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幾乎沒有路徑,不過,李陽不愧是百事通,很快在落葉覆蓋下麵,找到了一條隱隱約約的小路。


    找到了路,李陽心情不錯,隨即向宋源明說出了一句名言:“無論多麽高的山,總有人登上山頂,無論多麽陡峭的崖,李陽都能找到路徑。”


    李陽說罷帶著宋源明向山上爬。如同李陽說的,這座崔嵬嶺確實十分陡峭,而且一個峭壁接著一個峭壁。也如同李陽說的,他總能找到攀登峭壁的路徑。


    他們揪著野草,攀著樹枝,抓著石縫,從崖壁上攀登。一路上戰戰兢兢。李陽不讓宋源明往下看,宋源明也不敢低頭看,有一回一低頭看見自己懸在空中,腳下是冥冥漠漠,煙飄雲緲,不知其所,嚇得他連忙抬起頭,驚出一身冷汗。其實,崖壁並不很高,但在宋源明看來簡直深不可測,根本不敢俯視,兩條腿打著哆嗦,隻是緊緊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東西,緊緊貼在石壁上。


    李陽雖然四十多歲了,還是一個大個子,但身手矯健,敏捷,走崖壁如猿猴。


    終於登上一個崖壁,宋源明的一雙腿已經抖得幾乎快甩出去了,癱坐地上大口地喘息。


    “坐著幹什麽?上啊。”李陽催促道。


    宋源明喘息,說:“大叔,我要喝水。”


    “喝水?”李陽笑起來,說,“到哪裏喝水?尿都沒有喝的,起來走,到山頂去喝。”


    宋源明說:“大叔,你別騙我了,山腰都沒有水喝,山頂怎麽有水?”


    李陽又笑道:“那住在山頂上的人喝什麽?吃什麽?”


    宋源明說:“山頂上住的都是神仙?”


    李陽聽了一陣大笑,說:“山頂住著神仙,太有意思了,唉,帶你出來沒帶錯,老子這一路不寂寞了,有一個白癡作伴,誰說不好?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宋源明見李陽如此樂不可支,感慨萬千,也跟著笑,像一個傻子。但他知道李陽分明是李尚書派他出來的,怎麽他說自己是他帶出來的?


    宋源明來不及多想,李陽愈是大笑,忽然止住笑聲,說:“你見過神仙?”


    宋源明連忙搖頭。


    “神仙不喝水,不吃東西,怎麽活著?”


    “吸氣。”


    “吸氣?”


    李陽大叔又爆發出一陣大笑,比原來還劇烈,笑得脖子上的青筋都露出來了。


    這次宋源明知道李陽為何發笑了,說:“大叔,神仙是不吃東西的,就是吸氣。”


    李陽終於停止大笑,說:“神仙是如何吸氣的?”


    宋源明說:“欲修混元太乙門,先將真氣提煉起。上至頂門泥丸宮,下至腳板湧泉穴。周流腎水入華池,氣沉丹田四肢回。嬰兒姹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離龍坎虎用調和,靈龜吸盡金烏血。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


    宋源明說得一本正經,李陽又大笑起來,說:“真《三國》,假《封神》,《西遊記》,哄死人。一點沒錯,一點沒錯。”


    李陽笑罷,說:“走吧,小神仙,快到山頂吸氣去。”


    宋源明不得不起身跟著李陽繼續往上攀登,山勢陡峭如削,怪石崢嶸。宋源明每向上攀登一步,就要使出全身的力氣。大口地喘著氣,喉嚨幹燥欲裂。


    他想對李陽說山上沒有袁天正,可是,看了看李陽手裏的鞭子,隻得又忍住。


    如果說袁天正不在山上,就等於承認自己撒謊,那鞭子就會落在自己身上。宋源明立刻感到身上火辣辣的。


    咬咬牙,登上山頂,找不到袁天正,那不是我的事。腳長在他的身上,來去自由,飄飄渺渺,誰知道去了什麽地方。


    宋源明想不通自己隨便說出崔嵬嶺這麽一個地方,為什麽李尚書就信了?袁天正得到寶貝為什麽不去集市換錢,反而跑到荒山野嶺裏來?李尚書竟然相信了自己的瞎話,這是為什麽?還派百事通李陽一起尋找,他是真的相信袁天正去了大山裏了。堂堂李大丞相能被幾句話騙到的?想不通。


    想不通,就想不通吧,爬上山頂去。李陽不是說山頂有水嗎?現在宋源明最渴望的就是喝上一口水。


    李陽還真沒有瞎說,快到山頂時,宋源明聽到叮叮咚咚的聲音,仿佛有人在山頂彈琴。


    宋源明非常驚喜,難道山頂真的住著神仙,這太好了。


    一定是一個白胡子老人,拄著拐杖,慈眉善眼,笑盈盈的,手裏托著一顆又紅又大的桃子。


    宋源明咽了一口唾沫,哪裏還有唾沫,喉嚨快燃燒起來了。


    可是他渾身有勁了,腿腳也靈活了,身輕如燕,竟然追上了李陽。


    “大叔,神仙在山頂彈琴。”宋源明說。


    李陽說:“哪裏有人彈琴?”


    “你聽,叮叮咚叮叮咚,不是神仙在彈琴嗎?”


    “那是滴水的聲音。”


    宋源明仔細聽了聽,果然不是彈琴。不過,既然有水聲,宋源明也是求之不得的。很快就攀上山頂,果然有一眼清泉從石竅流出,下有一個天然水池,闊約數丈,湛湛然,如明鏡新拭。


    宋源明顧不得欣賞,趴在池邊,如野牛似的一陣痛飲。


    李陽也掬水喝了一個痛快。


    宋源明喝飽泉水,坐在地上,喘著粗氣。李陽卻站在山頂,舉目四望,歎道:“美呀,真是美呀。”


    “大叔,你看什麽呢?”


    “看美景呀,你看看,這重巒疊嶂,嶺綿峰簇,真是太壯觀了。”


    李陽如癡如醉,看著山下出神,似乎把自己的任務忘記了。


    宋源明四處看了看,說:“大叔,山上沒有袁先生。”


    李陽仍然眺望著群巒,頭也不回,說:“我知道。”


    “大叔,你知道?山上沒看見袁先生。”宋源明說。


    李陽這才回頭說:“他當然不在山上。”


    宋源明甚是奇怪,說:“大叔,你怎麽知道?”


    李陽說:“我猜的,袁天正確實是得了一個了不起的寶貝,揣著寶貝躲起來了,既然要躲起來,就要躲到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這座山雖然有些高,但有人上來,老袁怎麽會躲在這裏?”


    宋源明正不明白這個問題,遂問:“袁先生為什麽要躲起來?”


    李陽說:“我想袁天正得到寶貝躲起來,有兩種可能,一是這寶貝太值錢了,一時找不到那麽大的買家,又怕被人知道,有人去偷,去搶,所以,先躲起來,慢慢地再找買家。”


    宋源明覺得很有道理,便問:“還有一種可能呢?”


    李陽說:“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袁天正挖那寶貝壓根兒就不是賣錢的。”


    宋源明驚異道:“不是賣錢,他要它做什麽?”


    李陽笑道:“你剛才不是說神仙嗎?怎麽不明白了?”


    宋源明仍然不明白,恰待要問,隻見山下走來一個人,頭戴一頂黑色道士帽,身穿灰色道袍,背著一個竹筐,噔噔噔地往山上走,健步如飛,敏若猿猴。


    李陽笑著說:“神仙來了。”


    話音剛落,那道士就到了山頂。


    李陽忙將宋源明朝前推了一步,說:“快去拜神仙。”


    宋源明果然上前,跪倒在道士麵前,說:“神仙,宋源明拜你了。”


    道士見了,驚道:“孩子,你這是幹什麽?我不是什麽神仙,快起來。”


    這邊李陽又大笑起來,宋源明明白他在捉弄自己,臉紅的厲害。


    道士走到李陽麵前,打個稽首,說:“道友,有請了。”


    李陽還了禮,說:“敢問這是尊駕的仙山?”


    道士說:“不敢不敢,鄙陋之處,何敢稱仙山?道友上山,有何見教?”


    宋源明正要回答,李陽搶先說:“途徑寶山,見寶山鍾靈毓秀,勢比五嶽,遂不覺尋勝而來,不想打攪了道友清修,恕罪恕罪。”


    道士喜道:“誒,道友說哪裏話,來者是客,見麵就是緣分,請移步敝廬,清茶一杯,也綿盡地主之誼。”


    李陽高興地說:“無端打擾,已是罪過,怎可再煩道友賜茶?”


    道士說:“無妨,無妨,來,請跟我來。”


    李陽,宋源明便跟著道士,轉過一個山嘴,隻見山坳處,果然有一個草棚,甚是隱蔽,不走到跟前很難發現。


    走進草棚,宋源明驚訝地發現,草棚後麵還有一個山洞,洞裏暗幽幽的,看起來有些瘮人。好在洞裏擺放著一張桌子,幾張椅子,靠裏麵放著一張床,床上鋪著一條爛棉絮,像被山上的野獸撕咬過似的。


    道士放下竹筐,便拿起柴禾燒水,從洞裏取出三個陶碗放在草棚下的一塊石板上,撮了一把茶葉丟在碗裏。


    少頃,水沸,道士提起茶壺給三個茶碗裏注滿開水,不久,一股茶香彌漫開來。


    宋源明抿了一口,隻覺得清香四溢,齒頰留芬。


    李陽說:“道友在此修行幾載?”


    道士說:“已經五年了。”


    李陽說:“真是一個得道之人。”


    道士搖頭說:“道友不要見笑,離得道還差得遠呢。”


    李陽說:“道友何必自謙,道之道非常道,修行乃心性之收斂,運陰陽之氣,補先天之不足,通百脈千竅,應四時,養天性,餐風宿露,枕溪眠雲,吸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何愁大道不成?”


    道士說:“道友說的十分有理,隻可惜在下魯鈍,不能參悟玄理,雖孜孜以求,卻無異於緣木求魚,不得其妙。”


    宋源明說:“神仙,我剛才看你上山,身體矯健,這麽好的身手,怎麽還說不得其妙?”


    道士看了看李陽,笑著說:“道友,這是您的仙童?”


    李陽笑道:“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心裏亂七八糟的,裝滿了神仙天人,妖魔鬼怪。”


    道士也大笑起來,說:“我怎能算神仙?不過,我這次去了一趟雲蕩山,確確實實地見到了神仙。”


    “真的?”宋源明驚叫起來。


    “當然。”


    “大叔,我也想見神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觀音柳葉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卜榮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卜榮雲並收藏觀音柳葉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