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話說在第一排:七月雙更,求票票,月票,推薦票,我都想要啊!
~~~~~~~~~~~~~~~~~~~~~~~~~~~~~~~~
小龍河的北岸。
陳新甲穩坐在總督大帳上首中間大案後。
他見張誠對自己恭敬的樣子,陳新甲也很是滿意,他繼續溫言道:“張將軍,本督聽聞盧公曾為你贈下表字?”
張誠知道陳新甲這句話,即使要拉近與自己的關係,今後以表字稱呼自己,也是在提醒自己,現在他陳新甲才是宣大總督。
他心中雖有所想,但麵上確是非常恭敬地回道:“回稟督臣,盧公確是贈末將表字忠忱,他老人家期盼末將,一片忠心,報國,一腔熱忱,護民!”
陳新甲輕聲念著說道:“忠忱,忠心報國,熱忱護民!好字,忠忱啊,你可不要辜負盧公的期許。”
張誠抱拳回道:“末將定當謹記督臣教誨,奮勇圖強,再樹新功,以報皇恩,不負督臣所期。”
聯係已經建立起來,關係也有所拉近,陳新甲的目的達到了,張誠與他又聊了幾句,便告退而去,往南門尋得陳忠等親衛,打馬回營。
…………
張誠策馬回到位於廢堡的營地,將宣大三鎮軍馬再次分兵之事說與部下聽聞,登時軍帳內便如炸鍋一般。
胡大可就先說道:“怎麽又來分兵,這還殺不殺韃子啦?”
吳誌忠也是跟著皺起了眉頭。
一旁的陳錚更是滿含擔憂的沉聲說道:“兵分則弱,如此下去……”
他搖了搖頭,沉重地歎了口氣,卻沒有繼續說下去。
張廣達有些粗啞的嗓音傳來:“娘皮的,又是那高老閹來分兵嚒?還是那楊大奸來的?娘的,真想砍了這幫子……”
“張胡子,別亂講!”張誠趕忙厲聲喝止道。
張廣達的一時氣憤之言,非同小可。
若是傳揚開來,被高起潛或楊嗣昌知曉,他張廣達可能會性命不保,就是張誠,甚至張岩都可能會被牽連。
被張誠厲聲喝止後,張廣達就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登時就蔫了。
自打前次在昌平,總監軍高起潛分走遼東勤王軍馬以來,在宣大軍中便有一些關於閣臣楊嗣昌、總監軍高起潛的流言,開始傳播起來,說他們為了與奴輸款合議,就處處掣肘盧督臣和宣大勤王軍,連現在軍中糧秣不齊,也是他們閣臣、閹宦在背後弄鬼。
張廣達平素脾氣急躁,且火爆,但對張誠還是極為敬重,雖感情深厚,平日嬉笑也是慣了,但今時被張誠厲聲喝止,卻也不敢反駁,隻是乖乖坐於自己的座位上,小聲嘟囔著。
一直沉著臉,麵無表情的鎮撫賀飆此時出言說道:“將軍,我部雖厲行節儉,但軍中糧秣也日漸緊張,今日督臣那邊可有說過,何時再分發糧草?”
軍帳之內,一片寂靜,張誠隨手拿起案幾上的水碗,喝了口溫熱的開水,才又說道:“哎,朝綱不振,畿輔靡亂,糧草怕是難以充足供應,據哨探回報,韃虜哨騎近日出動頻繁,似有大舉南侵之勢,某估算著,我部很可能會追虜南下,就食於暨南諸城。”
帳中諸將,皆是神情一凜,麵上肅然,張誠接著又道:“朝堂上戰守之爭,非我輩所能議論,諸將即隨我入衛勤王,當思忠君報國,陣前奮勇殺奴,
至於糧草之事,我部所存,尚優於其他諸營,督臣亦會設法籌措,暫時就先緊緊肚子,非戰之時,先忍一忍,務要留些餘糧,免得斷炊之日,隻能望天興歎。”
接著,諸人又議了些近日的軍務,便各自散去。
…………
大明崇禎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傍晚,太陽已隱入地平線之下,天空隻餘微光。
北京城東,通州河畔,清軍大營,一片雪白,片片雪花仍不住的飄落。
清軍的營帳密密麻麻,似乎一眼望不到頭,在綿延達百裏的營地之中,各色旗幟迎風飄舞著,盡是清軍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等八旗大軍的旗號。
在清軍連綿近百裏的營地之中,有一個格外巨大的營盤,其間有多個火炎金頂的豪華大帳,有數杆巨大的織金龍纛大旗立在大帳前,周邊盡是各旗中精銳的巴牙喇營軍士,往來巡守護衛著。
內一個豪華大帳之中,滿是身著鎏金盔甲的清軍將領,濟濟一堂,匯聚在大帳裏。
大帳內上首處,有兩張大案幾,分別各坐著一位身著鎏金盔甲的清軍將帥。
右側位,坐著一個看上去年歲不到三十的清將,他身形頗為高大健壯,身上的鎏金盔甲,襯著一副粗獷的長方形麵膛,顯得極為英武。
這人正是此次入關的主帥之一,清國皇帝皇太極的弟弟和碩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他奉皇太極之令,以奉命大將軍之職,與揚武大將軍嶽托分統左右兩翼大軍,入寇大明京畿重地。
多爾袞自董家口破牆而入,嶽托自密雲牆子嶺毀牆而入,於崇禎十一年的十月間,兩翼兵肆虐大明京畿後,匯兵於通州河畔。
此時多爾袞卻是正白旗的旗主,他左翼大軍的副手,正是鑲白旗的旗主,他的親弟弟多鐸。
他們兄弟二人原本應是建奴正黃旗與鑲黃旗的旗主,不過皇太極以正白旗旗主之身搶得建奴大汗之位後。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便將自己的正白旗更名為正黃旗,原來多爾袞的正黃旗則被迫更名為正白旗。
接著又將他兒子豪格的鑲白旗更名為鑲黃旗,原來多鐸的鑲黃旗更名為鑲白旗。
皇太極雖然對新的正白旗與鑲白旗極力折騰,不過多爾袞與多鐸兩白旗的實力還是很雄厚,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合起來的勢力,在八旗之中依舊是排在第二位。
這次皇太極令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讓他領軍入寇大明,未免沒有借機削弱多爾袞、多鐸兄弟實力的想法在裏麵。
上首左側位,同樣坐著一個年在四十上下的清將,他身形並不高大威猛,一張頗為白淨的四方大臉,卻是沒有一根胡須,雖身上同樣穿著鎏金盔甲,卻隱隱有一絲書生之氣,正是揚武大將軍愛新覺羅·嶽托。
鑲紅旗旗主多羅貝勒嶽托出任揚武大將軍,以多羅安平貝勒杜度為副手出征,二人統帶入寇明國京畿的右翼大軍,破密雲牆子嶺而入,與多爾袞匯兵於通州。
~~~~~~~~~~~~~~~~~~~~~~~~~~~~~~~~
小龍河的北岸。
陳新甲穩坐在總督大帳上首中間大案後。
他見張誠對自己恭敬的樣子,陳新甲也很是滿意,他繼續溫言道:“張將軍,本督聽聞盧公曾為你贈下表字?”
張誠知道陳新甲這句話,即使要拉近與自己的關係,今後以表字稱呼自己,也是在提醒自己,現在他陳新甲才是宣大總督。
他心中雖有所想,但麵上確是非常恭敬地回道:“回稟督臣,盧公確是贈末將表字忠忱,他老人家期盼末將,一片忠心,報國,一腔熱忱,護民!”
陳新甲輕聲念著說道:“忠忱,忠心報國,熱忱護民!好字,忠忱啊,你可不要辜負盧公的期許。”
張誠抱拳回道:“末將定當謹記督臣教誨,奮勇圖強,再樹新功,以報皇恩,不負督臣所期。”
聯係已經建立起來,關係也有所拉近,陳新甲的目的達到了,張誠與他又聊了幾句,便告退而去,往南門尋得陳忠等親衛,打馬回營。
…………
張誠策馬回到位於廢堡的營地,將宣大三鎮軍馬再次分兵之事說與部下聽聞,登時軍帳內便如炸鍋一般。
胡大可就先說道:“怎麽又來分兵,這還殺不殺韃子啦?”
吳誌忠也是跟著皺起了眉頭。
一旁的陳錚更是滿含擔憂的沉聲說道:“兵分則弱,如此下去……”
他搖了搖頭,沉重地歎了口氣,卻沒有繼續說下去。
張廣達有些粗啞的嗓音傳來:“娘皮的,又是那高老閹來分兵嚒?還是那楊大奸來的?娘的,真想砍了這幫子……”
“張胡子,別亂講!”張誠趕忙厲聲喝止道。
張廣達的一時氣憤之言,非同小可。
若是傳揚開來,被高起潛或楊嗣昌知曉,他張廣達可能會性命不保,就是張誠,甚至張岩都可能會被牽連。
被張誠厲聲喝止後,張廣達就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登時就蔫了。
自打前次在昌平,總監軍高起潛分走遼東勤王軍馬以來,在宣大軍中便有一些關於閣臣楊嗣昌、總監軍高起潛的流言,開始傳播起來,說他們為了與奴輸款合議,就處處掣肘盧督臣和宣大勤王軍,連現在軍中糧秣不齊,也是他們閣臣、閹宦在背後弄鬼。
張廣達平素脾氣急躁,且火爆,但對張誠還是極為敬重,雖感情深厚,平日嬉笑也是慣了,但今時被張誠厲聲喝止,卻也不敢反駁,隻是乖乖坐於自己的座位上,小聲嘟囔著。
一直沉著臉,麵無表情的鎮撫賀飆此時出言說道:“將軍,我部雖厲行節儉,但軍中糧秣也日漸緊張,今日督臣那邊可有說過,何時再分發糧草?”
軍帳之內,一片寂靜,張誠隨手拿起案幾上的水碗,喝了口溫熱的開水,才又說道:“哎,朝綱不振,畿輔靡亂,糧草怕是難以充足供應,據哨探回報,韃虜哨騎近日出動頻繁,似有大舉南侵之勢,某估算著,我部很可能會追虜南下,就食於暨南諸城。”
帳中諸將,皆是神情一凜,麵上肅然,張誠接著又道:“朝堂上戰守之爭,非我輩所能議論,諸將即隨我入衛勤王,當思忠君報國,陣前奮勇殺奴,
至於糧草之事,我部所存,尚優於其他諸營,督臣亦會設法籌措,暫時就先緊緊肚子,非戰之時,先忍一忍,務要留些餘糧,免得斷炊之日,隻能望天興歎。”
接著,諸人又議了些近日的軍務,便各自散去。
…………
大明崇禎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傍晚,太陽已隱入地平線之下,天空隻餘微光。
北京城東,通州河畔,清軍大營,一片雪白,片片雪花仍不住的飄落。
清軍的營帳密密麻麻,似乎一眼望不到頭,在綿延達百裏的營地之中,各色旗幟迎風飄舞著,盡是清軍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等八旗大軍的旗號。
在清軍連綿近百裏的營地之中,有一個格外巨大的營盤,其間有多個火炎金頂的豪華大帳,有數杆巨大的織金龍纛大旗立在大帳前,周邊盡是各旗中精銳的巴牙喇營軍士,往來巡守護衛著。
內一個豪華大帳之中,滿是身著鎏金盔甲的清軍將領,濟濟一堂,匯聚在大帳裏。
大帳內上首處,有兩張大案幾,分別各坐著一位身著鎏金盔甲的清軍將帥。
右側位,坐著一個看上去年歲不到三十的清將,他身形頗為高大健壯,身上的鎏金盔甲,襯著一副粗獷的長方形麵膛,顯得極為英武。
這人正是此次入關的主帥之一,清國皇帝皇太極的弟弟和碩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他奉皇太極之令,以奉命大將軍之職,與揚武大將軍嶽托分統左右兩翼大軍,入寇大明京畿重地。
多爾袞自董家口破牆而入,嶽托自密雲牆子嶺毀牆而入,於崇禎十一年的十月間,兩翼兵肆虐大明京畿後,匯兵於通州河畔。
此時多爾袞卻是正白旗的旗主,他左翼大軍的副手,正是鑲白旗的旗主,他的親弟弟多鐸。
他們兄弟二人原本應是建奴正黃旗與鑲黃旗的旗主,不過皇太極以正白旗旗主之身搶得建奴大汗之位後。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便將自己的正白旗更名為正黃旗,原來多爾袞的正黃旗則被迫更名為正白旗。
接著又將他兒子豪格的鑲白旗更名為鑲黃旗,原來多鐸的鑲黃旗更名為鑲白旗。
皇太極雖然對新的正白旗與鑲白旗極力折騰,不過多爾袞與多鐸兩白旗的實力還是很雄厚,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合起來的勢力,在八旗之中依舊是排在第二位。
這次皇太極令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讓他領軍入寇大明,未免沒有借機削弱多爾袞、多鐸兄弟實力的想法在裏麵。
上首左側位,同樣坐著一個年在四十上下的清將,他身形並不高大威猛,一張頗為白淨的四方大臉,卻是沒有一根胡須,雖身上同樣穿著鎏金盔甲,卻隱隱有一絲書生之氣,正是揚武大將軍愛新覺羅·嶽托。
鑲紅旗旗主多羅貝勒嶽托出任揚武大將軍,以多羅安平貝勒杜度為副手出征,二人統帶入寇明國京畿的右翼大軍,破密雲牆子嶺而入,與多爾袞匯兵於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