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人。”


    一群人圍著李尚書呼喊,懂行的人掐人中,不懂的人則手足無措,胡亂指揮。


    繡娘則激動得熱淚盈眶,誰說李尚書冷酷無情?那是他們瞎了眼,沒看見這令人感動的一幕。


    他是多麽關心那個孩子!這種情遠遠超出了一般的叔侄之間的感情,不是冷冰冰的責任和義務所能取代的,那是慈愛,是父親之愛呀。


    李金綾也沒想到父親會因為宋源明遇險而昏了過去,難道父親平時對她的教導都是假的?對宋源明的厭惡也是假的?在他心中還是對宋源明充滿著慈愛,隻是恨鐵不成鋼罷了。他可能把他的這份慈愛一直壓抑著,直到此刻才沛然而發。


    李尚書終於醒了,多麽令人感動啊!


    他醒來第一句話就是問:“這水是哪兒來的?”


    再一次讓繡娘激動不已,她蹲下來說:“大人,你累了,回去休息吧。”


    李尚書沒有理睬,又問:“這是哪兒來的水?”


    一個家丁說:“像是人工湖的水衝破了墓壁,灌進來的。”


    李尚書猛地站起來,大聲說:“快,快在這裏圍一個堤壩,把水抽出去。”


    聽見李尚書要在人工湖裏圍一個堤壩,眾人都覺得他瘋了。


    “大人,那得多少工程?”


    “是啊,大人,為了一個小孩,犯不著下那麽大的功夫。”


    “大人,就是把水抽幹了,人也活不了。”


    李尚書怒吼道:“我讓你們築壩,你們囉嗦什麽?生要見人死要見屍,趕快築壩。”


    眾人見李尚書態度如此堅決,口氣不容置疑,都無話可說,拿來鋤頭,鐵鍬,畚箕,大幹起來。


    李尚書則身先士卒,一直守在墓室旁邊,任憑別人怎麽勸說,就是不肯離去。


    他的這份深情深深地打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裏,竟然還有如此一股清流在緩緩流淌,像一股溫暖的清泉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


    大家都被李大人感動,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很快堤壩合攏,人們抬來十幾輛水車,白花花的水從圍堤裏麵抽出來,水麵迅速降下去。


    有一個洞口。


    真有一個洞口?


    是的,大人,好大一個洞口。


    看到了,快,快抽,把水抽幹。


    湖底露出來了,洞口像門一樣大,墓室裏還有水,但是李尚書等不及了,蹚著水,來到洞口,舉著火把向裏麵觀看。


    “大人,裏麵有沒有人?”


    大人沒聽見,手撐在石壁上,向墓室裏麵仔細地看著,像欣賞一副絕妙的丹青一樣,一副陶醉的樣子,仿佛不是站在泥濘之中,而是站在博物館內。


    “爸爸,看見明明沒有?”李金綾大聲問。


    李尚書這才如夢方醒,搖頭說:“沒有,沒看見。”


    張家媳婦哇地一聲哭了,自從她聽說宋源明可能困在墓室裏,她就守在這裏,一刻不停地為孩子祈禱。當聽到墓室裏進水了,她絕望地快要瘋了,心想孩子絕無生還的希望,她恨不得自己鑽進墓室裏,把孩子救出來。無奈那洞口實在太小,幾乎隻能容得下她的一隻腿,她隻好作罷。


    後來李尚書大人要圍堤抽水,張家媳婦激動得隻差沒去親吻這個慈愛的大人。李尚書此舉一下子改變了張家媳婦對他的看法,原來她是誤會李大人了,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刻,李大人的高大而光輝形象又矗立在她的心中。


    “沒有,不可能。”張家媳婦來不及脫下鞋子,蹚著淤泥跑到洞口,朝裏張望,並大聲地喊:“明明,明明,你在哪兒。”


    張家媳婦說罷,一下子跳進墓室裏麵,水及腰深,她要向前走,卻被李尚書一把抓住,生生被提了出來,並且賞了她一個太極推手,她一下子跌倒在淤泥裏。


    隻見李尚書怒容滿麵地說:“把她趕走。”


    幾個人拖著張家媳婦離開了墓地。


    接著李尚書又讓其他人離開,隻留下幾個親信,說要把墓室裏的水抽幹,好好尋找,看宋源明是不是淹死在裏麵。


    眾人離開之後,李尚書又派了幾個人守住路口,嚴禁任何人靠近墓室。


    接下來就不知道了,隻知道我們尊敬的大丞相親自鑽進墓室裏,別人不得入內,李尚書在墓室裏究竟幹了什麽,誰都不知道,隻知道他在裏麵整整呆了一整天,出來時背了一個大包裹,非常沉重,幾乎壓得他直不起腰。


    李尚書披著一身星光回到自己的房裏,立刻關上門,屋內亮起了昏黃的燈光。燈光下,一雙眼睛比燈光要亮十倍。


    次日,李尚書大發一頓脾氣,把袁天正的祖宗八代罵了一個遍,並且,嚴令家丁尋找袁天正,即使藏到老鼠洞裏也要把他找出來。


    李金綾問:“爸爸,找到明明嗎?”


    李尚書看了看李金綾,他似乎把尋找宋源明的事忘了,經李金綾的提醒才記起來,搖頭說:“沒看見。”


    “沒看見?那你在墓室裏呆了一天,在幹什麽?”李金綾問。


    李尚書說:“在找明明呀,你不知道我找的多仔細了,每個角落裏,我都找到了。”


    繡娘說:“那怎麽辦?如果別人問起來,怎麽說?”


    李尚書說:“唉,這也沒有辦法的事,孩子愛貪玩,可能一不小心掉進湖裏去了,這是常有的事。”


    李金綾說:“可是,他是跟袁天正一起走的呀,沒有掉進湖裏。”


    李尚書說:“誰說他是跟袁天正一起走的?”


    李金綾說:“張家媳婦不是這樣說的?”


    李尚書說:“張家媳婦是這樣說的,宋源明跟著袁天正一起出去了,但是去哪裏了,她不知道,宋源明是不是一直跟著袁天正?她也不知道,也許宋源明不想跟著袁天正,一個人偷偷地跑了呢?對,這是很有可能的,跑著跑著,迷了路,掉進湖裏,不然,怎麽找不到呢?”


    李尚書分析的有道理,李金綾和繡娘無話可說。


    李尚書安慰道:“好了好了,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那孩子就是一個短陽壽的命,沒辦法,你看我為了他可謂費盡心思,救苦難於水火之中,千裏迢迢把他帶到京城,供他吃穿,專門修房供他居住,又延師授課,希望他有朝一日,出人頭地,才不枉我一番苦心,可是他命中無福,奈何!奈何?”


    李金綾說:“爸爸在墓室裏找到什麽沒有?”


    李尚書怔了怔,看著李金綾。


    李金綾說:“難道連明明的一隻鞋都沒有找到?”


    李尚書連忙說:“沒有,什麽也沒找到,他肯定沒到墓室裏去,不然,不會不在裏麵。”


    這問題一直困擾著李尚書,從墓室現場來看,一定有人進去了,而且拿走了最貴重的東西。從各種跡象來看,進入墓室的人,隻有宋源明,頂上的那個洞穴,隻有宋源明才能鑽進來。而且,依照袁天正的為人,他一定會扔下宋源明獨自離開,這樣他才能獨吞寶物而不被任何人察覺。可是,宋源明到底去了哪裏?


    隻有一個可能,就是從破壁處逃出去,但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那個破洞是在水下麵。假使洞破之時,宋源明在洞裏,強大的水流一定會把他衝到別地方去,他根本找不到洞口。


    而且,李尚書看了,墓壁非常結實,憑著宋源明的力氣,是萬萬不能撬開墓壁的。


    那麽,進入墓室的可能不止宋源明一個人,但是這絕無可能,袁天正一向獨來獨往,愛吃獨食,絕不讓別人分一杯羹。


    難道有其他人也發現了這座墓室?嗐,哪有那麽巧的事?即使有人進入墓室之內,也是非常瘦弱之人,同樣不可能撬開墓室上的玄武石。


    那麽,隻有一個可能,有人潛入水中從外麵鑿開墓壁。但是,他們鑿開墓壁幹什麽?難道是為了救那個孩子?


    這怎麽可能?


    他在京城舉目無親,孤苦無依,誰會救他?


    難道也是為了盜寶?


    同樣不可能,盜墓賊不會蠢到把墓室裏灌滿水,再潛水盜寶的。而且從現場來看,除了死者的頭部右邊拿走了一個東西而外,幾乎沒有動過。


    這麽看來,撬開墓壁的不是盜墓賊。


    那究竟是何人所為?宋源明又到哪裏去了?怎麽連屍首都找不到呢?即使是被淹死了,這麽多天了,屍體也該浮起來了。


    李尚書百思不得其解。不過他也不想想那麽多,他心裏正樂著呢,看來購買太子湖不成問題了,哪怕其中一個物件,也可以驚倒一片人。


    一塊墓誌銘寫著“大楚卞和”的字樣,而且死者失去了雙腿,可以肯定,死者是卞和無疑。難怪袁天正處心積慮地要到這來,王八蛋早盯上這個墓室了,最貴重的寶貝,落入他的手裏。


    李尚書想到這裏,恨不得抓住袁天正碎屍萬段。


    不過,雖然李尚書讓家丁們嚴守口風,但府裏出了這麽大的事,怎麽瞞得住。


    皇上很快知道了宋源明失蹤的消息,早朝時,張丞相率先發難,說:“李大人,聽說貴府,發生了人員失蹤之事,是不是真的?”


    李尚書愣了一下,沮喪地說:“多謝張大人關懷,家門不幸,確實有一個人不見了?”


    眾人聽了,都甚是驚奇,交頭接耳。


    張大人又說:“失蹤者是什麽人?”


    李尚書見姓張的都知道了,連忙向皇帝跪下來,痛哭流涕道:“皇上,臣有負聖恩,前幾天夜裏,臣的侄兒宋源明走失,臣苦苦尋找,至今沒有找到,臣沒有看好侄兒,沒有盡到做伯父的責任,而且有負皇上所望。請皇上降罪。”


    皇帝聽了,驚訝道:“什麽?宋源明走失了?你是怎麽照看的?”


    李尚書說:“都是臣不小心,也是臣太心急,給宋源明找了一個老師,給他授課,可是我那侄兒嫌正屋裏吵鬧,想要一個安靜的地方專心讀書,臣覺得有道理,就在臣的後花園裏做了一間房子,專門供他讀書,沒想到因此釀成大禍,現在,不知他去哪裏了,臣悔恨交加,愧對義弟,愧對皇上。”


    李尚書說罷嚎啕大哭,淒淒慘慘,皇帝也為之動容。


    皇帝說:“好了,李愛卿,這不完全是你的錯,你也是一片好心,回去好好地找。”


    李尚書收住眼淚,謝了皇帝,回到家裏,又派出一幫人出去尋找袁天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觀音柳葉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卜榮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卜榮雲並收藏觀音柳葉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