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我始終沒有選擇現在就飛回去,既然出來了,就要玩個夠。


    飛上五百米的高空,遠眺遙遠處的邱嶺市,隻剩下淡淡的一層藍幕,這樣的距離,目測大概有20公裏了吧。


    仙境總是藏在無人之地,這世界被人類開發出的景觀有很多,未開發出的隻會更多。


    耐不住寒冷的我隻能貼山飛行,大概飛過十幾座無人問津的小山丘,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一塊從未被人們發現的仙境。


    清澈的溪流自山腰間滑下,點綴著這個淒清幽冷的世界,由石壁間濺落,彈落無數水花,好像一條條遊龍在空中跳躍,活脫脫一個小型跌水。


    落下的溪水匯入一塊方圓20米寬的小水塘,水尤清冽,完全可以看到底部的狀況,似有魚蝦在遊動,甚至在感知的滲透下,還能察覺到一些猶如石頭般的生物,我猜測那應該是石頭魚之類的。


    我無法想象,這樣美的地方居然沒有村莊落足?可是抬頭觀察四周山勢,群山環繞,坡度極陡,除非開鑿隧道,否則根本無法與外界聯通。


    這種地方不是真正的探險者,根本到達不了,況且都沒人發現,又如何到達?我隻能慶幸於我的運氣真的很好,能找到這樣的地方。


    在這裏造上一間小房子,拉上網線,然後外麵的水塘就變成了天然池塘,可以用來遊泳,再把丁若夢和空空帶進來,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


    打住,不能有這種想法,這無異於閉關鎖國,文明倒退,適當的清閑的確不錯,可是如果自己徹底隱居了,那大概也就與世界脫節了。


    不再想這些亂七八糟的玩意,我開始著手製造一間竹屋。


    我將目光轉向山坡上的竹林,可以用竹子簡單編出一麵牆,換作以前,想要靠手編出一麵牆簡直是天方夜譚,不耗費10天以上的時間是做不到的。


    現在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念力對編織的操控力是遠超世界上一切機器的,就類似於穿針引線,如果運氣不好,線頭分叉了,還要多費口水將線頭捏緊,找準針眼才能穿過去。


    這一係列的動作足以耗費太多的能量,而念力可以將這個過程的能量和時間損耗縮小一千倍,一萬倍。


    運用念應力中的剪切力,將竹子攔腰切斷,預定好足夠的距離,大概6米左右,將竹子內部的竹節挖去,然後把空心的竹筒劈成16等分,這樣每一根竹條就成了編織的材料。


    我得好好學習一下編織,不然小夢以後又想占我便宜,還有張乾也是,我也要係統性學習編程,誰又知道他會不會在設定的程序中留下後門?


    說實話,我感覺現在心力遠遠不夠用,我隻能操控五根竹條同時編織,雖然每一根的編織速度比普通人快20倍,可總的效率加起來也才100倍。


    不要覺得這很快,按照10天一麵牆的速度,我也要大概兩個小時才能弄出一麵,屬實還是慢了些,不過這也是鍛煉念應力的好機會,剪切力,扭轉力,彎曲力都運用到了。


    於是就出現了以下神奇的一幕:


    竹子一根根從竹林裏飛來,在空中自然解體,不要的部分自動飛回原地,剩下的竹筒在靠近我所在一定距離後分解成一根根細細的竹絲。


    一根根竹絲在空中舞動著,翻滾著,縱橫交錯,而又上下起伏,最終編成一個細而密的圖案,而這些圖案再經過超螺旋,最終形成一麵密不透風的牆。


    這種景象,恐怕隻有《哈利波特》裏才能見到,就好像某種程序將這個過程自動化了一般,玄幻而不合常理。


    好在我在不斷的練習之下,逐漸掌握了某種訣竅,優化了排布方案,盡量減少做功損耗,加大動作效率,讓原本的速度又提升了4倍。


    這意味著,我隻需要兩個小時就可以把四麵牆造好,恰好能趕上飯點,當然,我也不打算回去,這裏就有吃不完的食物。


    大約12點半的時候,我完成了4麵牆的製造,我也已經精疲力盡了,念應力的操控比念動力更耗神。


    而且我發現一個規律,念應力的總量隻有念動力的三分之二,這還隻是在宏觀層麵,也許到了微觀層麵,我能控製物體的總重量還會再次減少。


    我不知道這究竟是怎樣一種定律,念力的距離尺度縮短了,質量尺度也縮短了,時間尺度也縮短了,那如果我把感知尺度放大呢?


    找到盲點了!


    以前我都是想著將感知尺度縮小,為什麽就不想著放大呢?


    立馬閉上眼睛,進入感知模式,那一個熟知的感知圈再次出現,此刻的感知圈卻如同天穹一般罩住我,很大的一個球形區域。


    給出一個放大的指令,驀然發現感知圈在不斷縮小……不對,是我的視點在不斷擴大,頓時,整個盆地的全景呈現在眼中。


    我迫不及待地使用念力托起一塊巨石,目測估計至少超過200kg,原本的吃力感也沒有出現,也沒有因為超出力量上限而流鼻血。


    我真真實實將這樣一塊遠超我真實念力上限的重物提起,而且似乎還遠沒到自己的極限。


    又托起另一塊將近40kg重的小石頭,我終於感受到了吃力感,似乎我的宏觀念力極限在240kg到250kg之間。


    得知了這樣一個結論,我心底沒有卻一絲喜悅,反而想抽自己兩巴掌。


    還學霸呢,逆向思維都沒有,直到現在才發現這麽重要的結論,這是很致命的失誤。


    現在一想,貓膩不就藏在微觀感知中嗎?之前幫小夢治療時的費神,根本不是微觀控物更難,而是等比例縮小時的控物質量也達到了上限。


    而且這種比例似乎也跟隨著微觀的縮小和宏觀的放大比例一同變化。


    現在的宏觀尺度有100米,控物卻增加了4.5倍,是否代表著若是宏觀尺度1000米時,控物可以是原先基礎上的10倍?


    那等比縮小後,是不是每按1000個進製縮小,能控製的質量也要縮小縮小10倍?


    似乎不用再大費周章去宏觀或者微觀的控物質量了,直接由念動力就可以測量宏觀和微觀,如果理論正確,就暫時不去問白陳,這些提問機會還是挺珍貴的。


    好吧,還是得開心一下的,提早發現這個結論對我的幫助還是挺大的,超過4.5倍的控物強度啊,即便會舍棄掉一些精度,可關鍵時候卻能救命。


    果然我就是自然之子嗎?我自嘲一笑,任何重大結論都是在自然中發現的,這就很離譜,看來尋寶這一趟是不去不行了。


    先吃飯吧,肚子餓了會影響思考能力。


    什麽,你問我食物哪裏來?廢話,往池塘裏一撈,魚不就自己飛上來了嗎?


    生火?這個更簡單,上次的火花珠被我拆卸下來,剛好備了兩顆在衣服口袋裏,找到幹草就能燒了。


    唯一的不足是,我沒帶佐料,這十分令人頭疼,算了,將就著吃吧,下次出來記得帶佐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念力實在太均衡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湛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湛空並收藏我的念力實在太均衡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