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也怎麽都沒想到,他想著讓自己兒子立功,揚名天下的招數,居然被趙榛下意識的就給切換成了一個可以弄死高俅的大好機會。
一轉眼,又是七日已過。
這七日的邊梁,雖然在無數的百姓當中,似乎並沒有什麽其他的變化,可是那些高門大院當中的“嘿!”“謔!”之聲,卻讓整個汴梁為之沸騰。
多少年了?
多少年大宋的京師裏,聽不到這種眾誌成城的號子聲了?
多少年大宋的京師裏,聽不到這種操練之聲了?
隨著消息的傳出,大宋的百姓們都知道,大宋出了個賢王。
信王趙榛!
現在提到趙榛,倒也沒有什麽人會再去提從前的福國公了。
畢竟浪子回頭的故事,本就傳奇。
當傳奇故事出現在一個皇子身上的時候,那麽那種傳奇的味道,又會更濃鬱幾分。
過往趙榛的荒唐,似乎都被一筆帶過,而此時的趙榛在民間的名聲,卻成了一個賢王爺。
一個掀翻了權臣、奸臣高俅,為民做主的好王爺!
當初的高衙內那在禦街上如同殺豬一般的嚎叫和韓世忠那一板一眼的高聲辯解。
可是一點都沒有遮掩的。
如今官家都已經做出了審判,那麽自然而然的就是高俅這個本就臭名昭著的大奸臣是壞的。
信王是好的!
鋪天蓋地的告示之下,更是證明了信王殿下是為了百姓出頭,才扳倒了高俅。
這一下,趙榛在整個汴梁城的百姓們眼中形象就算是徹底立起來了。
“信王殿下!您出門呐?這是咱家剛弄出來的炊餅,您來上一塊試試?”
一個挑著小擔的行商看到信王府裏走出來的幾個身影,當即就打起了招呼。
這些天裏,信王爺就是曾經的福國公的事情,早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而這原本生人不敢靠近的信王府,如今也成了汴梁城中一景,不少的攤販因為覺得趙榛是個為民做主的賢王,也將自己的小攤搬到了信王府外邊。
這幾日來,他們早已知道趙榛這個信王爺,是個平易近人的性子,出府大部分的時候,也不過就是帶上三兩侍衛罷了。
聽著這個小販的話,趙榛挑了挑眉道:“武大,你這炊餅多少錢你可得算清楚!孤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可不能白吃白喝你們的!”
隨手接過了小販手中的炊餅,趙榛看著身後的陳伯道:“陳伯,今天高俅被流放,你說孤去城外送送他,他會不會覺得感恩戴德?”
陳美雙目閃過一抹異色。
“王爺,這高俅是王爺您一手扳倒的,他又是個睚眥必報的性子,若是王爺親自去送他,沒準他會怒急攻心而死也不一定。”
“畢竟以老奴對高俅的了解,他對他的那個義子,可是感情深的很啊。”
“不過老奴還是不太明白,為何今日王爺並沒有帶上韓世忠出門?”
“韓世忠雖然油滑心裏有算計,但是一身武藝和警覺都很不錯,王爺帶上他,就不用帶這些府內侍衛了。”
陳伯心中其實隱隱約約有了一個猜測。
高俅睚眥必報不假,可是信王殿下自打這一次大病之後,就好像是心中的仁慈被他丟到了一旁一般。
每日府邸中的那些禁軍們,都被信王殿下那一手寫出的章程練的苦不堪言。
就如同是在受酷刑一般。
換做以前的福國公,肯定是不忍心看下去的。
而這一次趙榛並沒有帶韓世忠出來,很可能是安排了韓世忠去暗中刺殺高俅。
隻是這信王爺看來,好像自打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之後,就開始對自己不再如同以往一般的信任了。
就連這種事情,都沒有告知自己。
不過陳美也很清楚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畢竟信王殿下隻是一個七歲的小孩。
任由哪一個七歲的小孩知道了身邊最親近的人,其實是他的父親安排過來監視他的,他都不會高興。
陳伯心中知道,也就確定了自己隻能慢慢的緩和和信王殿下之間的關係。
畢竟信王還小,這種小的裂痕,隻需要花些時間就能夠愈合。
趙榛瞥了一眼陳伯,心中猜到了幾分陳伯的想法。
正常情況下,韓世忠都是自己的貼身侍衛,和自己寸步不離的那種。
今天突然沒出門,在當時經曆了延福宮一事的陳伯眼中,可不就是自己安排了韓世忠去刺殺高俅麽?
輕輕笑了一笑,趙榛道:“陳伯,你想哪去了,父皇都說了,留高俅一命幫孤揚名,孤又怎會對高俅動手?”
“更何況,若是孤要殺高俅,孤為何要和陳伯你們一同出城,去送別這大宋一代蹴鞠之王呢?”
“韓世忠不過是前兩日訓練太過劇烈,拉傷了肌肉,所以孤今日讓他在府中養傷,沒有帶他出來罷了。”
說完這句話,趙榛掃了一眼自己身後那逐漸遠去,喊著賣炊餅的武大,搖了搖頭。
這在汴梁賣燒餅的武大,自然不可能是那被西門大官人綠了的武大郎,更不可能是那個武鬆的兄長。
雖然同名,可是這也不能代表著別的什麽。
眼下就連高俅,都要被自己安排掉了,世界線恐怕也早就開始變化了吧。
看了看天空中的藍天白雲,趙榛心中長歎一口氣。
這蝴蝶效應,到底會將大宋吹向一個什麽樣的地方,趙榛很好奇。
聽著趙榛的話,陳伯抿了抿嘴。
後來的宮中發生了什麽事清,他並不知情,他隻知道在信王殿下出來之時,那高俅就被內侍們帶走了。
如今趙榛的這一番解釋,讓陳伯稍稍鬆了口氣。
畢竟高俅是趙佶的近臣,如果趙榛真的弄死了高俅,恐怕趙佶那邊,也會鬧性子。
還是陳伯不知情,被趙佶和趙榛父子打了一個信息差,不然的話陳伯也不至於不知道。
趙佶自認為的一招妙手,徹底葬送了高俅的小命,讓高俅成了一塊砧板上的魚肉。
趙榛瞥了一眼城門方向,心中暗暗算計了起來。
韓世忠,大概快到了。
一轉眼,又是七日已過。
這七日的邊梁,雖然在無數的百姓當中,似乎並沒有什麽其他的變化,可是那些高門大院當中的“嘿!”“謔!”之聲,卻讓整個汴梁為之沸騰。
多少年了?
多少年大宋的京師裏,聽不到這種眾誌成城的號子聲了?
多少年大宋的京師裏,聽不到這種操練之聲了?
隨著消息的傳出,大宋的百姓們都知道,大宋出了個賢王。
信王趙榛!
現在提到趙榛,倒也沒有什麽人會再去提從前的福國公了。
畢竟浪子回頭的故事,本就傳奇。
當傳奇故事出現在一個皇子身上的時候,那麽那種傳奇的味道,又會更濃鬱幾分。
過往趙榛的荒唐,似乎都被一筆帶過,而此時的趙榛在民間的名聲,卻成了一個賢王爺。
一個掀翻了權臣、奸臣高俅,為民做主的好王爺!
當初的高衙內那在禦街上如同殺豬一般的嚎叫和韓世忠那一板一眼的高聲辯解。
可是一點都沒有遮掩的。
如今官家都已經做出了審判,那麽自然而然的就是高俅這個本就臭名昭著的大奸臣是壞的。
信王是好的!
鋪天蓋地的告示之下,更是證明了信王殿下是為了百姓出頭,才扳倒了高俅。
這一下,趙榛在整個汴梁城的百姓們眼中形象就算是徹底立起來了。
“信王殿下!您出門呐?這是咱家剛弄出來的炊餅,您來上一塊試試?”
一個挑著小擔的行商看到信王府裏走出來的幾個身影,當即就打起了招呼。
這些天裏,信王爺就是曾經的福國公的事情,早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而這原本生人不敢靠近的信王府,如今也成了汴梁城中一景,不少的攤販因為覺得趙榛是個為民做主的賢王,也將自己的小攤搬到了信王府外邊。
這幾日來,他們早已知道趙榛這個信王爺,是個平易近人的性子,出府大部分的時候,也不過就是帶上三兩侍衛罷了。
聽著這個小販的話,趙榛挑了挑眉道:“武大,你這炊餅多少錢你可得算清楚!孤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可不能白吃白喝你們的!”
隨手接過了小販手中的炊餅,趙榛看著身後的陳伯道:“陳伯,今天高俅被流放,你說孤去城外送送他,他會不會覺得感恩戴德?”
陳美雙目閃過一抹異色。
“王爺,這高俅是王爺您一手扳倒的,他又是個睚眥必報的性子,若是王爺親自去送他,沒準他會怒急攻心而死也不一定。”
“畢竟以老奴對高俅的了解,他對他的那個義子,可是感情深的很啊。”
“不過老奴還是不太明白,為何今日王爺並沒有帶上韓世忠出門?”
“韓世忠雖然油滑心裏有算計,但是一身武藝和警覺都很不錯,王爺帶上他,就不用帶這些府內侍衛了。”
陳伯心中其實隱隱約約有了一個猜測。
高俅睚眥必報不假,可是信王殿下自打這一次大病之後,就好像是心中的仁慈被他丟到了一旁一般。
每日府邸中的那些禁軍們,都被信王殿下那一手寫出的章程練的苦不堪言。
就如同是在受酷刑一般。
換做以前的福國公,肯定是不忍心看下去的。
而這一次趙榛並沒有帶韓世忠出來,很可能是安排了韓世忠去暗中刺殺高俅。
隻是這信王爺看來,好像自打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之後,就開始對自己不再如同以往一般的信任了。
就連這種事情,都沒有告知自己。
不過陳美也很清楚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畢竟信王殿下隻是一個七歲的小孩。
任由哪一個七歲的小孩知道了身邊最親近的人,其實是他的父親安排過來監視他的,他都不會高興。
陳伯心中知道,也就確定了自己隻能慢慢的緩和和信王殿下之間的關係。
畢竟信王還小,這種小的裂痕,隻需要花些時間就能夠愈合。
趙榛瞥了一眼陳伯,心中猜到了幾分陳伯的想法。
正常情況下,韓世忠都是自己的貼身侍衛,和自己寸步不離的那種。
今天突然沒出門,在當時經曆了延福宮一事的陳伯眼中,可不就是自己安排了韓世忠去刺殺高俅麽?
輕輕笑了一笑,趙榛道:“陳伯,你想哪去了,父皇都說了,留高俅一命幫孤揚名,孤又怎會對高俅動手?”
“更何況,若是孤要殺高俅,孤為何要和陳伯你們一同出城,去送別這大宋一代蹴鞠之王呢?”
“韓世忠不過是前兩日訓練太過劇烈,拉傷了肌肉,所以孤今日讓他在府中養傷,沒有帶他出來罷了。”
說完這句話,趙榛掃了一眼自己身後那逐漸遠去,喊著賣炊餅的武大,搖了搖頭。
這在汴梁賣燒餅的武大,自然不可能是那被西門大官人綠了的武大郎,更不可能是那個武鬆的兄長。
雖然同名,可是這也不能代表著別的什麽。
眼下就連高俅,都要被自己安排掉了,世界線恐怕也早就開始變化了吧。
看了看天空中的藍天白雲,趙榛心中長歎一口氣。
這蝴蝶效應,到底會將大宋吹向一個什麽樣的地方,趙榛很好奇。
聽著趙榛的話,陳伯抿了抿嘴。
後來的宮中發生了什麽事清,他並不知情,他隻知道在信王殿下出來之時,那高俅就被內侍們帶走了。
如今趙榛的這一番解釋,讓陳伯稍稍鬆了口氣。
畢竟高俅是趙佶的近臣,如果趙榛真的弄死了高俅,恐怕趙佶那邊,也會鬧性子。
還是陳伯不知情,被趙佶和趙榛父子打了一個信息差,不然的話陳伯也不至於不知道。
趙佶自認為的一招妙手,徹底葬送了高俅的小命,讓高俅成了一塊砧板上的魚肉。
趙榛瞥了一眼城門方向,心中暗暗算計了起來。
韓世忠,大概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