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來自韓家的請帖
重生後嫁給了不婚不育的雙標太子 作者:破鍋沒有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太後被薛長曜氣的一張老臉都是白的,問題是她礙於寧灼灼手裏的長鞭,居然一時半刻什麽話都說不出來。
髒?這哪裏就髒了?
明明髒了她這慈安宮的人,是他們這些人好不好!
等著吧。
等她的計劃成功,她一定,一定要把寧灼灼和薛長曜這人給削成人棍扔在糞坑裏!
“總之話放在這裏,太後娘娘好自為之。”寧灼灼這話說的極其諷刺,“反正本公主有的是時間同你好好玩一玩。”
“本殿亦然。”
反正王太後從頭到尾都不待見他跟母後,何必留麵子給這個老太婆?
況且,若不是父皇顧忌著王太後這個生母的身份,就憑之前王太後做出來的這些事情,不把她跟王家一起端了都是輕的!
哪裏能夠容忍到現在!
寧灼灼和薛長曜沒有待多久,大搖大擺的出了慈安宮,轉頭回去了太子府。
對於知道這一切的昭肅帝?
對於昭肅帝來說,隻要王太後沒有死,就犯不上驚動他。
至於皇後娘娘?
皇後娘娘不去落井下石就不錯了,還指望她給王太後出口氣?
她南舒意就算是腦門被夾了,也絕對幹不出來這種蠢事。
說要以德報怨的人先學會以己度人吧!
為此,這件事情在前朝雖然說讓王家找到了發揮的機會,拚命的給薛長曜還有寧王府施壓,然而都被昭肅帝四兩撥千斤的弄回去了。
他這個皇帝都沒有在乎,輪得到王家在這裏逼逼叨叨的?
母族?
嘖,王家做出來的那些事情,好意思給自己臉上貼這兩個字?
因此,王家人前朝跟後宮都沒有討到好處,得知消息的王太後再一次被氣的背過氣去。
整個慈安宮一片雞飛狗跳。
——
寧王府。
“你自己下次過去好歹帶些人,萬一王太後搞什麽陰的,你不至於孤立無援。”
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天,今日寧灼灼好不容易來了一趟南和院,就被自家大嫂嫂耳提麵命的許久。
沈照雪昨日聽說寧灼灼殺到太後宮的時候,那叫一個緊張,連連推寧封出去看看。
就連婁妤也拉著百裏清,一路往皇宮飛奔而去。
深怕晚了一步,寧灼灼就被人欺負了。
然而等他們來到了皇宮的時候,寧灼灼已經和薛長曜手牽手的走出來了。
一時間,太子爺仿佛感覺到了千鈞重的殺意。
寧封和百裏清不愧是兩兄弟,那眼神淩厲的仿佛要把薛長曜給剮了。
哼,賜婚聖旨怎麽了?
要不是薛長曜這頭陰險狡詐的豬……
他們寧家精心嗬護的大白菜就能這麽輕而易舉的被拱了?
好在寧灼灼第一時間對上了兩位長兄的目光,隨後太子爺就注意到,方才眼神仿佛能夠淩遲的二人,頓時就化作了滿臉的春風。
薛長曜:……
婁妤則是在一旁偷偷的笑了。
幾個人一起從宮裏慢慢的走到宮外分別之際,太子爺看了看被拐帶回寧王府的小姑娘,目光掃了一眼得意洋洋的二人:
“嗯,你應該慶幸那些老頭子好說話。”
“至於你——”說到百裏清,太子爺點到即止,沒有說話。
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等日後婁正初醒了,八成百裏清要倒黴了。
“灼灼我們回去。”
寧封拉了自個小妹上馬車,百裏清帶著婁妤,隨後跟上。
不過,就算是到了今天,寧灼灼想起來昨日裏薛長曜那一副怨婦般的神色,就想笑。
與此同時,沈照雪挺了個肚子繼續道:
“你若是有什麽想要讓嫂嫂幫忙的,隻管說。”
“別看你嫂嫂我一個大肚子,還是很能幹的。”
“好嫂嫂,你就乖乖安心養胎,想吃什麽想要什麽隻管吩咐,誰要是不聽的你隻管同大哥同我們說。”
“自然會為你出氣!”
寧灼灼一想到自個嫂嫂如今六個月的身孕還要想這想哪,還要想著幫她的忙,整個人都不太好。
畢竟上輩子嫂嫂可是連著沒出生的小寶寶一起沒了……
這輩子可是不能出一點差錯!
況且上次娘親中毒的事情,若非是沈照雪以絕食要挾,誰敢讓她一個身懷六甲的人為此忙碌?
況且沈照雪施展針法的時候,也是拚了極限的。
畢竟在她看來,寧王府的人雖然跟她沒有半分的血親,卻比那些一直說是她血親的人好太多了!
所以她不惜冒險,也要把人救回來。
好在不負眾望,隻是自那以後,她的銀針便是被寧封沒收。
也是那一次,沈照雪看見寧封衝她生氣。
其實也不算。
男人紅了眼抱著她,嚴厲的語氣裏帶著十足十的顫抖。
沈照雪隻是笑,沒有說其他的。
不過呢,如今在寧灼灼的絕對反對之下,沈照雪隻好乖乖的養胎。
至於盛京城裏頭那些五花八門的請帖,全部被寧封下令擋在了門外。
一封都送不過來。
而且寧王妃本人也說了,誰要是敢借了這件事情胡說八道的,她不介意帶著府上的親衛跟人好好理論理論。
你有嘴,那我還有拳頭。
這廂,寧灼灼跟沈照雪還沒有說上幾句話,扶月就在外頭請安,說有事去要稟報。
寧灼灼開口讓她進來。
扶月的手裏是一封請帖。
準確的說,是一封來自於韓博問要過壽的請帖。
說起來韓博問這個三品官乃是國子監祭酒,統管太學。
說高吧,也不高;說低吧,倒也不低。
不過比起來有實權的吏部兵部等地方,他還是稍遜一籌的。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寧封拋棄了世子這個身份,他作為兵部的侍郎,其實是隱隱壓韓博問一頭的。
所以,雖然二人同在正三品,但是這位置嘛,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畢竟他隻是統管太學,又不是統管太學裏麵的其他官員。
燕朝官員一律服從昭肅帝的命令。
當然,若是韓博問能夠跟寧王府搭上關係,那也不至於在這個位置上。
要知道,在沒有被調出來盛京城之前,韓博問其實是有機會坐到正二品甚至正一的。
就是因為他自己辦的這個破事,才被一腳踢出盛京城。
也不知道午夜夢回的時候,韓博問會不會後悔?
髒?這哪裏就髒了?
明明髒了她這慈安宮的人,是他們這些人好不好!
等著吧。
等她的計劃成功,她一定,一定要把寧灼灼和薛長曜這人給削成人棍扔在糞坑裏!
“總之話放在這裏,太後娘娘好自為之。”寧灼灼這話說的極其諷刺,“反正本公主有的是時間同你好好玩一玩。”
“本殿亦然。”
反正王太後從頭到尾都不待見他跟母後,何必留麵子給這個老太婆?
況且,若不是父皇顧忌著王太後這個生母的身份,就憑之前王太後做出來的這些事情,不把她跟王家一起端了都是輕的!
哪裏能夠容忍到現在!
寧灼灼和薛長曜沒有待多久,大搖大擺的出了慈安宮,轉頭回去了太子府。
對於知道這一切的昭肅帝?
對於昭肅帝來說,隻要王太後沒有死,就犯不上驚動他。
至於皇後娘娘?
皇後娘娘不去落井下石就不錯了,還指望她給王太後出口氣?
她南舒意就算是腦門被夾了,也絕對幹不出來這種蠢事。
說要以德報怨的人先學會以己度人吧!
為此,這件事情在前朝雖然說讓王家找到了發揮的機會,拚命的給薛長曜還有寧王府施壓,然而都被昭肅帝四兩撥千斤的弄回去了。
他這個皇帝都沒有在乎,輪得到王家在這裏逼逼叨叨的?
母族?
嘖,王家做出來的那些事情,好意思給自己臉上貼這兩個字?
因此,王家人前朝跟後宮都沒有討到好處,得知消息的王太後再一次被氣的背過氣去。
整個慈安宮一片雞飛狗跳。
——
寧王府。
“你自己下次過去好歹帶些人,萬一王太後搞什麽陰的,你不至於孤立無援。”
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天,今日寧灼灼好不容易來了一趟南和院,就被自家大嫂嫂耳提麵命的許久。
沈照雪昨日聽說寧灼灼殺到太後宮的時候,那叫一個緊張,連連推寧封出去看看。
就連婁妤也拉著百裏清,一路往皇宮飛奔而去。
深怕晚了一步,寧灼灼就被人欺負了。
然而等他們來到了皇宮的時候,寧灼灼已經和薛長曜手牽手的走出來了。
一時間,太子爺仿佛感覺到了千鈞重的殺意。
寧封和百裏清不愧是兩兄弟,那眼神淩厲的仿佛要把薛長曜給剮了。
哼,賜婚聖旨怎麽了?
要不是薛長曜這頭陰險狡詐的豬……
他們寧家精心嗬護的大白菜就能這麽輕而易舉的被拱了?
好在寧灼灼第一時間對上了兩位長兄的目光,隨後太子爺就注意到,方才眼神仿佛能夠淩遲的二人,頓時就化作了滿臉的春風。
薛長曜:……
婁妤則是在一旁偷偷的笑了。
幾個人一起從宮裏慢慢的走到宮外分別之際,太子爺看了看被拐帶回寧王府的小姑娘,目光掃了一眼得意洋洋的二人:
“嗯,你應該慶幸那些老頭子好說話。”
“至於你——”說到百裏清,太子爺點到即止,沒有說話。
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等日後婁正初醒了,八成百裏清要倒黴了。
“灼灼我們回去。”
寧封拉了自個小妹上馬車,百裏清帶著婁妤,隨後跟上。
不過,就算是到了今天,寧灼灼想起來昨日裏薛長曜那一副怨婦般的神色,就想笑。
與此同時,沈照雪挺了個肚子繼續道:
“你若是有什麽想要讓嫂嫂幫忙的,隻管說。”
“別看你嫂嫂我一個大肚子,還是很能幹的。”
“好嫂嫂,你就乖乖安心養胎,想吃什麽想要什麽隻管吩咐,誰要是不聽的你隻管同大哥同我們說。”
“自然會為你出氣!”
寧灼灼一想到自個嫂嫂如今六個月的身孕還要想這想哪,還要想著幫她的忙,整個人都不太好。
畢竟上輩子嫂嫂可是連著沒出生的小寶寶一起沒了……
這輩子可是不能出一點差錯!
況且上次娘親中毒的事情,若非是沈照雪以絕食要挾,誰敢讓她一個身懷六甲的人為此忙碌?
況且沈照雪施展針法的時候,也是拚了極限的。
畢竟在她看來,寧王府的人雖然跟她沒有半分的血親,卻比那些一直說是她血親的人好太多了!
所以她不惜冒險,也要把人救回來。
好在不負眾望,隻是自那以後,她的銀針便是被寧封沒收。
也是那一次,沈照雪看見寧封衝她生氣。
其實也不算。
男人紅了眼抱著她,嚴厲的語氣裏帶著十足十的顫抖。
沈照雪隻是笑,沒有說其他的。
不過呢,如今在寧灼灼的絕對反對之下,沈照雪隻好乖乖的養胎。
至於盛京城裏頭那些五花八門的請帖,全部被寧封下令擋在了門外。
一封都送不過來。
而且寧王妃本人也說了,誰要是敢借了這件事情胡說八道的,她不介意帶著府上的親衛跟人好好理論理論。
你有嘴,那我還有拳頭。
這廂,寧灼灼跟沈照雪還沒有說上幾句話,扶月就在外頭請安,說有事去要稟報。
寧灼灼開口讓她進來。
扶月的手裏是一封請帖。
準確的說,是一封來自於韓博問要過壽的請帖。
說起來韓博問這個三品官乃是國子監祭酒,統管太學。
說高吧,也不高;說低吧,倒也不低。
不過比起來有實權的吏部兵部等地方,他還是稍遜一籌的。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寧封拋棄了世子這個身份,他作為兵部的侍郎,其實是隱隱壓韓博問一頭的。
所以,雖然二人同在正三品,但是這位置嘛,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畢竟他隻是統管太學,又不是統管太學裏麵的其他官員。
燕朝官員一律服從昭肅帝的命令。
當然,若是韓博問能夠跟寧王府搭上關係,那也不至於在這個位置上。
要知道,在沒有被調出來盛京城之前,韓博問其實是有機會坐到正二品甚至正一的。
就是因為他自己辦的這個破事,才被一腳踢出盛京城。
也不知道午夜夢回的時候,韓博問會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