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帶你去個地方【五更】
空間種田:農女的奮鬥之路 作者:原味梅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照之前的預計,十月的時候差不多該斷糧了,木漁當然不會坐視這情況的發生,她早有應對之策。
十月斷糧是照著村民瘋狂耕地種田領走大部分糧食算的,村民不會將這部分糧食立刻吃掉,相當大一部分糧食都被囤了起來。
雖然在她看來這沒什麽好處,但是在餓怕了的村民眼裏,這就是安全感,是很有必要的,斷不可能放棄。
不過,在禾苗漸漸長起來,村民有了新的希望之後,這種情況得到了很大改善。
村民們相信很快就會迎來大豐收,到時候就會有很多糧食吃。
木漁在基礎田裏禾苗長得足夠高最鮮嫩的時候,讓人去割了些煮來給村民吃。
有些村民們很心疼,怎麽能這麽糟蹋莊稼呢?
她順勢說出了現在的困境,一直發糧食,現在糧倉裏沒有太多糧食了,隻能這麽摻著吃才能堅持到莊稼成熟。
如此一來,很多村民紛紛表示以後可以不多領糧食了,更有村民將自家囤的糧食拿出來交給木漁。
木漁很感動,順勢推出了新的辦法,新的獎勵糧記在賬上,等這些莊稼收獲之後一並結算。
這樣一來,靠著剩下那些糧食,攙著禾苗煮飯吃,再撐一個月左右不是問題。
當然,肯定是能撐到莊稼成熟時候的。
木漁花了些時間把這事處理完之後,整個人便閑了下來,好在這陣子村裏的人都挺閑,倒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
她每天不是在田間轉,就是在村裏轉,尋找著需要處理的事情。
這天她無處可轉了,便留在石屋後院看著早前種下的那些黍子發呆。
許久不見的楊二郎再次找上門來,語出驚人,
“我帶你去個地方。”
……
兩人很久不在一起了,相處間感覺有些怪。
但是一起走了一段路之後,那種熟悉感漸漸又回來了。
“你說山腰處有大戶人家的莊園,我們上山時怎麽沒看到?”
木漁跟著楊二郎穿過一處狹窄的山洞離開桃源村,循著一條幾乎辨不出的小路往山下走去。
“那莊園和村子不在一處,正常上山是能看到莊園那邊的山路的,但當時我們是直衝著村子來的,所以避開了莊園。”
“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奔著莊園去,也是發現不了村子的?”
“發現不了。村子和莊園的人做了十多年交易,莊園的人都不知道村子的具體位置,隻知道在山上。”
木漁點了點頭,這她就放心了。
“如今我們已經安定下來,再有一個月收獲了糧食就徹底沒了拘束,是該想想別的問題了。”
“別的問題?”
木漁能想到的別的問題和莊園也沒什麽關係,即便糧食問題解決了對內還有很多別的問題,暫時顧不上對外啊。
“我們在這裏生存了上百年,每每還要下來與莊園的人做交易,用獵物、山珍、草藥來換些鹽、糖、布匹等的物資。
別的不說,我們的鹽就不夠吃的。
你在雜貨鋪買的鹽早就吃光了吧,崖鹽產量不行,質量也不行,短時間還能湊合一下,長久肯定是不行的。
我們先來莊園這邊碰碰運氣。”
崖鹽是山中人能獲得的鹽。
木漁恍然明白過來,為什麽剛剛楊二郎問她空間裏有沒有糧食,她取出來後他隻點了點頭就讓她又收了回去,原來是想著拿糧食來做交易。
但還有個問題,她皺起眉頭來。
“但萬一莊園也和那些村子一樣,沒有人活下來呢?”
“我以前跟著大人去過莊園兩次,對莊園有些了解。
那莊園和我們村子差不多大,至少有兩口井,人也不少,他們壯年人更多,更有規矩,但耕種的土地並不比我們多。
老人說,他們不用為了生存辛勞,大多數人都不用辛苦種地,隻用做些別的活計,自有外麵的人給他們送糧食來吃。
據說以前還有他們的老爺夫人來這裏賞景打獵。
如果他們有得到外麵的糧食,那是不會出事的,如果他們沒繼續得到外麵的糧食,那多半和其他村子一樣了。”
楊二郎沉默一陣,繼續說道,
“如果莊園有人,我們就想辦法和他們交換我們缺乏的物資。
如果莊園已經沒人了,那麽大一個莊園他們總不能全搬走,我們可以去撿漏。
而且,水井他們總不能搬走的吧?
多兩處水源也是很不錯的收獲了。”
木漁覺得楊二郎說的很有道理,於是沒再說話,全心跟著他一陣趕路。
桃源村在山頂下的地方,而莊園在山腰下的地方,而且又在正相反的山兩麵,這段距離可是不小。
如果正常趕路,這段路得走上一整天。
不過楊二郎表示,跟他一起抄小道走快些,一天走個來回沒問題的。
兩人出發的時候,時間已經不是很早,上午還沒過半也差不多了,這般匆匆趕路一陣,等到正午太陽升到最高處的時候,楊二郎在一處凸起的山石上停了下來,指著遠處的牆院給木漁看。
“看,那就是莊園了。”
木漁也站上山石,看到了那一片連綿的院牆和幾處屋頂。
這確實是處不小的莊園,且看距離已經很近了。
她來了精神,招呼著楊二郎快些趕路好早些探明莊園裏的情況。
很快,兩人到了莊園的一片院牆處,沿著院牆一直走尋找莊園的入口。
楊二郎語氣略帶感慨,
“我上次來這裏的時候,年紀和你差不多大,一眨眼,就五年多過去了……”
說完,他看向對著院牆到處看的木漁,露出了了然的笑意,他當年也是這般好奇,帶他來的長輩也像他現在這樣,隻是笑著看著。
但五年時間過去,早已物是人非了。
楊二郎還沒從回憶中徹底清醒過來,就聽見身邊的木漁發出像他當年一樣的驚呼聲。
隻不過,他那時候驚訝之間摻著驚喜,而木漁則是驚訝之中摻著遺憾。
他向著木漁的方向看去,視線越過木漁,看到了讓木漁驚呼的景象。
門戶大開,滿目衰敗,荒無人煙。
看來,莊園也沒能逃過。
(本章完)
十月斷糧是照著村民瘋狂耕地種田領走大部分糧食算的,村民不會將這部分糧食立刻吃掉,相當大一部分糧食都被囤了起來。
雖然在她看來這沒什麽好處,但是在餓怕了的村民眼裏,這就是安全感,是很有必要的,斷不可能放棄。
不過,在禾苗漸漸長起來,村民有了新的希望之後,這種情況得到了很大改善。
村民們相信很快就會迎來大豐收,到時候就會有很多糧食吃。
木漁在基礎田裏禾苗長得足夠高最鮮嫩的時候,讓人去割了些煮來給村民吃。
有些村民們很心疼,怎麽能這麽糟蹋莊稼呢?
她順勢說出了現在的困境,一直發糧食,現在糧倉裏沒有太多糧食了,隻能這麽摻著吃才能堅持到莊稼成熟。
如此一來,很多村民紛紛表示以後可以不多領糧食了,更有村民將自家囤的糧食拿出來交給木漁。
木漁很感動,順勢推出了新的辦法,新的獎勵糧記在賬上,等這些莊稼收獲之後一並結算。
這樣一來,靠著剩下那些糧食,攙著禾苗煮飯吃,再撐一個月左右不是問題。
當然,肯定是能撐到莊稼成熟時候的。
木漁花了些時間把這事處理完之後,整個人便閑了下來,好在這陣子村裏的人都挺閑,倒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
她每天不是在田間轉,就是在村裏轉,尋找著需要處理的事情。
這天她無處可轉了,便留在石屋後院看著早前種下的那些黍子發呆。
許久不見的楊二郎再次找上門來,語出驚人,
“我帶你去個地方。”
……
兩人很久不在一起了,相處間感覺有些怪。
但是一起走了一段路之後,那種熟悉感漸漸又回來了。
“你說山腰處有大戶人家的莊園,我們上山時怎麽沒看到?”
木漁跟著楊二郎穿過一處狹窄的山洞離開桃源村,循著一條幾乎辨不出的小路往山下走去。
“那莊園和村子不在一處,正常上山是能看到莊園那邊的山路的,但當時我們是直衝著村子來的,所以避開了莊園。”
“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奔著莊園去,也是發現不了村子的?”
“發現不了。村子和莊園的人做了十多年交易,莊園的人都不知道村子的具體位置,隻知道在山上。”
木漁點了點頭,這她就放心了。
“如今我們已經安定下來,再有一個月收獲了糧食就徹底沒了拘束,是該想想別的問題了。”
“別的問題?”
木漁能想到的別的問題和莊園也沒什麽關係,即便糧食問題解決了對內還有很多別的問題,暫時顧不上對外啊。
“我們在這裏生存了上百年,每每還要下來與莊園的人做交易,用獵物、山珍、草藥來換些鹽、糖、布匹等的物資。
別的不說,我們的鹽就不夠吃的。
你在雜貨鋪買的鹽早就吃光了吧,崖鹽產量不行,質量也不行,短時間還能湊合一下,長久肯定是不行的。
我們先來莊園這邊碰碰運氣。”
崖鹽是山中人能獲得的鹽。
木漁恍然明白過來,為什麽剛剛楊二郎問她空間裏有沒有糧食,她取出來後他隻點了點頭就讓她又收了回去,原來是想著拿糧食來做交易。
但還有個問題,她皺起眉頭來。
“但萬一莊園也和那些村子一樣,沒有人活下來呢?”
“我以前跟著大人去過莊園兩次,對莊園有些了解。
那莊園和我們村子差不多大,至少有兩口井,人也不少,他們壯年人更多,更有規矩,但耕種的土地並不比我們多。
老人說,他們不用為了生存辛勞,大多數人都不用辛苦種地,隻用做些別的活計,自有外麵的人給他們送糧食來吃。
據說以前還有他們的老爺夫人來這裏賞景打獵。
如果他們有得到外麵的糧食,那是不會出事的,如果他們沒繼續得到外麵的糧食,那多半和其他村子一樣了。”
楊二郎沉默一陣,繼續說道,
“如果莊園有人,我們就想辦法和他們交換我們缺乏的物資。
如果莊園已經沒人了,那麽大一個莊園他們總不能全搬走,我們可以去撿漏。
而且,水井他們總不能搬走的吧?
多兩處水源也是很不錯的收獲了。”
木漁覺得楊二郎說的很有道理,於是沒再說話,全心跟著他一陣趕路。
桃源村在山頂下的地方,而莊園在山腰下的地方,而且又在正相反的山兩麵,這段距離可是不小。
如果正常趕路,這段路得走上一整天。
不過楊二郎表示,跟他一起抄小道走快些,一天走個來回沒問題的。
兩人出發的時候,時間已經不是很早,上午還沒過半也差不多了,這般匆匆趕路一陣,等到正午太陽升到最高處的時候,楊二郎在一處凸起的山石上停了下來,指著遠處的牆院給木漁看。
“看,那就是莊園了。”
木漁也站上山石,看到了那一片連綿的院牆和幾處屋頂。
這確實是處不小的莊園,且看距離已經很近了。
她來了精神,招呼著楊二郎快些趕路好早些探明莊園裏的情況。
很快,兩人到了莊園的一片院牆處,沿著院牆一直走尋找莊園的入口。
楊二郎語氣略帶感慨,
“我上次來這裏的時候,年紀和你差不多大,一眨眼,就五年多過去了……”
說完,他看向對著院牆到處看的木漁,露出了了然的笑意,他當年也是這般好奇,帶他來的長輩也像他現在這樣,隻是笑著看著。
但五年時間過去,早已物是人非了。
楊二郎還沒從回憶中徹底清醒過來,就聽見身邊的木漁發出像他當年一樣的驚呼聲。
隻不過,他那時候驚訝之間摻著驚喜,而木漁則是驚訝之中摻著遺憾。
他向著木漁的方向看去,視線越過木漁,看到了讓木漁驚呼的景象。
門戶大開,滿目衰敗,荒無人煙。
看來,莊園也沒能逃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