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間,台灣新附,不四十年,亂民三起。三十五年秋七月,台灣縣民吳球謀亂。 眾未集,台灣道高拱幹、總兵王國興設計擒之;不一月,平。四十年冬十二月,今改嘉義之諸羅縣民劉卻複亂。卻以拳棒自負,日與無賴往來。密置樟腦於屋瓦,深夜然之,詫於眾,謂每夕紅光燭天。遂率黨毀營汛,四出焚掠。北路參將白道隆整隊禦之;歲將除,殲其黨殆盡。卻走匿山穀,久之就獲,伏誅。六十年夏五月,鳳山縣民朱一貴亂作,禍尤烈。一貴以豢鴨為業;鴨行皆成列,眾異焉。逆黨杜君英以其姓朱,假托明裔,擁之;攻據岡山汛,偽稱義王,僭號永和。總兵官歐陽凱、副將許雲戰死,道府以下官鹹遁澎湖。北路奸民賴池、張嶽等聞亂響應。府城及鳳、嘉二邑同日陷。閩浙總督滿保得報,疾馳至廈門,調遣軍旅。提督施世驃先已登舟,總兵藍廷珍繼之,以萬七千兵東渡,克安平鎮,七日而複府城並鳳山、嘉義。一貴竄溝尾鄉,鄉民醉以酒,縛獻軍前。閏六月,檻送入都,磔之;餘逆次第擒斬。棄城各官均伏法,知府王珍已死,剖棺梟示;後遂無聞警先逸者。


    台地初附時,番多民少,生番均未歸化,熟番苦於誅求,故康熙、雍正間亂亦三起,然未煩內地兵也。康熙三十八年春二月,淡水吞霄社土官卓個、卓霧以通事黃申苛斂無已,殺申拒捕。台灣道常光裕、總兵官張玉麟發兵往討,遣譯者誘致岸裏社生番攻其後。夏五月,內北投社土目冰冷亦殺通事之主帳者金賢等遣使通於個、霧。秋七月,冰冷為水師把總某所襲執。八月,卓個、卓霧同被岸裏社番擒獻,斬於郡,傳首以示諸番。


    雍正四年秋八月,彰化縣水沙連水裏社土目骨宗潛蹤出沒,恣殺掠。閩浙總督高其倬檄台灣道吳昌祚、北路參將何勉率師深入,諸番震懾就撫;冬十月,獲骨宗父子,解省誅之。九年冬十二月,彰化縣大甲西社番林武力等鼓眾倡亂,圍彰化縣城。十年春,台灣總兵呂瑞麟討之,勿克。夏六月,閩浙總督郝玉麟移會前台灣鎮升任提督王郡、巡台禦史柏修會兵進剿,搗其巢。冬十一月,番眾縛林武力以獻,梟首傳示;脅從者赦而撫之。自是各社相繼向化,生、熟番均不複反矣。雍正中,番亂兩起,民變複作。十年春三月,鳳山縣流民吳福生偵知北路番亂未靖、府治兵少,結黨商大概等聚眾岡山,劫塘汛,攻埤頭竹城不克,焚萬丹巡檢署,鋒甚銳。夏四月,台灣總兵官王郡升提督,未行,潛師夜發,與參將侯元勳、守備張玉等三路夾攻,敗其前鋒,賊大潰;未浹旬,福生及殘逆悉就俘,解省伏誅,南路平。


    乾隆時,物阜民殷,兵力強盛,高宗勵精圖治,疆吏鹹凜凜,是非好惡,一秉大公,不敢逞私徇情;苟涉欺妄,誅謫隨之。故西北連歲用兵,而天下晏然共享升平之福;即難靜易動如台灣,亦四十年不見兵革。僅三十五年,台邑民黃教據大穆降,脅附近各莊謀逆;台灣知府鄒應元出不意,突往圍捕,擒誅首惡數十人,內地知而事定矣。繼而交相蒙敝,吏治日偷,亂民始伺隙而起。三十九年,王倫謀逆於山東;四十六年,*肆毒於隴右;五十一年,彰化縣民林爽文、鳳山縣民莊大田亦同時倡亂。先是,淡水同知潘凱因公出城,忽被殺,並胥役殲焉,主名不得;當事者以生番戕害報,而罪人脫然事外:於是益輕官吏。爽文素奸黠,恣為盜賊囊橐,密糾群不逞為天地會,嘯聚日眾。台灣知府孫景燧至彰化,趣新縣令俞峻、副將赫生額往捕,不敢入,諭村民擒送,焚無辜數小村怵之。冬十一月,爽文因民之怨,集眾攻營;全軍覆沒,文武鹹死焉。翌日,陷彰化城;孫景燧及北路同知長庚、前攝令台防同知劉亨基、都司王宗武等均遇害。亨基女滿姑尚幼,賊扶之出,姑痛罵,賊怒,割其舌,噴血大慟而絕。劉氏一門與幕友孫南容、範琪輝死者十五人。長庚有膂力,與賊戰,手刃其二,賊沈其首於濠。十二月,又陷諸羅縣,縣令董啟延死之。大田,故盜魁,是月亦陷鳳山縣,知縣湯大奎自刎,其子荀業隨殉。惟俯城有總兵柴大紀、台灣道永福、同知楊廷理固守,未破。逆黨王作北陷淡水廳治,戕同知程峻,推爽文為盟主,偽號天順,作自稱征北大元帥。峻幕友壽同春詭從賊,潛約被議之前巡檢李生椿合義民擒斬賊黨,複廳城。警報內傳,提督黃仕簡、任承恩、副將徐鼎士自廈門蚶江五虎口分三路東渡。五十二年春正月,官軍先後抵台。大紀北取諸羅,一戰而複,遂守之。總兵郝壯猷南取鳳山,頓兵幾五十日,始敢進,城中已空;未二旬複陷,壯猷遁歸,後以失律誅。二月,閩浙總督常青蒞台督師,參讚大臣將軍恒瑞、提督藍元枚亦至。夏五月,師出南路,甫交綏即退。大田複攻府城,爽文複圍諸羅。府城旋解嚴,屢發兵北援,阻賊不得達。上念諸羅堅守久,改名嘉義,以旌士民;而解常青、恒瑞任,元枚已故,逮仕簡、承恩,授大紀提督兼參讚大臣,調陝甘總督福康安為將軍、內大臣海蘭察副之,率蜀、粵兵五千,冬十月由惠安縣崇武澳放洋,一夕抵鹿仔港。鼎士由淡水進兵剿賊,幕友壽同春被擄,不屈,賊支解之。十一月,大兵敗賊侖仔頂,即日解嘉義圍;乘勢搗大裏杙賊巢,克之,爽文遁集集鋪,扼險以守。十二月,大軍騰而上,生擒爽文及其孥並王作等以歸,移師而南。大田與爽文雖同逆,各偽稱大元帥,不相下;聞勁旅將至,益聚糧為久拒計。五十三年春正月,敗之牛莊,連蹴之大小岡山、水底寮,累戰至極南之琅嶠,大田亦就獲,南北俱平。大紀以賊起時不早撲滅,又恃功負氣,逮至京正法。六十年,又有陳周全、陳光愛之亂。光愛,鳳山縣人,春二月,聚眾攻石井汛,未破,被獲,斬其黨數十人,事且定;同安人陳周全生於台灣,先在鳳山與光愛結會,既敗,竄至彰化,複糾徒黨,皆封將軍,自稱盟主。三月初,突攻鹿仔港,殺同知朱慧昌、遊擊曾紹龍。次日,乘雨陷彰化縣城,知縣朱瀾、副將張無咎、遊擊陳大恩、都司焦光宗同被害。台灣總兵哈當阿、知府遇昌以兵九百討賊,阻水灣裏溪,弗克前。賊黨千餘攻鬥六門,千總龍升騰率兵百人擊之,敗去。汀州同知沈揚勘工至台,時在彰化,密與貢生吳升東等謀選集義民逐賊,賊潰,遂複彰化鹿仔港。周全遁至埔心莊,鄉民執以獻,餘黨以次就擒。夏四月,哈當阿至鹿,提督烏蘭保統兵二千亦自蚶江渡至鹿仔港,捕賊黨三百餘斬之。五月,閩浙總督伍拉納抵台,續獲賊目百餘,與周全均伏誅。六月,伍拉納內渡,旋革職去。 嘉慶二年淡水民楊肇、五年鳳山民汪降、嘉義民胡杜侯、陳錫宗、十一年鳳山民吳淮泗、十五年鳳山民許比、十六年嘉義民沈知、淡水民高夔先後謀亂。雖甫起即滅,未致稱偽號、據城邑,而百姓因之震驚、物力因之耗敝。陳錫宗曾踞曾文溪,吳淮泗且焚埤頭城,擒捕黨羽,駢戮數百人,皆兼旬累月而後定。而蔡牽之擾為尤甚。牽,同安人,出沒海上十餘年,遂成巨寇。九年夏四月,竄入鹿耳門,乘雨登岸,戕遊擊武克勤,奪商船所有而去。十年夏四月,至淡水結胡杜侯遺孽洪四老為內應,出偽示,自稱鎮海威武王,僭號光明。六月,複窺滬尾,值水師提督李長庚追至,始遁。冬十一月,遣其黨與粵寇朱濆南擾鳳山,土匪吳淮泗等應之,焚掠埤頭,戕知縣吳兆麟,都司塗鍾璽力戰陣亡;惟城內火yao庫經守備藍玉芳固守未失。牽自至滬尾,劫艋舺倉,都司陳廷梅戰歿。會知府馬夔升督兵赴援,牽即南下,進泊鹿耳門,攻郡城。台灣道慶保、總兵愛新泰分兵嚴守,提督李長庚扼之口外,水陸夾攻。十一年春二月,擊毀賊舟數十;副將王得祿又出奇兵敗其屯聚洲仔尾之眾。牽餘數十舟,奪路而逸,濆亦棄鳳山遁。三月,將軍賽衝阿至台,牽北竄噶瑪蘭;時尚未設廳治,義民吳化等合土番禦之,牽敗去,生縛十三賊獻於軍前。十二年秋九月,朱濆潛入噶瑪蘭之蘇澳,謀踞為巢;總兵王得祿、台灣知府楊廷理率兵大破之,濆竄回粵。十三年,為總兵許鬆年所敗,沈於海。十四年,牽亦被提督王得祿、邱良功追擊,*其舟死,海氛淨。


    道光四年冬十月,鳳山民許尚素結諸無賴,為鄉保所告,遂謀亂。鄉人知之,縛尚送官,其黨將散;有楊良斌者不可,自稱元帥,偽立都督、先鋒諸名,夜攻埤頭城,弗克,退據黃梨店。台灣府方傳穟、總兵官趙裕提師往援,攻之,遂潰,賊黨鹹就擒;良斌駕舟入海,遁至彰化,亦被獲。未一月,事竣。六年夏五月,閩、粵人分類械鬥,蔓延淡、嘉、彰三廳縣;提督許鬆年在台巡閱,以和解為事。淡水奸民黃鬥奶乘機據中港,屢出殺掠。六月,閩浙總督孫爾準統兵蒞台,由鹿仔港進駐淡水,檄總兵陳化成攻鬥奶,擒之;並獲其黨二十餘名,分別梟斬。乃用閩人捕閩、粵人捕粵法,化其分類之見,舉報義首,令將匪犯自行縛送。及秋,亂平。十二年冬,又有漳人張丙倡亂於嘉義。丙居縣屬店仔口,為魚牙,慣與巨盜陳辨等往來;因售米事,忿縣令袒粵民,遂於十月朔劫鹽水港佳裏興巡檢署,殺幕友古嘉會,焚汛塘。知縣邵用之督勇馳援,為賊執;加撻辱,分其屍。台灣府呂誌恒會營往,與南投縣丞朱懋皆被戕,遊擊周進龍閑道脫歸。丙乃偽稱開國大元帥,僭號天運;以殺穢官為名,張偽示,圍嘉義城。典史張繼昌攖城守,值台灣總兵劉廷斌北巡回,突圍入,為固守計;副將周承恩殿後,歿於陣。賊黨複掠鹽水港,守備張榮森力戰死。南路鳳山賊許成、台灣賊林海、北路彰化賊黃城相繼起:成圍埤頭、海奪羅漢門、丙與辨三攻嘉義,均不得逞。十一月,陸路提督馬濟勝將兵二千由鹿耳門入,先清北路,三戰三捷,進次鹽水港。總兵竇振彪自蚶江東渡鹿仔港,以師千二百來會,益兵二百往攻南路賊。時黃城欲與丙合突攻鬥六門,縣丞方振聲、守備馬步衢、千總陳玉威或巷戰或罵賊死,振聲幕友沈誌勇及子聯輝均被戕。十二月,群賊合拒大軍,次第就縛;移師南討,擒許成、林海等,南北路俱平。閩浙總督程祖洛先駐廈門調度,十三年春正月移節蒞台。宣宗已命大臣瑚鬆額為將軍、哈朗阿為參讚,領禁旅及秦、豫、黔、蜀兵赴台剿辦,半道捷聞,隨諭哈朗阿旋師,瑚鬆額渡台捕逸賊。二月抵台,窮究餘黨,按名悉獲;械張丙、陳辨入都,磔之。將軍、總督先後凱旋,台灣鎮、道均被議。十四年秋,嘉義民許戇成複糾黨據縣屬馬鬥蘭,圖不軌,台灣鎮張琴星夜馳往擒之歸,並獲餘黨七十餘名,亂即息.嗟夫!事變之來,豈盡天意哉!抑亦人謀未臧歟!逮禍既烈,身命攖鋒鏑、膏血塗原野者動盈千萬,耗費帑金亦動逾百萬、數百萬,民之流離顛沛、破家喪軀與婦女老弱之被汙辱、轉溝壑者,更不知其幾,而其始實起於一、二奸徒耳。其起也,非有以釀之,即有以激之,豈天心若或使之然歟?顧曰台民好*****成,信台民之生而好亂歟?台灣為海外岩疆,定製文武官胥由內地調往,非夙著循良卓卓有聲者不得預其選;洵如是,數百年可期無事。何以數年、數十年變亂頻仍歟?故老傳言,朱一貴之起,由知府王珍任意苛斂,淫刑以逞;林爽文之變,由知府孫景燧始則因循彌縫,繼則輕率妄動;張丙之反,由知縣邵用之貪黷偏執、知府呂誌恒不恤民隱。珍也、景燧也,誌恒也、用之也,皆幾經明試,時所謂賢能吏也。外此如吳球、黃教、高夔、許尚等之亂,皆非無自而作。幸道、府、縣中尚有得民心、通權變者,措置合宜,得以實時消滅。且也,一貴亂時,淡水尚無文員,守備陳策激勵義勇,固守要害,破賊數萬,斬戮以萬計,北路民得免蹂躪;爽文亂時,李生椿以退休巡檢與幕友壽同春密糾義民,擒斬逆黨,遂複淡水;張丙亂時,郡城遷徙將空,台灣道平慶檄改簡同知王太守衍慶權府事,受印畢,即慨諭紳民各保身家,拔刀令於城曰,有走者斬,一夕而守備具,嘉義則賴典史張繼昌固結民心卒無恙;楊良斌亂時,急撤署縣劉功傑,易以杜司馬紹祁,賊旋滅。王司馬、李巡檢,時所謂庸劣吏也,非素與民洽、具有應變才,曷克如是?他如張鎮軍琴、鄒太守應元,攜兵不三百,擒賊如探囊取物,是固有成竹在胸,非孟浪如景燧、用之輩所可語也。後之膺台任者,可不引為金鑒哉!其它漳、泉、閩、粵分類械鬥,不備識;大抵訟不得直,藉圖報複,奸匪因而肆搶,其憤未息,其鬥不止。治之之法,莫善於吾鄉孫文靖爾準之選舉義首,以粵人捕粵、閩人捕閩,然亦視令出能行與否。若臨以疲懦貪酷吏,與積薪厝火、抱薪救火曷以異?又道光二十一年秋、二十二年春,英舟再至雞籠、一至大安,先後碎其兩舶,在事文武或在百餘裏、數百裏外,乃能一時俱集,合力禦之,英使之借口欺妄也有由哉。以上皆道光前事。


    鹹豐、同治閑,又有林供、戴萬生之亂。林供者,鳳山縣民,曾充縣役,喜與匪類交。鹹豐三年夏四月,聞漳泉會匪攻陷郡縣,密與台灣奸民王汶愛、嘉義匪徒賴棕等約期起事,假粵西逆匪天德偽號,自稱鎮東、鎮南各元帥。台灣縣高大街;翌午,賊至,詎守備李雲龍潛通賊,未戰先逸,高大令力戰陣亡。台灣縣高大令鴻飛會營往緝,夜駐灣裏街。翌午,賊至,詎守備李雲龍潛通賊,未戰先逸,高大令力戰陣亡。南路賊稱義民突入縣城,知縣王大令廷幹、典史張樹春同遇害。曾參將元福扼守火yao庫。得不陷。北路之賊迭攻嘉義城,知縣呂大令朝梁督勇出擊,城賴以全。徐清惠宗幹方為台灣道、裕子厚方伯鐸方知台灣府,與總兵官恒裕正議堵剿;五月初,供等驟犯郡城,三攻不克,乃退。時福建逆氛四起,下遊則黃德美據廈門,陷漳州及海澄、漳浦、長泰、同安、安溪各縣,林俊則陷南安、永春、大田、德化,延及興化之仙遊、莆田;上遊則黃有使圍延平,陷沙縣、永安、尤溪,而福州錢鋪同時倒閉,米價頓昂,民間岌岌不支,庫儲又不及萬金,搜羅殆盡,勢不能再籌兵餉,遠顧台灣。王春岩製軍懿德不知台灣總兵懦怯畏葸,轉以「藉病圖安、意見不和”劾徐清惠;幸文宗聖明,僅予議處察看而已。鄭芸舫太守時以縣令需次台郡,奉清惠檄權鳳山縣事,募勇千五百,偕鎮標夏遊擊汝賢領兵六百,於六月初轉戰而南。曾參將探知援到,由火yao庫破圍出,收複埤頭城。城內火yao庫四圍樹竹,環以深濠,中築土牆,堅甚,故蔡牽亂時守備藍玉芳亦據以待援,賊百計攻之不拔,雖得地利,亦視守者何如耳。恒鎮軍久駐郡城外伺賊釁,前守台灣史梅叔太守密已奉文休致,憤練壯勇六百,請為前隊,適孔雪鶴觀察昭慈任鹿港同知受代回,募勇七百餘名航海來會;澎湖王遊擊國忠亦以水師兵四百至,乃拔營起,沿途搜討。秋七月,抵嘉義縣,汶愛、棕等次第就擒,與逆黨二千餘鹹授首。南路賊林供亦經圍獲伏誅。八月,噶瑪蘭土匪吳磋、林汶英又起;董別駕正官往捕被戕。頭圍縣丞王衢誘汶英至,出不意,手刃之。曾藍田提督玉明時為北路副將,統師至蘭,擒磋等正法。四年夏四月,嘉義遺逆賴唇等複嘯聚縣屬布袋嘴莊,負嵎自固。平陽張煥堂觀察啟煊時以同知需次會同嘉義營王參將國忠督隊進剿,生擒賴唇歸;餘匪悉數殲除。恒鎮軍被議去。南北軍事始畢。內地上下遊匪焰亦漸平,惟黃德美之侄位率黨遁入海。閏七月,竄擾淡水屬之雞籠口。丁述庵觀察日健方權廳事,疾約曾副將玉明馳往攻擊,毀賊舟九,位等逃出外洋自沈。五年秋、冬,嘉義匪徒林房等戕鬥六門縣丞陸仕興,鳳山匪徒王辨等攻搶二讚溪,圖複亂。經嘉義營淩將敬先、台灣協王副將國忠實時殲滅,均未重勞師旅。越七年,而戴萬生亂起。萬生,本漳州人,居彰化縣屬葭投莊;曾為勇首,入內地殺賊。同治元年春三月,糾眾結會肆焚劫。台灣道孔觀察昭慈蒞彰督捕,以署淡水同知秋司馬日覲諳彰情檄調至彰,率軍功勇首林戇晟募勇四百先往;戇晟故與賊通,佯請司馬焚香誓師,拜未畢,突砍其首,返入城;孔觀察被幽,憤極自盡。次日,萬生至,偽稱東王,戇晟偽稱南王,同據城叛;遣黨陷貓霧巡檢地,分攻鹿仔港。時嘉義縣賊嚴辨亦起,合攻縣城。興宜泉司馬廉方任鹿仔港、白仲安司馬鸞卿方權嘉義事,督兵勇義民晝夜嚴守,得不陷。台灣鎮林總戎向榮、安平協王副將國忠統師北討,駐鬥六門。萬生留偽元師陳守彰化,自率醜黨攻鬥六;官軍覆沒,鎮將鹹被害,賊益張。署水師吳提督鴻源、署台灣鎮曾總戎玉明先後東渡,由鹿耳門、鹿仔港分道進,均為賊阻。至二年秋,已閱歲半;自來台亂未有若是之久者。吳提督兵潰待罪,曾總戎元福繼為水師提督,亦阻賊嘉義,不得進。會台灣道洪潤堂觀察毓琛故,簡命懷寧丁述庵觀察日健為台灣道,遴省標兵四百,於九月乘輪船出五虎口,抵滬尾,陸行至淡水,就地募勇入彰境力戰而前。未兩月,偕曾提督玉明複彰化城並貓霧地方,又合曾提督元福克鬥六門,擒萬生磔之。署陸路林提督文察亦自嘉義至,斬戇晟於軍。三年,林、曾兩提督均凱撤。曾提督元福鎮台灣,會督道府嚴捕餘逆,偽西王陳弄、偽北王洪欉、偽元帥嚴辨等悉伏辜,陳亡命死。四年夏,投誠偽總製呂梓複反,據二重溝拒敵。台灣府蘄州陳芍亭觀察懋烈陣斬偽女帥王大媽,擒梓梟示,餘氛肅清。論者謂林、戴二役,武臣過於慎重,未張撻伐,致遺孽萌芽,曆時均閱二年,卒藉義民壯勇之力,始告蕆事。姚石甫廉訪曾雲:台民易為亂,亦易為義;蓋軍威克振,無不豎義民旗爭先殺賊者。且台地遊手人多,多一充勇之人,即少一從賊之徒;多調內地兵,不若用台勇。故史梅叔太守以六百練勇蕩滌萬餘逆賊,丁述庵觀察隻統省兵四百、餘皆台勇,滅賊如摧枯拉朽,非明效大驗歟!然無邯鄲之技,而第學其步,又鮮有不顛且蹶者,邵大令、秋司馬是也。梅叔太守固休致人也,述庵觀察官同知時曾調省察看,後且與芍亭觀察均開缺送部矣,雖宮臨磨蠍,而戡弭之功同在人口,卒莫能泯。辛未冬月又識。(男承祜校字)


    參考資料:中國台灣網 (2006年01月21日)


    ********************************************************************


    以下是有記錄的一百三十八件台灣人反清起義事件的簡述。


    一六九六年(康熙三十五年)吳球之起義 諸羅府.新港,「孟蘭盆會」反清起義


    一六九九年(康熙三八年)吞霄社土官卓個事件 先住民事件


    一六九九年(康熙三八年)內北投社冰冷事件 先住民事件


    一七○一年(康熙四○年)劉卻之起義 諸羅府,下茄苳,仿天地會歃血為盟,反清起義二年,以北港為根據地


    一七二一年(康熙六○年)朱一貴之起義 鳳山縣.羅漢門,反清起義七日全台光複,被擁為「中興王」建元「永和」


    一七二一年(康熙六○年)江國論、鄭元長事件 為朱一貴起義之後續


    一七二一年(康熙六○年)林君事件 為朱一貴起義之後續


    一七二一年(康熙六○年)陳成事件 為朱一貴起義之後續


    一七二二年(康熙六○年)林亨事件 為朱一貴起義之後續


    一七二三年(雍正元年)楊合事件 為朱一貴起義之後續


    一七二三年(雍正元年)王忠事件 為朱一貴起義之後續


    一七二六年(雍正四年) 水沙連社骨宗事件 先住民事件


    一七二八年(雍正六年) 山豬毛社「生番」事件 先住民事件


    一七三一年(雍正九年) 大甲西社林武力事件 先住民事件


    一七三二年(雍正十年)吳福生之起義 鳳山縣.埤頭反清起義 二十八人用竹杆(竹篙槍)殺滿清守備張玉


    一七三二年(雍正十年) 大甲西社林武力事件再起 先住民事件


    一七三四年(雍正十二年) 許祖、無齒甫事件 反清起義


    一七三四年(雍正十二年) 柳樹湳登台社事件 彰化先住民反清事件


    一七五○年 (乾隆十五年)陳蓋事件 淡水 首起北部起義


    一七五一年(乾隆十六年)李光顯械鬥事件 台灣縣首起分類械鬥事件


    一七五三年(乾隆十八年)黃典抗官事件 諸羅縣反清起義


    一七五三年(乾隆十八年)施篤糾眾搶犯事件 鹿港 反清起義


    一七六六年(乾隆三一年)攸乃武社事件 蛤仔難、先住民事件


    一七六九年(乾隆三四年)黃教之起義 台灣縣.大目降 反清起義


    一七六九年(乾隆三四年)閩粵分類械鬥 分類械鬥


    一七六九年(乾隆四十年)漳泉分類械鬥 彰化縣分類械鬥


    一七七九年(乾隆四四年)洪寵事件 諸羅縣反清起義事件


    一七八二年(乾隆四七年)漳泉分類械鬥 彰化縣分類械鬥


    一七八三年(乾隆四八年)黃泥塘分類械鬥 淡水分類械鬥


    一七八三年(乾隆四八年)漳泉分類械鬥 諸羅、彰化分類械鬥


    一七八三年(乾隆四八年)張主忠起義事件 反清起義


    一七八三年(乾隆四八年)小刀會林貴事件 反清起義


    一七八三年(乾隆四八年)林弄事件 鳳山反清起義


    一七八六年(乾隆五一年)直加米南、目懷二社「生番」事件 先住民起義


    一七八六年(乾隆五一年)楊光勳、楊媽世兄弟械鬥 先住民起義


    一七八六年(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義 彰化縣.大裏找,以洪門天地會號召,曆時一年三個月,建元「順天」,分南北兩路次第光複全台。


    一七八九年(乾隆五四年)黃霞事件 分類械鬥


    一七九○年(乾隆五五年) 謝誌、張標事件 反清起義林爽文起義之後續


    一七九一年(乾隆五六年)徐祥伯械鬥事件 分類械鬥


    一七九一年(乾隆五六年)沈川械鬥事件 嘉義分類械鬥


    一七九一年(乾隆五七年)黃成、黃治同姓分類械鬥 分類械鬥


    一七九二年(乾隆五七年)吳光彩起義事件 反清起義


    一七九三年(乾隆五八年)劉添事件 反清起義天地會


    一七九四年(乾隆五九年)林翰奇小刀會事件 反清起義小刀會


    一七九五年(乾隆六○年)陳周全.陳光愛之起義 鳳山縣.石井汛為天地會組織下反清起義,以西螺湳仔莊(田尾)為基地,千人革命。


    一七九五年(乾隆六○年)許凜起義事件 鳳山、反清起義與陳周全相互呼應


    一七九五年(乾隆六○年)鄭賀事件 鳳山、反清起義與陳周全相互呼應


    一七九六年(嘉慶元年)施蘭糾人結會事件 反清起義


    一七九六年(嘉慶元年)林春桂蘊釀械鬥 分類械鬥


    一七九七年(嘉慶二年)楊肇、廖掛起義事件 淡水 反清起義


    一八○○年(嘉慶五年)胡杜侯、陳錫宗起義事件 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年(嘉慶五年)蔡牽初攻鹿耳門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年(嘉慶五年)汪降事件 鳳山、配合蔡牽事件反清起義


    一八○二年(嘉慶七年)白啟小刀會事件 反清起義小刀會


    一八○四年(嘉慶九年)蔡牽再攻鹿耳門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五年(嘉慶十年)洪四老會蔡牽入淡水 反清起義


    一八○五年(嘉慶十年)蔡牽占領鳳山事件 鳳山、反清起義


    一八○六年(嘉慶十一年)吳淮泗焚鳳山埤頭事件 鳳山、配合蔡牽反清起義


    一八○六年(嘉慶十一年)漳泉分類事件 新竹分類械鬥


    一八○六年(嘉慶十一年)漳泉分類事件 宜蘭分類械鬥


    一八○六年(嘉慶十一年)漳籍人入鹿港與轎站小夫鬥事件 鹿港分類械鬥


    一八○七年(嘉慶十二年)朱濆入蘇澳 蘇澳,反清起義配合蔡牽


    一八○九年(嘉慶十四年)漳泉分類事件 淡水,分類械鬥


    一八一○年(嘉慶十五年)許北事件 鳳山,反清起義


    一八一一年(嘉慶十六年)高夔之起義 淡水廳.內港,反清起義


    一八一二年(嘉慶十七年)天地會會員大批被捕事件 天地會,反清起義


    一八一三年(嘉慶十八年)詹天香、林茂築寨製械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一三年(嘉慶十八年)熊、毛結會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二○年(嘉慶二十五年)海上盧天賜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二二年(道光二年)林永春抗辦軍工起義 噶瑪蘭廳.四圍


    一八二二年 (道光二年) 朱蔚反清 噶瑪蘭


    一八二四年(道光四年)許尚.楊良斌之起義 鳳山縣.廣安莊反清起義


    一八二六年(道光六年)漳、嘉閩粵分類事件 彰化、嘉義,分類械鬥


    一八二六年(道光六年)粵人吳集先、吳鳥毛焚掠閩莊 宜蘭,分類械鬥


    一八三○年(道光十年)宜蘭夫頭分類械鬥(林瓶等) 宜蘭分類械鬥


    一八二六年(道光六年)黃鬥奶之起義 淡水廳.南住反清起義


    一八三二年(道光十二年)張丙之起義 嘉義縣.店仔口莊張丙、陳辦、彰化黃城等反清起義,建年號「天運」自稱開國大元帥,黃城為興漢大元帥,陳辦、陳連在侖仔莊(台西)土庫地區起,以鬥六為大本營。全台響應革命群眾達三萬人。


    一八三三年(道光十三年)閩粵械鬥事件 彰化、淡水張丙案反清起義之後續,名雖械鬥但實亦為反清起義事件。


    一八三四年(道光十四年)許戇成起義事件 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三四年(道光十四年)淡水、新竹閩粵分類 淡水、新竹閩粵分類械鬥


    一八三六年(道光十六年)沈知起義抗清事件 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三六年(道光十六年)鍾阿三、鄒戇狗抗清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張貢抗清事件 鳳山,反清起義


    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胡布抗清事件 大武隴,反清起義


    一八三九年(道光十九年)遊掽生抗清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四一年(道光二十一年)江見、林旺抗清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四二年(道光二十二年)陳疆抗清事件 彰化、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四三年(道光二三年)郭光侯之起義 台灣縣.保大裏


    一八四四年(道光二十四年)洪協抗清事件 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四六年(道光二十六年)漳泉分類事件 分類械鬥


    一八四六年(道光二十六年)鳳山焚、搶、殺人事件 鳳山分類械鬥


    一八四七年(道光二十七年)大甲分類械鬥事件 大甲分類械鬥


    一八五○年(道光三十年)王湧抗清起義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五○年(道光三十年)漳、泉分類械鬥 淡水分類械鬥


    一八五一年(鹹豐元年)洪紀反清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五一年(鹹豐元年)林恭反清事件 反清起義與在中國的太平天國(一八五一至一八*年)呼應


    一八五一年(鹹豐元年)吳磋反?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五三年(鹹豐三年)林供之反清起義 鳳山縣.埤頭


    一八五三年(鹹豐三年)李石之反清起義 台灣縣.善化裏


    一八五三年(鹹豐三年) 北部四縣漳、泉分類 分類械鬥


    一八五三年(鹹豐三年)淡水閩、粵分類 閩、粵分類械鬥


    一八五四年(鹹豐四年)中壢閩、粵分類 閩、粵分類械鬥


    一八五四年(鹹豐四年)賴脣反清起義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五四年(鹹豐四年)吳嗟之起義 噶瑪蘭廳.五圍


    一八五五年(鹹豐五年)廈門小刀會餘眾攻雞籠 雞籠,小刀會,反清起義


    一八五五年(鹹豐五年)林房反清事件 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五五年(鹹豐五年)王辦反清事件 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五九年(鹹豐九年)漳、同安兩籍分類械鬥 淡水,分類械鬥


    一八五九年(鹹豐九年)漳、泉分類械鬥 桃園,分類械鬥


    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北門外蘇、黃二姓分類械鬥 分類械鬥


    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漳、泉分類械鬥 淡水,漳泉分類械鬥


    一八六二年(同冶元年)戴潮春之起義 彰化縣.四張犁,以天地會改名為八卦會革命起義,響應太平天國,西螺廖談等亦起義響應,至一八六五年方熄。


    一八六五年(同治四年)西皮與福祿分類械鬥 羅東,分類械鬥


    一八六五年(同治四年)呂梓反清事件 戴潮春的後續事件,反清起義


    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大南澳開山事件 先住民起義事件


    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廖有福反清事件 彰化,反清起義


    一八七五年(光緒元年)蔡顯老反清事件 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七六年(光緒二年)吳阿來分類械鬥 苗栗粵籍同籍,分類械鬥


    一八七六年(光緒二年)獅頭社反清事件 先住民起義


    一八八○年(光緒六年)劉參根反清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八一年(光緒七年)莊芋反清事件 反清起義


    一八八二年(光緒八年)陳、吳兩姓分類械鬥 學甲,分類械鬥


    一八八三年(光緒九年)林克賢、林克邦同族分類械鬥 鳳山,分類械鬥


    一八八三年(光緒九年)鳳山閩粵分類械鬥 鳳山,閩粵分類械鬥


    一八八四年(光緒十年)薜國璈抗清事件 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八五年(光緒十一年)罩蘭民、番鬥 苗栗,分類械鬥


    一八八五年(光緒十一年)顏擺彩反清事件 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八五年(光緒十一年)許添丁、五鳥毛反清事件 彰化,反清起義


    一八八五年(光緒十一年)黃敏、黃玉衡同族(叔侄)械鬥 嘉義,分類械鬥


    一八八六年(光緒十二年)吳金印反清事件 嘉義,反清起義


    一八八六年(光緒十二年)大科崁社事件 淡水,先住民起義


    一八八七年(光緒十三年)中路開山事件 先住民起義


    一八八八年(光緒十四年)施九緞之起義 彰化縣.秀水莊反清起義


    一八八八年(光緒十四年)卑南呂家望事件 先住民起義


    一八八八年(光緒十四年)嘉義各?械鬥 嘉義,分類械鬥


    一八八九年(光緒十五年)白阿社開山事件 花蓮,先住民起義


    一八九二年(光緒十八年)三角湧開山事件 台北,先住民起義


    一?


    ??九二年(光緒十八年)不力社事件 恒春,先住民起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煮清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龍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龍崗並收藏水煮清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