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袁營的小頭目王世傑被闖王砍了腦袋一事,在老營上下都已傳遍,一時間人心浮動,竊竊私語不斷,尤其王世傑的親哥哥小袁營大頭目王世奎,更是為弟弟慘死憤憤不平。


    中軍大帳內氣氛十分壓抑,袁時中麵沉似水不出一言,劉玉尺同樣麵無表情,朱成矩與劉靜逸滿臉憂色,而大頭目王世奎與劉登凱等人則滿臉怒氣,可見心中已是忿忿難平。


    尤其是袁時中的堂弟袁時泰,他負責管理老營軍資,放在以前那可是個大肥差,可自打投奔闖王以來,小袁營再無進項,一切用度都要向闖營老府請撥支取,眼見老營資財日漸稀薄,再無往日輝煌,他也難以上下其手,心中憤恨日增。


    “咱早就有言,自己山頭不要,非得來投球子闖王,現在倒好,生生把王兄弟性命賠上,照我看倒不如把咱這嘴巴給縫起來,免得哪一日說錯了話,還要被砍一刀。”


    眾人雖知袁時泰說的是氣話,但話糙理不糙,還是有幾分道理在的,而且他的這幾句話也極具煽動性。


    果然,大頭目王世奎一臉悲憤地望著軍師劉玉尺,恨恨問道:“劉軍師,你倒是給咱講講,闖王如何仁義?他不殺曹營的黃龍,為何獨拿我兄弟立威?”


    劉玉尺尷尬地一笑,並未接言,隻是低首垂眉,似在沉思一般,反倒是袁時友替他解圍道:“王頭領切勿動怒,劉軍師也是好意,誰能想到闖王會拿我小袁營開刀啊。咱現在要議出個對策,不可亂了自家陣腳才好。”


    大頭領劉登凱粗聲粗氣地開口道:“將軍,你倒是拿個主意,照這樣下去,咱小袁營早晚得被他李闖王給生吞活剝嘍。”


    袁時中望著軍帳內諸人,用十分嚴峻的口氣說道:“事兒就是這麽個事,無須再多言。今後都要小心謹慎些,萬不可使別人抓住我小袁營的把柄,決不許將士們對闖王、對老府再說出一句閑話!


    你們立刻回營傳諭手下將士,有誰膽敢私下裏對闖王發一句怨言,教我知曉,立斬不饒!”


    大頭目梁靜軒突然說道:“可是眾心不服啊……”


    袁時中搖著頭截斷了他的話:“我小袁營現今的處境,大家也都最是清楚不過,值此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就不要再替我惹禍啦。


    我不管大家是否真的‘眾心不服’,寧可再枉殺幾個好弟兄,也不能讓別人逮到借口,吃掉我的小袁營。”


    他最後更是怒目而視,沉聲問道:“你們懂我的意思嘛?”


    劉登凱與梁靜軒等幾個頭領都低頭接言,惟有王世奎雙目血紅地盯著軍帳中間空地,麵上一片悲戚之情。


    而另一個頭領呂吉慶卻脫口說道:“住在他人矮簷下,終非長久之計。照我說還不如……”


    袁時中趕快用手勢將他阻止,用低沉的聲音說:“莫慌,此刻決不可再自亂陣腳,未來之計,我自有安排。眼下唯有暫且忍耐,使闖王與闖營各將對我心中無疑,方為正途,否則我小袁營就將立時被闖曹二營給吃掉啦。”


    他接著又望向軍帳內眾人,提高聲音道:“你們要恪遵大元帥鈞諭,整飭營規,加緊操練,嚴禁將士們飲酒賭博,打架鬥毆,滋擾百姓。


    有敢違反者,不論何人,一律治罪,輕則吊打,重則砍頭。我向來是言出法隨,你們要好生傳諭將士,不可以身試法!”


    眾位頭領都明白他話中的意思,齊聲回答:“是。遵令傳諭!”


    唯獨王世奎接令後,雖與其他各位頭領一同起身,卻並未離去,他滿眼悲憤之情地站在原處望著袁時中,一副欲言又止模樣。


    “世傑此事,雖禍從口出,咎由自取,我亦有保護不周之責。然現下還需以自保為要,世傑的事隻能容後再議,我已吩咐時泰,對世傑厚葬,並賞給其家屬撫恤銀二十兩,以為安置。”


    袁時中擔憂王世奎會因弟弟慘死而衝動,犯下大錯,又再叮囑他道:“世奎啊,你且安下心來,將世傑先行厚葬,至於今後之事不要多想,我決不負你。”


    王世奎重重地點了點頭,一言不發地就出了軍帳。


    …………


    大帳內,現在隻剩袁時中、劉玉尺、朱成矩和劉靜逸四人。


    小袁營慣例如此,每逢遇到重大問題的時候,袁時中都是同劉玉尺等三人相商,若是軍事上的問題,事後他還會再跟幾個親信頭領密議。


    劉玉尺是袁時中的謀主,他思維縝密,慮事即全麵且嚴密,小袁營每遇大事,幾乎都是劉玉尺幫他定策決斷。


    袁時中目送王世奎離去後,輕籲一口氣,目光轉到劉玉尺身上,隨口問道:“現如今這個情形,你們可有何高明主意?”


    劉玉尺心知打從攻取睢州時起,便有許多人對投闖一事心生怨言,甚至在暗中埋怨將小袁營帶上了一條不歸路。


    所以,他並不想首先出言,而副軍師朱成矩當初也附和投闖,因此也是閉口不言,拿著一雙小眼睛偷看著劉靜逸,靜待他的表態。


    劉靜逸雖然也是滿腹牢騷與怨言,但小袁營處境危急之際,他心裏想著的是和衷共濟,應對即將被闖王吞並的急務。


    另外,他也怕今日若是出言將劉玉尺得罪苦了,無非痛快痛快嘴巴,於小袁營無益,且將來還恐遭其報複,所以他隻是略微苦笑了一下,便胸有成竹地開口說道:“如能化客為主,自是上策,又恐甚難辦到,若不能化客為主,當以速走為妙。”


    劉玉尺見劉靜逸並未口出怨言,也沒有責難自己,心裏頓感輕鬆許多,便開口向朱成矩問道:“朱兄,可有何妙策?”


    朱成矩麵露憂色,說道:“我也想到‘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隻是恐欲走不能,反釀大禍啊。”


    袁時中突然發問:“何為欲走不能?”


    朱成矩看了袁時中一眼,道:“將軍,闖王將我小袁營汛地,派在闖、曹兩營之間,便是防我小袁營突然遁走之意。


    別看其將養女許配將軍,卻是對將軍仍然心存疑忌,何況我軍隻三萬將士,闖、曹兩營合計數十萬人馬,隻騎兵便已盈萬,欲求全營將士安然遁走,何其容易啊?”


    袁時中麵色一沉,道:“照你之言,我小袁營隻能在此坐著等死啦?”


    朱成矩搖頭說:“其實不然。我的意思……必先使闖王信我不走,如此才會放鬆防範看管,到時再瞄定時機,動如脫兔,使他追之不及。”


    劉靜逸卻在一旁搖頭說道:“闖王思慮甚密,更有宋矮子為虎作倀,恐不會給我逃走機會。如一時無有良機,怕不出三月,小袁營已不複存在矣!”


    袁時中聞聽此言,心頭格外沉重,額頭上也冒出些微汗珠來,他焦急的眼光頓時轉向劉玉尺,期待著他的謀略能為自己解惑。


    劉玉尺一如平日般沉穩,似乎對脫離闖王之策早就“籌之熟矣”,他故作沉思之狀,片刻後,才淡然一笑,輕撚下頜上的短須,平靜地說道:“當日決計投闖,更為將軍求親,皆是權謀,而今日決計遁走離闖,同樣亦是權謀,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眼下看來,縱然闖王無意吃掉小袁營,我也應盡速離去,不可再久居於‘闖’字旗下,何況闖王已有意將小袁營化為老府一隊,以部曲對待我等。未來吉凶,已入洞若觀火,此時不走,又更待何時呢?”


    朱成矩脫口問道:“該如何走法?”


    劉玉尺一副胸有成竹之態,卻又故作神秘地回他道:“山人自有妙計,不過……時機未到,卻是不便奉告諸位。”


    袁時中脫口問出了自己最為關切的事:“何時可走?”


    劉玉尺麵含微笑地回他:“山人昨夜卜一文王神課,少則旬月之間,多則一二月內,即可全師遠遁高飛。至於究竟如何走法,請容山人暫不奉告,還需到時才能揭開謎底。”


    袁時中似乎有些不甘心,他又追問著:“遁去何處?”


    “東、南兩個方向,皆利我小袁營。”


    “你算得可準,確能全營遁走?”


    “此等大事,豈敢妄言!”


    劉玉尺每當想出奇謀妙計之時,都會效仿三國時蜀相諸葛亮,以“山人”自居,既顯其清高脫俗,又體現得意之形。


    袁時中聽他一口一個“山人”,便即猜到他必是已然成竹在胸,心情也為之稍寬,他笑著說道:“但願軍師妙算得成,使我小袁營平安遁走!”


    劉玉尺則氣定神閑地笑著說道:“將軍請稍安勿躁,闖營耳目眾多,不宜詳述,一切但請聽玉尺安排就是!”


    他說完話便即托詞告退而去,軍帳內,袁時中、朱成矩、劉靜逸三人大眼瞪小眼,皆不知他葫蘆裏賣的究竟是什麽靈丹妙藥。


    …………


    片刻後,劉玉尺便即回到袁時中的大帳之中,此刻他的手裏多了一份文稿,呈遞給袁時中,請他過目一閱。


    袁時中就著燭火光輝,拿起書稿粗粗看過一遍後,不覺在心中奇怪劉玉尺究竟是何意,便謙遜地說道:“軍師,這究竟何意,還需得你給我解惑啊。”


    劉玉尺微微一笑,便開始解釋起來,原來這是模仿《千字文》的樣式,而寫出來的四言押韻體詩詞,主要就是歌頌李自成的不平凡,以及他的穎悟多力,還有就是寫他起義後如何屢敗官軍,威震中原。


    其中有一段更是他的得意之作,劉玉尺不知不覺間便將原文給讀了出來:


    “誕膺天命,乃武乃文。


    身應星宿,名著圖讖。


    吊民伐罪,四海歸心。


    澤及枯骨,萬姓逢春。


    德邁湯武,古今絕倫。


    袁時中聽到這裏時,突然叫停問劉玉尺“誕膺天命”這一句是什麽意思?


    劉玉尺連忙解釋說就是“承受天命”的意思,是借用了《尚書》裏稱頌周文王的原話。


    袁時中點了點頭,又問他道:“傳聞李闖王乃天上‘破軍星’下凡,原是罵他的話,你這一說他‘身應星宿’,怕有些不妥吧?”


    劉玉尺笑著回他:“說他是‘破軍星’降世,自是人們因見他到處破軍殺將的猜想之詞。然似他這樣人,必是上應星宿無疑。


    倘有人問起闖王究係哪位星宿降世,將軍就說乃‘紫微星’降世即可,闖王和老府人等聽到,必然喜悅。”


    “‘紫微星’?可有何依據嘛!”


    “‘紫微’乃帝星也,為人君之像,將軍如此作答,闖王必然高興,又何須依據啊。”


    “如此大事,竟是信口開河的嚒?”


    “信口開河的荒唐事兒,自古便常有之,誰會真的去尋根問祖呢?就說‘劉邦斬白蛇’之事,誰可作證?不一樣記入正史之中了嚒。


    像此類故事,哪一個朝代沒有,請將軍信玉尺所言,盡管大膽去說,其結果呀,哼哼……隻有好處,決不會壞事的。”


    袁時中仍覺不能完全放心,又問道:“倘闖王和牛、宋等人問我,何以知曉是‘紫微星’降世,我又用什麽話兒回他?”


    “將軍隻管推到玉尺身上,就言是聽我說的即可。”


    “他們若是當麵問你……”


    “我巴不得他們來當麵問我呢!”


    “如何作答?”


    “我與那宋矮子一樣,奇門、遁甲、風角、六壬、天文、地理,樣樣皆有所涉獵。除此,我還精通望氣之說,與那宋矮子相比,就算不能勝他,也絕不輸於他。


    若是他們來問,我便會言‘多年來,紫微垣帝星不明,正是紫微星已降人間之象,如今那紫微垣最北一星,不過是空起來的帝座而已。’”


    “他們若問你,如何確定帝星應在闖王身上?”


    “嗬嗬。玉尺自到商丘以來,夜觀星象,遙望闖王老府駐地,一道紅光直射紫微垣最北一星,故知闖王身應帝星,來日必登九五之位。”


    “別人怎未瞧見?”


    “將軍,望氣之術,奧妙深邃,未得修習,如何見得?”


    “那宋矮子也精通望氣之術,他若不信,說你胡謅,豈不糟了?”


    劉玉尺十分狡猾地詭異一笑,道:“將軍,你也太老實了!李闖王自從得了宋矮子獻讖記之後,自以為必得天下,而老府將士莫不願他早登大位,我這番話一旦出口,誰敢不信?


    宋矮子縱然心中不信,可表麵上也不敢獨持異議,他既不敢上失闖王歡心,也不敢下違闖營眾將士之心意。


    況且,他心裏也明白清楚,倘若他敢說不曾見到有紅光上通紫微,闖王和眾將士也不會同意,必然會說他不精於望氣之術,枉為闖營軍師。


    所以,我諒他不敢,定必會跟著我說話不可!”


    袁時中仍不放心,又道:“那牛啟東也十分博學,能騙得住他嚒?”


    “牛啟東雖有些真才實學,但此人功利之心極重,一心想做開國元勳,覬覦宰相之位,他巴不得闖王早登九五之位,隻會在旁推波助瀾,又怎會有所質疑呢?”


    袁時中也覺得劉玉尺所言頗有道理,笑著說道:“什麽紫微星下凡,你了真敢胡謅!”


    劉玉尺卻一臉正色說道:“古人胡謅在前,我不過稍加更改爾。《後漢書》有言,劉秀做了皇帝,召他少年同伴嚴子陵進宮,暢談一天,晚上留之同榻而眠。


    嚴子陵睡熟後,無意中將一隻腳伸到劉秀的肚子上,第二天,掌管天文的太史官即上奏,說昨夜客星犯禦座甚急。


    光武帝笑著告知:‘我同故人嚴子陵同睡在一張床上罷了。’,此處禦座即為紫微星也,興古人胡謅,不興今人生編嚒?”


    “哈哈哈……”


    袁時中聞言後,一陣大笑,道:“還是你們讀書人多見識,引古證今,橫豎都是理,死蛤蟆也能被說成是活的!”


    言及此處停了一停,又問道:“下麵這幾句,是寫咱小袁營的?”


    劉玉尺趕快解說道:“非有下邊幾句,才好收尾,鼓點全靠這幾句才敲得響嘞。”


    隨即他便小聲念道:“


    勉我將士,務識天命。


    矢勤矢勇,盡心盡忠。


    擁戴闖王,早成大功。


    子子孫孫,共享恩榮。


    倘有二心,天地不容!”


    袁時中此刻已然明白劉玉尺的良苦用心,但卻仍有些許疑問:“軍師,單憑這個文稿,就能使闖王對咱們小袁營不起疑心?肯放我全師遁走嚒?”


    劉玉尺詭異地笑著說道:“我已經將棋路布好,請將軍依計而行就是,我小袁營最後定可順利遁走。”


    袁時中又追問他:“下步棋,又該如何走?”(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織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蝸牛非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蝸牛非牛並收藏織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