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放輕了捶衣的動作,微笑傾聽。


    簫聲在山村上空回蕩,與天籟人聲和諧地交織成一片,成了春夜奏鳴曲的一部分。


    杜鵑告訴林春,做木工的手上功夫可以靠練習逐步提高,但有些東西卻不是靠練習就能夠提高的,比如對大自然的感知能力。


    她覺得林春的手藝已經上升到藝術的層次,若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必須對身周事物形成敏銳的感知能力,意會常人意會不到的內涵,因此建議林春學吹笛。


    音樂可陶冶情操,有助於淨化心境,達到空靈境界。


    彈琴當然也可以,可是村裏沒人會彈,吹笛許多人都會。


    恰好任三禾會吹簫,於是林春就學了簫。


    剛開始的時候,吵得四鄰不安。時間一長,大家就聽習慣了,每晚伴著簫聲入睡。要是哪天林春沒吹,有人還不習慣呢。


    當然,也有那粗鄙煞風景的。


    比如就有漢子道:“這娃子,哪來這好的精神,天天吹!”


    他累得半死,恨不得倒頭就睡。


    另一人接道:“十幾歲的男娃,精神能不好?大了,想媳婦了。連貓都叫春呢,別說十幾歲的男娃娃了!”


    若是林春聽見這話,怕是要一頭從房上栽下來。


    雖然在這樣的春夜,少年確實有些情意綿綿,但跟“貓叫春”相提並論,想必他也無法容忍。


    被和“貓叫春”相提並論的不止林春一人,他才吹了一會,村子中央就遙遙傳來應和聲,中氣十足,十分急切高亢。


    這是九兒!


    這小子今晚吹得可賣力了,仿佛很興奮。


    二丫見杜鵑一邊輕輕捶衣裳,一邊注意聽曲,連搓衣裳的黃雀兒都沒了聲音,遂也不敢說話。


    她雖然聽不大懂,也大概知道簫聲因為杜鵑格外歡快。


    對於林春和九兒,她不是沒偷偷幻想過,隻是她太有自知之明了,因此從不敢奢望。


    她住在林家隔壁,林春從小就把杜鵑當心尖子一樣,她看得很清楚,明白就算杜鵑不嫁林春,林春也不會娶她的;至於九兒,那是林家大房最有出息的兒子,也不是她能高攀得上的。


    但十幾歲的少女,不可避免地要想這件事。


    前些日子,就有人上門來給她提親了。


    她雖然不敢高攀林春和九兒那樣的,可也有自己的期盼。隻是她爹娘未必會顧及她的想法,她也沒有杜鵑跟爺爺奶奶抗衡的勇氣。


    可也不能什麽都不做吧!


    她便希望杜鵑幫她。杜鵑很有主意不說,一直都很照顧她。況且那個人跟杜鵑關係也不錯。


    因為心中有事,二丫無法靜聽曲子,過一會就忍不住了。


    她輕聲道:“林家兄弟幾個都好能幹,我爹今晚還誇呢,說他們比村裏許多男娃都強。還說你小寶哥哥也好,又學木匠,又學打獵;又懂事,又能幹,比他爹都強呢。”


    她知道杜鵑家雖然跟爺爺奶奶那邊不和,她們姊妹卻跟黃小寶處得不錯。幾年前那場大鬧,黃小寶還幫他們說話呢。


    杜鵑也願意幫堂哥說好話,便輕聲道:“小寶哥哥很能幹的,又肯動腦子,現在做出來的東西都比我小叔做的好呢。”


    二丫頓了下,很隨意地問道:“你大妞姐姐出嫁都兩年了,小寶也快要給你們娶嫂子了吧?你家又要出一大筆銀子了。”


    大妞嫁去了梨樹溝。成親的時候,黃老爹命令大兒子拿五兩銀子給侄女添妝。


    這幾年過得安靜,杜鵑也懶得跟爺爺奶奶爭,反正黃雀兒過幾年也要成親,到時候小叔敢不拿相應的銀子添妝,她有的是法子讓他們丟人,所以就如數給了。


    她心裏雖然這麽想,卻不願跟外人說這事。


    因此回道:“小寶哥哥娶親怕是沒那麽快。相了好幾頭親事都沒成呢。”


    二丫對杜鵑家出銀子的事也不感興趣,不過是借這事說話而已,因此杜鵑的回答正中她心意。


    她低笑道:“看不出你小寶哥哥還怪挑的。”


    黃雀兒接道:“誰不挑?你哥哥要不挑,前兒相看的人家怎麽沒成呢?”


    二丫跳過自己哥哥秤砣,繼續追問黃小寶選媳婦的標準:“我哥哪裏挑了,那是人家瞧不上我家。你小寶哥哥可說了想找什麽樣的女娃呢?”


    擺出一副探聽八卦的樣子。


    杜鵑也沒疑心,因為她自己也喜歡聽這方麵的事。


    這些百姓生活就跟故事一樣,聽著瑣碎,細品起來很有嚼頭。


    她就笑道:“這怎麽好說呢?大概總要有些緣分吧。又是長孫媳,我爺爺奶奶選人的時候難免仔細些。”


    還有一句話她沒說,那就是有馮氏的前車之鑒,爺爺奶奶生怕娶回來的孫媳婦跟大兒媳一樣,可不是要睜大眼睛挑了。


    二丫就沉默了。


    不知不覺,衣裳已經洗完了,她還在發呆。


    直到黃雀兒問:“二丫你洗好了?”


    二丫才忙道:“洗好了。我先回去了,家裏人都睡了呢。”


    端起木盆急急忙忙就走了。


    等她走後,黃雀兒才小聲對杜鵑道:“她老問小寶幹什麽?是不是看上了……”


    杜鵑一愣,狐疑道:“不會吧!”


    黃雀兒白了她一眼,道:“怎麽不會!就你傻嗬嗬的。”


    她一直覺得杜鵑很聰明,什麽都懂。等大些了,忽然發現這個妹妹其實並不是什麽都懂,有時候很天真。比如剛才二丫,那小女兒的心思她一聽就明白了,偏杜鵑聽不出來。


    她不知道,杜鵑因為心理年紀長些,心裏又有了個人,哪會在意這些,不過是當閑話聽罷了。若是她用心的話,就會察覺出來。


    見黃雀兒說自己傻嗬嗬的,杜鵑忍不住笑了。


    兩人洗好衣裳,轉身進院。


    在院子裏晾衣裳的時候,夏生走進來,輕聲叫道:“雀兒!洗好了?”


    黃雀兒點點頭,道:“你還不睡,幹什麽?”


    夏生走近她,看樣子有話跟她說。


    這麽美妙的時刻,杜鵑不想打擾他們。反正都定親了,又在自己院中,眼皮底下,不怕有事。因此她抬頭向林家西廂房頂看去,一邊揮手。


    簫聲立即停住,林春手一揚,一條繩索飛下來,繩頭係著飛爪,掛在黃家院牆的牆頭。


    杜鵑伸手挽住繩索,林春在上麵輕輕一帶,她便踏過自家院牆的牆頭、林家院牆的牆頭,飛身上了林家西廂瓦麵。


    來到屋脊,在林春身邊坐下,輕笑道:“還是上麵好,一上來就覺得心胸開闊。你怎還不去練功?”


    說起這個她就禁不住佩服,這孩子跟自己學習的同時,又學木匠,武功也從未丟下,早晚練習,風雨無阻,多少年如一日。


    林春看著她反問道:“你又不去了?”


    杜鵑毫不羞慚地說道:“不去了。我今兒累得腰酸背痛,睡覺還來不及呢。我又不想做大俠,每天早上起來練一遍就行了。”


    林春聽了,便望著她笑。


    隨著兩人年歲的增長,杜鵑對林春從原先的諄諄教誨,不知不覺變成跟他商量,最近又變成常向他討主意,有些事上甚至開始依賴。


    這種變化,連杜鵑自己都沒覺得。


    林春一直理所當然地護著她,也沒覺得。


    杜鵑又問:“你下午說的茶樹在哪兒?遠不遠?”


    林春道:“很遠。我們這腳程,怕也要跑四五個時辰呢。”


    若不遠的話,那茶樹怕是早就被人發現了。


    杜鵑道:“那我姐就去不了了。我帶黃鸝去吧。”


    她不好單獨跟林春出去,黃鸝正在習武,帶她去正好鍛煉一番。


    林春點頭道:“喊九兒一塊。出去一趟,怎麽也要弄些好東西回來。就後天吧。那地方山高,茶葉長得慢,去早了不成。”


    杜鵑點頭,一邊四下打量。


    坐的高,看得遠。


    月光籠罩下的村莊,薄霧輕蕩,真美不可言!


    靜了一會,她側頭看向下麵院子,夏生正拿個什麽東西給黃雀兒看,低聲說著話。她微笑道:“你哥弄的什麽,神神秘秘的?”


    林春朝下瞟了一眼,道:“石雕。他天天晚上琢磨,雕了好些天了,照著雀兒姐姐雕的。這會子拿過來,想是雕好了。”


    杜鵑忍不住輕笑起來,道:“他還公私分明呢,不占用做活的時間。還是怕你爹看見了挨罵?”


    林春小聲道:“都不是,是怕人看見。”


    杜鵑便捂著嘴偷笑。


    兩人雖然壓低聲音說話,還是對麵東廂屋內的林大頭發現了。


    漢子望著坐在屋頂上的小女娃,嘴角直抽,竭力容忍。


    也就是杜鵑,若換一個人,他隻怕立刻就要跳腳臭罵了。


    那可是屋頂!


    女人是不能上屋頂的,不然一家子都要倒黴的!


    小女娃也不成!


    長得好看的小女娃也不成!


    可是,這個小女娃不是一般的小女娃,是他一心想要求做兒媳婦的杜鵑。好容易她跟兒子坐在一塊,又是晚上,又在這麽美的月亮下,他能這麽不懂眼色,破壞這一對人嗎?


    當然不能!


    他便說服自己:杜鵑不是一般的小女娃,那是魚娘娘救過的人,有大福氣的,所以她能上房頂!


    找到理由後,他便睡去了,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自打他見到杜鵑那日起,他就沒在這丫頭麵前占過上風,他都已經習慣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鄉村原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鄉村原野並收藏田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