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遼西苦寒
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 作者:武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大明開始推廣青貯法,讓廣大的牧民們緩了口氣,通過不斷的和大明通商,很多蒙古人也發到財了,這讓他們很感激大明。
對於這些人來說,能做大明的狗,那真的是件很榮幸的事。
要不是大明,他們說不定還要世代受蒙古貴族們的壓迫,哪能過得像現在這般輕鬆?
這其實都是何秋帶來的變化,隻不過是何秋本人對這些變化一無所知罷了。
因為有朱元璋在場,不少蒙古人都很渴望在他麵前好好表現一番,說不定就能搏一個前程了。
這次那達慕大會參加的人數,就比寧王預想中的多了太多。
很多蒙古大漢在一邊不斷的做著熱身運動,相互之間暗自較勁。
藍玉雖然心中有些焦躁,可麵上還不能顯露,要不然怎麽才能叫與民同樂了呢?
朱元璋在看台上,攜著朱高熾看得津津有味的,爺孫倆笑嗬嗬的,可是苦了一直在一邊執勤的士卒們。
這次的那達慕大會可謂是精彩紛呈,蒙古人希望能在朱元璋麵前展露他們的勇武,可接到朱元璋命令的這些參加大會的精銳士兵們,也同樣不希望失敗。
不管怎麽說,他們既然選擇參賽,當然更希望能夠成為大會的最大獲利者。
特別是他們現在還代表了大明的士卒,參加比賽,一定程度上他們還代表了朱元璋這個天子的臉麵。
但也正因為如此,雙方算是打出真火來了,射箭和賽馬還好些,摔跤那現場可是夠慘烈的。
幾乎參賽的雙方那是人人掛彩,要不是有朱元璋在現場看著,恐怕這事早就變成了一幫人的搏命鬥毆了。
一旁圍觀的蒙古部民和部分漢民卻沒有在乎這些,隻是大聲歡呼,隻覺得這個大會實在是太刺激了。
這次的那達慕大會也就持續了三天,朱元璋也就在這等了三天,等到大會結束的時候。
何秋跑去找到朱元璋建議道。
“臣請陛下拔耀一批獲勝的蒙古人,充任軍中的百戶,或是直接充當陛下親衛,這也是匈奴和突厥人故技。”
匈奴人和突厥人確實有這樣的傳統,喜歡從自己周邊的那些小部落中挑選勇士,然後征召到他們的本部,此後就成為他們本部的人馬。
若不這麽做,單靠他們兩個民族本部的那點人口,如何統治廣袤的草原?
何況但凡是能從這樣的大會中脫穎而出的蒙古人,身板也哦度不錯,或者就是有一手自己的絕活。
就是不能真的成為一方將帥,但作為護衛和衝陣之士,他們還是夠格的。
更不用說,大明的物資豐富,一旦他們從蒙古部族脫離,要不了多久,恐怕就完全融入到大明的體係中去了,說不定還要比一般的漢人更為忠誠。
因為他們能在大明依靠的,就隻有大明天子。
朱元璋思量了一番,覺得這事確實挺劃算的,還能以一種溫和的姿態,悄悄收攬蒙古人中的精英。
於是在朱元璋臨走前,就特意喊來的還在大寧的蒙古貴族們,將自己的決定宣布了出來。
並且把挑選蒙古人的這種措施定為國策,以後每年都會實施,這些人都會成為大明的中低層軍官。
蒙古貴族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大明的險惡用心,反而很是開心,因為一旦這些勇士去了大明,就是出於麵子,大明也不會對勇士出身的部族過於苛刻了。
告別了大寧的一行人,朱元璋又領著自己身邊的一堆人,繼續往北出發。
朱元璋特意讓藍玉沿著當年他出塞,剿滅北元殘餘的路線,一路往捕魚兒海進發。
路上就經過了遼河一帶,這裏也是當初大明打的納哈出投降的地方。
現今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安放著朵顏三衛,他們中的士兵都在大寧,處於大明的軍事體係中,可他們的部民則是在這片水草豐茂的地區休養生息。
朱元璋敏銳的感覺到,若是這塊地區就這麽留給朵顏三衛,恐怕會增長他們不該有的野心。
何秋參考曆史,也知道後來的兀良哈三部也是時叛時降,成為明初的一處禍患。
既然如此,當然是把這塊土地分割開來,比較合適。
何秋當即就建議朱元璋,繼續往這片土地上移民,移民漢人。
這片地方雖然可以用來放牧,但明顯用於耕種的收益更大!
隻是遼河平原和漠南草原一直挨在一起,若是在這個地方耕種,朱元璋也不得不考慮成本問題。
萬一大明正在這裏墾殖,蒙古人反叛了,憑借著騎兵來去如風的特性,恐怕大明的墾殖結果會全部落到蒙古人的手上啊。
另外則是因為遼河一帶實在太冷了,冷到幾乎沒有百姓願意主動選擇前往遼東遼西。
就是之前的大寧,冬天都極為寒冷,移民過去屯墾的人,還都是朝廷半強迫式的押送過去的。
如今的大明流民很少,國朝之初大都是這樣,十室九空,也跟不缺地中。
自然淪為佃戶的百姓就少了很多,願意背井離鄉的,也多為黃河一帶,時常被黃河水淹的人們。
朱元璋心中稍稍有些愧疚,黃河的問題已經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了,可之前朝廷手中沒錢,隻能一直視而不見。
如今朝廷有了錢,第一個維護、修建的還是淮河水係的河道,誰讓安徽這邊是朱元璋的起家之地呢?
出於這種政治考量,朱元璋隻能再次將黃河沿岸的百姓們的需求延後,使用移民實邊的手段,盡量減輕百姓們的苦難。
可是這次走到了遼西,朱元璋又發現,即便是將黃河沿岸的百姓遷移到遼西,他們也沒落到太多的好處,隻能保持自己不被餓死,但還有被凍死的威脅。
朱元璋心中一軟,下令免除遼西各地三年的稅賦,其實這也是皇帝出巡的應有之意。
隻是之前的北平、遵化等地,無一不是比較富裕的地方,朱元璋的免稅的力度較小,隻是免了一年的。
不要看遼西現代比較發達,就想當然的認為這裏也是相當值得開墾的土地。
如今的遼西,大片的黑土地,在霜凍期硬的像石頭一樣,靠人力開墾土地十分艱難,要不是因為這樣,百姓們也不會勉強落個溫飽,畢竟東北可是地廣人稀啊。
對於這些人來說,能做大明的狗,那真的是件很榮幸的事。
要不是大明,他們說不定還要世代受蒙古貴族們的壓迫,哪能過得像現在這般輕鬆?
這其實都是何秋帶來的變化,隻不過是何秋本人對這些變化一無所知罷了。
因為有朱元璋在場,不少蒙古人都很渴望在他麵前好好表現一番,說不定就能搏一個前程了。
這次那達慕大會參加的人數,就比寧王預想中的多了太多。
很多蒙古大漢在一邊不斷的做著熱身運動,相互之間暗自較勁。
藍玉雖然心中有些焦躁,可麵上還不能顯露,要不然怎麽才能叫與民同樂了呢?
朱元璋在看台上,攜著朱高熾看得津津有味的,爺孫倆笑嗬嗬的,可是苦了一直在一邊執勤的士卒們。
這次的那達慕大會可謂是精彩紛呈,蒙古人希望能在朱元璋麵前展露他們的勇武,可接到朱元璋命令的這些參加大會的精銳士兵們,也同樣不希望失敗。
不管怎麽說,他們既然選擇參賽,當然更希望能夠成為大會的最大獲利者。
特別是他們現在還代表了大明的士卒,參加比賽,一定程度上他們還代表了朱元璋這個天子的臉麵。
但也正因為如此,雙方算是打出真火來了,射箭和賽馬還好些,摔跤那現場可是夠慘烈的。
幾乎參賽的雙方那是人人掛彩,要不是有朱元璋在現場看著,恐怕這事早就變成了一幫人的搏命鬥毆了。
一旁圍觀的蒙古部民和部分漢民卻沒有在乎這些,隻是大聲歡呼,隻覺得這個大會實在是太刺激了。
這次的那達慕大會也就持續了三天,朱元璋也就在這等了三天,等到大會結束的時候。
何秋跑去找到朱元璋建議道。
“臣請陛下拔耀一批獲勝的蒙古人,充任軍中的百戶,或是直接充當陛下親衛,這也是匈奴和突厥人故技。”
匈奴人和突厥人確實有這樣的傳統,喜歡從自己周邊的那些小部落中挑選勇士,然後征召到他們的本部,此後就成為他們本部的人馬。
若不這麽做,單靠他們兩個民族本部的那點人口,如何統治廣袤的草原?
何況但凡是能從這樣的大會中脫穎而出的蒙古人,身板也哦度不錯,或者就是有一手自己的絕活。
就是不能真的成為一方將帥,但作為護衛和衝陣之士,他們還是夠格的。
更不用說,大明的物資豐富,一旦他們從蒙古部族脫離,要不了多久,恐怕就完全融入到大明的體係中去了,說不定還要比一般的漢人更為忠誠。
因為他們能在大明依靠的,就隻有大明天子。
朱元璋思量了一番,覺得這事確實挺劃算的,還能以一種溫和的姿態,悄悄收攬蒙古人中的精英。
於是在朱元璋臨走前,就特意喊來的還在大寧的蒙古貴族們,將自己的決定宣布了出來。
並且把挑選蒙古人的這種措施定為國策,以後每年都會實施,這些人都會成為大明的中低層軍官。
蒙古貴族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大明的險惡用心,反而很是開心,因為一旦這些勇士去了大明,就是出於麵子,大明也不會對勇士出身的部族過於苛刻了。
告別了大寧的一行人,朱元璋又領著自己身邊的一堆人,繼續往北出發。
朱元璋特意讓藍玉沿著當年他出塞,剿滅北元殘餘的路線,一路往捕魚兒海進發。
路上就經過了遼河一帶,這裏也是當初大明打的納哈出投降的地方。
現今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安放著朵顏三衛,他們中的士兵都在大寧,處於大明的軍事體係中,可他們的部民則是在這片水草豐茂的地區休養生息。
朱元璋敏銳的感覺到,若是這塊地區就這麽留給朵顏三衛,恐怕會增長他們不該有的野心。
何秋參考曆史,也知道後來的兀良哈三部也是時叛時降,成為明初的一處禍患。
既然如此,當然是把這塊土地分割開來,比較合適。
何秋當即就建議朱元璋,繼續往這片土地上移民,移民漢人。
這片地方雖然可以用來放牧,但明顯用於耕種的收益更大!
隻是遼河平原和漠南草原一直挨在一起,若是在這個地方耕種,朱元璋也不得不考慮成本問題。
萬一大明正在這裏墾殖,蒙古人反叛了,憑借著騎兵來去如風的特性,恐怕大明的墾殖結果會全部落到蒙古人的手上啊。
另外則是因為遼河一帶實在太冷了,冷到幾乎沒有百姓願意主動選擇前往遼東遼西。
就是之前的大寧,冬天都極為寒冷,移民過去屯墾的人,還都是朝廷半強迫式的押送過去的。
如今的大明流民很少,國朝之初大都是這樣,十室九空,也跟不缺地中。
自然淪為佃戶的百姓就少了很多,願意背井離鄉的,也多為黃河一帶,時常被黃河水淹的人們。
朱元璋心中稍稍有些愧疚,黃河的問題已經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了,可之前朝廷手中沒錢,隻能一直視而不見。
如今朝廷有了錢,第一個維護、修建的還是淮河水係的河道,誰讓安徽這邊是朱元璋的起家之地呢?
出於這種政治考量,朱元璋隻能再次將黃河沿岸的百姓們的需求延後,使用移民實邊的手段,盡量減輕百姓們的苦難。
可是這次走到了遼西,朱元璋又發現,即便是將黃河沿岸的百姓遷移到遼西,他們也沒落到太多的好處,隻能保持自己不被餓死,但還有被凍死的威脅。
朱元璋心中一軟,下令免除遼西各地三年的稅賦,其實這也是皇帝出巡的應有之意。
隻是之前的北平、遵化等地,無一不是比較富裕的地方,朱元璋的免稅的力度較小,隻是免了一年的。
不要看遼西現代比較發達,就想當然的認為這裏也是相當值得開墾的土地。
如今的遼西,大片的黑土地,在霜凍期硬的像石頭一樣,靠人力開墾土地十分艱難,要不是因為這樣,百姓們也不會勉強落個溫飽,畢竟東北可是地廣人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