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子爺差點當了冤大頭
重生後嫁給了不婚不育的雙標太子 作者:破鍋沒有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尤其是在這幕後對於此事推波助瀾的王家,那叫一個傻眼。
原來一開始藥鎮的那父女兩個一直在太子府附近徘徊,可是不管怎麽樣都靠近不了太子府,就隻能幹著急。
結果正好被王家的人注意到了。
這麽一問,王家的家主立刻就拍了大腿,讓這父女二人拿了銀子趕緊的走,免得被人留下來抓了。
就連宮裏的王太後也是大喜過望,認為總算是有機會了。
這樣的汙名一旦叫薛長曜背上,丟了太子的位置估計都是輕的,更別說皇後都要惹的一身腥。
為此,這件事情才會傳的滿城風雨。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的結局居然是皆大歡喜。
一紙賜婚聖旨直接叫那些看好戲的人都傻了眼。
他們是真的沒有想到,皇帝跟皇後真的不介意寧灼灼那個再嫁之身。
隻是他們沒有禦史那麽頭鐵,這種事情都要參一本。
所以,昭肅帝在當天夜裏的宴席之前,就收到了一堆請求昭肅帝三思的旨意。
三思?
抱歉。
昭肅帝表示自家這個糟心兒子總算是有人要了,他敲鑼打鼓都來不及,還反對?
他腦子抽了才反對。
況且這是他兒子娶媳婦,又不是他娶媳婦。
一句話,關他屁事!
就連皇後娘娘也是如此,高興的大賞六宮。
別人說什麽讓別人去說,她兒子有人要才是最重要的。
況且灼灼這丫頭本來就是她看中的人,雖然說以前的娃娃親沒了,但是兜兜轉轉還不是——
皇後娘娘簡直就要仰天大笑。
這樣混亂的局麵一直維持到了晚宴菜稍稍收斂。
隻是朝臣們除了看見帝後笑眯眯的進來,就是看見寧王爺那黑了的一張臉。
寧王爺:自家白菜被豬拱了,能高興嗎?
對不起,高興不起來。
要不是灼灼這丫頭死命攔住,特麽的他高低得打一頓這臭小子。
行啊,以前喊他喊一句師父,現在——
嗬。
一旁寧王妃的表情倒是有些複雜。
作為親娘,看著女兒後半輩子有了著落自然是高興的,可是一想到日後女兒又要搬出來寧王府,寧王府也是喜憂參半。
至於寧世子——世子爺的眼神要是能夠化為實質,估計太子爺早就被刀了無數次了。
世子妃倒是看得開,在她看來,隻要灼灼幸福就好。
若是不幸福,還有他們護著呢。
況且,這一次。
寧灼灼和薛長曜總算是不用一左一右的坐著了。
她直接坐在了薛長曜的身邊。
看著太子爺溫柔似水的眼神,在場不知道多少世家貴女,撕碎了多少帕子。
她們都以為敵人在自己身邊,誰也沒有把寧灼灼這個灼華公主當做敵人。
她們甚至都還想討好她來著。
結果——
隻是她們這些人還是挺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寧灼灼不能得罪,隻能暗暗磨牙。
這群人當中,也就除了一些心態放平有心上人的,還有跟寧灼灼交好的唐若婉會真心的祝福,其他人都是虛情假意。
而且,這些朝臣裏頭,笑的最高興的應該就是唐高翰唐大人了。
唐尚書那叫一個春風得意啊,好像嫁給太子的不是寧灼灼,而是他的女兒。
在他看來,自個女兒和寧灼灼交好,寧灼灼又是太子妃,日後又是國母——隻要唐若婉跟寧灼灼打好關係,到時候他這位置也不就跟著水漲船高了?
唐大人一時間仿佛看見高官厚祿在衝他招手。
跟著他過來的唐夫人還有唐玉珊,心裏有那是慌得要死。
寧灼灼如今成了太子妃,到時候她們想要動唐若婉,就得掂量掂量自個了。
而唐若婉是真心的為寧灼灼高興,已經在籌劃給她準備成親時候的禮物了。
至於寧灼灼,現在坐在某個人身邊,某個人就更加的不避諱,全程忙著給她夾菜盛湯,誰也不搭理。
就連歌舞也不看,全神貫注的盯著寧灼灼一個人。
那眼神……總帶著點想要生吞的意味。
不著急不著急,一定要穩住。
現在隻是下了賜婚聖旨,然而父皇說了,什麽時候成親讓他們兩個商量。
說是商量,還不是隻聽從灼灼一個人的?
太子爺對沒有任何不滿:畢竟從頭到尾都是他想要求娶灼灼,而不是灼灼上趕著嫁給他。
自然是要聽灼灼的。
宴席吃到一半,有禦史真的忍不住跳出來,把這件事提了出來。
一時間這宴會上的氣氛靜的仿佛針落地的聲音都能聽見。
昭肅帝的臉一拉:
“卿這是要跟朕作對?”
“不!微臣隻是不想看著太子殿下被妖女迷惑!”
“昔日夏桀之妹喜,商紂之妲己,幽王之褒姒,晉公之驪姬,都是禍國之兆!”
“微臣不想看見燕朝數百年的基業就這麽被一個妖女毀於一旦!”
正在用膳的寧灼灼:嗯?
妖女?
不等她想好怎麽回擊,某個人就開口道:
“隻有沒用的男人,才會把事情都怪在女人頭上。”
“你是想說,本太子昏庸,連帶著父皇也是昏庸的?”
“不不不!微臣絕無此意!”那禦史頓時就慌了,立刻叩首:
“微臣隻是——”
“沒有什麽隻是。”薛長曜給他的小姑娘夾了菜,看著她一點一點的用完,道:
“隻要本殿是盛世之君,灼灼就不會是妖女。”
盛世之君這個詞,當太子的不管是什麽時候說出來,都會被上頭的君王所懷疑。
所以說,天家親情緣薄啊。
然而薛長曜就這麽毫無顧忌的說出來了,一時間可把力挺太子的這群人給嚇得不輕。
就在他們想辦法補救的時候,上頭的昭肅帝開口了:
“吾兒說的不錯。”
“吾兒定然是盛世之君。”
昭肅帝這話科室帶著笑容說的,誰也搞不清楚昭肅帝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隻有太子爺知道。
一聽見自家父皇的話,太子爺頓時人就傻了。
得,他好像把自己帶進坑裏了。
要知道從他處理朝政幾乎不需要自家這個坑兒子的父皇指點以後,這個當父皇的,可是沒少想讓他坐上那個位置。
至於他的好父皇本人?
用他父皇的話來說,還不如帶著自個的娘子出來遊山玩水。
嗬,想讓他當冤大頭。
沒門。
原來一開始藥鎮的那父女兩個一直在太子府附近徘徊,可是不管怎麽樣都靠近不了太子府,就隻能幹著急。
結果正好被王家的人注意到了。
這麽一問,王家的家主立刻就拍了大腿,讓這父女二人拿了銀子趕緊的走,免得被人留下來抓了。
就連宮裏的王太後也是大喜過望,認為總算是有機會了。
這樣的汙名一旦叫薛長曜背上,丟了太子的位置估計都是輕的,更別說皇後都要惹的一身腥。
為此,這件事情才會傳的滿城風雨。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的結局居然是皆大歡喜。
一紙賜婚聖旨直接叫那些看好戲的人都傻了眼。
他們是真的沒有想到,皇帝跟皇後真的不介意寧灼灼那個再嫁之身。
隻是他們沒有禦史那麽頭鐵,這種事情都要參一本。
所以,昭肅帝在當天夜裏的宴席之前,就收到了一堆請求昭肅帝三思的旨意。
三思?
抱歉。
昭肅帝表示自家這個糟心兒子總算是有人要了,他敲鑼打鼓都來不及,還反對?
他腦子抽了才反對。
況且這是他兒子娶媳婦,又不是他娶媳婦。
一句話,關他屁事!
就連皇後娘娘也是如此,高興的大賞六宮。
別人說什麽讓別人去說,她兒子有人要才是最重要的。
況且灼灼這丫頭本來就是她看中的人,雖然說以前的娃娃親沒了,但是兜兜轉轉還不是——
皇後娘娘簡直就要仰天大笑。
這樣混亂的局麵一直維持到了晚宴菜稍稍收斂。
隻是朝臣們除了看見帝後笑眯眯的進來,就是看見寧王爺那黑了的一張臉。
寧王爺:自家白菜被豬拱了,能高興嗎?
對不起,高興不起來。
要不是灼灼這丫頭死命攔住,特麽的他高低得打一頓這臭小子。
行啊,以前喊他喊一句師父,現在——
嗬。
一旁寧王妃的表情倒是有些複雜。
作為親娘,看著女兒後半輩子有了著落自然是高興的,可是一想到日後女兒又要搬出來寧王府,寧王府也是喜憂參半。
至於寧世子——世子爺的眼神要是能夠化為實質,估計太子爺早就被刀了無數次了。
世子妃倒是看得開,在她看來,隻要灼灼幸福就好。
若是不幸福,還有他們護著呢。
況且,這一次。
寧灼灼和薛長曜總算是不用一左一右的坐著了。
她直接坐在了薛長曜的身邊。
看著太子爺溫柔似水的眼神,在場不知道多少世家貴女,撕碎了多少帕子。
她們都以為敵人在自己身邊,誰也沒有把寧灼灼這個灼華公主當做敵人。
她們甚至都還想討好她來著。
結果——
隻是她們這些人還是挺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寧灼灼不能得罪,隻能暗暗磨牙。
這群人當中,也就除了一些心態放平有心上人的,還有跟寧灼灼交好的唐若婉會真心的祝福,其他人都是虛情假意。
而且,這些朝臣裏頭,笑的最高興的應該就是唐高翰唐大人了。
唐尚書那叫一個春風得意啊,好像嫁給太子的不是寧灼灼,而是他的女兒。
在他看來,自個女兒和寧灼灼交好,寧灼灼又是太子妃,日後又是國母——隻要唐若婉跟寧灼灼打好關係,到時候他這位置也不就跟著水漲船高了?
唐大人一時間仿佛看見高官厚祿在衝他招手。
跟著他過來的唐夫人還有唐玉珊,心裏有那是慌得要死。
寧灼灼如今成了太子妃,到時候她們想要動唐若婉,就得掂量掂量自個了。
而唐若婉是真心的為寧灼灼高興,已經在籌劃給她準備成親時候的禮物了。
至於寧灼灼,現在坐在某個人身邊,某個人就更加的不避諱,全程忙著給她夾菜盛湯,誰也不搭理。
就連歌舞也不看,全神貫注的盯著寧灼灼一個人。
那眼神……總帶著點想要生吞的意味。
不著急不著急,一定要穩住。
現在隻是下了賜婚聖旨,然而父皇說了,什麽時候成親讓他們兩個商量。
說是商量,還不是隻聽從灼灼一個人的?
太子爺對沒有任何不滿:畢竟從頭到尾都是他想要求娶灼灼,而不是灼灼上趕著嫁給他。
自然是要聽灼灼的。
宴席吃到一半,有禦史真的忍不住跳出來,把這件事提了出來。
一時間這宴會上的氣氛靜的仿佛針落地的聲音都能聽見。
昭肅帝的臉一拉:
“卿這是要跟朕作對?”
“不!微臣隻是不想看著太子殿下被妖女迷惑!”
“昔日夏桀之妹喜,商紂之妲己,幽王之褒姒,晉公之驪姬,都是禍國之兆!”
“微臣不想看見燕朝數百年的基業就這麽被一個妖女毀於一旦!”
正在用膳的寧灼灼:嗯?
妖女?
不等她想好怎麽回擊,某個人就開口道:
“隻有沒用的男人,才會把事情都怪在女人頭上。”
“你是想說,本太子昏庸,連帶著父皇也是昏庸的?”
“不不不!微臣絕無此意!”那禦史頓時就慌了,立刻叩首:
“微臣隻是——”
“沒有什麽隻是。”薛長曜給他的小姑娘夾了菜,看著她一點一點的用完,道:
“隻要本殿是盛世之君,灼灼就不會是妖女。”
盛世之君這個詞,當太子的不管是什麽時候說出來,都會被上頭的君王所懷疑。
所以說,天家親情緣薄啊。
然而薛長曜就這麽毫無顧忌的說出來了,一時間可把力挺太子的這群人給嚇得不輕。
就在他們想辦法補救的時候,上頭的昭肅帝開口了:
“吾兒說的不錯。”
“吾兒定然是盛世之君。”
昭肅帝這話科室帶著笑容說的,誰也搞不清楚昭肅帝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隻有太子爺知道。
一聽見自家父皇的話,太子爺頓時人就傻了。
得,他好像把自己帶進坑裏了。
要知道從他處理朝政幾乎不需要自家這個坑兒子的父皇指點以後,這個當父皇的,可是沒少想讓他坐上那個位置。
至於他的好父皇本人?
用他父皇的話來說,還不如帶著自個的娘子出來遊山玩水。
嗬,想讓他當冤大頭。
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