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
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 作者:武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最後何秋講到的解剖學,林朔聽的有些皺眉,這學問肯定不是假的,但是太過殘忍了,人死了都不放過,還要把人屍體解剖了,實在是……
不過聽到何秋說,這是他師傅當年解剖外族屍體得出來的結論,林朔就釋然了,外族不算人,沒毛病。
能給華夏的醫術帶來進展,這就是這些蠻夷最大的貢獻了。林朔一邊這麽想著,一邊打算等回去以後,自己也雇人買些蠻夷的屍體來解剖。
何秋還領著林朔去顯微鏡那,觀察了細菌,林朔這真的是大吃了一驚,解剖學還在他的理解範圍裏,這細菌就太神奇了。
他實在沒想到,世上還有如此精巧的器物,能通過這個觀察到這麽小的東西。
林朔自語道:“佛說,水中四萬八千蟲,看來還是真的啊?那所謂的外邪入體,也就是細菌入侵人體了?”
何秋撓了撓頭:“這個我就真的不知道了,還需要林醫官你親自探明原因了。”
林朔嘴上說著好說好說,但一雙手死死地抱住一台顯微鏡不放,何秋就明白了林朔的心思了。
隻能很是無奈的許諾,等林朔走的時候,送給他一台,又簡單的給林朔講了講如何製作倍數沒那麽高的顯微鏡,可以用來給學徒們用。
“總算把他送走了。”看著林朔遠去的背影,何秋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邊上的朱棣麵上不顯,隻是看著何秋道:“我看你可沒有這麽討厭他。”
何秋隨口說到,“不管是誰,認真想要求學的人,總不至於被討厭。”
然後何秋又認真的和朱棣說:“懟了,我這裏還有一份東西,是關於軍營裏的醫學設置的,你一會可以拿著看看。”
朱棣點了點頭,這是好事,他自然不會反對,隻是忍不住歎了口氣,“唉,按你這些法子治軍,旁的都好說,就是太費錢糧了。”
何秋認真的說道:“若不如此,如何才能激起人們參軍的熱情?文強武弱不是什麽好事,最好的局麵還是文武並重。
而且有了這些手段,配合武學,才能真正提高武人的地位,要不然你也不想未來手底下全是不會打仗的文臣吧?”
朱棣幽幽的說:“出將入相,嘿,現在還有幾多進士有這樣的能力?”
何秋帶著朱棣往自家小院裏走,一路上不斷有學生給他打招呼,他也不斷的回禮。
到了書房,何秋沒忍住,先把惠民藥局的事和朱棣講了。
朱棣也沒想到還能有這麽一出,他忍不住問道:“這是真的?這些醫官有這麽大膽?”
何秋點了點頭:“恐怕就是如此。”
朱棣想了想,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說道:“可是我看上次惠民藥局配合著救災,不是還可以嗎?”
何秋翻了個白眼,“救災那次,它們有出什麽醫生嗎?就說需要提供的藥材,不也不是他們全出的,還有不少民營藥鋪配合。”
朱棣認真回想了下,這好像還是真的,搖了搖頭,說道:“人性之貪,可見一斑啊。”
何秋忍不住吐槽道:“這還真不算貪,比起常平倉上的人,那可真是清廉多了,哪次賑災不先殺幾個倉官祭天,再來一出火龍燒倉?”
朱棣狠狠地瞪了何秋一眼,何秋很不服氣,反瞪了回去。
朱棣罵道:“老子是你嶽父,你小子注意點身份!”
何秋的聲勢一下子就弱了,這個還真的沒法回避,身份天然低他一頭。
朱棣這才得意的問道:“你有什麽法子解決沒有?”
何秋撇了撇嘴,“我能有什麽好法子。”
朱棣不耐煩的說:“快說,裝什麽呀。”
何秋才不情願的回答道:“先說醫生,這個我真的沒什麽好辦法解決,醫生的地位隻要一日不能跟讀書人齊平,那就不可能有太多好醫生,隻要是個腦子正常的人,看到現在的社會待遇,就知道讀書比學醫強。”
“而且我後麵去打聽了,惠民藥局裏麵根本留不住人,在裏麵幹實在沒前途,沒人去看病,鍛煉不了醫術;薪水低,養不活自己;沒有升遷的路子,可能一輩子就在一個崗位上,你說這種地方誰會去?”
“還盡喜歡招收那些醫戶子弟,都不管他們到底會不會治病,這不是草菅人命嗎?”
“至於藥材,我覺得還是別讓地方當課稅上交了,苛捐雜稅之可怕,我不說,你心裏也有底。而且真正能征收上來的很少不說,交上來的也大多是賣不出價的次品。”
“最好的辦法還是買,朝廷出錢買藥,如果錢不夠,也很簡單,立個規矩,貧者看病基本不花錢,算是達到惠民的目的,富戶、商人看病收錢,收的價高點。”
朱棣想了想,搖頭說道:“你這太想當然了,富戶憑什麽到惠民藥局看病,明知道你要狠宰別人一刀,而且怎麽區分富戶和平民?要知道越是這種模糊不清的地方,就越有人喜歡下手,你這樣做,弄到後麵可能就是富戶看病不要錢,平民看病收高價了。”
何秋想了想,不得不承認,朱棣說的很有道理,這種事情是最有可能出現的。
想到這,何秋有些泄氣,懶懶的說:“那我真的沒辦法了,隻能還是當課稅來收了,全靠朝廷的財政補貼。可是這樣隻進不出確實長久不了,難不成也學糧倉?新藥進,舊藥出?”
朱棣搖了搖頭,“算了,這也不過是小事,我一並匯報給父皇,先讓他查處惠民藥局裏的貪官,至於怎麽改就交給朝廷上的人吧。”
何秋隻能點點頭,默認了,雖然他心裏很清楚,這不是什麽小事,事關天下百姓的民生,可以說在古代,這惠民藥局是唯一一個免費的公共醫療機構了。
它肩上的任務,可是重的很!
不過現下確實沒什麽好辦法,何秋也隻能希望,在這本《赤腳醫生手冊》大行天下後,能識字的百姓能多一條活路。
朱棣拿起之前何秋說的軍中醫療機構設置的手稿,看了起來。何秋默默地喝著茶,嘴裏說不上是什麽滋味。
朱棣看完,也有些歎服,何秋製定的這個製度,不得不說很是巧妙。他沒有想著在軍中設置內科,主要都是外科的醫生,甚至一般的軍士都能擔任。
隻要會用刀,明白了這份稿子上寫的東西,身邊有藥,就能做一個簡單的清創手術。
至於裏麵寫的石灰防疫,傷兵營製度等等,無一不顯出何秋的智慧,就是這樣後勤上的壓力確實不小,除了糧草,還要輸送這麽多藥材、生石灰等等。
朱棣考慮了下,決定還是按照老辦法,把這個東西變成一份奏疏,上書給朱元璋,讓他考慮到底實行不實行。
至於他自己的燕王護衛裏,自然是要實行的,前不久馬和回來了,匯報了一個大好的消息,長蘆鹽場已經出鹽了,效率還不低,他手上有這麽多精鋼,還有鹽,那肯定是不會缺錢的。
就是有些犯忌諱,自古鹽鐵都是專營,他一個人藩王挨上這些,不是什麽好事,不過現在朱棣也不舍得把這些交出去,利益太大了,隻能掩耳盜鈴,希望父皇看不見了。
不過聽到何秋說,這是他師傅當年解剖外族屍體得出來的結論,林朔就釋然了,外族不算人,沒毛病。
能給華夏的醫術帶來進展,這就是這些蠻夷最大的貢獻了。林朔一邊這麽想著,一邊打算等回去以後,自己也雇人買些蠻夷的屍體來解剖。
何秋還領著林朔去顯微鏡那,觀察了細菌,林朔這真的是大吃了一驚,解剖學還在他的理解範圍裏,這細菌就太神奇了。
他實在沒想到,世上還有如此精巧的器物,能通過這個觀察到這麽小的東西。
林朔自語道:“佛說,水中四萬八千蟲,看來還是真的啊?那所謂的外邪入體,也就是細菌入侵人體了?”
何秋撓了撓頭:“這個我就真的不知道了,還需要林醫官你親自探明原因了。”
林朔嘴上說著好說好說,但一雙手死死地抱住一台顯微鏡不放,何秋就明白了林朔的心思了。
隻能很是無奈的許諾,等林朔走的時候,送給他一台,又簡單的給林朔講了講如何製作倍數沒那麽高的顯微鏡,可以用來給學徒們用。
“總算把他送走了。”看著林朔遠去的背影,何秋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邊上的朱棣麵上不顯,隻是看著何秋道:“我看你可沒有這麽討厭他。”
何秋隨口說到,“不管是誰,認真想要求學的人,總不至於被討厭。”
然後何秋又認真的和朱棣說:“懟了,我這裏還有一份東西,是關於軍營裏的醫學設置的,你一會可以拿著看看。”
朱棣點了點頭,這是好事,他自然不會反對,隻是忍不住歎了口氣,“唉,按你這些法子治軍,旁的都好說,就是太費錢糧了。”
何秋認真的說道:“若不如此,如何才能激起人們參軍的熱情?文強武弱不是什麽好事,最好的局麵還是文武並重。
而且有了這些手段,配合武學,才能真正提高武人的地位,要不然你也不想未來手底下全是不會打仗的文臣吧?”
朱棣幽幽的說:“出將入相,嘿,現在還有幾多進士有這樣的能力?”
何秋帶著朱棣往自家小院裏走,一路上不斷有學生給他打招呼,他也不斷的回禮。
到了書房,何秋沒忍住,先把惠民藥局的事和朱棣講了。
朱棣也沒想到還能有這麽一出,他忍不住問道:“這是真的?這些醫官有這麽大膽?”
何秋點了點頭:“恐怕就是如此。”
朱棣想了想,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說道:“可是我看上次惠民藥局配合著救災,不是還可以嗎?”
何秋翻了個白眼,“救災那次,它們有出什麽醫生嗎?就說需要提供的藥材,不也不是他們全出的,還有不少民營藥鋪配合。”
朱棣認真回想了下,這好像還是真的,搖了搖頭,說道:“人性之貪,可見一斑啊。”
何秋忍不住吐槽道:“這還真不算貪,比起常平倉上的人,那可真是清廉多了,哪次賑災不先殺幾個倉官祭天,再來一出火龍燒倉?”
朱棣狠狠地瞪了何秋一眼,何秋很不服氣,反瞪了回去。
朱棣罵道:“老子是你嶽父,你小子注意點身份!”
何秋的聲勢一下子就弱了,這個還真的沒法回避,身份天然低他一頭。
朱棣這才得意的問道:“你有什麽法子解決沒有?”
何秋撇了撇嘴,“我能有什麽好法子。”
朱棣不耐煩的說:“快說,裝什麽呀。”
何秋才不情願的回答道:“先說醫生,這個我真的沒什麽好辦法解決,醫生的地位隻要一日不能跟讀書人齊平,那就不可能有太多好醫生,隻要是個腦子正常的人,看到現在的社會待遇,就知道讀書比學醫強。”
“而且我後麵去打聽了,惠民藥局裏麵根本留不住人,在裏麵幹實在沒前途,沒人去看病,鍛煉不了醫術;薪水低,養不活自己;沒有升遷的路子,可能一輩子就在一個崗位上,你說這種地方誰會去?”
“還盡喜歡招收那些醫戶子弟,都不管他們到底會不會治病,這不是草菅人命嗎?”
“至於藥材,我覺得還是別讓地方當課稅上交了,苛捐雜稅之可怕,我不說,你心裏也有底。而且真正能征收上來的很少不說,交上來的也大多是賣不出價的次品。”
“最好的辦法還是買,朝廷出錢買藥,如果錢不夠,也很簡單,立個規矩,貧者看病基本不花錢,算是達到惠民的目的,富戶、商人看病收錢,收的價高點。”
朱棣想了想,搖頭說道:“你這太想當然了,富戶憑什麽到惠民藥局看病,明知道你要狠宰別人一刀,而且怎麽區分富戶和平民?要知道越是這種模糊不清的地方,就越有人喜歡下手,你這樣做,弄到後麵可能就是富戶看病不要錢,平民看病收高價了。”
何秋想了想,不得不承認,朱棣說的很有道理,這種事情是最有可能出現的。
想到這,何秋有些泄氣,懶懶的說:“那我真的沒辦法了,隻能還是當課稅來收了,全靠朝廷的財政補貼。可是這樣隻進不出確實長久不了,難不成也學糧倉?新藥進,舊藥出?”
朱棣搖了搖頭,“算了,這也不過是小事,我一並匯報給父皇,先讓他查處惠民藥局裏的貪官,至於怎麽改就交給朝廷上的人吧。”
何秋隻能點點頭,默認了,雖然他心裏很清楚,這不是什麽小事,事關天下百姓的民生,可以說在古代,這惠民藥局是唯一一個免費的公共醫療機構了。
它肩上的任務,可是重的很!
不過現下確實沒什麽好辦法,何秋也隻能希望,在這本《赤腳醫生手冊》大行天下後,能識字的百姓能多一條活路。
朱棣拿起之前何秋說的軍中醫療機構設置的手稿,看了起來。何秋默默地喝著茶,嘴裏說不上是什麽滋味。
朱棣看完,也有些歎服,何秋製定的這個製度,不得不說很是巧妙。他沒有想著在軍中設置內科,主要都是外科的醫生,甚至一般的軍士都能擔任。
隻要會用刀,明白了這份稿子上寫的東西,身邊有藥,就能做一個簡單的清創手術。
至於裏麵寫的石灰防疫,傷兵營製度等等,無一不顯出何秋的智慧,就是這樣後勤上的壓力確實不小,除了糧草,還要輸送這麽多藥材、生石灰等等。
朱棣考慮了下,決定還是按照老辦法,把這個東西變成一份奏疏,上書給朱元璋,讓他考慮到底實行不實行。
至於他自己的燕王護衛裏,自然是要實行的,前不久馬和回來了,匯報了一個大好的消息,長蘆鹽場已經出鹽了,效率還不低,他手上有這麽多精鋼,還有鹽,那肯定是不會缺錢的。
就是有些犯忌諱,自古鹽鐵都是專營,他一個人藩王挨上這些,不是什麽好事,不過現在朱棣也不舍得把這些交出去,利益太大了,隻能掩耳盜鈴,希望父皇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