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仲卿並不知道那個被他稱之為狂徒的孫策有多勇猛。


    在夢境裏,恩公陸康被殺的時候,他才二十歲,隻是個管內務的小吏,沒有機會上陣與孫策決一死戰。而且,當時的他既沒有膽量,也沒有武力能直攖其鋒。


    所以,焦仲卿就理所當然的認為,今時今日文武雙全的自己,已經可以與那個人稱“江東小霸王”的狂徒孫策正麵掰一掰手腕了。


    此時已是中平五年,他命中的貴人陸康,已在中平三年奉詔來到廬江,擔任太守一職。


    由於夢境中所演示的內容主要是以他成年後與劉蘭芝的感情線為主,涉及其他信息的時候,對話和場景全都模糊不清,不可聽也不可見,就連最終如何“自掛在東南枝上”,都僅僅隻有一個結果,而沒有詳細過程。


    所以,焦仲卿並不清楚自己是何時何地與陸康相遇的,隻隱約知道,大概在十八歲那年遇到陸康,得到後者的賞識,提拔。同時也對“自掛東南枝”這件事產生了強烈懷疑。


    不過,此時距離“自掛東南枝”還有十一年時間,可以晚一些再推敲實情。


    當前最重要的事,是與陸康相識。


    於是十四歲的焦仲卿一邊在家鄉刻苦練武,結交朋友,提高自己的人脈,一邊默默等待著與陸康的“初次”相遇。


    陸康是年62歲,是吳郡大族陸氏子弟,為人正直,忠於朝廷;德高望重,頗有長者之風,且善於治理地方;每到一地,皆政績顯著。


    他擔任廬江太守後,很快便贏得了百姓的愛戴。


    此前廬江郡出現盜賊黃穰等人,連結江夏等地的勢力,反上作亂,殺害官吏,聚眾十餘萬,攻陷廬江四個縣,割據為患。


    陸康就任後,以雷霆之勢擊破了黃穰等人,其他殘餘賊寇也紛紛歸降。天子劉宏為表彰陸康的功績,加封為忠義將軍,令其永鎮廬江。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五年過去,已是初平四年(193年)。


    帝王更迭,年號變換。


    這一年,焦仲卿19歲,陸康68歲。


    正如夢境中的預演那般,在一個陽光媚明的午後,無業小青年焦仲卿在自家村口遇到了廬江太守陸康,獲得了對方賞識,被拔為近差,成為其心腹。


    不過有一點與夢境中不同。在夢境中,他隻當了個府中小吏;


    而在現實中,因為文采斐然,武力過人,他直接被陸康提拔為百戶長,後又提拔為千戶長,位居郡都尉之下,麾下統領一千士卒,負責維持廬江郡的治安。


    這幾年間,天下紛亂不止,發生了許多大事。


    首先是靈帝劉宏駕崩,少帝劉辮登基,


    緊接著董卓入京,廢少帝立新君劉協,關東諸侯群起響應,起兵討伐董卓。


    轟轟烈烈的諸侯討董持續了一年多,最終以都城西遷,董卓敗退,眾諸侯星流雲散而結束。


    之後沒過多久,董卓身死,關中大亂,朝廷威信盡失,各地諸侯紛紛擁兵自重,搶奪地盤。


    而廬江郡卻在太守陸康的治理下,一派安寧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成為亂世中少有的安寧港灣之一。


    但是,這樣的好日子並沒能堅持多久。


    今年年中的時候,盤踞在南陽的袁術放棄了南陽,來到廬江郡隔壁的九江郡,屯重兵在九江郡郡治壽春,虎視豫徐楊三洲。


    袁術一到九江,就擺出一幅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的架勢,對淮南周邊各洲郡虎視眈眈。


    此時,恰逢徐州牧陶謙病危,徐州各大勢力暗流湧動,袁術也在壽春站穩了腳跟,開始將注意力盯在了徐州。


    袁術在出兵徐州之前,以“軍中缺糧”為借口,向陸康索要米三萬斛。


    比舉名為索糧,實為逼迫陸康“站隊”。


    陸康認為袁術名為漢臣,實為逆賊,當即趕走袁術的使者,不與之來往,而且整修戰備,準備迎敵。


    袁術聞訊大怒,派遣孫策率三萬大軍,將廬江城池層層包圍。


    此時廬江城中僅有四千士卒。


    陸康被迫固守城池,那些閑散在家的士兵聽到孫策引兵包圍廬江的消息,紛紛從老家奔至皖城(廬江郡治所),在深夜中沿繩攀爬而上,合力守衛城池。


    這讓城中士卒一下子增加到五千餘人。


    已被提拔為郡都尉的焦仲卿統領著兩千士卒,駐守皖城北門,直麵孫策。


    期間,他多次請求出城與孫策決一死戰,都被陸康以“孫策驍勇,不可力敵;今當固守,待敵自退”為由而否決。


    於是雙方人馬就這麽一天天的耗著。


    孫策萬萬沒想到,這場戰爭打得如此艱難,大軍圍城日久,廬江城仍舊巋然不動。


    更恐怖的是,孫策此番攻打皖城,整整耗費了近兩年時間,皖城才終於因士卒傷亡殆盡而被攻陷。


    廬江城破時,陸康再次製止了焦仲卿與孫策拚命的舉動,讓他留著有用之身,回到家鄉好好生活,不必為自己做無謂的犧牲。同時,陸康將陸氏一族一名11歲的男孩挑出來,偷偷送出城外,安置到了老家吳郡。


    這個男孩叫陸遜。


    城破之後,陸康隨之病逝,城中陸氏族人殘滅近半,差點被孫策滅族。


    焦仲卿埋葬了陸康之後,推說“老母在堂,幼妹在下,不便遠離,隻願做一個廬江小吏”,拒絕了孫策的招攬。


    此時已是興平二年(195年)。


    攻破廬江後,孫策駐軍皖城,滿心憧憬著袁術能兌現諾言,封他為廬江太守。


    但袁術並沒有兌現此前的承諾,轉頭把廬江太守的位子交給了自己的親信部將劉勳,將孫策晾在了一邊。


    孫策以血腥手段攻破廬江的舉動,也讓他的舅舅吳景、堂兄孫賁也受到了牽連。


    揚州刺史劉繇為防止自己也遭遇和陸康一樣的悲慘結局,率先加緊了防範,連夜將這吳景和孫賁趕出了曲阿。


    令樊能、於糜屯橫江;張英屯當利口。


    孫賁原為丹陽都尉、吳景原為丹陽太守,二人被逐出屈阿後,無奈隻得屯駐曆陽。


    劉繇剛剛布防完畢,袁術就派遣惠衢為揚州刺史,攜領吳景、孫賁兩人引兵進攻張英、樊能等人。


    吳景、孫賁打了好幾個月,毫無進展。


    孫策趁機再次向袁術提議:借兵過江,蕩平江東,等擊敗了江東群雄,我們就渡過長江向南發展。


    袁術一聽大喜,江東此時有曲阿劉繇、會稽王朗、吳郡嚴白虎等眾多強敵,就算孫氏一族到了江東也掀不起什麽大浪,而打發走孫氏一族後,自己在江北也能過得更安心。


    袁術調撥一千多士兵,十來匹馬,交給了孫策,心想著就靠這點兵馬,孫策怎麽也不可能輕鬆擺平江東群雄。


    孫策率千餘人抵達曆陽,和舅舅等人合兵一處,部眾很快達到了五千多人。


    隨後,孫策整軍進攻,攻破了橫江、當利兩渡口,衝入了江東腹地,開始了新的擴疆大業。


    此次東渡長江,讓孫氏家族自此開始騰飛。


    也讓孫策死亡倒計時陡然加快。


    長江以北勢力錯綜龐雜,長江以南地區卻不一樣,這裏多為地方大族所自行整合的軍事力量。


    這些軍隊的戰鬥力一般,為孫策開創江東霸業提供了堅定的基礎。


    就在孫策以蠻霸手段蕩平江東時,焦仲卿則在劉勳麾下繼續擔任小吏,同時默默等候著為那個陸康報仇契機的到來。


    劉勳是青州琅邪人,與曹操有舊。為袁術親信。


    當然,劉勳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搶了孫策到手的廬江太守,令孫策一直耿耿於懷。


    很快又過了三年。


    時間來到了建安三年(198年)。


    這幾年同樣發生了許多大事。


    首先是焦仲卿成親了。今年年中,焦仲卿遵循了母親的意思,娶了柳家村17歲的劉蘭芝為妻。


    這件從八歲起就夢寐以求的大喜事,終於在他二十四歲這年,如願以償。


    婚後,二人非常恩愛,比夢境中更恩愛十倍,焦仲卿雖然依舊決定為陸康守節,卻是沒有再愚蠢到連如花美眷在懷,連碰都不碰一下。


    守節歸守節,人倫歸人倫,兩者不搭噶。


    故主的仇要報,嬌俏可人的妻子也要睡,這不衝突。


    由於焦仲卿的本事比夢境中更大,地位和收入更高,家裏的仆從也更多,再加上劉蘭芝很快就有了身孕,所以一開始,老母並未如夢境中那般,橫豎看劉蘭芝不順眼。


    一家人倒也勉強算是和睦。


    娶親之後,焦仲卿心裏也逐漸安定下來,一邊暗中聯絡江東那些被孫策誅殺者的餘眾,一邊若無其事做著廬江小吏。


    時間很快又過去了一年。


    到了建安四年。


    這是焦仲卿期待已久的時間,許多事情都會在這一年集中爆發出來。


    這一年,袁術敗亡。其從弟袁胤、女婿黃猗率其部曲奉術柩及妻子投奔劉勳於皖城。劉勳又俘虜了想要投奔孫策的張勳、楊弘等人。此時劉勳在江淮之間有很強的兵力,受到孫策的忌憚,於是孫策派使節特以卑下的言辭和財寶要求劉勳代為攻打上繚城,並“偽與勳好盟”。


    劉勳相信孫策,更因收得財寶而十分高興,各人都來祝賀,唯劉曄則不感喜悅,認為上繚城不易攻下,若出兵,孫策必會乘虛襲其後,到時候”是將進屈於敵,退無所歸“,反對出兵。


    但劉勳不聽,堅持出兵。而孫策果然從後乘虛襲擊劉勳,二度攻破廬江,盡獲袁術餘眾,實力急劇膨脹。


    劉勳失敗後,北上投奔曹操,被任征虜將軍,又拜為河內太守、平虜將軍、封華鄉侯。


    當然,劉勳被封什麽官不重要。


    一個失敗者不值得關注。


    重要的是,孫策攻破廬江後,任李術為太守。


    李術正是焦仲卿要等的人之一。


    此時的焦仲卿依舊是廬江小吏。


    這些年,無論廬江太守如何變換,他小吏的位子始終穩若泰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呂布:我的修仙模擬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昭昭白影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昭昭白影來並收藏呂布:我的修仙模擬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