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張誠作為季府新婿初次登門拜望他的嶽父翰林院從五品侍講學士季智恒季大人和嶽母季夫人寧氏。
季家在京師中的賓朋已是齊聚於府內,張誠一襲華服,披紅戴花,騎在他最心愛的純黑色戰馬上,來到季府門前,隨行的還有六輛轎廂馬車。
奉上禮物,張誠便在儐相的引領下拜見嶽父季智恒、嶽母寧氏,以及舅哥等諸親眷。
張誠如同一件展品般,憑儐相引領,按儀式的要求一項項完成,直到諸般事畢,還要參加酒宴,被季府諸親眷一番品評指點著。
“看,這就是斬殺奴賊嶽托的小將軍……”
“好高……好大……好威猛……”
“不愧是聖上親封的冠絕三軍,真威武啊……”
至晚,酒宴畢,約定兩日後,張誠來親接新娘回宣府,而季府這邊則是由娘舅寧光遠與季府二公子季佑卿為送親人。
…………
八月二十日,巳時初,張誠策馬率著迎親的隊伍便來到季府門前,又是一番儀式過後,季府小姐的兩個貼身丫鬟來到張誠身前,拜道:“婢女繡月,玉蕊拜見姑爺。”
張誠看著二女,她們也是十五六歲的年齡,正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一般,生得水靈清秀,繡月略高挑一些,玉蕊則更顯玲瓏。
她們行過禮後,便來到第一輛馬車前,先行上車鋪設坐褥等物,這時新娘的舅舅寧光遠便出得門來,他走到張誠身前,道:“新姑爺恐還要稍候些時,我甥女正與家妹話別。”
“有勞舅舅,張誠不急。”
張誠望著寧光遠,他看上去似乎不到四十歲的樣貌,人也顯得很是瘦削,上唇留有兩撇胡子,麵相也是很俊朗的。
又過了片刻,新娘子才在二哥季佑卿的陪同下,一身鮮豔的華服,打著紅蓋頭,由繡月和玉蕊攙扶著出得門來,吳府夫人和女兒吳婷玥也是陪在季府小姐身邊一起出來。
馬車頗為寬大,一輛車最多可以坐六人,新娘子季軒竹與吳婷玥一起上了第一輛馬車,丫鬟繡月、玉蕊也是上了這輛馬車,隨侍小姐左右。
張誠的表姨娘吳府夫人韓氏則坐上了第二輛馬車,新娘的舅舅寧光遠不善騎馬,則坐上了第三輛馬車,季佑卿卻不願坐車,他也自府中牽出一匹駿馬。
這時,張誠招手喚來健婦營主將蘇珍香,與她一同來到第一輛馬車前,對著車內朗聲道:“季小姐可在車上嘛?”
按規矩,張誠此番隻是親迎新娘子,但在拜堂入洞房之前是不可與新娘子相見或是說話的,因此才有這麽一問。
隻聽丫鬟玉蕊掀開轎廂車窗簾一角,露出半張秀麗的臉龐,答道:“將軍請講!”
“請轉告你家小姐,本將麾下有一女營,名健婦營,今番入京,便帶得五甲健婦隨行,現健婦營主將蘇珍香便在車外,
請容她拜見你家小姐,自今日起蘇珍香與健婦營,便供你家小姐差遣,專司護衛你家小姐及內宅之萬全。”張誠朗聲說道。
隱約間,似乎聽得車廂內一陣輕輕細語,接著便是丫鬟玉蕊回道:“小姐說,知道了,多謝將軍有心,請蘇珍香留下吧。”
諸事畢,張誠又策馬繞著第一輛馬車三匝,迎親的車馬隊伍這才起行。
出京師北德勝門外,又有魏知策領百餘騎候在元隆昌車馬行,吳錦康、喻上猷等諸官也是在此相候,送張誠等眾人返回宣府。
連兵部郎中張若麒也是親自前來為張誠送行,吳錦康也是對夫人和女兒百般叮囑,眾人又是一陣寒暄,正待起行之時,兩騎馬疾速奔來。
原是閣部楊嗣昌楊閣老派人前來,言說,自己不日就將起行奔湖廣督剿流寇,現差人送來賀儀,竟是楊嗣昌手書的一副楹聯祝語。
近午時,車馬隊伍才浩浩蕩蕩起行,沿著官道大路,直奔宣府而回。
…………
八月二十二日,清晨,張誠車隊才出長安嶺所城不遠,便見一支大軍側立於官道下,遠遠便聽見一聲聲雄渾有力的軍歌聲。
張誠等諸人還好,送親隊伍中人哪裏見過如此陣仗,無不驚異。
即使是馬車中的季家小姐季軒竹也是從掀起的車簾一角,偷望著前方那一片旌旗招展下的鐵甲大軍。
策在馬上的張誠冷眼掃視著他們,經過半月餘的行軍和剿匪,這些軍士猶如脫胎換骨一般,精氣神比營操之時更是威猛。
兩騎馬奔上官道,正是靳勇和陳忠,他們策馬來至張誠戰馬之前,抱拳道:“靳勇、陳忠為督帥賀。”
張誠滿意的看著他們二人,道:“不錯,這半個多月,你等辛苦啦。”
“為督帥盡忠,為北路安寧,為宣鎮安寧,末將不辛苦。”
“嗯。靳勇,你部軍馬無須回返獨石,自今日起,你部劃歸赤城步營魏知策麾下,現可領軍前往赤城駐紮。
陳忠,你部隨行護衛本帥車隊,五哨遊騎,前後左右哨查,務要護衛車隊萬全。”
“喏!”
接著,靳勇策馬回身,大手在空中揮動,官道下結陣的軍兵們齊聲大喝:“恭賀督帥,恭迎主母!”
“哇,好雄壯的官兵……”馬車內傳出一陣驚呼!
…………
八月二十三日,赤城堡城南,守備張國棟領千人大軍,列陣相候,遠遠望見車隊行來,軍陣一分為二,兩部軍兵分列官道兩側。
張誠與車隊行至軍陣前,張國棟跨步上前拜道:“赤城守備張國棟,率赤城營甲部軍馬,恭賀督帥,恭迎主母!”
一陣鏘鏘之聲響起,官道兩側列陣的軍兵齊刷刷的單膝跪下,大聲疾呼著:“赤城營恭賀督帥,恭迎主母!”
“小姐,咱新姑爺有多少兵馬?”馬車內幾人不斷猜測著。
在大軍護衛下,車隊進城,直奔參將署而去。
自大定門起,沿街家家戶戶都是張燈結彩,旗幡飄揚,街道兩側都是駐足觀望的軍戶百姓人等,無不是對著馬車指指點點。
“真不曉得,哪家的女子這般福分……”
“……聽說是京師來的……”
“對,好像是京師翰林老爺家中的小姐……”
季家在京師中的賓朋已是齊聚於府內,張誠一襲華服,披紅戴花,騎在他最心愛的純黑色戰馬上,來到季府門前,隨行的還有六輛轎廂馬車。
奉上禮物,張誠便在儐相的引領下拜見嶽父季智恒、嶽母寧氏,以及舅哥等諸親眷。
張誠如同一件展品般,憑儐相引領,按儀式的要求一項項完成,直到諸般事畢,還要參加酒宴,被季府諸親眷一番品評指點著。
“看,這就是斬殺奴賊嶽托的小將軍……”
“好高……好大……好威猛……”
“不愧是聖上親封的冠絕三軍,真威武啊……”
至晚,酒宴畢,約定兩日後,張誠來親接新娘回宣府,而季府這邊則是由娘舅寧光遠與季府二公子季佑卿為送親人。
…………
八月二十日,巳時初,張誠策馬率著迎親的隊伍便來到季府門前,又是一番儀式過後,季府小姐的兩個貼身丫鬟來到張誠身前,拜道:“婢女繡月,玉蕊拜見姑爺。”
張誠看著二女,她們也是十五六歲的年齡,正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一般,生得水靈清秀,繡月略高挑一些,玉蕊則更顯玲瓏。
她們行過禮後,便來到第一輛馬車前,先行上車鋪設坐褥等物,這時新娘的舅舅寧光遠便出得門來,他走到張誠身前,道:“新姑爺恐還要稍候些時,我甥女正與家妹話別。”
“有勞舅舅,張誠不急。”
張誠望著寧光遠,他看上去似乎不到四十歲的樣貌,人也顯得很是瘦削,上唇留有兩撇胡子,麵相也是很俊朗的。
又過了片刻,新娘子才在二哥季佑卿的陪同下,一身鮮豔的華服,打著紅蓋頭,由繡月和玉蕊攙扶著出得門來,吳府夫人和女兒吳婷玥也是陪在季府小姐身邊一起出來。
馬車頗為寬大,一輛車最多可以坐六人,新娘子季軒竹與吳婷玥一起上了第一輛馬車,丫鬟繡月、玉蕊也是上了這輛馬車,隨侍小姐左右。
張誠的表姨娘吳府夫人韓氏則坐上了第二輛馬車,新娘的舅舅寧光遠不善騎馬,則坐上了第三輛馬車,季佑卿卻不願坐車,他也自府中牽出一匹駿馬。
這時,張誠招手喚來健婦營主將蘇珍香,與她一同來到第一輛馬車前,對著車內朗聲道:“季小姐可在車上嘛?”
按規矩,張誠此番隻是親迎新娘子,但在拜堂入洞房之前是不可與新娘子相見或是說話的,因此才有這麽一問。
隻聽丫鬟玉蕊掀開轎廂車窗簾一角,露出半張秀麗的臉龐,答道:“將軍請講!”
“請轉告你家小姐,本將麾下有一女營,名健婦營,今番入京,便帶得五甲健婦隨行,現健婦營主將蘇珍香便在車外,
請容她拜見你家小姐,自今日起蘇珍香與健婦營,便供你家小姐差遣,專司護衛你家小姐及內宅之萬全。”張誠朗聲說道。
隱約間,似乎聽得車廂內一陣輕輕細語,接著便是丫鬟玉蕊回道:“小姐說,知道了,多謝將軍有心,請蘇珍香留下吧。”
諸事畢,張誠又策馬繞著第一輛馬車三匝,迎親的車馬隊伍這才起行。
出京師北德勝門外,又有魏知策領百餘騎候在元隆昌車馬行,吳錦康、喻上猷等諸官也是在此相候,送張誠等眾人返回宣府。
連兵部郎中張若麒也是親自前來為張誠送行,吳錦康也是對夫人和女兒百般叮囑,眾人又是一陣寒暄,正待起行之時,兩騎馬疾速奔來。
原是閣部楊嗣昌楊閣老派人前來,言說,自己不日就將起行奔湖廣督剿流寇,現差人送來賀儀,竟是楊嗣昌手書的一副楹聯祝語。
近午時,車馬隊伍才浩浩蕩蕩起行,沿著官道大路,直奔宣府而回。
…………
八月二十二日,清晨,張誠車隊才出長安嶺所城不遠,便見一支大軍側立於官道下,遠遠便聽見一聲聲雄渾有力的軍歌聲。
張誠等諸人還好,送親隊伍中人哪裏見過如此陣仗,無不驚異。
即使是馬車中的季家小姐季軒竹也是從掀起的車簾一角,偷望著前方那一片旌旗招展下的鐵甲大軍。
策在馬上的張誠冷眼掃視著他們,經過半月餘的行軍和剿匪,這些軍士猶如脫胎換骨一般,精氣神比營操之時更是威猛。
兩騎馬奔上官道,正是靳勇和陳忠,他們策馬來至張誠戰馬之前,抱拳道:“靳勇、陳忠為督帥賀。”
張誠滿意的看著他們二人,道:“不錯,這半個多月,你等辛苦啦。”
“為督帥盡忠,為北路安寧,為宣鎮安寧,末將不辛苦。”
“嗯。靳勇,你部軍馬無須回返獨石,自今日起,你部劃歸赤城步營魏知策麾下,現可領軍前往赤城駐紮。
陳忠,你部隨行護衛本帥車隊,五哨遊騎,前後左右哨查,務要護衛車隊萬全。”
“喏!”
接著,靳勇策馬回身,大手在空中揮動,官道下結陣的軍兵們齊聲大喝:“恭賀督帥,恭迎主母!”
“哇,好雄壯的官兵……”馬車內傳出一陣驚呼!
…………
八月二十三日,赤城堡城南,守備張國棟領千人大軍,列陣相候,遠遠望見車隊行來,軍陣一分為二,兩部軍兵分列官道兩側。
張誠與車隊行至軍陣前,張國棟跨步上前拜道:“赤城守備張國棟,率赤城營甲部軍馬,恭賀督帥,恭迎主母!”
一陣鏘鏘之聲響起,官道兩側列陣的軍兵齊刷刷的單膝跪下,大聲疾呼著:“赤城營恭賀督帥,恭迎主母!”
“小姐,咱新姑爺有多少兵馬?”馬車內幾人不斷猜測著。
在大軍護衛下,車隊進城,直奔參將署而去。
自大定門起,沿街家家戶戶都是張燈結彩,旗幡飄揚,街道兩側都是駐足觀望的軍戶百姓人等,無不是對著馬車指指點點。
“真不曉得,哪家的女子這般福分……”
“……聽說是京師來的……”
“對,好像是京師翰林老爺家中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