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去監軍的太監全部叛變了,這結果別說王承恩接受不了,朱由檢同樣接受不了。
最信任的人,結果出賣他們最徹底。
他們倆都相信王金龍說的是真的,王金龍和這幾個人誰都不認識,能將這幾個人的名字,差事說的如此清楚,就說明了一切。
王承恩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內心裏,他是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的,他的心理承受不了,這幾個人都是他帶出來的徒弟,是他提拔使用起來的。
“承恩,起來吧!”,朱由檢吩咐道,其實,朱由檢的心理也有點承受不住,自己信任的人全都背叛了,換成誰也難於接受。
但朱由檢很清楚,這件事兒不怨王承恩,這幾個人都是他信任的,也是他派出去的,和王承恩一點關係都沒有。
王金龍看到王承恩跪在地上不肯起來,便上去拉王承恩,“老王,這事兒不怨你,皇上都讓你起來了。”
被拉起來的王承恩眼淚汪汪的,“你說他們為什麽要背叛皇上,皇上從來就沒有虧待過他們,咱家也沒有虧待他們呀?”
王金龍就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曆史上太監這玩意就沒有幾個好東西,為啥沒有幾個好東西?當然和本身有關係,一個好好的男人,因為窮,被割變成男不男、女不女的另類,本身就對人的心理產生不可估計的影響,進了宮,雖然生活有了保障,但他們仍舊是最底層的人,自卑,沒有未來,雖然能穿的人模狗樣,但仍舊是被人看不起,死了都不能埋進祖墳,所以,太監普遍的存在著愛錢,喜歡玩弄權術。
王承恩就是太監,王金龍想了想,覺得該說還是要說,他就是來幫朱由檢的,這朱由檢要是不能對太監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繼續重用這些人怎麽辦?曆史上各朝各代,凡是太監掌權的,沒有一個不倒黴的。
“叫我說,這是太監的本性決定的,老王你也讀過曆史的人,這各朝各代,太監千千萬,有幾個好人?當然,這樣說就太絕對了,本朝的三保太監、馮保太監、王安太監、曹化淳,還有你老王都是好人,你老王對皇上忠心耿耿,這誰都知道,隻是像你這樣的忠心耿耿的,太鳳毛麟角了,要說有責任,也隻能說皇帝不該太信任太監。”
這話說的朱由檢有點不能接受,還沒有誰敢這麽說他,但王金龍說的沒有錯,隻是臉上就有點掛不住,趕緊轉換話題,急忙說道:“愛卿,你還是接著往下說吧。”
王承恩覺得這王金龍到底是年紀小,說話不知道輕重,敢如此說皇上,太大逆不道了,但王金龍說他是好太監,說他忠心耿耿,還將他和三保太監相提並論,讓王承恩非常的感動。
其實,王金龍隻能實事求是的這麽說,這什麽都不說,怎麽促醒朱由檢?如果朱由檢連這點批評都接受不了,那就真不值得幫了,幹脆想辦法溜出這京城,回山西得了,大不了繼續當土匪。
王金龍也知道朱由檢抹不開麵子,點到為止,於是就借坡下驢,“好吧,我就接著說,李自成占領居庸關後馬不停蹄,立刻揮兵東進,十六日上午就打下了昌平,接著打敗守皇陵的部隊,縱兵到皇陵拆毀殿宇,砍伐樹木,為攻打京城做準備。”
實際上,真實的情況就是這樣的,王金龍之所以強調李自成縱兵拆毀老朱家曆代祖宗的廟宇,就是為了刺激朱由檢,祖墳被人破壞了,任誰都受不了。
果然,朱由檢開始喘粗氣。
有這樣的效果,王金龍感到很滿意,於是接著往下說,“十七日上午,李自成的人便到了京城下,半個時辰不到便打敗了京畿守衛部隊,接著四麵圍城。”
“京畿三軍,三千營、五千營、神機營都是王朝的主力部隊,為什麽這麽快就被李自成打敗了,除了去年京畿流傳瘟疫,官兵病亡將近一半,剩下的不少人病懨懨的外,和李國禎瞎指揮有關。”
他說的都是真實的,但王金龍也開始有目的的發揮了,在這明末,勳貴們貪贓枉法,胡作非為,對國家政權的危害最大,必須讓朱由檢看清楚他用的人都是什麽人,既然有這樣的機會,為什麽不利用好呢?先給李國禎上點眼藥再說。
“這李國禎說起來連唐通都不如,純粹是一個白癡,說起打仗來頭頭是道,其實純粹是紙上談兵,想一想他的出身就知道了,純粹是蔭襲的襄城伯,紈絝子弟一個,比馬擴都不如。”
“他長期管理京畿部隊,京畿部隊遭受瘟疫大量死亡,難道他不知道嗎?這還不算,如果他覺得京畿部隊能打,將部隊集中到一塊與李自成開戰也算那麽一回事兒,集中優勢各個擊破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戰術,可是他竟然將部隊分散在各個城門外去迎擊李自成,就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了,完全是犯了兵家大忌,誰見過這樣排兵布陣的?就是李自成那個草寇,有幾十萬的兵,也不可能把兵分散開這麽使用呀!李國禎如此布兵排陣不是開玩笑嗎?禍國殃民,坑了皇上!”
“難道這偌大的京城就沒有一個明白人嗎?肯定有!但為什麽就沒有人站出來指出李國禎排兵布陣有問題呢?恐怕是李國禎平常驕橫霸道打擊報複慣了的原因吧。開封城的城池和人口沒有辦法和京城比吧,但李自成三打開封城都沒有打下來,為什麽呢?,因為守城布置合理,每個城段上都有大量的兵力防守。可是,李國禎這樣一弄,拱衛京師的十幾萬部隊就沒了,這偌大的城池怎麽守?皇上沒辦法了,隻好將親軍錦衣衛和宮裏的太監都派到城上了,京城一圈下來共有十五萬八千四百八十八個垛口,錦衣衛和守城的內宦加起來才萬把人,一個人守十個垛口還缺人手?大家還有守住城池的信心嗎?也多虧京城的城牆高大堅固,不然,李自成用不了半天就能打進來。”
“有人建議將市民征集起來守城,可是,白帽子首輔魏藻德說話了,老百姓沒有打過仗,一人慌了,全都慌了,根本沒有用,嗬嗬!也不知道他是怎麽說出這樣的話的?難道內宦就打過仗?難道內宦就比老百姓強?難道錦衣衛個個都是好漢?開封之所以守的住,還不是周王爺破財召集的市民老百姓守的城?”
王金龍開始給魏藻德上眼藥了。
這一圈下來,不僅說清楚了守城的過程,更是重點的將李國禎、魏藻德挖苦了一番,敲打了朱由檢。
朱由檢也聽明白了,這李國禎和魏藻德不能再用了。
王金龍接著說道:“李自成也算是明白人,他知道即使把京城打下來,老朱家還有人,隻要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天下絕對不是他的,將來還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所以,第二天上午,他就派杜勳進城談判來了,提出隻要皇帝封他為王,將陝西、河南封給他裂國,他可以聽調不聽宣,幫助朝廷內壓叛賊,外禦建虜。”
“嗬嗬!他本來就是賊,這就要開始把別人當賊了,皇上能答應他嗎?肯定不能,我們大明朝老朱家的人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後人都無比敬仰。”
“皇上為了爭取時間,爭取援兵,就派老王與杜勳談判,老王對杜勳的叛變恨的咬牙切齒,就想將杜勳殺了,但是,他不能,一是要通過談判拖延時間,二是城下還綁著被李自成俘虜的晉王和代王呢,殺了杜勳,這兩個王爺就沒命了,真是委曲老王了。”
王承恩一聽心裏特別的高興,王金龍這小子在給他說好話呀!
接著王金龍說的話就不對味了,“但老王犯了一個錯誤,談完了就該讓杜勳趕緊的出城,老王沒有這麽做,杜勳趁機上城和幾個要好的首領太監坐在城頭上喝了一壺酒,結果是幾個把守城門的太監首領開始搖擺不定了,曆史記錄,聽說城破了,一時九門具開,都是誰打開了城門,皇上和老王應當明白了吧。”
王承恩的心裏真不是滋味,剛才王金龍這小子還給他說好話,轉臉就挖苦了他一番。
“下午,劉宗敏繼續驅兵攻打,天快黑的時候有人給流寇打開了彰義門,具體是誰打開的?曆史上爭議很大,正史上說是曹化淳打開的,在下就是研究曆史的,認為不可能,一是曹化淳六年前就告老還鄉了,他應當不知道京城發生的事兒,二是皇上身邊再缺人,也不可能將曹化淳叫回來呀,曹化淳一個太監,偌大的年紀,來了能幫皇上幹什麽事兒?三是曹化淳是一個好太監,既然他回來參與守城,就決不會給李自成的人開門,四是明史是清朝的人寫的,他們總結了明朝的曆史,認為明朝的垮台是重用太監造成的,所以他們願意將髒水潑到太監身上,就將這打開城門的罪過莫名其妙的按在了曹公公頭上,你們說我這樣的推理有沒有道理?另外,明末清初有一個作家叫計六奇,他寫的書中引用了錦衣衛指揮僉事吳孟明寫的回憶錄,說打開城門的是住在煙閣的回回。”
王金龍講到這裏,朱由檢驚愕了,他有兩個問題不明白,一是清朝是怎麽回事兒?二是城門都有軍兵把守著,回回怎麽能打開城門呢?守衛城門的將領是幹什麽吃的?難道也想投降李自成?要是這樣還真的是眾叛親離了。
“嗬嗬!清朝就是遼東的建虜建立的政權。”,王金龍解釋道。
朱由檢震驚了,“你說建虜奪取了大明江山?那李自成呢?”
王金龍又嗬嗬了兩聲,“嗬嗬!李自成將京城打下來,滅了大明,但他不具備坐江山的能力,進城沒幾天就開始重刑索餉,士兵也開始糟蹋老百姓,部隊一下子就變性了,四十天後被建虜打敗倉皇逃離了京城,半年後他死了在湖北通城的九宮山上,這裏麵還有吳三桂的故事。”
“啥?吳三桂?難道吳三桂降了建虜?”
“不錯!因此,吳三桂也成了曆史上最大的漢奸賣國賊,後世的人說人壞,就說這家夥有點像吳三桂。”
嘿嘿!王金龍又給吳三桂上了眼藥。
這都是什麽情況呀?好亂呀!朱由檢還是沒有聽的很明白。
“回回打開城門以後呢?”,朱由檢很想知道他的結局,死肯定是要死的,剛才王金龍就已經說了,大明朝皇帝,太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說的是他的老祖宗永樂皇帝,君王死社稷一定說的就是他唄。
“李自成的人進了外城,不等於能夠進入內城,晚上,負責守衛正陽門的兵部尚書張縉彥投降了劉宗敏,曆史書上是這樣說的,張縉彥跪迎劉宗敏入城。”
得!王金龍又給張縉彥上了眼藥,不用說,張縉彥馬上要倒黴了。
朱由檢氣憤極了,怎麽他重用的人最後都背叛了他?
最信任的人,結果出賣他們最徹底。
他們倆都相信王金龍說的是真的,王金龍和這幾個人誰都不認識,能將這幾個人的名字,差事說的如此清楚,就說明了一切。
王承恩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內心裏,他是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的,他的心理承受不了,這幾個人都是他帶出來的徒弟,是他提拔使用起來的。
“承恩,起來吧!”,朱由檢吩咐道,其實,朱由檢的心理也有點承受不住,自己信任的人全都背叛了,換成誰也難於接受。
但朱由檢很清楚,這件事兒不怨王承恩,這幾個人都是他信任的,也是他派出去的,和王承恩一點關係都沒有。
王金龍看到王承恩跪在地上不肯起來,便上去拉王承恩,“老王,這事兒不怨你,皇上都讓你起來了。”
被拉起來的王承恩眼淚汪汪的,“你說他們為什麽要背叛皇上,皇上從來就沒有虧待過他們,咱家也沒有虧待他們呀?”
王金龍就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曆史上太監這玩意就沒有幾個好東西,為啥沒有幾個好東西?當然和本身有關係,一個好好的男人,因為窮,被割變成男不男、女不女的另類,本身就對人的心理產生不可估計的影響,進了宮,雖然生活有了保障,但他們仍舊是最底層的人,自卑,沒有未來,雖然能穿的人模狗樣,但仍舊是被人看不起,死了都不能埋進祖墳,所以,太監普遍的存在著愛錢,喜歡玩弄權術。
王承恩就是太監,王金龍想了想,覺得該說還是要說,他就是來幫朱由檢的,這朱由檢要是不能對太監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繼續重用這些人怎麽辦?曆史上各朝各代,凡是太監掌權的,沒有一個不倒黴的。
“叫我說,這是太監的本性決定的,老王你也讀過曆史的人,這各朝各代,太監千千萬,有幾個好人?當然,這樣說就太絕對了,本朝的三保太監、馮保太監、王安太監、曹化淳,還有你老王都是好人,你老王對皇上忠心耿耿,這誰都知道,隻是像你這樣的忠心耿耿的,太鳳毛麟角了,要說有責任,也隻能說皇帝不該太信任太監。”
這話說的朱由檢有點不能接受,還沒有誰敢這麽說他,但王金龍說的沒有錯,隻是臉上就有點掛不住,趕緊轉換話題,急忙說道:“愛卿,你還是接著往下說吧。”
王承恩覺得這王金龍到底是年紀小,說話不知道輕重,敢如此說皇上,太大逆不道了,但王金龍說他是好太監,說他忠心耿耿,還將他和三保太監相提並論,讓王承恩非常的感動。
其實,王金龍隻能實事求是的這麽說,這什麽都不說,怎麽促醒朱由檢?如果朱由檢連這點批評都接受不了,那就真不值得幫了,幹脆想辦法溜出這京城,回山西得了,大不了繼續當土匪。
王金龍也知道朱由檢抹不開麵子,點到為止,於是就借坡下驢,“好吧,我就接著說,李自成占領居庸關後馬不停蹄,立刻揮兵東進,十六日上午就打下了昌平,接著打敗守皇陵的部隊,縱兵到皇陵拆毀殿宇,砍伐樹木,為攻打京城做準備。”
實際上,真實的情況就是這樣的,王金龍之所以強調李自成縱兵拆毀老朱家曆代祖宗的廟宇,就是為了刺激朱由檢,祖墳被人破壞了,任誰都受不了。
果然,朱由檢開始喘粗氣。
有這樣的效果,王金龍感到很滿意,於是接著往下說,“十七日上午,李自成的人便到了京城下,半個時辰不到便打敗了京畿守衛部隊,接著四麵圍城。”
“京畿三軍,三千營、五千營、神機營都是王朝的主力部隊,為什麽這麽快就被李自成打敗了,除了去年京畿流傳瘟疫,官兵病亡將近一半,剩下的不少人病懨懨的外,和李國禎瞎指揮有關。”
他說的都是真實的,但王金龍也開始有目的的發揮了,在這明末,勳貴們貪贓枉法,胡作非為,對國家政權的危害最大,必須讓朱由檢看清楚他用的人都是什麽人,既然有這樣的機會,為什麽不利用好呢?先給李國禎上點眼藥再說。
“這李國禎說起來連唐通都不如,純粹是一個白癡,說起打仗來頭頭是道,其實純粹是紙上談兵,想一想他的出身就知道了,純粹是蔭襲的襄城伯,紈絝子弟一個,比馬擴都不如。”
“他長期管理京畿部隊,京畿部隊遭受瘟疫大量死亡,難道他不知道嗎?這還不算,如果他覺得京畿部隊能打,將部隊集中到一塊與李自成開戰也算那麽一回事兒,集中優勢各個擊破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戰術,可是他竟然將部隊分散在各個城門外去迎擊李自成,就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了,完全是犯了兵家大忌,誰見過這樣排兵布陣的?就是李自成那個草寇,有幾十萬的兵,也不可能把兵分散開這麽使用呀!李國禎如此布兵排陣不是開玩笑嗎?禍國殃民,坑了皇上!”
“難道這偌大的京城就沒有一個明白人嗎?肯定有!但為什麽就沒有人站出來指出李國禎排兵布陣有問題呢?恐怕是李國禎平常驕橫霸道打擊報複慣了的原因吧。開封城的城池和人口沒有辦法和京城比吧,但李自成三打開封城都沒有打下來,為什麽呢?,因為守城布置合理,每個城段上都有大量的兵力防守。可是,李國禎這樣一弄,拱衛京師的十幾萬部隊就沒了,這偌大的城池怎麽守?皇上沒辦法了,隻好將親軍錦衣衛和宮裏的太監都派到城上了,京城一圈下來共有十五萬八千四百八十八個垛口,錦衣衛和守城的內宦加起來才萬把人,一個人守十個垛口還缺人手?大家還有守住城池的信心嗎?也多虧京城的城牆高大堅固,不然,李自成用不了半天就能打進來。”
“有人建議將市民征集起來守城,可是,白帽子首輔魏藻德說話了,老百姓沒有打過仗,一人慌了,全都慌了,根本沒有用,嗬嗬!也不知道他是怎麽說出這樣的話的?難道內宦就打過仗?難道內宦就比老百姓強?難道錦衣衛個個都是好漢?開封之所以守的住,還不是周王爺破財召集的市民老百姓守的城?”
王金龍開始給魏藻德上眼藥了。
這一圈下來,不僅說清楚了守城的過程,更是重點的將李國禎、魏藻德挖苦了一番,敲打了朱由檢。
朱由檢也聽明白了,這李國禎和魏藻德不能再用了。
王金龍接著說道:“李自成也算是明白人,他知道即使把京城打下來,老朱家還有人,隻要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天下絕對不是他的,將來還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所以,第二天上午,他就派杜勳進城談判來了,提出隻要皇帝封他為王,將陝西、河南封給他裂國,他可以聽調不聽宣,幫助朝廷內壓叛賊,外禦建虜。”
“嗬嗬!他本來就是賊,這就要開始把別人當賊了,皇上能答應他嗎?肯定不能,我們大明朝老朱家的人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後人都無比敬仰。”
“皇上為了爭取時間,爭取援兵,就派老王與杜勳談判,老王對杜勳的叛變恨的咬牙切齒,就想將杜勳殺了,但是,他不能,一是要通過談判拖延時間,二是城下還綁著被李自成俘虜的晉王和代王呢,殺了杜勳,這兩個王爺就沒命了,真是委曲老王了。”
王承恩一聽心裏特別的高興,王金龍這小子在給他說好話呀!
接著王金龍說的話就不對味了,“但老王犯了一個錯誤,談完了就該讓杜勳趕緊的出城,老王沒有這麽做,杜勳趁機上城和幾個要好的首領太監坐在城頭上喝了一壺酒,結果是幾個把守城門的太監首領開始搖擺不定了,曆史記錄,聽說城破了,一時九門具開,都是誰打開了城門,皇上和老王應當明白了吧。”
王承恩的心裏真不是滋味,剛才王金龍這小子還給他說好話,轉臉就挖苦了他一番。
“下午,劉宗敏繼續驅兵攻打,天快黑的時候有人給流寇打開了彰義門,具體是誰打開的?曆史上爭議很大,正史上說是曹化淳打開的,在下就是研究曆史的,認為不可能,一是曹化淳六年前就告老還鄉了,他應當不知道京城發生的事兒,二是皇上身邊再缺人,也不可能將曹化淳叫回來呀,曹化淳一個太監,偌大的年紀,來了能幫皇上幹什麽事兒?三是曹化淳是一個好太監,既然他回來參與守城,就決不會給李自成的人開門,四是明史是清朝的人寫的,他們總結了明朝的曆史,認為明朝的垮台是重用太監造成的,所以他們願意將髒水潑到太監身上,就將這打開城門的罪過莫名其妙的按在了曹公公頭上,你們說我這樣的推理有沒有道理?另外,明末清初有一個作家叫計六奇,他寫的書中引用了錦衣衛指揮僉事吳孟明寫的回憶錄,說打開城門的是住在煙閣的回回。”
王金龍講到這裏,朱由檢驚愕了,他有兩個問題不明白,一是清朝是怎麽回事兒?二是城門都有軍兵把守著,回回怎麽能打開城門呢?守衛城門的將領是幹什麽吃的?難道也想投降李自成?要是這樣還真的是眾叛親離了。
“嗬嗬!清朝就是遼東的建虜建立的政權。”,王金龍解釋道。
朱由檢震驚了,“你說建虜奪取了大明江山?那李自成呢?”
王金龍又嗬嗬了兩聲,“嗬嗬!李自成將京城打下來,滅了大明,但他不具備坐江山的能力,進城沒幾天就開始重刑索餉,士兵也開始糟蹋老百姓,部隊一下子就變性了,四十天後被建虜打敗倉皇逃離了京城,半年後他死了在湖北通城的九宮山上,這裏麵還有吳三桂的故事。”
“啥?吳三桂?難道吳三桂降了建虜?”
“不錯!因此,吳三桂也成了曆史上最大的漢奸賣國賊,後世的人說人壞,就說這家夥有點像吳三桂。”
嘿嘿!王金龍又給吳三桂上了眼藥。
這都是什麽情況呀?好亂呀!朱由檢還是沒有聽的很明白。
“回回打開城門以後呢?”,朱由檢很想知道他的結局,死肯定是要死的,剛才王金龍就已經說了,大明朝皇帝,太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說的是他的老祖宗永樂皇帝,君王死社稷一定說的就是他唄。
“李自成的人進了外城,不等於能夠進入內城,晚上,負責守衛正陽門的兵部尚書張縉彥投降了劉宗敏,曆史書上是這樣說的,張縉彥跪迎劉宗敏入城。”
得!王金龍又給張縉彥上了眼藥,不用說,張縉彥馬上要倒黴了。
朱由檢氣憤極了,怎麽他重用的人最後都背叛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