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多少事,盡在帝王家。”


    趙安一身黑衣便服,外麵套著一件遮帽鬥篷,遮住額臉,以便於攔著身份,不被外人一眼發現。


    趙安身旁,小德張一身鯉魚武官服,腰佩寶劍,手執拂塵,小心翼翼地護在趙安身旁。


    趙安:“想當皇帝,心就得狠。”


    徐子墨被這聲音一下子驚醒,強忍著棍棒擊打過後的疼痛,扭頭向獄門望去。


    徐子墨眼神一震:“啊!”


    徐子墨:“陛下!”


    趙安沒有回答,隻是冷冷地看著徐子墨。


    徐子墨用手指,從手腕上取出一張符咒,口中念咒。


    徐子墨:“破!”


    瞬間,一道火焰,將捆綁在身上的繩子引燃,頓時化作灰燼。


    徐子墨一個鯉魚打挺起身,跪在趙安麵前。


    徐子墨:“臣,大理寺少卿徐子墨,拜見陛下。”


    趙安見徐子墨的本事,微微一笑,心中知道徐子墨定然是猜到了自己的意思,故而將計就計,在此等候。


    趙安緩緩掀開遮帽,露出真容。


    趙安:“讓朕進去。”


    徐子墨:“臣遵旨。”


    徐子墨掐了劍指,輕吹一口氣,向那獄門鎖鏈一指。


    徐子墨:“化!”


    瞬間,那鎖鏈,頓時化作一團泥沙,徐徐墜下,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


    小德張揮動拂塵,彈開塵土,恭敬地給趙安推開牢門。


    趙安輕輕邁步,走進監牢。


    趙安:“徐子墨,你就是太聰明了。”


    趙安:“朕知道,你有的是這世間沒有的本事。”


    趙安:“但是人間講究的是七情六欲,不能凡事都由著你那超脫塵俗的法子來。”


    徐子墨恭敬地跪在地上,平靜地說道。


    徐子墨:“那就請陛下免了臣的職務,臣這就回蜀山。”


    趙安:“你不想複仇嗎?”


    徐子墨:“臣當然想,不過臣也不想以此淪為他人把柄。”


    徐子墨:“臣若要殺他,千裏之外便可取了三賢王首級。”


    趙安:“放肆!”


    趙安厲聲說道:“朕的臣子,輪得到你想殺就殺!”


    徐子墨:“臣的家人,又豈是他韓成雁想殺就能殺的!”


    小德張見徐子墨如此無論,與趙安直言不諱,便一把抽出寶劍,直指徐子墨。


    那速帶,迅如霹靂一般,令徐子墨心裏也著實一驚。


    趙安:“小德張,把劍放下。”


    小德張領命,又瞬間把劍收回了鞘。


    趙安:“朕知道你心裏的傲氣。”


    趙安:“還有怒氣。”


    趙安:“但是朕想告訴你。”


    趙安:“你們修道人常以三界慈悲為懷,有兼濟天下城市之誌。”


    趙安:“朕的心沒那麽大。”


    趙安:“朕的心隻裝了這大漢的黎民百姓,容不得他們受外敵掠殺。”


    趙安:“所以,朕希望你能助朕,讓大漢挺過這道難關。”


    趙安:“等這道難關過了,朕幫你殺。”


    趙安語氣平緩,神情凝重,仿佛是一場交易,在和徐子墨一點點談判。


    徐子墨隻是跪在地上,低著頭,不去看趙安。


    徐子墨:“臣能做的,隻能做陛下凡間的事情。”


    徐子墨:“至於其他的,恕臣無能為力。”


    徐子墨直接挑明了態度,自己隻能幫助趙安處理處理政務,不能用道法幫趙安逆天改命,也借此希望趙安不要動歪心思。


    趙安淡淡地說道:“這些你不用操心。”


    那語氣,沒有一絲情感,讓人無法揣摩他的意思。


    趙安:“叛逆天道的事情,真不會要你做的。”


    趙安:“朕想要的,是你能成為一個統帥三軍,挽大廈之將傾的國之棟梁,中流砥柱。”


    趙安:“將我大漢百姓,不受外族欺侮。”


    趙安:“上不欺君,下不罔民。”


    趙安:“僅此而已。”


    徐子墨:“臣領旨。”


    趙安:“知道朕為什麽還要布這個局嗎?”


    徐子墨:“陛下想用前車之鑒,告訴臣廟堂黨爭之險惡,警醒臣要低調為官。”


    趙安點了點頭,笑了笑。


    趙安:“還有呢?”


    徐子墨:“臣既然是大理寺官職,掌管大漢律例執法。”


    徐子墨:“自當將大漢律例謹記在心,更應親臨現場,了解衙獄之情形。”


    趙安:“確實聰明。”


    趙安:“其實還有一件事。”


    徐子墨抬頭看向趙安,眼神裏充滿了不解。


    趙安:“因為這話在外麵不能說。”


    趙安:“朕有四個兒子。”


    徐子墨頓時瞳孔放大,心領神會,想起來那個宣旨太監和自己說的話。


    趙安:“呂公公沒告訴你嗎?”


    趙安:“朕讓他提醒你了。”


    徐子墨一拍腦袋:“哎呀,臣給忘了。”


    趙安嗤笑著,看著徐子墨失算時羞愧的表情,心中大悅。


    趙安有四個兒子,太子趙景玄是由皇後所生,理所當然的成為的太子,主掌東宮。


    二兒子趙景臣,由宣儀娘娘所生,生得一身俊俏英武,身材高綽,又隨宮中武將練得一身騎射棍棒的本領,有駕鷹打虎的本事,最受趙安疼愛,如今身在北唐,任職禦宮左校尉。


    三兒子趙景盛,由婉嬪妃所生,天資聰慧過人,六歲識字,七歲習文,十二歲便可著寫千古文章,令天下為之名震,洛中十一年任南明輔相,實為空職,後自行參加科舉,中進士及第,進為南明左司馬。


    小兒子趙景炎,由宣儀娘娘所生,雖然文不能撰文,武不能上馬,但是卻有著精算商賈的本事,洛中十四年為了躲避內閣黨爭,隻身前往遼東養馬,逐漸成了遼東巨富,今為高麗要臣。


    四個兒子,唯獨太子趙景玄不學無術,隻是好沉溺詩詞歌賦,常委身於煙花柳巷之間,又體弱多病。


    外不可禦敵,內不能理政,最不受趙安待見。


    也最不受滿朝文武待見。


    洛中十四左右黨爭最為激烈時,百官站隊,各派立儲,竟沒有一人站在趙景玄一邊,其魄力能力可想而知。


    其實趙安也並不像換了太子,因為重新立儲就會給了百官鬥爭迫害的契機。


    趙安想要的,其實是一個理由。


    一個讓太子能在百官心中立起形象的理由。


    八月十五,趙安想要大宴群臣,幾個皇子也會回京隨各國使節朝賀,這是太子表現的最好理由。


    趙安知道徐子墨一定能想出辦法。


    所以趙安簡單地向徐子墨講述明白情況,便想聽聽徐子墨的打算。


    趙安:“這件事,朕決定讓你去辦。”


    徐子墨:“臣領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凡道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熊很哇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熊很哇塞並收藏凡道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