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草反問:“咋滴,以後還慣著她了?”
魏青軍無奈地說:“就得慣著她,她是病人了。那天我為啥下決心跟你嫂子搬回家住呢?一是看你大爺真心悔悟了;二是我那天回家把你大爺弄出來的時候,看到你大娘那一堆藥瓶子。我心裏越想越疼,他倆都是病人了,我作為長子難道還跟兩個病人賭氣嗎。你大爺一求我我當時就決定回來了。”
堂哥是個很重孝道的人,他這麽想很正常,但是魏青草有些擔心……
這天晚上,媽媽又提到了劉蓮,爸爸隻得把劉蓮的遭遇告訴了她。張玉英聽了大吃一驚,然後替幹妹妹抹起了眼淚,說她一個女人帶著孩子可怎麽辦?這麽年輕總不能熬一輩子寡吧,再走一步又人心難測……
張玉英在月子裏又不能出門去探望她,就囑咐丈夫明天帶些雞蛋去看看她,又說了一些鼓勵的話讓丈夫帶給她。
魏東海苦笑:“你還是管好你自己身體吧,他蓮姨身邊有娘家人照顧著,沒事的。”
但第二天,他還是聽媳婦的話拿著雞蛋去探望劉蓮了。
魏青草也跟趙建慶一起去探望了她幾次,她再痛苦也得活下去,畢竟還有老人孩子要她養。
張玉英滿月後,也臨近隆冬,姥爺姥娘在這住兩個多月了,他們該回去了。
正好,四舅也來接二老。一家人雖然不舍,但四舅來接了,姥爺姥娘也從來沒離家這麽長時間過,也想孫子了,就跟四兒子一起坐火車回去了。
他們是高高興興回去的。
劉蓮那裏,因為她喪夫,她養父母覺得趙家人關心她過多了,他們對劉蓮下了死命令,她要是選擇親生父親一家,那他們就跟她斷絕關係,出去要飯。不然她就少跟趙家人來往。
劉蓮還沉浸在丈夫的傷痛裏,對養父母的要挾很憤怒,就賭氣說他們再逼她她就不活了。
誰知道,她養父母真的離家出走了,兩個七十歲的老人,又身無長物,出門隻能要飯。
劉蓮又驚又怕,那一刻下了決心,以後就再不跟娘家人來往了,等養父女去世以後再跟娘家人續上關係。
她一個女人,家裏還有孩子,可沒精力去找養父母,隻能求助魏東海。
這麽大的事,張玉英當然讓魏東海趕快去找,這天寒地凍的,老人出事就麻煩大了。
魏東海出去找了兩天兩夜都沒找到,最後還是劉蓮想起一個親戚家,倆人跑到那裏一看,果然老兩口在。
劉蓮跪在地上跟他們發誓,她以後再不跟娘家人來往了,生恩哪有養恩大,她的爹娘隻有他們。
這樣老兩口才跟著劉蓮回家了,她也信守承諾,從此再也不跟娘家人來往了。
雖然趙建慶一家都很難過,但是想想劉蓮的處境,也隻能無奈接受了。
趙建慶偷著去劉蓮家看了她,跟她說以後有事或者地裏有重活盡管找他,他盡量不跟二老見麵就是了。
劉蓮苦笑著點點頭,但她再沒找過娘家侄子。
可一個女人上有老小有小,需要男人的時候很多,後來她就習慣於有事就來找魏東海了。
張玉英本就宅心仁厚,又一心心疼幹妹妹,每次她有事喊丈夫都催促丈夫快去。
說實話,如今有大胖兒子在手,她對丈夫的心都淡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日子快來了:那就是春節。
也是貧窮年代越對過年的熱情高,尤其是孩子們。
因為過年對於他們來說太激動人心了,能穿上新鞋新衣裳,能吃上平時吃不到的肉,糖果,還能跟著大人走親戚。
跟往年一樣,進了臘八年味就滿滿了,人人嘴裏都說著過年的話,預備著年貨。
其實誰家都預備不多年貨,都沒錢,隻是預備一些必須品而已。
重生
後,魏青草也將過第一個春節,心裏也很激動。但是,此刻她跟全家人關心的不是過年,是虹霞快生了。
就像當時媽媽要生的時候家裏鬧矛盾一樣,現在魏青軍家裏也鬧著矛盾。魏青軍自然也說到時候媳婦生孩子去醫院,因為二嬸都去醫院了。
但是蘇麗珍說在醫院生在家生一樣,還說張玉英去醫院生哪好了,不就是多花錢嘛。她閨女有本事花錢,她沒本事,誰叫虹霞攤就她這個窮婆家呢。
這話說得很重,娘倆就吵鬧起來。
就在蘇麗珍習慣於一激動就捂頭的時候,虹霞說話了,她不去醫院生,祖祖輩輩都是在家生,她也在家生。
蘇麗珍一聽高興了,這是扳回一局唄。
她喜滋滋地跟媳婦說自己對媳婦生產多細心多周到,啥啥都預備好了,也早跟村裏奶說好了,為了奶盡心給她接生,還提前奶送去了幾斤餜子,還有一兜核桃。
聽婆婆這麽盡心,虹霞也很感動。
其實當時二嬸在醫院生產時她去了,醫院雖然有專門的產科大夫,也有消毒用品,可是條件也很差,要不是堂妹想辦法取暖,那產房跟家裏一樣冷,她真沒覺得哪好。
又想著二嬸年齡大了,孩子又大才難產的,自己這麽年輕,孩子也不太大,生產應該會很順利。
她就勸青軍,別非跟二嬸比了,二嬸是特殊情況,她不是。
魏青軍看媽跟媳婦都這麽說,他一個大男人對生育方麵也不懂,隻好同意了,想著萬一有什麽事再去醫院也不晚,醫院離家才幾裏地。
魏青草得知堂嫂子就在家生後強烈反對,說在家生危險係數太高,以前那些生孩子落下婦病的女人不計其數,夭折的孩子也不計其數。現在醫院有專門的產科了,為啥還在家裏冒險?..
魏青軍撓撓頭說:“草兒,我是這麽說的,可你大娘跟嫂子都說在家生,你大娘還說我不懂,生孩子的事我一個大男人別攙和。還說她啥都預備好了,光等著虹霞發動了。”
魏青草也沒招了,想著這事她跟大娘說白搭,她不會聽她的,而且,她也不想跟那個女人去說,她隻有跟虹霞好好解釋了,讓她別犯傻,還是堅持去醫院生。
魏青軍無奈地說:“就得慣著她,她是病人了。那天我為啥下決心跟你嫂子搬回家住呢?一是看你大爺真心悔悟了;二是我那天回家把你大爺弄出來的時候,看到你大娘那一堆藥瓶子。我心裏越想越疼,他倆都是病人了,我作為長子難道還跟兩個病人賭氣嗎。你大爺一求我我當時就決定回來了。”
堂哥是個很重孝道的人,他這麽想很正常,但是魏青草有些擔心……
這天晚上,媽媽又提到了劉蓮,爸爸隻得把劉蓮的遭遇告訴了她。張玉英聽了大吃一驚,然後替幹妹妹抹起了眼淚,說她一個女人帶著孩子可怎麽辦?這麽年輕總不能熬一輩子寡吧,再走一步又人心難測……
張玉英在月子裏又不能出門去探望她,就囑咐丈夫明天帶些雞蛋去看看她,又說了一些鼓勵的話讓丈夫帶給她。
魏東海苦笑:“你還是管好你自己身體吧,他蓮姨身邊有娘家人照顧著,沒事的。”
但第二天,他還是聽媳婦的話拿著雞蛋去探望劉蓮了。
魏青草也跟趙建慶一起去探望了她幾次,她再痛苦也得活下去,畢竟還有老人孩子要她養。
張玉英滿月後,也臨近隆冬,姥爺姥娘在這住兩個多月了,他們該回去了。
正好,四舅也來接二老。一家人雖然不舍,但四舅來接了,姥爺姥娘也從來沒離家這麽長時間過,也想孫子了,就跟四兒子一起坐火車回去了。
他們是高高興興回去的。
劉蓮那裏,因為她喪夫,她養父母覺得趙家人關心她過多了,他們對劉蓮下了死命令,她要是選擇親生父親一家,那他們就跟她斷絕關係,出去要飯。不然她就少跟趙家人來往。
劉蓮還沉浸在丈夫的傷痛裏,對養父母的要挾很憤怒,就賭氣說他們再逼她她就不活了。
誰知道,她養父母真的離家出走了,兩個七十歲的老人,又身無長物,出門隻能要飯。
劉蓮又驚又怕,那一刻下了決心,以後就再不跟娘家人來往了,等養父女去世以後再跟娘家人續上關係。
她一個女人,家裏還有孩子,可沒精力去找養父母,隻能求助魏東海。
這麽大的事,張玉英當然讓魏東海趕快去找,這天寒地凍的,老人出事就麻煩大了。
魏東海出去找了兩天兩夜都沒找到,最後還是劉蓮想起一個親戚家,倆人跑到那裏一看,果然老兩口在。
劉蓮跪在地上跟他們發誓,她以後再不跟娘家人來往了,生恩哪有養恩大,她的爹娘隻有他們。
這樣老兩口才跟著劉蓮回家了,她也信守承諾,從此再也不跟娘家人來往了。
雖然趙建慶一家都很難過,但是想想劉蓮的處境,也隻能無奈接受了。
趙建慶偷著去劉蓮家看了她,跟她說以後有事或者地裏有重活盡管找他,他盡量不跟二老見麵就是了。
劉蓮苦笑著點點頭,但她再沒找過娘家侄子。
可一個女人上有老小有小,需要男人的時候很多,後來她就習慣於有事就來找魏東海了。
張玉英本就宅心仁厚,又一心心疼幹妹妹,每次她有事喊丈夫都催促丈夫快去。
說實話,如今有大胖兒子在手,她對丈夫的心都淡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日子快來了:那就是春節。
也是貧窮年代越對過年的熱情高,尤其是孩子們。
因為過年對於他們來說太激動人心了,能穿上新鞋新衣裳,能吃上平時吃不到的肉,糖果,還能跟著大人走親戚。
跟往年一樣,進了臘八年味就滿滿了,人人嘴裏都說著過年的話,預備著年貨。
其實誰家都預備不多年貨,都沒錢,隻是預備一些必須品而已。
重生
後,魏青草也將過第一個春節,心裏也很激動。但是,此刻她跟全家人關心的不是過年,是虹霞快生了。
就像當時媽媽要生的時候家裏鬧矛盾一樣,現在魏青軍家裏也鬧著矛盾。魏青軍自然也說到時候媳婦生孩子去醫院,因為二嬸都去醫院了。
但是蘇麗珍說在醫院生在家生一樣,還說張玉英去醫院生哪好了,不就是多花錢嘛。她閨女有本事花錢,她沒本事,誰叫虹霞攤就她這個窮婆家呢。
這話說得很重,娘倆就吵鬧起來。
就在蘇麗珍習慣於一激動就捂頭的時候,虹霞說話了,她不去醫院生,祖祖輩輩都是在家生,她也在家生。
蘇麗珍一聽高興了,這是扳回一局唄。
她喜滋滋地跟媳婦說自己對媳婦生產多細心多周到,啥啥都預備好了,也早跟村裏奶說好了,為了奶盡心給她接生,還提前奶送去了幾斤餜子,還有一兜核桃。
聽婆婆這麽盡心,虹霞也很感動。
其實當時二嬸在醫院生產時她去了,醫院雖然有專門的產科大夫,也有消毒用品,可是條件也很差,要不是堂妹想辦法取暖,那產房跟家裏一樣冷,她真沒覺得哪好。
又想著二嬸年齡大了,孩子又大才難產的,自己這麽年輕,孩子也不太大,生產應該會很順利。
她就勸青軍,別非跟二嬸比了,二嬸是特殊情況,她不是。
魏青軍看媽跟媳婦都這麽說,他一個大男人對生育方麵也不懂,隻好同意了,想著萬一有什麽事再去醫院也不晚,醫院離家才幾裏地。
魏青草得知堂嫂子就在家生後強烈反對,說在家生危險係數太高,以前那些生孩子落下婦病的女人不計其數,夭折的孩子也不計其數。現在醫院有專門的產科了,為啥還在家裏冒險?..
魏青軍撓撓頭說:“草兒,我是這麽說的,可你大娘跟嫂子都說在家生,你大娘還說我不懂,生孩子的事我一個大男人別攙和。還說她啥都預備好了,光等著虹霞發動了。”
魏青草也沒招了,想著這事她跟大娘說白搭,她不會聽她的,而且,她也不想跟那個女人去說,她隻有跟虹霞好好解釋了,讓她別犯傻,還是堅持去醫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