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蛋!他怎敢如此狂妄!”


    軍隊中後方,李牧黝黑中略微泛白的濃眉皺起,霎時間便勃然大怒。


    他們知道吳銘的不好惹,明白如果想通過強硬手段直接拿下吳銘,自己的手下可能會犧牲無數將士的性命;


    所以他們一開始選擇了談判式的溝通。


    但誰知道,吳銘直接就開打,一副懶得和他們再多說一句話的樣子,如此霸道肆意的行為,怎能不讓李牧等人內心泛起怒意。


    而隨著吳銘的衝陣。


    十萬大軍也瞬間有些躁動起來。


    敏銳察覺到這一點的李牧看了眼王翦的方向。


    而不止李牧一個人,七國中其他的許多將領,包括李斯、張良等人,皆是下意識的看了眼王翦的方向。


    因為這一次六國十萬聯軍的行軍途中,他們已經通過商議,確定了聯軍暫時以秦國的王翦為首。


    李牧和其他人對此並沒有發表什麽多餘的意見,原因也都很簡單。


    因為強秦的國力,也因為聯軍中將士數量最多的就是秦軍,再加上王翦的聲望,這些足以讓王翦並不需要出多大的風頭;


    便水到渠成般的直接拿下‘帶頭大哥’的位置。


    這也讓李斯若有所思,想清楚了一路上王翦為什麽好幾次麵對他的暗示,皆是不怎麽理會。


    不過王翦和李牧等人也各自心知肚明;


    說是以王翦為首,但王翦對其餘五國的軍隊並沒有多大的調動權。


    如果三國時期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盟主袁紹對其餘諸侯如曹操、袁術等的調動權是十的話;


    那王翦就隻有一也不到。


    所以待眾人看王翦並沒有做出‘向其餘五國發號旗令’這樣彼此都尷尬的舉動後;


    李牧等人也都收回了目光,把心思都放在了怎樣對付吳銘,和減少自己國家軍隊傷亡的方麵!


    這一次,之所以要選擇六國聯軍來拿下吳銘;


    除了因為吳銘的棘手外,便是秦、趙、魏、楚等六國,對齊國動了心思!


    ‘然而,十萬聯軍雖然兵強馬壯、人多勢眾,更有李牧將軍、王翦將軍這樣的七國名將……但終究是各自為營、一盤散沙;


    這六國十萬大軍,真的能留下這位披甲神君嗎?’


    大軍邊緣,張良內心想著,他雖然看不見吳銘的蹤影,但憑借大軍喊殺聲和慘叫聲的傳出方向,卻也能確定吳銘的位置。


    而流沙f4中,以張良和吳銘的接觸最少,但此時此刻,張良卻是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


    那就是這一次的十萬大軍,或許根本留不住吳銘!


    ‘如果十萬大軍依舊奈何不了這一位的話……七國未來的風雲會怎樣變幻;


    恐怕將會係於這位神君一人之手!”


    ……


    漫天的慘叫聲如同狂風般,隨著吳銘一人一劍的衝陣,掀起一大片腥風血雨;


    不時有馬匹和將士被吳銘撞飛在半空中,哀嚎著落地後砸倒一片。


    吳銘一開始選擇鑿穿的包圍圈方向,那裏駐紮的大多數是楚國軍隊。


    隨著楚國將士淒厲的喊叫聲越來越大,乃至透露出一股絕望;


    領頭的項梁也從一開始全副武裝,準備找吳銘‘決戰沙場’的姿態逐漸沉默下來;


    這讓一直拚死阻攔項梁去找吳銘的幾個親衛鬆了口氣。


    “此人……比傳聞中還要可怕……”


    項梁滿臉的凝重,他不缺悍勇,但他也和很多人一樣;


    從不認為‘螳臂當車’會是勇敢,那不過是愚蠢而已;


    而隨著楚軍的傷亡越來越大,項梁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悲痛後,便馬上施展號令,讓楚軍開始全麵防守。


    隻見不到半柱香後。


    隨著吳銘的衝陣,在李牧、王翦等領頭將領的命令下,包圍圈開始逐漸朝著楚軍的方向縮去;


    弓弩、戰車、騎兵……


    各類將士隨著將領們的調遣快速變動著,森嚴有度,散發肅殺之氣;


    尤其是趙國的李牧,這位號稱‘軍陣之神’的名將,趙國的將士在他的號令下;


    似乎成了一塊塊渾然一體的鐵板,光是氣勢就和周邊其他國家的士兵們區分出來;


    最為明顯的,就是和趙國一比便馬上相形見絀的韓國和魏國。


    ‘韓國國力羸弱,這一次來的軍隊數量也最少……但魏國……看來魏王倒是別有心思!’


    李牧霎時間便察覺到了什麽,但眸光閃爍一下後,他並沒有露出什麽異樣之色,把精力開始集中在吳銘的身上。


    而吳銘把楚軍整整鑿穿了一半後;


    方向猛的一轉,轉而衝向了楚軍另一側的趙軍!


    這讓項梁和諸多楚軍將領暗自鬆了口氣的同時,李牧也是大喝一聲:


    “好膽!今日本將軍就領教一下閣下千軍辟易的手段!


    也用閣下的血來祭奠先前死在閣下手中的趙國將士亡魂!”


    ……


    趙國軍隊,吳銘並不是第一次交手。


    先前,在這個已經被吳銘追殺到消失匿跡的羅網組織挑撥下,和其有利益關係的趙、齊兩國貴族,皆是選擇對吳銘出了手。


    但和那一次被吳銘輕而易舉便鑿穿的趙國軍隊不同;


    此時在李牧的領導下,吳銘麵對的趙軍強大了太多,無論是裝備、兵力、士氣、戰鬥力……皆是相差甚大。


    吳銘在李牧越來越陰沉的臉色下,把趙軍鑿穿一半後;


    體內的氣血和內力也逐漸見底。


    “不要讓他施展恢複體力和內力的手段!”


    隨著看出端倪的李牧的厲聲大喝;


    圍住吳銘的趙軍將士,皆是或用兵刃,或用繩索,把吳銘周邊的殘兵斷刃都掃到了一旁;


    讓吳銘沒有隨手‘嚼鐵’的機會!


    吳銘臉色如常,手中含光劍如同在畫卷上隨手勾勒,‘輕盈’的劃斷了身側一個趙國士兵的身體,潑灑磅礴血霧;


    腳步一轉,身體朝著後方撤去。


    他體內如今的罩門已經越來越小,近乎消失,而以他此時的肉體防禦力,即使氣血之力和內力缺失,導致不足以撐起‘硬功之膜’;


    但也不是尋常士兵能傷到的,他要開始拉扯了,當一個人的機動性等各方麵素質是敵人的百倍、千倍時;


    你會發現‘風箏’敵人的難度遠比你想象的小!


    然而下一瞬。


    “錚——”


    吳銘四周的尋常趙軍士卒中,突然有幾個身穿普通士卒服飾,但手持利刃的武道高手一起朝著吳銘發難!


    “哼,早就察覺到不對勁了!”


    冷哼一聲的吳銘並沒有露出任何驚慌之色,反而眼眸中精芒大漲,一座插滿神劍的虛擬山峰拔地而起;


    朝著那幾個武道高手碾壓了過去。


    霎時間幾個武道高手臉色一白,身形踉蹌;


    但領頭的一個卻是很快便掙脫出來,讓吳銘也有些意外,輕咦了一聲。


    “受死!”


    領頭之人大喝一聲,手中厚重鋒利的長劍如同蛟龍出海,朝著吳銘的脖頸全力刺了過去!


    “——叮!”


    但隨著一聲脆響,吳銘卻是把頭一低,直接把那柄長劍用下巴夾在了自己的脖頸處。


    “怎麽可能?!連將軍的鎮嶽劍都……”


    領頭之人驚駭無比後便是臉色一急,想把鎮嶽劍抽回來,


    (ps。臨淄城之戰下一章完結,見書友們反響還不錯所以寫詳細了點,這章卡字數了。2395)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於國漫之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水煮大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水煮大郎並收藏縱橫於國漫之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