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日,巳時正,永寧城南的大校場前空地上一大片旌旗招展,兩萬餘鐵甲大軍列傳於此,軍陣前一杆杆將旗迎風飛揚,隻其正麵便綿延二裏有餘。


    中間是三營步兵,前排皆是手舉盾牌,身披鐵甲,一杆上角闊四尺,長六尺,號帶長七尺的營主將認旗高立在各營軍陣之前。


    其後是上角闊三尺,長五尺,帶長五尺的千總認旗三麵,依序立在各部千總身後;還有長四尺的方旗,為每一部中各司把總認旗;長三尺的各哨百總認旗;長二尺的各隊隊總認旗,皆為方形。


    各營的主將認旗又以其顏色不同加以區別,而各營中的諸官將之認旗,則各與主將旗顏色相同,內部千總旗以旗邊、吊帶顏色區分,而把總以下各方形認旗則單以旗邊顏色來進行區別。


    此外,各營還有門旗二麵,金鼓旗二麵,五方旗五麵,五方號帶五麵,角旗四麵,巡視旗八麵,以及旗牌、號銃、金鼓等都排列在軍陣之前。


    步營的兩側都排開是一乘乘嶄新的輜車與戰車,此刻輜車都已是滿載狀態,每車配有健騾八匹,看上去極具威勢,尤其是一排排展列開來更是驚人。


    而那一乘乘戰車雖隻配有兩匹健騾,但厚重堅實的車身與擋板,尤其是車廂上露出來那些黑洞洞的炮口,直壓迫的周圍人們喘息都是沉重起來。


    張廣達的騎營列陣在最西側,他身後是重騎與輕騎的隊列,雖人數上沒有步營多,也沒有輜車、戰車那般壯觀。


    但鐵甲重騎在布甲輕騎的襯托下,更是威武雄壯,尤其是戰馬的具裝使得一匹匹戰馬猶如移動鐵堡一般,引來周圍人們陣陣唏噓。


    而那一百遊騎則鬆散的在外圍側翼往來奔馳,時不時的還在馬背上跳來跳去,引得一聲聲驚呼傳來。


    林芳平的虎衛在最東側結陣,他們雖不似重騎那般人馬皆披甲具裝,但確勝在甲胄樣式統一,諸將士個個精神抖擻,身姿挺拔,威武雄壯,一眼望去便是精銳之師。


    …………


    軍陣麵北而立,他們的前麵是一處大高台,台前更有中軍望竿車二乘,將台指揮車二乘,鼓車四乘,將帥包鐵座車二乘,中軍令旗雜物車四乘,共一十四乘各式戰車排列開來,極具威嚴。


    就在將台指揮車旁矗立著一麵張誠的中軍大纛,杆長一丈八尺,金槍罩頂,襯以紅色燈籠穗,其下是杏黃的飄帶。


    旗為方形支出於杆旁,旗色為黃,旗心繡的是下山虎,旗邊繡的是麒麟紋,旗上側邊繡著“大明宣鎮副總兵”七個大金字,其旁是鬥大個“張”字。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戰鼓聲響起,諸軍列陣整齊,刀槍林立,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刺眼的道道金光,隨著戰鼓聲聲,諸軍士齊齊舉刀舉槍舉盾相應。


    “虎……虎……虎……”


    諸軍將士齊聲呼喝,其聲響徹雲霄,聲聲震耳,列陣於高台右側的張誠中軍兩部,以及列陣高台左側的吳誌忠所部永寧營將士也都齊聲應喝。


    中軍信旗高高舉起,向前壓下,頓時喝聲立止,數萬人鴉雀無聲,諸軍久受操練,還不覺得如何,高台後那些圍觀的鄉紳百姓便難以適應,個個覺得胸中異常憋悶壓抑。


    張誠在高台上對站立在諸將中間的宣鎮巡撫劉永柞稟道:“諸軍齊聚,請撫台大人訓話。”


    劉永柞雖官居巡撫高位,且也曾多次巡視諸軍營盤,但似今日這等場麵也是初次見到,他隻覺胸中豪情萬丈,望著台下數萬精兵勁旅,心中激蕩不已,有此強軍,何愁韃虜不退,流賊不滅。


    他走向高台前方,立定後先向諸軍將士深深一鞠,這才高聲說道:“……國朝養士二百載,今當奮勇禦韃虜,爾等威武之軍,當知上報君恩,陣前勠力克敵,但有軍功,朝廷必不吝封賞……”


    宣府巡撫劉永柞訓話本是想激勵軍心士氣,然訓話後整個軍陣中卻是鴉雀無聲,所有軍士都麵色嚴峻的肅然而立,毫無回應。


    張誠見此情景忙大步走上前去,他站在劉永柞身後約半步的位置上,左手按劍,右手則高高舉起,台下諸軍將旗也在此時高高舉起相應。


    “虎!虎!虎!”三聲整齊的大喝再次響徹雲霄。


    劉永柞麵含笑容的望著台下諸軍,耳邊聽到張誠的話音傳來:“張誠有一事要稟告劉撫台,鎮城裏有一潑皮,勾連官差欺辱我麾下陣亡將士遺眷。


    軍中弟兄念及同袍之宜,感同身受,竟前往鎮城劫了官牢,末將原想加以責罰,怎奈大軍開拔在即,恐引至軍變,不能援解錦州之圍,愧對聖上信重與恩寵。


    這才擅作主張,暫免其罪,命之隨軍聽用,以期陣前用命,將功折罪。還請撫台大人有所擔待,以穩定宣鎮地方,使軍心安定,不至亂起。”


    劉永柞剛才就對諸軍將士的表現很不滿意,他已隱隱感覺高台下的將士眼中似乎隻有張誠,對自己的訓話竟然無動於衷,而張誠隻是投足舉臂之間,便呼聲如累。


    原本就眉頭深皺,疑慮重重的他聽完張誠講述鎮城劫獄之事後,心中更為震驚,轉而怒火騰升,但誠如張誠所言,值此大軍開拔在即之時,卻又無法發作。


    “哼!”


    他隻在鼻中怒哼了一聲便即轉身退回,在他轉身的一瞬間神情晦暗,對張誠的不滿之意躍然於臉上,在心中更是怒道:“如此膽大妄為,將來何以製之!”


    …………


    張誠早已料到劉永柞的反應,他之所以在這一關鍵時刻,才將鎮城之事突然相告,便料到劉永柞就算生氣憤怒,暫時也不會對自己如何。


    而自己領大軍前往遼東,留駐北路、東路的家眷和諸將又都未曾參與鎮城劫獄之事,他們也無從追究。


    更何況還有吳誌忠、劉全、靳勇、沙忠旺、劉世尊、徐進勇、趙十虎等人近萬軍兵,屯駐於北路、東路各處堡城、關隘,就算他劉永柞極度不滿,又或是溫輝怒發衝冠,膽敢發兵來戰,也會被拒之於北路之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織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蝸牛非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蝸牛非牛並收藏織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