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十四年,八月十六。
清晨,薄霧彌漫,也無辰雞報曉。
一切,都很安靜,聽不到一點人聲嘈雜。
徐子墨在朦朧睡意中緩緩蘇醒,眼角上還掛著昨夜的淚痕。
徐子墨輕輕揉了揉還有睡意的眼睛,用力扯開供桌下的遮布,爬過滿地遮擋散亂的桌案經櫃,顧不得滿身的香灰泥垢,懷抱著於濱留下的遺物,向廟門外踉踉蹌蹌地跑去。
徐子墨小聲叫喊道:“爹,娘。”
徐子墨:“先生,你們在嗎?”
聽不到回答,隻有火苗在殘屑中劈劈啪啪的燃燒聲。
透過薄霧,徐子墨向四周望去。
隻見四下的房屋,無論各處,都已焚燒殆盡,隻剩下斷壁殘垣。
徐子墨心中開始害怕,快步向家的方向跑去。
對於小孩子來說,家,便是最安全的存在,仿佛這世間一切災難都不會摧毀家的溫暖。
徐子墨一邊跑,一邊大聲喊道:“爹!娘!”
徐子墨:“你們在哪!”
一路踉踉蹌蹌,徐子墨跑到了西街,來到了家門前。
隻見原先的茅屋早已被烈火焚燒得隻剩一抔焦土,空氣中也盡是彌漫著一股焦糊味。
四周的土牆,破碎倒塌,被火光熏燒得漆黑破敗。
那懷裏的點心與金銀細軟,散落一地。徐子墨哭喊著向那廢墟奔去,哭喊著尋找爹娘。
徐子墨環顧四周,也皆是如此破敗模樣。
看不到昔日此時炊煙蒸騰的樣子,街上也沒有往日人來人往的熱鬧。
徐子墨回到門前,拾起於濱的遺物,擦了擦眼角的淚痕,漫無目的地向村口走去。
徐子墨一遍又一遍地喊著:“爹!娘!先生!你們在哪!”
就這樣,徐子墨來到了街口。
遠遠地,透過薄霧,徐子墨仿佛看到打穀場上有幾個人影。
徐子墨木訥地站在街口,靜靜地看著打穀場上那幾個人。
隻見一個長髯老者,衣著紫布青竹瑞鶴袍,頭頂一根藤荊陋簪,鳳眉鶴發,手執拂塵,由內而外地流露出一股仙風道骨的氣質。
老者身後,站著兩個年輕人,身材高大,冷俊劍眉,各身著青布瑞雲武服,金絲符文白緞護腕,背後各一柄銀鞘青雲劍,雖是武夫打扮卻有著書生的儒雅氣質。
此時的打穀場,卻是一片狼藉,隻見燃燒後的廢墟炭灰下,部分殘破的骸骨探露出來,慘不忍睹,人間煉獄一般,仿佛能聽到這些村民臨死前的哀嚎。
陰風陣陣,仿佛冤魂地哭泣一般。就連那兩位青壯道士也不免微微震顫,流露出一絲恐懼與不盡的憤怒。
那長髯老者長歎一聲,不盡哀悼:“看來,我等終是晚到一步。”
徐子墨:“你們,是誰啊。”
眾人一驚,紛紛向那聲音來源處望去。
看見在不遠處向這裏走來的徐子墨,一個年輕人怕打穀場的慘狀嚇到徐子墨,急忙向他跑去。
“孩子,別看,轉過去。”
那年輕人一把抱住徐子墨,長髯老者與另一個年輕人也跟了過來,把徐子墨帶到了村裏。
那年輕人將徐子墨緩緩放下,徐子墨用袖子擦幹了眼角的淚痕,留下紅腫一片。
長髯老者微微笑著:“孩子,你叫什麽名字呀。”
徐子墨極力平複心情,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哭泣害怕的模樣。
徐子墨:“我,我叫徐子墨,我來找爹娘。”
徐子墨:“還有老師。”
徐子墨的聲音微微哽咽,卻在極力的克製。
徐子墨:“老師說,君子困而不棄,憤而不哀。”
徐子墨:“我還想找到那些壞人,然後殺光他們。”
兩個年輕人看著年幼的徐子墨那堅定又純真的眼神,心頭微微一顫,著實被這個十來歲的孩子嚇了一跳。
長髯老者緩緩點了點頭:“嗚呼哉,天命矣。”
說完,長髯老者拂塵一揮。
霎時間,漫天微雨,似天怨一般。
長髯老者轉身,向打穀場緩緩走去。
一個年輕人抱起徐子墨,幾人靜靜地跟在老者身後。
長髯老者:“青燈落命乘風去,玉京難留劍鄉臣。”
恍然間,幾人來到了打穀場。
長髯老者迎天一指,拂塵劃過。
頃刻間,傾盆大雨從天而降。
長髯老者:“歸去兮,歸去兮,待輪回矣。”
雨聲哀怨,在狂風中肆虐。
長髯老者伸手一指,在半空畫了一道符咒。
隻見一道金光從老者指尖似泉水般流淌,直到匯聚成一道完整的符咒。
長髯老者拂塵一揮,隻見那符咒瞬間金光大現,化作巨大,迎天飛去。
漸漸地,雨聲逐漸減小,不再似先前那般哀怨。
一道薄霧,在幾人身邊縈繞,久久不肯消散。
徐子墨仿佛心有靈犀一般,淚如泉湧,哭喊一聲:“爹!娘!”
兩個年輕人的眼角也逐漸濕潤,靜靜地看著四周一切。
長髯老者:“去吧,去吧,貧道願保他一世周全,完成天命。”
話音剛落,薄霧漸漸散去,隻留下淅淅瀝瀝的小雨。
一個年輕人,緩緩走到打穀場的廢墟前。
拔出寶劍,在護腕上一貼,迎天劈去。
“諸天炁蕩蕩,我道日興隆。”
瞬間,雲消霧散,晴陽高照,眾人身上的水漬也一齊蒸發幹淨。
另一個年輕人從懷抱中放下徐子墨。
徐子墨緩緩向麵前廢墟走去,小聲念道:“爹,娘。”
廢墟,漸漸下沉,緩緩長出翠竹青草。
待到徐子墨走到近前,卻早已是翠竹林立,芳草萋萋。
眾人立於竹林之中,四下望去。
老者輕撫長髯,微微笑道:“孩子,願意隨貧道回蜀山修行嗎。”
徐子墨轉身看向那老者,點了點頭。
老者:“孩子,你有道緣,可惜無道心,需曆人間得意疾苦,算盡運數,方可得道歸天。”
老者:“貧道願收你為蜀山俗家弟子,十五年後送你下山完成天命,你願意嗎。”
徐子墨回頭看了看竹林深處,又看向那長髯老者。
徐子墨思索片刻,目光堅定地說道:
“願借三清救苦劍,斬盡人間惡鬼邪。”
清晨,薄霧彌漫,也無辰雞報曉。
一切,都很安靜,聽不到一點人聲嘈雜。
徐子墨在朦朧睡意中緩緩蘇醒,眼角上還掛著昨夜的淚痕。
徐子墨輕輕揉了揉還有睡意的眼睛,用力扯開供桌下的遮布,爬過滿地遮擋散亂的桌案經櫃,顧不得滿身的香灰泥垢,懷抱著於濱留下的遺物,向廟門外踉踉蹌蹌地跑去。
徐子墨小聲叫喊道:“爹,娘。”
徐子墨:“先生,你們在嗎?”
聽不到回答,隻有火苗在殘屑中劈劈啪啪的燃燒聲。
透過薄霧,徐子墨向四周望去。
隻見四下的房屋,無論各處,都已焚燒殆盡,隻剩下斷壁殘垣。
徐子墨心中開始害怕,快步向家的方向跑去。
對於小孩子來說,家,便是最安全的存在,仿佛這世間一切災難都不會摧毀家的溫暖。
徐子墨一邊跑,一邊大聲喊道:“爹!娘!”
徐子墨:“你們在哪!”
一路踉踉蹌蹌,徐子墨跑到了西街,來到了家門前。
隻見原先的茅屋早已被烈火焚燒得隻剩一抔焦土,空氣中也盡是彌漫著一股焦糊味。
四周的土牆,破碎倒塌,被火光熏燒得漆黑破敗。
那懷裏的點心與金銀細軟,散落一地。徐子墨哭喊著向那廢墟奔去,哭喊著尋找爹娘。
徐子墨環顧四周,也皆是如此破敗模樣。
看不到昔日此時炊煙蒸騰的樣子,街上也沒有往日人來人往的熱鬧。
徐子墨回到門前,拾起於濱的遺物,擦了擦眼角的淚痕,漫無目的地向村口走去。
徐子墨一遍又一遍地喊著:“爹!娘!先生!你們在哪!”
就這樣,徐子墨來到了街口。
遠遠地,透過薄霧,徐子墨仿佛看到打穀場上有幾個人影。
徐子墨木訥地站在街口,靜靜地看著打穀場上那幾個人。
隻見一個長髯老者,衣著紫布青竹瑞鶴袍,頭頂一根藤荊陋簪,鳳眉鶴發,手執拂塵,由內而外地流露出一股仙風道骨的氣質。
老者身後,站著兩個年輕人,身材高大,冷俊劍眉,各身著青布瑞雲武服,金絲符文白緞護腕,背後各一柄銀鞘青雲劍,雖是武夫打扮卻有著書生的儒雅氣質。
此時的打穀場,卻是一片狼藉,隻見燃燒後的廢墟炭灰下,部分殘破的骸骨探露出來,慘不忍睹,人間煉獄一般,仿佛能聽到這些村民臨死前的哀嚎。
陰風陣陣,仿佛冤魂地哭泣一般。就連那兩位青壯道士也不免微微震顫,流露出一絲恐懼與不盡的憤怒。
那長髯老者長歎一聲,不盡哀悼:“看來,我等終是晚到一步。”
徐子墨:“你們,是誰啊。”
眾人一驚,紛紛向那聲音來源處望去。
看見在不遠處向這裏走來的徐子墨,一個年輕人怕打穀場的慘狀嚇到徐子墨,急忙向他跑去。
“孩子,別看,轉過去。”
那年輕人一把抱住徐子墨,長髯老者與另一個年輕人也跟了過來,把徐子墨帶到了村裏。
那年輕人將徐子墨緩緩放下,徐子墨用袖子擦幹了眼角的淚痕,留下紅腫一片。
長髯老者微微笑著:“孩子,你叫什麽名字呀。”
徐子墨極力平複心情,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哭泣害怕的模樣。
徐子墨:“我,我叫徐子墨,我來找爹娘。”
徐子墨:“還有老師。”
徐子墨的聲音微微哽咽,卻在極力的克製。
徐子墨:“老師說,君子困而不棄,憤而不哀。”
徐子墨:“我還想找到那些壞人,然後殺光他們。”
兩個年輕人看著年幼的徐子墨那堅定又純真的眼神,心頭微微一顫,著實被這個十來歲的孩子嚇了一跳。
長髯老者緩緩點了點頭:“嗚呼哉,天命矣。”
說完,長髯老者拂塵一揮。
霎時間,漫天微雨,似天怨一般。
長髯老者轉身,向打穀場緩緩走去。
一個年輕人抱起徐子墨,幾人靜靜地跟在老者身後。
長髯老者:“青燈落命乘風去,玉京難留劍鄉臣。”
恍然間,幾人來到了打穀場。
長髯老者迎天一指,拂塵劃過。
頃刻間,傾盆大雨從天而降。
長髯老者:“歸去兮,歸去兮,待輪回矣。”
雨聲哀怨,在狂風中肆虐。
長髯老者伸手一指,在半空畫了一道符咒。
隻見一道金光從老者指尖似泉水般流淌,直到匯聚成一道完整的符咒。
長髯老者拂塵一揮,隻見那符咒瞬間金光大現,化作巨大,迎天飛去。
漸漸地,雨聲逐漸減小,不再似先前那般哀怨。
一道薄霧,在幾人身邊縈繞,久久不肯消散。
徐子墨仿佛心有靈犀一般,淚如泉湧,哭喊一聲:“爹!娘!”
兩個年輕人的眼角也逐漸濕潤,靜靜地看著四周一切。
長髯老者:“去吧,去吧,貧道願保他一世周全,完成天命。”
話音剛落,薄霧漸漸散去,隻留下淅淅瀝瀝的小雨。
一個年輕人,緩緩走到打穀場的廢墟前。
拔出寶劍,在護腕上一貼,迎天劈去。
“諸天炁蕩蕩,我道日興隆。”
瞬間,雲消霧散,晴陽高照,眾人身上的水漬也一齊蒸發幹淨。
另一個年輕人從懷抱中放下徐子墨。
徐子墨緩緩向麵前廢墟走去,小聲念道:“爹,娘。”
廢墟,漸漸下沉,緩緩長出翠竹青草。
待到徐子墨走到近前,卻早已是翠竹林立,芳草萋萋。
眾人立於竹林之中,四下望去。
老者輕撫長髯,微微笑道:“孩子,願意隨貧道回蜀山修行嗎。”
徐子墨轉身看向那老者,點了點頭。
老者:“孩子,你有道緣,可惜無道心,需曆人間得意疾苦,算盡運數,方可得道歸天。”
老者:“貧道願收你為蜀山俗家弟子,十五年後送你下山完成天命,你願意嗎。”
徐子墨回頭看了看竹林深處,又看向那長髯老者。
徐子墨思索片刻,目光堅定地說道:
“願借三清救苦劍,斬盡人間惡鬼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