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先驅者
功德碑:你上輩子是個刷子吧? 作者:邵華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待大爺走後,甄武彎腰對綺娃兒說道:“綺娃兒,你跟著這個姓李的大哥哥去縣衙。”
說著,指了指李如是。
“甄哥哥你呢?你要去哪?”
綺娃兒仰著小臉,有些緊張的問道。
“唉,這個大哥哥不讓我去縣衙,我隻好另尋他處了。”
甄武歎了口氣,難過的摸了摸綺娃兒的頭。
綺娃兒癟著小嘴,跑到李如是身邊拉著他的大手脆生生的說道:“李哥哥,你不要趕甄哥哥走好不好,他是個好人。”
李如是瞪了甄武一眼,柔聲安慰道:“哪能呢?你把她叫上,我們一起回縣衙。”
“好耶!”
綺娃兒歡呼雀躍,蹦蹦跳跳的拉著甄武走在最前麵,後者回首,露出一個勝利笑容。
李如是苦笑著跟在她們身後,罷了,她想在縣衙待著就待著吧,有綺娃兒在,他也不會真的趕甄武走了。
回去的路比來時多了份歡聲笑語,綺娃兒生性活潑,一路上在兩人之間來回轉悠,一張小嘴說個不停,而脾氣古怪的甄武難得正常了一回,對綺娃兒稀奇古怪的問題一一耐心解答,沒有絲毫的不耐煩。
回到縣衙後,李如是第一時間去公堂找來了魏勇。
魏勇今日也忙的夠嗆,連口水都沒喝就匆匆趕來。
“修築河堤不能照你說的那樣修!”
李如是直接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啊?那該如何修?”
魏勇擦了擦頭上的汗水,不解的問道。
“我問你,內河河堤是哪一年建造的,花費了多少銀兩?”
“這內河河堤在下官上任前就已存在,至於具體哪一年,下官現在也無法說清楚,不過至少有二十年曆史了。”
“也就是說,這內河的河堤之少扛住了二十年的洪水侵襲?”
“的確如此。”
“那就以內河河堤的標準來修,築建全線河堤!”
“李大人,不可啊!這內河河堤作為豐禹的臉麵才會修的如此牢固,若按照這種修法,十萬兩銀子怕是連十裏都修不出去啊!”
魏勇急了,慌忙解釋道。
“十萬十裏,就是一裏河堤一萬兩白銀,假設三百裏河堤,就需紋銀三百萬兩!魏大人,我說的對不對?”
李如是揉著額頭,著實被這個數字驚到了。
“這還是保守估計,還不算從外地調運花崗岩的費用。李大人,依下官所見,還是用我們昨日商討的方案比較穩妥,隻要不是特別大的洪水,也出不了多大的問題,待汛期過後,再花些銀子加固一番即可。”
“若是再發生和六年前一樣大的洪水呢?”
“這……”魏勇語塞了片刻,咬牙道:“那是天怒之災,非人力所能抵抗!”
“即是人力不可抗,那為何內河河堤偏偏就能抵抗過去?”
魏勇苦笑著搖了搖頭,沒有出聲辯解。
“我知道魏大人在擔心這三百萬兩銀子,這也是本官擔心的事,但有誌者事竟成!天無絕人之路,總會有辦法的。”
“李大人既然意已決,下官也不好多說什麽,招下官前來,想必是有些眉目了吧,大人盡管吩咐。”
“目前確有兩步,第一步就是上折奏報朝廷,申請朝廷撥款。第二步就是聯合流域各縣共同築堤!而本官近日也會去一趟墒洲知府,請知府大人出麵協調。”
魏勇沒有多少意外之色,歎了口氣說道:“下官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魏大人,這裏隻有你我二人,有什麽話直接說就行!”李如是笑道。
“那就恕下官多嘴,李大人所說的兩條都是可行之策,可李大人想沒想過,這折子一旦遞上去了,性質就變了。拿了朝廷的銀子,就得給朝廷一個交代。動輒數百裏的長堤一旦動工,到時吸引的不僅是天下百姓的目光,同時也吸引了滿朝文武的注意,可以說這個折子遞上去的同時,也把奉禹縣衙送上了風口浪尖。”
魏勇頓了頓,繼續說道:“這是其一,其二,朝廷能撥多少銀子?下官鬥膽猜測,不過五十萬兩!而這五十萬兩我們又能拿到幾成?就算全部拿到,也不過杯水車薪罷了,剩下的缺口怎麽辦?其三,協調各縣衙門共同修築,據下官對他們的了解,這些同僚不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就算迫於壓力,也隻會陽奉陰違,實施起來阻隘重重。”
“還有其四,這條河堤若是修築完畢還好,但若是因為銀子或者其它原因導致修不下去而半途而廢的話。那就不是無功無過了,而是重罪論處了!”
“綜上所述,實乃下官肺腑之言,還請李大人三思!”
李如是深深的看了魏勇一眼,沉默許久後緩緩說道:“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已經開頭,就沒有停下的道理!功也好,過也罷,總得要有人去做,本官不介意去當這個先驅者。”
“李大人高義,下官心悅誠服!”
魏勇直起身子,掃清臉上的擔憂之色。
李如是背負雙手,渡著步子,吩咐道:“就按我所說,現有的十萬兩銀子照著內河河堤先修著,魏大人你連夜寫份折子,重點突出工程浩大,盡可能多要點,另外將六年前的災情一並寫入折子裏。”
“是,下官領命!”魏勇抱拳應道。
“折子送出去後,我們分工辦事,你去各縣給那些官老爺通個氣,試下他們的態度,我則去知府衙門商討下對策,目前先這些,等回來碰麵再商量之後的事!對了,等會讓人送一份輿圖給我。”
“下官明白!”
“就這樣,我先走了。”
“李大人慢走!”
李如是告別魏勇,回到了房中,樓上甄武和綺娃兒嬉鬧不斷,陣陣噪音攪得他心煩意亂。
未過多久,魏勇就差人送了一份地圖過來。
李如是將地圖攤在桌子上,找到了墒州的位置,記好方向後收攏起來擱在了一邊。
大衍國很大,墒洲在地圖上不過是一個點,可就是這個點,也是擁有著數十個縣的龐大麵積。
說著,指了指李如是。
“甄哥哥你呢?你要去哪?”
綺娃兒仰著小臉,有些緊張的問道。
“唉,這個大哥哥不讓我去縣衙,我隻好另尋他處了。”
甄武歎了口氣,難過的摸了摸綺娃兒的頭。
綺娃兒癟著小嘴,跑到李如是身邊拉著他的大手脆生生的說道:“李哥哥,你不要趕甄哥哥走好不好,他是個好人。”
李如是瞪了甄武一眼,柔聲安慰道:“哪能呢?你把她叫上,我們一起回縣衙。”
“好耶!”
綺娃兒歡呼雀躍,蹦蹦跳跳的拉著甄武走在最前麵,後者回首,露出一個勝利笑容。
李如是苦笑著跟在她們身後,罷了,她想在縣衙待著就待著吧,有綺娃兒在,他也不會真的趕甄武走了。
回去的路比來時多了份歡聲笑語,綺娃兒生性活潑,一路上在兩人之間來回轉悠,一張小嘴說個不停,而脾氣古怪的甄武難得正常了一回,對綺娃兒稀奇古怪的問題一一耐心解答,沒有絲毫的不耐煩。
回到縣衙後,李如是第一時間去公堂找來了魏勇。
魏勇今日也忙的夠嗆,連口水都沒喝就匆匆趕來。
“修築河堤不能照你說的那樣修!”
李如是直接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啊?那該如何修?”
魏勇擦了擦頭上的汗水,不解的問道。
“我問你,內河河堤是哪一年建造的,花費了多少銀兩?”
“這內河河堤在下官上任前就已存在,至於具體哪一年,下官現在也無法說清楚,不過至少有二十年曆史了。”
“也就是說,這內河的河堤之少扛住了二十年的洪水侵襲?”
“的確如此。”
“那就以內河河堤的標準來修,築建全線河堤!”
“李大人,不可啊!這內河河堤作為豐禹的臉麵才會修的如此牢固,若按照這種修法,十萬兩銀子怕是連十裏都修不出去啊!”
魏勇急了,慌忙解釋道。
“十萬十裏,就是一裏河堤一萬兩白銀,假設三百裏河堤,就需紋銀三百萬兩!魏大人,我說的對不對?”
李如是揉著額頭,著實被這個數字驚到了。
“這還是保守估計,還不算從外地調運花崗岩的費用。李大人,依下官所見,還是用我們昨日商討的方案比較穩妥,隻要不是特別大的洪水,也出不了多大的問題,待汛期過後,再花些銀子加固一番即可。”
“若是再發生和六年前一樣大的洪水呢?”
“這……”魏勇語塞了片刻,咬牙道:“那是天怒之災,非人力所能抵抗!”
“即是人力不可抗,那為何內河河堤偏偏就能抵抗過去?”
魏勇苦笑著搖了搖頭,沒有出聲辯解。
“我知道魏大人在擔心這三百萬兩銀子,這也是本官擔心的事,但有誌者事竟成!天無絕人之路,總會有辦法的。”
“李大人既然意已決,下官也不好多說什麽,招下官前來,想必是有些眉目了吧,大人盡管吩咐。”
“目前確有兩步,第一步就是上折奏報朝廷,申請朝廷撥款。第二步就是聯合流域各縣共同築堤!而本官近日也會去一趟墒洲知府,請知府大人出麵協調。”
魏勇沒有多少意外之色,歎了口氣說道:“下官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魏大人,這裏隻有你我二人,有什麽話直接說就行!”李如是笑道。
“那就恕下官多嘴,李大人所說的兩條都是可行之策,可李大人想沒想過,這折子一旦遞上去了,性質就變了。拿了朝廷的銀子,就得給朝廷一個交代。動輒數百裏的長堤一旦動工,到時吸引的不僅是天下百姓的目光,同時也吸引了滿朝文武的注意,可以說這個折子遞上去的同時,也把奉禹縣衙送上了風口浪尖。”
魏勇頓了頓,繼續說道:“這是其一,其二,朝廷能撥多少銀子?下官鬥膽猜測,不過五十萬兩!而這五十萬兩我們又能拿到幾成?就算全部拿到,也不過杯水車薪罷了,剩下的缺口怎麽辦?其三,協調各縣衙門共同修築,據下官對他們的了解,這些同僚不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就算迫於壓力,也隻會陽奉陰違,實施起來阻隘重重。”
“還有其四,這條河堤若是修築完畢還好,但若是因為銀子或者其它原因導致修不下去而半途而廢的話。那就不是無功無過了,而是重罪論處了!”
“綜上所述,實乃下官肺腑之言,還請李大人三思!”
李如是深深的看了魏勇一眼,沉默許久後緩緩說道:“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已經開頭,就沒有停下的道理!功也好,過也罷,總得要有人去做,本官不介意去當這個先驅者。”
“李大人高義,下官心悅誠服!”
魏勇直起身子,掃清臉上的擔憂之色。
李如是背負雙手,渡著步子,吩咐道:“就按我所說,現有的十萬兩銀子照著內河河堤先修著,魏大人你連夜寫份折子,重點突出工程浩大,盡可能多要點,另外將六年前的災情一並寫入折子裏。”
“是,下官領命!”魏勇抱拳應道。
“折子送出去後,我們分工辦事,你去各縣給那些官老爺通個氣,試下他們的態度,我則去知府衙門商討下對策,目前先這些,等回來碰麵再商量之後的事!對了,等會讓人送一份輿圖給我。”
“下官明白!”
“就這樣,我先走了。”
“李大人慢走!”
李如是告別魏勇,回到了房中,樓上甄武和綺娃兒嬉鬧不斷,陣陣噪音攪得他心煩意亂。
未過多久,魏勇就差人送了一份地圖過來。
李如是將地圖攤在桌子上,找到了墒州的位置,記好方向後收攏起來擱在了一邊。
大衍國很大,墒洲在地圖上不過是一個點,可就是這個點,也是擁有著數十個縣的龐大麵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