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雀兒洗了手過來坐下,杜鵑忙遞給她一雙筷子,建議道:“姐姐,你先吃菌子。菌子好吃。”
今天的羊肉是用馮氏剛采回來的菌子燒的。
菌子本身肉質鮮嫩,又極容易入味,在湯汁裏煮過,把那肉的鮮味都吸了進去,所以味道比肉還要好。
黃雀兒嚐了一口,點頭道:“嗯。像肉。”
她不知如何形容,便拿肉來比。
杜鵑解釋道:“肉的味道都被菌子吸進去了。”
吃了菌子,再吃一塊肉,黃雀兒又道:“比兔子肉好吃。”
“那能比!兔子肉柴多了(粗糙的意思)。這個是黑山羊肉。”馮氏那邊接道。
她把扁豆下了鍋,轉頭見姐倆吃得有滋有味,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心裏便柔情泛起,端起灶上裝羊肉的大碗,又往她們的小碗裏搛肉和菌子。
杜鵑忙攔道:“不用搛了,娘。我們等吃飯時再吃。”
又湊近黃雀兒建議,“等下我們用湯泡飯吃。”
黃雀兒想象那肉湯泡飯的樣子,會心地點頭一笑,露出小虎牙,很可愛。
她的皮膚雖然沒有杜鵑白,卻光潔的很,不再像之前黃巴巴的毫無光澤,頭發和眉毛也亮了不少,小鼻子看去很精致。
杜鵑笑嘻嘻地伸手幫她捋頭發,整理額前劉海。
她當自己是大人,常逗小姐姐玩笑,可馮氏卻隻當她是小娃兒。這時擰了個熱手巾來,將她的小腦袋摁在懷裏,熱乎乎的手巾蓋上臉,再使勁一抹,“瞧這嘴吃的。”
“哎喲,好疼!”
杜鵑先閉住呼吸,任她給自己擦臉,卻又忍不住叫起來。
那灰布手巾補了個補丁,粗糙的很,對她那嫩臉實在是一種傷害。
馮氏聞言放手,看了看手巾,又看看閨女的嫩臉,也覺得不忍心,便道:“回頭娘找塊好布給你做個洗臉的。”
杜鵑忙點頭道:“謝謝娘。”
送了一大碗羊肉給林家後,一家子和和美美地吃飯。
許是最近日子過好了,家裏也和睦,黃老實受了鼓舞。塞了三大碗飯後,把碗一放,對馮氏笑道:“雀她娘,我明兒也跟你上山。地裏的活計壓兩天沒事。”
杜鵑立即叫道:“爹你去,我跟姐姐在家看門。”
馮氏卻沒吱聲。
杜鵑見大家心情都好,便規劃黃家前景,因笑道:“娘,等明年,咱們養兩頭豬。過年殺一頭,七八月殺一頭。一年到頭都有肉吃。”
馮氏瞅著她道:“看把你能的。一天到晚就數你會說話。喂兩頭豬,拿什麽東西喂?”
黃雀兒忙道:“我去打豬草。”
馮氏對屋裏示意道:“還打豬草,你看看這屋裏,可能離了人?”
杜鵑笑道:“娘,我也長大了。我跟姐姐,一個看家,一個打豬草,怎麽就不成?”
馮氏聽了這話,雖不當真,卻也高興,笑道:“你長大了?還沒桌子高呢,就長大了!”
她真奇怪:這閨女從會說囫圇話起,那嘴裏是一套一套的,也不知都跟誰學的。細算起來,她還沒兩周歲呢。
接下來的日子裏,兩口子夫唱婦隨,上山采了幾天山貨,再集中精力收兩天玉米,然後再上山,起早貪黑,整日不得閑。
黃家院子裏曬滿了秋收的作物。
杜鵑和黃雀兒看著豬雞,一步不敢離開。
期間,黃大娘有次上門來,問杜鵑:“你爹呢?”
杜鵑忙端板凳給她坐,一邊道:“爹跟娘上山去了。”
黃大娘沉臉道:“一個男人家,放著地裏的正經活計不幹,倒跟媳婦上山做那些沒要緊的。”
采山貨雖然重要,究竟不是主業,因此大多由女人幹。
杜鵑笑道:“我們家窮,收的糧食少。我爹要多弄些山貨,帶出去叫外公賣了換鹽、買布。不像奶奶家,田地多,二叔又會做木匠掙錢,什麽都不缺。我們家好可憐的。”
黃大娘聽了,跟見鬼一樣瞪著小女娃。
杜鵑忽閃著純淨的眼睛望她,好奇地問:“奶奶來有事?可是來看看我家活計做完沒有,好來幫忙的?”
黃大娘聽了差點張口要罵,好險忍住了。
不知為何,她對著小女娃粉團團的笑臉,說話又在情在理,愣是罵不出來;黃雀兒就不同,她是張口就喝斥。所以見她來了,黃雀兒就躲得遠遠的。
“沒事就算了。我就來看看。”
兒子不在,她也懶得跟個小娃娃囉嗦。
才轉身要走,忽然看見蹲在院牆頭上的幾隻母雞,油亮的紅毛,顯然是家雞和野雞雜交的種,她就停下了腳步。
“你們這雞喂得倒好。有三十多隻?”她問。
“噯。三十多隻。就快沒有了。外公拿來的鹽,送給奶奶一些,過年醃豬肉用了些,現在沒了。我們沒錢買鹽,娘要用雞換鹽吃;我沒衣裳穿,也要用雞換;冬天沒棉花做被子,也要用雞換;家裏的桌子都站不穩了,床也壞了,沒錢找木匠做……奶奶,你走了??奶奶,你家臘肉還有多少?奶奶,二叔什麽時候有空——”
最後一句話是衝著黃大娘的背影喊出來的,因為她早在杜鵑說沒錢買鹽的時候,就已經掉過頭走了。
杜鵑趕著她追問,那意思臘肉要是多,她還想借點臘肉;二叔要是有空,最好能幫忙打張桌子和床什麽的。
可是,黃大娘就跟一陣風似的刮遠了。
能不走嗎?
她是來找大兒子,看看他可有空去幫忙翻地的,不是來聽孫女訴苦的。
這個小孫女,真真是磨人精!
自打她生出來,從洗三開始,黃家就沒消停過。
杜鵑撇撇嘴,心想你跑什麽呀,我又不會吃了你。
一邊嘀咕,一邊轉頭對牆頭的雞數落道:“沒事蹲那老高的地方幹什麽?叫人看見了丟了小命,看你還樂個什麽勁!”
黃雀兒端著一碗用菜葉拌的碎玉米屑,一邊“啯啯”地喚小雞,一邊用敬佩的眼光看妹妹,不知她怎有勇氣麵對奶奶說那許多話。
杜鵑立即欣喜跑過去,要親自喂。
這是最近才孵的一窩小秋雞,可不常得,才十五隻。喂得好的話,過年就能殺小雞吃了。兩三斤的小雞,味道最是好。所以,她和黃雀兒十分精心地照看。
下午的時候,黃老實和馮氏回來,老遠就喊“杜鵑”。
杜鵑急忙飛奔過去,笑出一嘴細米牙,兩眼彎彎的,“爹,可弄了好東西了?”
“有,有好東西。你瞧。”
黃老實歇下背上的竹簍子,示意馮氏拿給杜鵑看。
馮氏臉上也帶著笑,從簍子角落裏掏出自己紮頭的頭巾,包了一大包,鼓囔囔的。打開,全是紅豔豔的山楂,足有兩斤多。
“這是我找著的。兩大棵樹,紅的全摘了。還有沒紅的,就沒摘。等下回去再摘。我記得那地方。”黃老實笑眯眯地表功。
杜鵑樂壞了,現在她長大了,可以吃這個了。
於是黃雀兒打水給爹娘洗臉,又倒茶,又拿出煮的茶葉蛋——杜鵑又慫恿馮氏煮了一回,說不吃容易讓人惦記——把爹娘伺候好了,姐倆才一樣一樣地收拾那些山貨。
兩口子坐在屋簷下,喝茶歇氣,一邊吃茶葉蛋,一邊看著兩閨女,都笑。
也不知怎麽了,他們還跟以前一樣幹活,可總覺得日子不一樣了,進了這院子就覺得特別有勁頭。
想了一想,覺得是閨女長大了。
現在回家,院裏收拾得井井有條,一切都生機勃勃;有人打熱水洗臉,有人倒茶拿吃的;遞上幹淨的手巾擦汗,那手巾還一樣是舊布,卻永遠洗得幹幹淨淨,透著陽光的氣息。
馮氏還有一樣舒心的:婆婆來過幾次,從沒討著好。
疑惑地看看兩閨女,還是那麽小啊!
反正,日子順心就好了。
如此忙了半個多月,這日,黃家和林家的大人都沒下地,也沒上山,趁著大太陽在院裏掰玉米、曬穀子等。
黃雀兒和杜鵑也幫忙做些雜事。
兩家人一邊幹活,一邊隔著院牆高聲說話應答。
這時候,秋生和夏生便嚷嚷著找蝦爬子、簍子,要去打豬草,順便網魚蝦。
小林春飛奔進黃家院子,喊道:“杜鵑,跟我們去河邊玩。你娘今天不是在家麽?”
杜鵑心動了,就看向馮氏。
馮氏沉臉道:“不許去!掉河裏怎辦?”
林春道:“我帶妹妹去。我大哥二哥也去。”
馮氏笑道:“你自己還要人照看呢,你還照看妹妹。那河邊有什麽好玩的?杜鵑是女娃兒,哪能跟你似的,弄一身泥。”說著看向他腳下。
小娃兒今兒連鞋都沒穿,打赤腳走路。
村裏娃兒,大多時候,隻要不冷、不上山,都是打赤腳的。
杜鵑忙道:“娘,我跟姐姐一塊去,跟著秋生哥哥他們。我們不玩水,就挑野菜。我都沒出去玩過。我想去河邊玩。”
馮氏還在猶豫,黃老實忙道:“叫她去吧。”
隔壁院裏,大頭媳婦高聲道:“弟妹,叫杜鵑和雀兒去吧。有我家秋生照應,不會有事的。秋生都多大了。這個天,河邊肯定有許多娃兒,不是挑豬菜就是摸魚玩,旁邊地裏也有大人做活,不怕。”
馮氏聽了,又看看兩閨女都眼巴巴地望自己,想她們一向聽話的很,從來不出門,因而道:“那你就跟姐姐去。別亂跑。別玩水。要是玩水,回來我打斷你的腿。”(未完待續)
今天的羊肉是用馮氏剛采回來的菌子燒的。
菌子本身肉質鮮嫩,又極容易入味,在湯汁裏煮過,把那肉的鮮味都吸了進去,所以味道比肉還要好。
黃雀兒嚐了一口,點頭道:“嗯。像肉。”
她不知如何形容,便拿肉來比。
杜鵑解釋道:“肉的味道都被菌子吸進去了。”
吃了菌子,再吃一塊肉,黃雀兒又道:“比兔子肉好吃。”
“那能比!兔子肉柴多了(粗糙的意思)。這個是黑山羊肉。”馮氏那邊接道。
她把扁豆下了鍋,轉頭見姐倆吃得有滋有味,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心裏便柔情泛起,端起灶上裝羊肉的大碗,又往她們的小碗裏搛肉和菌子。
杜鵑忙攔道:“不用搛了,娘。我們等吃飯時再吃。”
又湊近黃雀兒建議,“等下我們用湯泡飯吃。”
黃雀兒想象那肉湯泡飯的樣子,會心地點頭一笑,露出小虎牙,很可愛。
她的皮膚雖然沒有杜鵑白,卻光潔的很,不再像之前黃巴巴的毫無光澤,頭發和眉毛也亮了不少,小鼻子看去很精致。
杜鵑笑嘻嘻地伸手幫她捋頭發,整理額前劉海。
她當自己是大人,常逗小姐姐玩笑,可馮氏卻隻當她是小娃兒。這時擰了個熱手巾來,將她的小腦袋摁在懷裏,熱乎乎的手巾蓋上臉,再使勁一抹,“瞧這嘴吃的。”
“哎喲,好疼!”
杜鵑先閉住呼吸,任她給自己擦臉,卻又忍不住叫起來。
那灰布手巾補了個補丁,粗糙的很,對她那嫩臉實在是一種傷害。
馮氏聞言放手,看了看手巾,又看看閨女的嫩臉,也覺得不忍心,便道:“回頭娘找塊好布給你做個洗臉的。”
杜鵑忙點頭道:“謝謝娘。”
送了一大碗羊肉給林家後,一家子和和美美地吃飯。
許是最近日子過好了,家裏也和睦,黃老實受了鼓舞。塞了三大碗飯後,把碗一放,對馮氏笑道:“雀她娘,我明兒也跟你上山。地裏的活計壓兩天沒事。”
杜鵑立即叫道:“爹你去,我跟姐姐在家看門。”
馮氏卻沒吱聲。
杜鵑見大家心情都好,便規劃黃家前景,因笑道:“娘,等明年,咱們養兩頭豬。過年殺一頭,七八月殺一頭。一年到頭都有肉吃。”
馮氏瞅著她道:“看把你能的。一天到晚就數你會說話。喂兩頭豬,拿什麽東西喂?”
黃雀兒忙道:“我去打豬草。”
馮氏對屋裏示意道:“還打豬草,你看看這屋裏,可能離了人?”
杜鵑笑道:“娘,我也長大了。我跟姐姐,一個看家,一個打豬草,怎麽就不成?”
馮氏聽了這話,雖不當真,卻也高興,笑道:“你長大了?還沒桌子高呢,就長大了!”
她真奇怪:這閨女從會說囫圇話起,那嘴裏是一套一套的,也不知都跟誰學的。細算起來,她還沒兩周歲呢。
接下來的日子裏,兩口子夫唱婦隨,上山采了幾天山貨,再集中精力收兩天玉米,然後再上山,起早貪黑,整日不得閑。
黃家院子裏曬滿了秋收的作物。
杜鵑和黃雀兒看著豬雞,一步不敢離開。
期間,黃大娘有次上門來,問杜鵑:“你爹呢?”
杜鵑忙端板凳給她坐,一邊道:“爹跟娘上山去了。”
黃大娘沉臉道:“一個男人家,放著地裏的正經活計不幹,倒跟媳婦上山做那些沒要緊的。”
采山貨雖然重要,究竟不是主業,因此大多由女人幹。
杜鵑笑道:“我們家窮,收的糧食少。我爹要多弄些山貨,帶出去叫外公賣了換鹽、買布。不像奶奶家,田地多,二叔又會做木匠掙錢,什麽都不缺。我們家好可憐的。”
黃大娘聽了,跟見鬼一樣瞪著小女娃。
杜鵑忽閃著純淨的眼睛望她,好奇地問:“奶奶來有事?可是來看看我家活計做完沒有,好來幫忙的?”
黃大娘聽了差點張口要罵,好險忍住了。
不知為何,她對著小女娃粉團團的笑臉,說話又在情在理,愣是罵不出來;黃雀兒就不同,她是張口就喝斥。所以見她來了,黃雀兒就躲得遠遠的。
“沒事就算了。我就來看看。”
兒子不在,她也懶得跟個小娃娃囉嗦。
才轉身要走,忽然看見蹲在院牆頭上的幾隻母雞,油亮的紅毛,顯然是家雞和野雞雜交的種,她就停下了腳步。
“你們這雞喂得倒好。有三十多隻?”她問。
“噯。三十多隻。就快沒有了。外公拿來的鹽,送給奶奶一些,過年醃豬肉用了些,現在沒了。我們沒錢買鹽,娘要用雞換鹽吃;我沒衣裳穿,也要用雞換;冬天沒棉花做被子,也要用雞換;家裏的桌子都站不穩了,床也壞了,沒錢找木匠做……奶奶,你走了??奶奶,你家臘肉還有多少?奶奶,二叔什麽時候有空——”
最後一句話是衝著黃大娘的背影喊出來的,因為她早在杜鵑說沒錢買鹽的時候,就已經掉過頭走了。
杜鵑趕著她追問,那意思臘肉要是多,她還想借點臘肉;二叔要是有空,最好能幫忙打張桌子和床什麽的。
可是,黃大娘就跟一陣風似的刮遠了。
能不走嗎?
她是來找大兒子,看看他可有空去幫忙翻地的,不是來聽孫女訴苦的。
這個小孫女,真真是磨人精!
自打她生出來,從洗三開始,黃家就沒消停過。
杜鵑撇撇嘴,心想你跑什麽呀,我又不會吃了你。
一邊嘀咕,一邊轉頭對牆頭的雞數落道:“沒事蹲那老高的地方幹什麽?叫人看見了丟了小命,看你還樂個什麽勁!”
黃雀兒端著一碗用菜葉拌的碎玉米屑,一邊“啯啯”地喚小雞,一邊用敬佩的眼光看妹妹,不知她怎有勇氣麵對奶奶說那許多話。
杜鵑立即欣喜跑過去,要親自喂。
這是最近才孵的一窩小秋雞,可不常得,才十五隻。喂得好的話,過年就能殺小雞吃了。兩三斤的小雞,味道最是好。所以,她和黃雀兒十分精心地照看。
下午的時候,黃老實和馮氏回來,老遠就喊“杜鵑”。
杜鵑急忙飛奔過去,笑出一嘴細米牙,兩眼彎彎的,“爹,可弄了好東西了?”
“有,有好東西。你瞧。”
黃老實歇下背上的竹簍子,示意馮氏拿給杜鵑看。
馮氏臉上也帶著笑,從簍子角落裏掏出自己紮頭的頭巾,包了一大包,鼓囔囔的。打開,全是紅豔豔的山楂,足有兩斤多。
“這是我找著的。兩大棵樹,紅的全摘了。還有沒紅的,就沒摘。等下回去再摘。我記得那地方。”黃老實笑眯眯地表功。
杜鵑樂壞了,現在她長大了,可以吃這個了。
於是黃雀兒打水給爹娘洗臉,又倒茶,又拿出煮的茶葉蛋——杜鵑又慫恿馮氏煮了一回,說不吃容易讓人惦記——把爹娘伺候好了,姐倆才一樣一樣地收拾那些山貨。
兩口子坐在屋簷下,喝茶歇氣,一邊吃茶葉蛋,一邊看著兩閨女,都笑。
也不知怎麽了,他們還跟以前一樣幹活,可總覺得日子不一樣了,進了這院子就覺得特別有勁頭。
想了一想,覺得是閨女長大了。
現在回家,院裏收拾得井井有條,一切都生機勃勃;有人打熱水洗臉,有人倒茶拿吃的;遞上幹淨的手巾擦汗,那手巾還一樣是舊布,卻永遠洗得幹幹淨淨,透著陽光的氣息。
馮氏還有一樣舒心的:婆婆來過幾次,從沒討著好。
疑惑地看看兩閨女,還是那麽小啊!
反正,日子順心就好了。
如此忙了半個多月,這日,黃家和林家的大人都沒下地,也沒上山,趁著大太陽在院裏掰玉米、曬穀子等。
黃雀兒和杜鵑也幫忙做些雜事。
兩家人一邊幹活,一邊隔著院牆高聲說話應答。
這時候,秋生和夏生便嚷嚷著找蝦爬子、簍子,要去打豬草,順便網魚蝦。
小林春飛奔進黃家院子,喊道:“杜鵑,跟我們去河邊玩。你娘今天不是在家麽?”
杜鵑心動了,就看向馮氏。
馮氏沉臉道:“不許去!掉河裏怎辦?”
林春道:“我帶妹妹去。我大哥二哥也去。”
馮氏笑道:“你自己還要人照看呢,你還照看妹妹。那河邊有什麽好玩的?杜鵑是女娃兒,哪能跟你似的,弄一身泥。”說著看向他腳下。
小娃兒今兒連鞋都沒穿,打赤腳走路。
村裏娃兒,大多時候,隻要不冷、不上山,都是打赤腳的。
杜鵑忙道:“娘,我跟姐姐一塊去,跟著秋生哥哥他們。我們不玩水,就挑野菜。我都沒出去玩過。我想去河邊玩。”
馮氏還在猶豫,黃老實忙道:“叫她去吧。”
隔壁院裏,大頭媳婦高聲道:“弟妹,叫杜鵑和雀兒去吧。有我家秋生照應,不會有事的。秋生都多大了。這個天,河邊肯定有許多娃兒,不是挑豬菜就是摸魚玩,旁邊地裏也有大人做活,不怕。”
馮氏聽了,又看看兩閨女都眼巴巴地望自己,想她們一向聽話的很,從來不出門,因而道:“那你就跟姐姐去。別亂跑。別玩水。要是玩水,回來我打斷你的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