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一疊報紙被摔在會議長桌上。


    “誰能給我說說,這是什麽情況”?


    中影的辦公室裏,楊董敲著桌麵,語氣不善。


    韓副董拉過報紙,上麵大標題是:“上影慧眼識珠,電影學院新生作品大賣”!


    副標題更直接:據悉,中影曾拒絕投資該片。


    報紙被在座的高層一個個翻閱,外圍一些參會的中層不敢吭聲。


    “多少票房了”?韓副董問道。


    “截止昨天,已經突破兩千萬”,有一個部門經理匯報說。


    一時間會議室裏氣氛又緊張了些。


    “可笑的是,報紙上說中影拒絕投資,可我壓根不知道,老韓你知道啊?焦總?”


    一把手開口,換來的都是搖頭,這種片子沒出名前,怎麽可能到自己等人的眼前。


    可如今的情況是,它確確實實出名了,這個鍋不背也得背上。


    “當時誰見的人”,楊董問道。


    有人戰戰兢兢地起身,“楊董,是我見的,但我是按照正常流程走的,不可能給投資,他隻是個大一學生”。


    那人在解釋,但於事無補,“你先換崗一段時間,之後再說”。


    一把手輕描淡寫地下了決定,幾個高層一致同意。


    在座的中層,一個個沉默不語,盡量降低存在感。


    時間來到十二號,林楠也得知票房破了兩千萬。


    外界的評價是兩邊倒,觀眾覺得劇情挺好,第一次看到這種故事情節,很好看。


    但媒體放出來的,大多數是影評人的言論。


    “整體稚嫩,有待提高”,這屬於比較中肯的評價。


    有些貶低還好,“開放式結尾,自作聰明”,“十八九歲懂什麽婚姻,不切實際”。


    最有甚者,上升到了三觀和職業,除了愛情片不能拍別的麽?這就是如今的學生和戲子?


    隨著時間往後,電影票房越來越高,增加的也越來越少。


    上影這段日子積極的多,他們打了個漂亮仗,對林楠很熱情。


    並許諾,若林楠之後有新片計劃,他們願意繼續投資,並且讓利。


    林楠有些心動,但還是說得這部片子下映後再說,深層意思是等他拿到分紅後再說。


    劉藝菲打了電話給林楠,恭喜他的電影大賣,並抱怨她媽媽把她的女主角給弄丟了。


    林楠被電話威脅,下次一定找她演女主角。


    掛了電話,林楠一臉笑容的去找老班。


    “媽媽,我的女一號呀”,劉藝菲坐在沙發上,開始碎碎念,劉母則是在一旁幫她整理衣服。


    “好了好了,下次讓你教父給你找更好的電影劇組,那個小劇組錯過了就錯過了,票房過了兩千萬又怎樣,你是要拍大導演電影的”。


    劉母看都不看女兒一眼,語氣裏帶著稀鬆平常。


    “媽媽,別這麽說林楠”。


    看著女兒生氣的樣子,劉母這才不再言語。


    “老師,還是那個事兒”。


    “轉專業”?


    “對”。


    “怎麽就非轉不可呢,我們表演係不好嗎?導演係你同屆的才那麽幾個人”。


    周老師嘴上雖然不耐煩,但還是從抽屜裏拿出幾頁紙,“填好,再給我”。


    林楠接了過來,是轉專業的申請書,“好的老師”。


    “你現在也是兩千萬票房電影的男主、製片人和導演了,全國都有點名氣了,別再一天嬉皮笑臉的”。


    “老師,說不定到月底就三千萬了”,林楠強了一句。


    轉專業的流程出乎意料的快,學校當天就批下來了。


    當林楠拿著蓋了章的文件到導演係辦公室的時候,這些老師好像已經都知道了。


    其實老師們的辦公室都隔的不遠,幾步路的事情。


    “以後,你就是我們導演係的人了,宿舍那些都不用搬,上課什麽的跟著導演係走就行”。


    林楠辦完手續就走了。


    02級導演係原本總共才十三個學生,六個本科生加林楠七人,主任教員兩個,張老師,薑老師。其餘七個是國培本科生,教員另有其人。


    今年師資力量大增,田壯壯導演也回來導演係教書了。


    “老張老薑,這下子你們02級導演係實力大增啊”,一群老師在辦公室裏哈哈大笑,打趣著兩人。


    “你這弄得好,一轉眼就叛變了”,朱婭文嘴上冷嘲熱諷的。


    “拍了兩部電影了,也許導演更適合我,坐在那裏喊哢就行”,林楠說笑道。


    朱婭文換了副麵孔,“林導,林大導,看在咱倆平日的情分上,以後有戲可千萬記著我,我可以洗幹淨的”,說著雙手拉著林楠的右手。


    “惡心,趕緊給我滾”。


    “哈哈,記著給我留角色哈”,朱婭文不打擾林楠整理書籍了,後者剛剛將導演係的書帶了回來。


    北影新人林楠的名字,算是和電影《暖暖內含光》一起被全國觀眾記住了。


    尤其是不知道哪位,居然將林楠轉專業的事情說出去了,見了報。


    這下那些諷刺林楠跨行的人閉嘴了,別人真的奔著導演這行去了。


    時間來到二十五號,票房終於跨上了三千萬門檻。


    上影決定要辦個慶功宴,這可是巨大的成績,名聲賺了,錢賺了。最重要的是,領導的報告上有的寫了。


    上影之前很大方,作為出品方投資的時候沒有和林楠爭取電影版權,大概率是沒想到會火爆成這樣,所以《暖暖內含光》的版權依舊在後者手上。


    這會兒票房突破三千萬,版權的事情被提了起來。


    因為涉及到出口,這又是很大一塊利潤,而握著全部版權的林楠,變成了香餑餑。


    電話裏說的很含蓄,但林楠聽得出那個意思,上影想分版權一杯羹,有片商找到了他們,電影和版權對方都感興趣。


    林楠一時間不知道如何答複,索性拖著說再等些日子。


    隨著電影上映這麽久,林楠的名字漸漸被圈子裏的人知曉,尤其是他對《暖暖內含光》的投資占比以及話語權,這些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如果你以後要專心做電影,當導演,投資電影,其實我建議可以把工作室改成公司,招點人手,可以少但一定要齊全”。


    這是老師給林楠的建議。林楠下來後果斷找了當初那個中介,名字稍微改改就行:林楠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電影出口有兩種模式,要麽直接一次性結算,之後有多少利潤那是片商和院線的事情。


    要麽找國外的發行商發行,按合同比例分票房。


    進口片大致都一樣。


    林楠不想麻煩,也有自知之明,他想選擇第一種,一次性拿錢。


    時間到月底了,票房是跑不動了,最終磕磕絆絆來到了三千一百萬,順勢下映。


    這個時候也不能拖著上影了,聽到林楠的意思,上影給了個選項。


    林楠將電影版權打包賣給他們,至於後麵所有事情,無論是虧是賠都和他無關。


    上影占投資的65%,出口是要分收益的,但版權關乎著翻拍改編等問題,片商想一次性搞定。


    林楠接受了上影給的選項。


    在出口這方麵,35%的投資占比,和完整的版權,加在一起,上影給林楠八百萬,稅後。


    對於這個價格林楠很滿意了,他是新人,這部電影在東南亞能不能吃得開,沒人說得準。


    “票房分賬,我們會督促院線和上麵,該交的稅金也是我們操辦,最後分賬多少,會直接打你公司賬上”。


    感謝《英雄》,感謝張導和張製片人。


    是他們的功勞,讓院線把製片方的分成比例從40%提高到了43%。


    林楠稍稍估算了下,除去特別營業稅、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這些,最後再分成下來。


    大概他能拿到四百三十萬左右。


    “早知道當時應該插點廣告進去,這個可不會被院線分錢”。


    林楠很後悔當時沒拉廣告,但一想,估計也沒有哪個商家願意找他打廣告。


    不過下次可以注意這個事情。


    公司還是個空殼,財務會計得先就位,否則分賬下來有的忙了。


    這一個月,林楠可算是過了一把明星癮,走在學校裏跟他打招呼的人很多,好多都不是很熟。


    “接下來沒什麽計劃了吧?沒有就好,安安心心上幾天課”,這是導演係老師對他說的。


    主要意思可能是讓他穩定心態,不要飄了。


    沒幾日,老師帶著不認識的人找到了林楠。


    “讓我去參加座談會?合適嗎?”


    果然,隻要你出成績了,就免不了被拉去湊數。


    入世一年多點,文化產業首當其衝。


    林楠是個萌新,坐在後麵瑟瑟發抖,看看上麵的人,全是領導,不是總局就是其他文旅部門的領導。


    前排是電視協會,電影協會的領導,接下來是知名大導演,知名演員,帶編的。


    作為初出茅廬的新人,林楠在最後幾排,拿著筆做著樣子,上麵說什麽他聽就行。


    “影視產業最直觀,這一點希望各位重視。你們都是導演,演員,或是編劇等,是專業人才。希望你們能拿出好作品,帶動市場,迎接挑戰,並且還能走出去……”


    好萊塢要進來了,提著刀進來,是個人都能看到結果,降維打擊。


    幾個大導演都發言了,張導很客觀,認為這是一個災難性問題,會衝擊甚至碾碎如今的國內影視產業,但也是機遇,迫使我們進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年華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做夢的木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做夢的木頭並收藏那年華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