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艘?……還真是想不到!這些船你都買過來了?”
奉天府,費老頭對那個被他派去朝鮮的理藩院的員外郎問道。
“尚書大人,卑職把那四十三艘都買下了,隻花了三十萬兩銀子!”尹泰恭恭敬敬的對費老頭說道。他是鑲黃旗人,章佳氏,本來在內務府任筆帖式,後來升了主事,兼內閣侍讀,直至而今,年已四旬,卻一直沒有再被升遷。後來被調到費老頭身邊做事,因為能力還行,被費老頭又調到了理藩院典屬清吏司任員外郎。
“四十多艘船總共隻花了三十萬兩?”
“正是。尚書大人,”尹泰躬身答道。
“這麽多?裏麵有小船?”費老頭斜眼看了尹泰一眼,有些疑惑地問道。
“大人,朝鮮國經營水師日久,其水師戰船極少小船,且大多堅固耐用,銃丸難傷。此次卑職所買戰船,並沒有一艘小船!”尹泰答道。
“嗯!看來朝鮮還是挺怕朝廷的。……我本以為你還會在朝鮮多呆上一些日子,頂多能買來十艘二十艘就算不錯了,卻沒有想到,居然一下子買來了四十多艘!這朝鮮國也太大方了一些吧?”費老頭疑惑道。
“大人,朝鮮為我大清藩屬,聽聞我們要買船,自然要逢迎一些的……”尹泰說道。其實,他自己也覺得有些蹊蹺,朝鮮君臣表現的實在有過於爽快了,哪怕是藩屬國,被強令裁減一半水師也不應該這麽輕輕鬆鬆地就答應啊。而且,聽說他要買船,也是幹脆利落,四十幾艘大船說開就開了過來。
“算了,先不管這些。那些船都已經派人送到大連了嗎?”費老頭又問道。
“請大人放心,隻等食鹽裝滿,船隊便可啟航,直奔長江口。船上都打上了內務府的標記,鹽引也不缺,隻需準備一些稅銀,就可順江而上由江蘇直入安徽。隻是……”
“隻是什麽?”
“大人,水手不夠。咱們的水手隻勉強夠二十支船用的。”尹泰答道。
“那就二十隻吧。另外二十先招水手,招到了再說!”費老頭說道。
“是,卑職已經讓下麵人去做了!”尹泰說道。
“嗯!做得好!……”費老頭笑道。
“尚書大人!”尹泰突然又叫了一聲。
“什麽事啊?”費老頭問道。
“大人,您此次以理藩院名義強令朝鮮裁撤一半水師,到底是為何啊?”尹泰問道。這個疑問一直就縈繞在他的心頭,從接到命令到出使朝鮮,再到回來見到費老頭,一直沒有想通。
“缺船用唄!鄰近就朝鮮有船,不找他們又找誰?”費老頭頭也不抬地說道。
“大人,您不要給卑職開玩笑了,怎麽會……”尹泰強笑道。
“沒有,我就是這個意思!”費老頭爽快地說道。
“大人,您……您怎麽能這樣?這樣會出事的!”尹泰急道。
“出事?能出什麽事?”費老頭微笑著問道。
“大人,這可是大事!朝鮮國君臣都以為是哪裏得罪了朝廷,已經派使臣進京進貢請罪去了。若是此事讓皇上知道,肯定會降罪下來的!”尹泰急道。
“向清廷請罪?嘿嘿,有意思!這強國外交就是爽!”費老頭暗暗喜道,麵上卻是一本正經:“我朝與朝鮮國邊境一直未曾完全勘定,雖朝鮮為我國之藩屬,然此事卻不可馬虎。其實,老夫所謂令其裁撤一半水師,並非真意,隻是想看看他們如何對待此事,由此為據,確定我國是應越過鴨綠江、土們江(圖們江,又稱豆滿江)定界,還是以兩江河心為界!如此而已。”
“果真如此?”你這老頭就瞎掰吧!尹泰當然不會相信費老頭這份強拉硬扯的理由,可是,他還真不好說什麽。
“那當然了,難不成我還會說謊不成?”費老頭懶洋洋地反問道。
“大人您當然不會!”尹泰陪笑道,兩個理由,他反倒更願相信費老頭是因為缺船用才到朝鮮去要的。
“大人,卑職此去朝鮮,卻是發覺有些奇怪!”笑完,尹泰又突然對費老頭說道。
“奇怪?怎麽奇怪了?”費老頭問道。
“大人,您的那個命令,朝鮮國王隻讓卑職等了兩天就答複了!而這裏麵更奇怪的就是……他們君臣居然沒有對卑職說過什麽不願的言辭!”尹泰緩緩地說道。
“你是覺得朝鮮君臣心裏有鬼?”費老頭一副“原來你小子也不是什麽善茬兒”的樣子看著尹泰,看得尹泰極不自在起來。
“正是!”尹泰咬咬牙,對費老頭躬身道:“不知道您可曾聽說過‘六使詰責’之事?”
“六使詰責?”
“順治七年,現任朝鮮國王李焞之祖李淏向朝廷奏報‘日本近以密書示通事,情形可畏,請築城訓練為守禦計’。朝廷不信,派遣密使前往朝鮮核實情況。結果查明朝鮮與日本素和好,奏折不實,卻似有與南明、鄭氏、日本聯兵之意。我世祖章皇帝得報,立即下詔斥責朝鮮國王,罷其用事大臣。此事,便是‘六使詰責’。”尹泰答道。
“好一個‘六使詰責’!看來,這幫朝鮮人確實有些詭謀!……可他們真的與日本素來交好?”費老頭有些不信地又問道。
“回大人,確實如此。此事完全有據可查!”尹泰答道。
“日本不是侵略過朝鮮嗎?那一次還是前明幫忙才打敗了日本人!我隻知道朝鮮人一向比較記仇,他們又怎麽跟日本交好起來了?”半大老小子你可別想蒙我!費老頭覺得尹泰有可能是想升官想得過頭了,這才故意想把事情鬧大的,不過話又說回來,朝鮮這麽聽話的把戰船毀了,倒是真有些出乎意料。
“大人,卑職所言句句屬實,絕不敢有絲毫妄論!”尹泰答道。
“既然這樣,你馬上派人,去查一查有沒有朝鮮的文案!”費老頭說道。
“……大人,朝廷在朝鮮有駐軍,又從來沒有派過探子,順治之後,一向連使臣也少有加派,何來文案?”尹泰反問道。
“沒文案?連北京也沒有?”費老頭問道。
“卑職可以保證。絕對沒有!”尹泰斬釘截鐵。
“那就派人去查!……順便通知一下薩提督,告訴他,讓他下令公州的奇佩多多留意!”費老頭看著尹泰笑了笑,又走過去拍了拍這家夥的肩膀,“嘿嘿”了兩聲說道:“尹泰啊,你很細心。這很好,很好……”
莫睛的車駕出了河南之後,就進了山西。不過,她去的一不是太原,二不是五台山,卻是臨汾。
她要去那裏見一個人!一個在商界之中,威名遠勝徽商總會會長王維和的人。
此人姓亢!人稱“亢百萬”!
清初,有一年山西大旱,萬民祈禱老天降雨,有人曾言:“上有老蒼天,下有亢百萬。三年不下雨,陳糧有萬擔。”
“亢百萬”,乃山西臨汾亢家堡的巨富,人言“亢氏為山西巨富”,“號稱數千萬兩,實為最富”。為什麽這麽富?曾有人說山西臨汾亢家是得李自成遺金而富。並煞有介事的編了一個傳說,說李闖王經山西將金銀“運藏亢處”,後來“乃歸亢氏”,並說亢家“拾得……財貨約計千萬”。
不管這些是不是真的,莫睛卻是知道一件事。前些年,葛禮任山西巡撫,剛上任不久,就下令全省,要“每兩錢糧加索火耗銀二錢”,以增加省庫收入,花用方便,他也好從中有所聚斂。但是命令一出,即刻引起全省百姓的群起反對,地主、商人亦無不拍案叫罵,尤其是臨汾、汾陽、長治等各府州縣反對更烈,於是聯名上書,懇請巡撫大人收回成令。因為加索火耗是按納稅比例分攤,富室負擔最重,遂推富商牽頭。亢嗣鼎作為臨汾首富,自然包括在內。巡撫葛禮一見部下送來的“呈狀”,火冒三丈,下令拘捕帶頭鬧事的富室大戶,“亢百萬”名列在首。臨汾縣縣令根據山西省巡撫的命令,一次又一次下達傳票(不敢親自上門抓),亢氏全家氣急交加,不知所措,後來想到“錢能通神,何況人乎?”家有錢財還怕一紙通緝令幹什麽?於是,當臨汾、汾陽、長治等地富室大戶多被拘囚於省城大牢,吃盡苦頭的時候,“亢百萬”卻已經在他的山東濟南錢莊處理商務去了。那些被拘於省城大牢者的家屬們見此,亦均通過人錢關節,以“認罰萬金”,得以釋放了事。
“家有金湖銀海,”這就是亢百萬!
莫睛此次來山西要找的,就是這個人!
...
奉天府,費老頭對那個被他派去朝鮮的理藩院的員外郎問道。
“尚書大人,卑職把那四十三艘都買下了,隻花了三十萬兩銀子!”尹泰恭恭敬敬的對費老頭說道。他是鑲黃旗人,章佳氏,本來在內務府任筆帖式,後來升了主事,兼內閣侍讀,直至而今,年已四旬,卻一直沒有再被升遷。後來被調到費老頭身邊做事,因為能力還行,被費老頭又調到了理藩院典屬清吏司任員外郎。
“四十多艘船總共隻花了三十萬兩?”
“正是。尚書大人,”尹泰躬身答道。
“這麽多?裏麵有小船?”費老頭斜眼看了尹泰一眼,有些疑惑地問道。
“大人,朝鮮國經營水師日久,其水師戰船極少小船,且大多堅固耐用,銃丸難傷。此次卑職所買戰船,並沒有一艘小船!”尹泰答道。
“嗯!看來朝鮮還是挺怕朝廷的。……我本以為你還會在朝鮮多呆上一些日子,頂多能買來十艘二十艘就算不錯了,卻沒有想到,居然一下子買來了四十多艘!這朝鮮國也太大方了一些吧?”費老頭疑惑道。
“大人,朝鮮為我大清藩屬,聽聞我們要買船,自然要逢迎一些的……”尹泰說道。其實,他自己也覺得有些蹊蹺,朝鮮君臣表現的實在有過於爽快了,哪怕是藩屬國,被強令裁減一半水師也不應該這麽輕輕鬆鬆地就答應啊。而且,聽說他要買船,也是幹脆利落,四十幾艘大船說開就開了過來。
“算了,先不管這些。那些船都已經派人送到大連了嗎?”費老頭又問道。
“請大人放心,隻等食鹽裝滿,船隊便可啟航,直奔長江口。船上都打上了內務府的標記,鹽引也不缺,隻需準備一些稅銀,就可順江而上由江蘇直入安徽。隻是……”
“隻是什麽?”
“大人,水手不夠。咱們的水手隻勉強夠二十支船用的。”尹泰答道。
“那就二十隻吧。另外二十先招水手,招到了再說!”費老頭說道。
“是,卑職已經讓下麵人去做了!”尹泰說道。
“嗯!做得好!……”費老頭笑道。
“尚書大人!”尹泰突然又叫了一聲。
“什麽事啊?”費老頭問道。
“大人,您此次以理藩院名義強令朝鮮裁撤一半水師,到底是為何啊?”尹泰問道。這個疑問一直就縈繞在他的心頭,從接到命令到出使朝鮮,再到回來見到費老頭,一直沒有想通。
“缺船用唄!鄰近就朝鮮有船,不找他們又找誰?”費老頭頭也不抬地說道。
“大人,您不要給卑職開玩笑了,怎麽會……”尹泰強笑道。
“沒有,我就是這個意思!”費老頭爽快地說道。
“大人,您……您怎麽能這樣?這樣會出事的!”尹泰急道。
“出事?能出什麽事?”費老頭微笑著問道。
“大人,這可是大事!朝鮮國君臣都以為是哪裏得罪了朝廷,已經派使臣進京進貢請罪去了。若是此事讓皇上知道,肯定會降罪下來的!”尹泰急道。
“向清廷請罪?嘿嘿,有意思!這強國外交就是爽!”費老頭暗暗喜道,麵上卻是一本正經:“我朝與朝鮮國邊境一直未曾完全勘定,雖朝鮮為我國之藩屬,然此事卻不可馬虎。其實,老夫所謂令其裁撤一半水師,並非真意,隻是想看看他們如何對待此事,由此為據,確定我國是應越過鴨綠江、土們江(圖們江,又稱豆滿江)定界,還是以兩江河心為界!如此而已。”
“果真如此?”你這老頭就瞎掰吧!尹泰當然不會相信費老頭這份強拉硬扯的理由,可是,他還真不好說什麽。
“那當然了,難不成我還會說謊不成?”費老頭懶洋洋地反問道。
“大人您當然不會!”尹泰陪笑道,兩個理由,他反倒更願相信費老頭是因為缺船用才到朝鮮去要的。
“大人,卑職此去朝鮮,卻是發覺有些奇怪!”笑完,尹泰又突然對費老頭說道。
“奇怪?怎麽奇怪了?”費老頭問道。
“大人,您的那個命令,朝鮮國王隻讓卑職等了兩天就答複了!而這裏麵更奇怪的就是……他們君臣居然沒有對卑職說過什麽不願的言辭!”尹泰緩緩地說道。
“你是覺得朝鮮君臣心裏有鬼?”費老頭一副“原來你小子也不是什麽善茬兒”的樣子看著尹泰,看得尹泰極不自在起來。
“正是!”尹泰咬咬牙,對費老頭躬身道:“不知道您可曾聽說過‘六使詰責’之事?”
“六使詰責?”
“順治七年,現任朝鮮國王李焞之祖李淏向朝廷奏報‘日本近以密書示通事,情形可畏,請築城訓練為守禦計’。朝廷不信,派遣密使前往朝鮮核實情況。結果查明朝鮮與日本素和好,奏折不實,卻似有與南明、鄭氏、日本聯兵之意。我世祖章皇帝得報,立即下詔斥責朝鮮國王,罷其用事大臣。此事,便是‘六使詰責’。”尹泰答道。
“好一個‘六使詰責’!看來,這幫朝鮮人確實有些詭謀!……可他們真的與日本素來交好?”費老頭有些不信地又問道。
“回大人,確實如此。此事完全有據可查!”尹泰答道。
“日本不是侵略過朝鮮嗎?那一次還是前明幫忙才打敗了日本人!我隻知道朝鮮人一向比較記仇,他們又怎麽跟日本交好起來了?”半大老小子你可別想蒙我!費老頭覺得尹泰有可能是想升官想得過頭了,這才故意想把事情鬧大的,不過話又說回來,朝鮮這麽聽話的把戰船毀了,倒是真有些出乎意料。
“大人,卑職所言句句屬實,絕不敢有絲毫妄論!”尹泰答道。
“既然這樣,你馬上派人,去查一查有沒有朝鮮的文案!”費老頭說道。
“……大人,朝廷在朝鮮有駐軍,又從來沒有派過探子,順治之後,一向連使臣也少有加派,何來文案?”尹泰反問道。
“沒文案?連北京也沒有?”費老頭問道。
“卑職可以保證。絕對沒有!”尹泰斬釘截鐵。
“那就派人去查!……順便通知一下薩提督,告訴他,讓他下令公州的奇佩多多留意!”費老頭看著尹泰笑了笑,又走過去拍了拍這家夥的肩膀,“嘿嘿”了兩聲說道:“尹泰啊,你很細心。這很好,很好……”
莫睛的車駕出了河南之後,就進了山西。不過,她去的一不是太原,二不是五台山,卻是臨汾。
她要去那裏見一個人!一個在商界之中,威名遠勝徽商總會會長王維和的人。
此人姓亢!人稱“亢百萬”!
清初,有一年山西大旱,萬民祈禱老天降雨,有人曾言:“上有老蒼天,下有亢百萬。三年不下雨,陳糧有萬擔。”
“亢百萬”,乃山西臨汾亢家堡的巨富,人言“亢氏為山西巨富”,“號稱數千萬兩,實為最富”。為什麽這麽富?曾有人說山西臨汾亢家是得李自成遺金而富。並煞有介事的編了一個傳說,說李闖王經山西將金銀“運藏亢處”,後來“乃歸亢氏”,並說亢家“拾得……財貨約計千萬”。
不管這些是不是真的,莫睛卻是知道一件事。前些年,葛禮任山西巡撫,剛上任不久,就下令全省,要“每兩錢糧加索火耗銀二錢”,以增加省庫收入,花用方便,他也好從中有所聚斂。但是命令一出,即刻引起全省百姓的群起反對,地主、商人亦無不拍案叫罵,尤其是臨汾、汾陽、長治等各府州縣反對更烈,於是聯名上書,懇請巡撫大人收回成令。因為加索火耗是按納稅比例分攤,富室負擔最重,遂推富商牽頭。亢嗣鼎作為臨汾首富,自然包括在內。巡撫葛禮一見部下送來的“呈狀”,火冒三丈,下令拘捕帶頭鬧事的富室大戶,“亢百萬”名列在首。臨汾縣縣令根據山西省巡撫的命令,一次又一次下達傳票(不敢親自上門抓),亢氏全家氣急交加,不知所措,後來想到“錢能通神,何況人乎?”家有錢財還怕一紙通緝令幹什麽?於是,當臨汾、汾陽、長治等地富室大戶多被拘囚於省城大牢,吃盡苦頭的時候,“亢百萬”卻已經在他的山東濟南錢莊處理商務去了。那些被拘於省城大牢者的家屬們見此,亦均通過人錢關節,以“認罰萬金”,得以釋放了事。
“家有金湖銀海,”這就是亢百萬!
莫睛此次來山西要找的,就是這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