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回事?


    就是楊家來人說,十四年前他家大爺從狼嘴裏救了個奶娃。也曾來泉水村打聽過的,可沒聽說誰家丟娃兒,於是他便當親兒子一樣養著了,還送他去府城書院讀書,如今中了秀才呢。


    誰知前兒不知為了什麽事,這孩子進了大牢。


    楊大爺去探望,傷心之間說了他的身世。


    那孩子便希望找到親爹娘,好見上一麵。


    楊大爺就派人四處打聽。


    無意中發現黑山鎮大楊村的馮家兒子長得很像這撿來的孩子,再順藤摸瓜,就找來泉水村黃家了。


    另外兩位是荊州知府衙門的年捕頭和手下,奉命和楊家下人一塊來查核此事的。他們說,楊元到底是不是黃家兒子,僅憑口說還不夠,還要黃家派人去衙門,當麵提出證據確認。


    這些事是任三禾告訴杜鵑的。


    杜鵑馬上問出關鍵,“楊元出了什麽事?”


    楊家肯放手,是不是同這事有關呢?


    任三禾輕聲道:“我估計肯定有關。但他們不肯說。說也沒什麽大事,到了衙門就清楚了。”


    杜鵑又問:“楊家真肯放手?”


    任三禾點頭道:“那人說楊家大爺說了,能看見養子與親爹娘團聚,是積德行善的好事,願意把兒子還給黃家呢。”


    杜鵑懷疑地蹙眉。


    任三禾便說多想無用,等明天去了荊州府再說吧,料也不會被牽連什麽災難,畢竟這兒子丟失了十幾年。


    當下商議了些措施,分頭行動起來。


    晚上,因黃家沒地方安排,這三人被安置到林家住。杜鵑姊妹親自做了好飯菜送過來,林春兄弟幾個和黃小寶一塊陪同他們吃喝。


    席間,少年們套問楊元獲罪的詳情。


    這也是任三禾交代的,說他們年紀小,不惹人警惕。


    想的不錯,無奈那幾人死不鬆口,也沒辦法。


    林春便留了心眼,晚間特意將那年捕頭和另外兩人隔開,將他安排在自己西廂屋內,自己親陪著。


    年捕頭原對莊戶人家沒怎麽看在眼裏,及到了林家,看見這整齊的房屋,屋內各樣陳設,不禁大吃一驚,強壓著才沒露出異樣神色。


    等飯後跟林春去了西廂,隻見堂間桌、椅、案、幾、大屏風、牆上大幅石雕,無不古樸大氣;再進入臥間,床櫃槅扇屏風則雕鏤得十分精美,盡顯古雅風格,牆上掛著弓箭、短刀,窗前案上壘著書籍,另有筆墨等文案之物。大張的嘴巴還沒合攏,猛看見活生生的一隻斑斕猛虎從床前站起來,朝他聳起毛發,頓時驚得麵無人色,急退到門外。


    林春喝住如風,將它趕了出去,然後招呼捕頭進來坐,說不礙事的,這虎是他養的,年捕頭驚疑不定地打量他。


    好容易定心坐了,冬生又奉杜鵑之命送來兩盤果子,卻是山中早熟的桃杏,裝在麻姑獻壽的托盤上端了進來。


    木盤被木雕的麻姑仙女雙手或捧舉、或高擎過頭,其神態飄逸,風采翩然,毫無媚俗之感,雕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年捕頭兩眼就盯著那盤子移不開眼了。


    林春道:“捕頭喜歡這玩意,回頭我送一樣給捕頭。”


    年捕頭忙笑說“卻之不恭,受之有愧”,又見他談吐頗為流利,不似一般鄉村少年,遂收斂了傲慢之色,與他攀談起來。


    林春並未再追問楊元的情形,隻留心聽他說府城的各種新奇見聞。安歇之前,他將一個香楠木做的梳妝盒,以及一包上好的鹿茸送給年捕頭。


    那梳妝盒是他近日跟杜鵑琢磨出來的樣品,盒麵和盒身四麵都雕飾的山水,倒像一整幅。盒麵那座山就是最高的山峰,其餘古木森森、瀑布飛掛、奇峰異石連綿不斷,圍在四麵盒身。


    盒內另有乾坤,機關小巧,精致非常。


    鹿茸是任三禾拿來要他送給年捕頭的。


    年捕頭想起愛風雅的妻子,笑得合不攏嘴。


    這次,不等林春問,便主動告訴他道:“別擔心楊元。他沒事。隻要證實真是黃家兒子,隻管認。”


    但他隻說了這一句,便再不肯說了。


    這也夠了。


    將他安置後,林春便過來黃家找杜鵑,告訴她這話。


    杜鵑雖不明內情,也知道楊元應該無事。


    當下暫不說這事,說起明天出山的事。


    原準備黃老實、馮氏、任三禾和杜鵑四個一塊去的,但黃鸝吵著說,這次無論如何她也要出山去看一看,杜鵑覺得她聰明伶俐比自己強,便答應了。


    黃小寶也要去,杜鵑請他在家照看,因為家裏就剩下黃雀兒了。小姨家也就剩下馮明英帶兩娃,也需要人照看。黃小寶這才不再堅持。


    林春見杜鵑轉來轉去地忙,感受到她的期盼和雀躍,遂對她道:“我跟你們一起去。”


    杜鵑抬頭看他,忽然心裏就不安起來,還有不忍。


    自打從山上回來後,他就忙前忙後,幫著招待人打聽消息,跟自己姊妹一樣滿懷興奮,仿佛那是他的弟弟。


    可是……


    雖然她早告訴了他楊元的事,卻沒說他們不是親兄妹。


    因為,那勢必要牽出她的來曆。


    還有,這事連馮氏都沒坦白,她又是怎麽知道的?


    若想說清,就得把她帶著記憶穿越的老底給抖出來。


    這是她目前唯一沒告訴、也不能告訴他的。


    想著他這麽高興地和她一塊去迎接她的“孿生弟弟”,若知道這個弟弟就是她前世的夫君,會怎樣反應?


    杜鵑竟不忍想象了。


    她看著林春發怔,她從小就防微杜漸,灌輸給他兩人隻能成為兄妹、不能成親的觀念,為什麽還是走到這一步?


    她便遲疑道:“林春,你還是別去了吧。”


    林春以為她不想麻煩自己,丟給她一個安心的微笑,道:“我跟你們一塊去,也能幫著跑跑腿。再說,我也想去府城看看呢,我還沒去過呢。我先前跟年捕頭打聽了些消息,他還慫恿我去府城開個鋪子呢。”


    此時林大頭夫妻也在這,也熱心道:“杜鵑,讓春兒陪你們一道去吧。房子都蓋好了,其他的事早一天晚一天都不大要緊,我們家勞力多,地裏的活計也不差他一個。”


    黃家竟然有個兒子,而且這兒子就要找回來了,還是秀才,林大頭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為黃家效力的機會。況且那本就是夏生的小舅子,林家出力也是應該的。


    杜鵑見這樣說,轉念一想,林春也該出去看看了。若是能跟九兒一樣走出這深山,跨入更廣闊的天地,無論是事業還是婚姻,都將有更多的機會。


    想畢,便笑著對他點頭道:“那就一塊去吧。”


    說定後,林家人便走了。


    黃老爹和黃大娘還不肯走,還在想一句囑咐一句,隻遺憾年紀大了,不能跟大兒子一塊出去接孫子。


    杜鵑催他們道:“爺爺,奶奶,你們回去吧。我們要睡了,明天還要起早呢。有小姨父陪我們,不會有事的。弟弟的事,等到了那,問明了情況,要是能馬上接回來更好;要不能,我會請幹爹帶信回來告訴你們的。”


    黃大娘抹著眼淚道:“杜鵑,好歹要把你兄弟接回來呀。”


    背著人,偷偷地塞給她一個小包裹,裏麵是三十兩碎銀子,讓她拿去打點用,“聽說衙門裏的人隻認銀子錢不認人的。你把這帶上,讓你小姨父拿去送禮,多求求官老爺們。”


    杜鵑詫異萬分,才要說話,奶奶已經轉身走了。


    她望著黃小寶和小順攙著那一對微微佝僂肩背、步伐蹣跚的背影消失在夜幕中,一時間感慨萬千,心思複雜。


    一夜無話,第二天天不亮,眾人便啟程去往山外。


    同行的還有林大猛和兩個兄弟。他們一是為了送山貨出去,二是因為林大猛是村裏正,要為黃家丟失兒子作證明。


    在途詳情也不消細說,至晚間到了黑山鎮大楊村。在杜鵑外公馮長順家歇了一晚,次日又添了馮長順和他小兒子馮興業,騎馬的騎馬,坐車的坐車,兼程往荊州府城趕去。


    兩日後的傍晚,杜鵑一行人終於來到荊州府城。


    看著那十幾丈高的巍峨城牆,杜鵑不禁心生景仰,絲毫不敢小覷這古代文明,倒比現代技術更震撼人心。


    到了這裏,便是任三禾打頭了。


    他領著眾人直奔一家福祥客棧,包下一個院子,將杜鵑馮氏等人安置妥當,才與年捕頭交涉楊元之事。


    年捕頭再不敢小瞧這群山裏人。


    一路上,他可是發現任三禾、林春、林大猛都身懷武功,連杜鵑和黃鸝都跑得比他快,自己這個捕頭倒被他們多方關照。


    至此,也沒什麽要隱瞞的了,他便將楊元犯的事大略說了一遍。也不複雜,就是寫了一篇文章,不知怎的觸怒了巡撫大人,說是有不敬之詞、通敵之意,被拿下大獄。


    杜鵑等人聽後倒抽一口冷氣。


    原來如此!


    這楊家分明是怕被楊元連累,才竭力撇清,想甩脫這個養子,才找上了黃家,哪有什麽善心!


    杜鵑生氣極了,當即轉開了心思。


    林春忙請年捕頭將那文章抄一份來看看,又問能不能去獄中探望楊元。


    年捕頭抱歉地搖頭,說怕是不成,叫他們別急,等明天升堂,先確認楊元是不是黃家兒子再說。


    倘或不是呢?


    ***


    周末先擠出一更還上,不然內疚得不行。可是還了一更好像還有六更,因為粉紅已經十九了。原野萬分感謝大家,一更也沒拋棄我,更要努力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鄉村原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鄉村原野並收藏田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