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入城
空間種田:農女的奮鬥之路 作者:原味梅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亮了,一行人開始繼續向黃沙城出發。
越往前走,他們遇到的災民就越多,並且這些災民似乎在無意識地朝他們靠攏過來,向他們討要糧食,不過礙於他們的武力威懾,敢這麽做的人沒有幾個,但等災民再多起來就不一定了。
木漁騎在馬上,比在馬車裏看的清楚多了,難免有些顧慮。
不過好在,在外麵的災民多到讓她忌憚之前,便有武鎮的人騎著馬從城裏出來接應他們了。
三四十壯漢騎著馬搖著旗呐喊者浩浩蕩蕩地衝過來,災民們紛紛避開。
武鎮大喊了一聲對上了口號,那些人便開路的開路,問好的問好。
想來之前傳信的人已經把情況說清楚,在這方麵倒沒有耗費什麽時間,有了這些人開路,接下來便沒再受到災民的阻礙,順順利利地在傍晚之前進入了黃沙城。
再入黃沙城,木漁感慨無比。
一開始穿來的時候就是在這裏,這裏算得上是她半個故鄉,也是在這裏遇到了她最好的朋友,這裏有著穿越之初那些狼狽又溫馨的時光。
她感慨完,武鎮就派人來送他們去休息的地方。
街巷上被毀壞的房屋不少,行走的人不多,兩類人非常容易區分。一類是戰士,這類人走路挺胸抬頭,直接打量著他們,一類是平民或者說附庸,這類人穿著破爛,走路畏畏縮縮,不敢抬頭亂看。
很快,就到了地方,那是一處很大的宅院,大概有三進,可以看出它的原主人非富即貴。
“木姑娘,我們老大說了,這處宅院就送給姑娘了。”
木漁從被摘掉的牌匾上回過神來,笑問,“這麽大的宅院,若是原主人回來,又該如何?”
黃沙城經此一遭,活著的人十不存一,大都流落在外,那些普通的民宅,征用便征用了,若是有人找來,左不過再補償他一套就是了,反正這樣的空民宅很多。但這樣的大宅院,卻是不好說的。
大家族有糧有人,消息靈通,更容易活下來,而且他們成員眾多,便是死了幾個,也還有其他人,以後找回來怕會扯皮。
那帶路的戰士說道,“這院子是原主人送給老大的,這家人死的就剩他一個了,還是老大把他救出來的,不會有人來找麻煩。”
“……這樣啊。替我謝謝你們老大,今日晚了,明天我再去找他談事情。”
“哎好。木姑娘我姓崔,你叫我小崔就行,我就住這街尾,宅子裏有什麽問題,你讓人去找我就行。”
送走小崔,木漁進了宅院,裏麵保存的還算不錯,就是裝飾陳設不是沒了就是被打砸過,好在基本的生活所需還是能維持的。
她兜圈子查看院子的功夫,管家帶著眾人把幾間屋子和廚房收拾好,然後來請示她。
“主家,那錦玉夫人非說要親自道謝,您看?”
木漁想了想,也確實該再見見錦玉,便說,“一起吃個晚飯就是了。”
“是。”
晚飯時,木漁在飯桌上見到了錦玉。
錦玉穿一身淺藍色的袍子,臉色還是發白,但比生產時那駭人的模樣好多了,大大的眼睛裏也有了神采。
一見她來,錦玉同她的兩個妹妹便立刻起身跪在她麵前,再度感謝她的恩德。
她連忙讓朱嬤嬤把人拉起來,自己也上手攙扶,勸道,“我知道你的心意了,不用這樣,快起來,你剛生產完要多注意養好身體才是。”
錦玉連連稱是。
飯桌上,木漁隨便問了幾個問題,錦玉都坦誠的答了。
“錦玉姐姐多大了?”
“使不得,恩人,您叫我錦玉就是了,使不得。我二十二了。”
木漁也不堅持這稱呼問題,隻是有些驚訝,先前朱嬤嬤和她說,錦玉是第一次生產,這在早婚的古代多少是有些離奇的。
“你多久成婚的?可有其他孩子?”
“我們曲族女子十四歲便會出嫁,我也一樣。並沒有其他孩子,我嫁與祁郎後,一直未有子嗣,家婆和長輩們都很不喜歡我,想讓祁郎休了我,但祁郎不肯,他總是安慰我……”
木漁:……懂了,這是一個生錯時代嫁對人的典型例子。
“那現在,你可有什麽找回其他族人的法子?曲族遠不遠?等過一陣,我讓護衛送你們回去嗎?”
錦玉沉默了一陣,再抬起頭時眼睛紅紅的,“我想留下來找祁郎,沒找到我,他一定不肯回曲族的。”
“那也好,你們有約定什麽地點嗎?比如要在哪裏見麵之類的。”
“黃沙城,我們是來黃沙城換糧食的。”
“那便好,黃沙城現在的掌權者是我的朋友,我會請他幫忙。對了,你有什麽讓他一看到就會找過來的東西嗎?或者話也行。”
錦玉點了點頭,眼睛更紅了。
……
木漁這邊悠然地吃飯聊天,武鎮那邊則忙的腳不沾地。
一回來,他就被心腹頭目們圍住了,這個一句那個一句的問來問去。
他吩咐了廚子今晚吃頓好的,這話的意思就是食物翻倍,能敞開肚皮吃,還能吃到葷腥。
接著就吩咐人去盯著卸糧入倉,安頓車馬,吩咐明天組織人手施粥,吸納災民入城之類的事宜,抽空才能回一個兄弟的問題。
這些人等的不耐煩,但又不敢打擾自家老大,隻好抓著回來的其他兄弟問話。
朱三作為武鎮的得力手下自然第一個被抓到,不過他正忙著執行武鎮的命令,一樣忙的腳不沾地,沒空理會他們。
於是性格跳脫愛八卦的小伍就被拉了壯丁。
“快說說,這一路上都發生了什麽事?”
“沒什麽特別的事,就是昨晚上有個孕婦生了。”
“誰的崽?”
“那誰知道,在外麵救的災民啦。”
“切,說點兒有用的,這次和你們一起回來的那姑娘、那些人是怎麽回事?”
“報信的人沒說麽?老大該仔細叮囑過了才是。”
“說了說了,但他知道的不多,翻來覆去就那幾句話,哎,你說說,那姑娘和咱老大到底有沒有一腿?”
(本章完)
越往前走,他們遇到的災民就越多,並且這些災民似乎在無意識地朝他們靠攏過來,向他們討要糧食,不過礙於他們的武力威懾,敢這麽做的人沒有幾個,但等災民再多起來就不一定了。
木漁騎在馬上,比在馬車裏看的清楚多了,難免有些顧慮。
不過好在,在外麵的災民多到讓她忌憚之前,便有武鎮的人騎著馬從城裏出來接應他們了。
三四十壯漢騎著馬搖著旗呐喊者浩浩蕩蕩地衝過來,災民們紛紛避開。
武鎮大喊了一聲對上了口號,那些人便開路的開路,問好的問好。
想來之前傳信的人已經把情況說清楚,在這方麵倒沒有耗費什麽時間,有了這些人開路,接下來便沒再受到災民的阻礙,順順利利地在傍晚之前進入了黃沙城。
再入黃沙城,木漁感慨無比。
一開始穿來的時候就是在這裏,這裏算得上是她半個故鄉,也是在這裏遇到了她最好的朋友,這裏有著穿越之初那些狼狽又溫馨的時光。
她感慨完,武鎮就派人來送他們去休息的地方。
街巷上被毀壞的房屋不少,行走的人不多,兩類人非常容易區分。一類是戰士,這類人走路挺胸抬頭,直接打量著他們,一類是平民或者說附庸,這類人穿著破爛,走路畏畏縮縮,不敢抬頭亂看。
很快,就到了地方,那是一處很大的宅院,大概有三進,可以看出它的原主人非富即貴。
“木姑娘,我們老大說了,這處宅院就送給姑娘了。”
木漁從被摘掉的牌匾上回過神來,笑問,“這麽大的宅院,若是原主人回來,又該如何?”
黃沙城經此一遭,活著的人十不存一,大都流落在外,那些普通的民宅,征用便征用了,若是有人找來,左不過再補償他一套就是了,反正這樣的空民宅很多。但這樣的大宅院,卻是不好說的。
大家族有糧有人,消息靈通,更容易活下來,而且他們成員眾多,便是死了幾個,也還有其他人,以後找回來怕會扯皮。
那帶路的戰士說道,“這院子是原主人送給老大的,這家人死的就剩他一個了,還是老大把他救出來的,不會有人來找麻煩。”
“……這樣啊。替我謝謝你們老大,今日晚了,明天我再去找他談事情。”
“哎好。木姑娘我姓崔,你叫我小崔就行,我就住這街尾,宅子裏有什麽問題,你讓人去找我就行。”
送走小崔,木漁進了宅院,裏麵保存的還算不錯,就是裝飾陳設不是沒了就是被打砸過,好在基本的生活所需還是能維持的。
她兜圈子查看院子的功夫,管家帶著眾人把幾間屋子和廚房收拾好,然後來請示她。
“主家,那錦玉夫人非說要親自道謝,您看?”
木漁想了想,也確實該再見見錦玉,便說,“一起吃個晚飯就是了。”
“是。”
晚飯時,木漁在飯桌上見到了錦玉。
錦玉穿一身淺藍色的袍子,臉色還是發白,但比生產時那駭人的模樣好多了,大大的眼睛裏也有了神采。
一見她來,錦玉同她的兩個妹妹便立刻起身跪在她麵前,再度感謝她的恩德。
她連忙讓朱嬤嬤把人拉起來,自己也上手攙扶,勸道,“我知道你的心意了,不用這樣,快起來,你剛生產完要多注意養好身體才是。”
錦玉連連稱是。
飯桌上,木漁隨便問了幾個問題,錦玉都坦誠的答了。
“錦玉姐姐多大了?”
“使不得,恩人,您叫我錦玉就是了,使不得。我二十二了。”
木漁也不堅持這稱呼問題,隻是有些驚訝,先前朱嬤嬤和她說,錦玉是第一次生產,這在早婚的古代多少是有些離奇的。
“你多久成婚的?可有其他孩子?”
“我們曲族女子十四歲便會出嫁,我也一樣。並沒有其他孩子,我嫁與祁郎後,一直未有子嗣,家婆和長輩們都很不喜歡我,想讓祁郎休了我,但祁郎不肯,他總是安慰我……”
木漁:……懂了,這是一個生錯時代嫁對人的典型例子。
“那現在,你可有什麽找回其他族人的法子?曲族遠不遠?等過一陣,我讓護衛送你們回去嗎?”
錦玉沉默了一陣,再抬起頭時眼睛紅紅的,“我想留下來找祁郎,沒找到我,他一定不肯回曲族的。”
“那也好,你們有約定什麽地點嗎?比如要在哪裏見麵之類的。”
“黃沙城,我們是來黃沙城換糧食的。”
“那便好,黃沙城現在的掌權者是我的朋友,我會請他幫忙。對了,你有什麽讓他一看到就會找過來的東西嗎?或者話也行。”
錦玉點了點頭,眼睛更紅了。
……
木漁這邊悠然地吃飯聊天,武鎮那邊則忙的腳不沾地。
一回來,他就被心腹頭目們圍住了,這個一句那個一句的問來問去。
他吩咐了廚子今晚吃頓好的,這話的意思就是食物翻倍,能敞開肚皮吃,還能吃到葷腥。
接著就吩咐人去盯著卸糧入倉,安頓車馬,吩咐明天組織人手施粥,吸納災民入城之類的事宜,抽空才能回一個兄弟的問題。
這些人等的不耐煩,但又不敢打擾自家老大,隻好抓著回來的其他兄弟問話。
朱三作為武鎮的得力手下自然第一個被抓到,不過他正忙著執行武鎮的命令,一樣忙的腳不沾地,沒空理會他們。
於是性格跳脫愛八卦的小伍就被拉了壯丁。
“快說說,這一路上都發生了什麽事?”
“沒什麽特別的事,就是昨晚上有個孕婦生了。”
“誰的崽?”
“那誰知道,在外麵救的災民啦。”
“切,說點兒有用的,這次和你們一起回來的那姑娘、那些人是怎麽回事?”
“報信的人沒說麽?老大該仔細叮囑過了才是。”
“說了說了,但他知道的不多,翻來覆去就那幾句話,哎,你說說,那姑娘和咱老大到底有沒有一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