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天氣晴。
農曆二月二十四,宜沐浴、打魚、除蟲、結網、打獵。
盧梭在距離祖國萬裏之遙的非洲小國翻了一下手機上的農曆,他的手機是n記提供的最新款手機n93i,這款手機帶著一個巧妙的翻蓋設計,可以把那個巨大的320萬像素的攝像頭當照相機使用。
盧梭是n記的代言人,所以在任何公開場合,都不能使用其他品牌的手機,否則會被告。
他再戴上他的pt運動款手表,這是2006年pt專為慶祝盧梭打破世界紀錄而設計的一款‘運動紳士’表,售價六位數,並不貴,但賣得很不錯,大膽的綠色小內盤設計,防水功能,讓它顯得非常別致。
在到達比賽現場之前,盧梭還必須穿著bbr所提供的常服,合同規定,比賽場地是一個分界線,場地內盧梭要穿印有a·f標誌的運動裝,場地外盧梭則屬於bbr。
另外還有他的電腦,他的日常用品,他喝的水,甚至是他開的車,都不能是讚助商之外的品牌。
總數已經超過5個億的巨大讚助商合同,把盧梭變成了一個大陸國內最昂貴的移動廣告牌,隻能貼讚助商的廣告,但凡違約,必定受罰。
國內曾有部堪稱鬼才的電影《大腕》,盧梭覺得某種意義上,自己和那個裏麵將要舉行葬禮的老頭泰勒沒啥區別。
當然,這也沒有什麽可抱怨的,如果盧梭願意把這些賺錢的機會讓給任何人,任何人都會樂不可支的全盤接受。
所以,作為盧梭的教練團隊,也就兼著經濟人的職責,每次出門前,陸錦榮或董子健都會仔細檢查盧梭的衣著及用品,以免違約,讓總局、盧梭及教練們自己的經濟利益蒙受損失。
畢竟,錢是一起賺的,罰也要一起受。
教練團帶著‘移動廣告架’盧梭在早上九點來到達喀爾國家體育場,先是接受了一些媒體的采訪,采訪記者中的一位黃種人吸引了盧梭的注意,一問才知道,是後浪的記者。
這次盧梭出國比賽,比較低調,國內大部分媒體都認為這會是一場找找狀態的平常比賽,所以自然也不會派記者到現場,畢竟,這樣的比賽,一年裏沒有六場也有四場。
後浪的記者會跑到萬裏之外的塞爾加爾來,著實出乎盧梭的預料。
“盧神,這次是網絡連線直播采訪!”那個記者見盧梭主動和他搭話,顯得很興奮,在以前盧梭的比賽中,圍著盧梭的都是央視、省衛視一級的媒體,後浪這種網絡媒體根本沾不著邊。
而盧梭在比賽之外的行程,又異常神秘,基本不會暴露在外界的視線中,後浪的體育專題中,滿屏幕都是盧梭,卻沒有一次盧梭的專訪,這讓體育頻道的編輯很焦急。
於是幹脆出奇製勝,盯著盧梭的比賽行程,找一場應該沒太多人會關注的賽事來采訪,塞爾加爾,非洲國家,距離大陸15000公裏之外,就正符合這個標準。
“視頻直播啊。”盧梭瞧著後浪記者身後攝像師手中的攝像機,這還是他第一次被網絡直播采訪呢,有點好奇,就笑著問,“現在多少人在看?”
“人數大概有三萬多。”後浪記者問了一下才告訴盧梭。
“這可有點少啊。”盧梭說。
“盧神,你比賽還沒開始呢,現在後浪全站飄紅廣告宣傳這次直播,人數馬上就會上來的。”後浪記者忙解釋,“要不你先和觀眾說幾句話。”
“大家好。”盧梭衝著攝像機招招手,再看看身邊一直盯著他,怕他說什麽狂言的陸錦榮,便又說,“謝謝大家的支持。”
……
後浪首次使用的網絡直播式采訪,還是個新鮮事,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網友的關注,後浪網站本身也是國內幾大門戶網站之一,每日瀏覽量都在千萬以上,首頁上飄紅的廣告條把更多網友導入了直播頁麵上。
大量網友是第一次接受這種采訪形式,看著頁麵中完全生活化狀態的盧梭,感覺自己和偶像格外接近,他們開始在留言板上留言,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盧神,有很多網友提問,問你這次能贏嗎?”後浪現場記者問盧梭。
盧梭本來想去準備比賽了,聽到記者這樣問,便好奇起來:“真有人在問?”
“對,比如一個叫‘盧神就是玩兒’的網友覺得你這次能破百米世界紀錄。”記者說。
“這個挺有意思的,還是你們後浪會玩。”盧梭笑著說。
……
陸錦榮把正在和網友互動的盧梭拉走,還有半小時就要比賽了,已經開始選手檢錄了。
而瞧著盧梭離開鏡頭,已經達到十萬數量的觀眾一起發出哀歎聲,不過在鏡頭中仍然能夠看到盧梭正在準備比賽的畫麵,倒是可以聊做安慰。
……
檢錄過後,盧梭開始準備比賽。
主要就是坐在那裏默念‘我是世界第一,我能破世界紀錄’。
等著還有幾分鍾比賽正式開始的時候,大賽廣播開始讓選手們上場。
不隻是選手們,媒體和觀眾也精神起來。
明朗的陽光下,觀眾席上開始飛揚起各個國家的國旗來,有五星紅旗,有星條旗,也其他國家的旗幟,12000名觀眾來自將近十個不同的國家,場麵很熱烈。
這雖然隻是一場普通的巡回賽,但對塞內加爾的觀眾來說,卻是第一場舉辦在非洲的田徑盛事,他們用盡最大的熱情來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短跑健將和遊客們。
盧梭站上第5道,4道則是泰森·蓋依。
除他們兩個外,從1道到8道的選手分別來自葡萄牙、法國、瑞典、尼日利亞、岡比亞和千裏達,其中有一些盧梭認識的老麵孔,也有一些嶄新的新人。
每年六大洲巡回賽上,總會有一些老選手退出,另外一些新生力量加入進來,然後在這些新人中,會有極為出色的,成為盧梭和蓋依·泰森這樣老牌世界飛人的挑戰者,甚至取而代之。
這是這條百米賽道的殘酷之處,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天氣晴。
農曆二月二十四,宜沐浴、打魚、除蟲、結網、打獵。
盧梭在距離祖國萬裏之遙的非洲小國翻了一下手機上的農曆,他的手機是n記提供的最新款手機n93i,這款手機帶著一個巧妙的翻蓋設計,可以把那個巨大的320萬像素的攝像頭當照相機使用。
盧梭是n記的代言人,所以在任何公開場合,都不能使用其他品牌的手機,否則會被告。
他再戴上他的pt運動款手表,這是2006年pt專為慶祝盧梭打破世界紀錄而設計的一款‘運動紳士’表,售價六位數,並不貴,但賣得很不錯,大膽的綠色小內盤設計,防水功能,讓它顯得非常別致。
在到達比賽現場之前,盧梭還必須穿著bbr所提供的常服,合同規定,比賽場地是一個分界線,場地內盧梭要穿印有a·f標誌的運動裝,場地外盧梭則屬於bbr。
另外還有他的電腦,他的日常用品,他喝的水,甚至是他開的車,都不能是讚助商之外的品牌。
總數已經超過5個億的巨大讚助商合同,把盧梭變成了一個大陸國內最昂貴的移動廣告牌,隻能貼讚助商的廣告,但凡違約,必定受罰。
國內曾有部堪稱鬼才的電影《大腕》,盧梭覺得某種意義上,自己和那個裏麵將要舉行葬禮的老頭泰勒沒啥區別。
當然,這也沒有什麽可抱怨的,如果盧梭願意把這些賺錢的機會讓給任何人,任何人都會樂不可支的全盤接受。
所以,作為盧梭的教練團隊,也就兼著經濟人的職責,每次出門前,陸錦榮或董子健都會仔細檢查盧梭的衣著及用品,以免違約,讓總局、盧梭及教練們自己的經濟利益蒙受損失。
畢竟,錢是一起賺的,罰也要一起受。
教練團帶著‘移動廣告架’盧梭在早上九點來到達喀爾國家體育場,先是接受了一些媒體的采訪,采訪記者中的一位黃種人吸引了盧梭的注意,一問才知道,是後浪的記者。
這次盧梭出國比賽,比較低調,國內大部分媒體都認為這會是一場找找狀態的平常比賽,所以自然也不會派記者到現場,畢竟,這樣的比賽,一年裏沒有六場也有四場。
後浪的記者會跑到萬裏之外的塞爾加爾來,著實出乎盧梭的預料。
“盧神,這次是網絡連線直播采訪!”那個記者見盧梭主動和他搭話,顯得很興奮,在以前盧梭的比賽中,圍著盧梭的都是央視、省衛視一級的媒體,後浪這種網絡媒體根本沾不著邊。
而盧梭在比賽之外的行程,又異常神秘,基本不會暴露在外界的視線中,後浪的體育專題中,滿屏幕都是盧梭,卻沒有一次盧梭的專訪,這讓體育頻道的編輯很焦急。
於是幹脆出奇製勝,盯著盧梭的比賽行程,找一場應該沒太多人會關注的賽事來采訪,塞爾加爾,非洲國家,距離大陸15000公裏之外,就正符合這個標準。
“視頻直播啊。”盧梭瞧著後浪記者身後攝像師手中的攝像機,這還是他第一次被網絡直播采訪呢,有點好奇,就笑著問,“現在多少人在看?”
“人數大概有三萬多。”後浪記者問了一下才告訴盧梭。
“這可有點少啊。”盧梭說。
“盧神,你比賽還沒開始呢,現在後浪全站飄紅廣告宣傳這次直播,人數馬上就會上來的。”後浪記者忙解釋,“要不你先和觀眾說幾句話。”
“大家好。”盧梭衝著攝像機招招手,再看看身邊一直盯著他,怕他說什麽狂言的陸錦榮,便又說,“謝謝大家的支持。”
……
後浪首次使用的網絡直播式采訪,還是個新鮮事,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網友的關注,後浪網站本身也是國內幾大門戶網站之一,每日瀏覽量都在千萬以上,首頁上飄紅的廣告條把更多網友導入了直播頁麵上。
大量網友是第一次接受這種采訪形式,看著頁麵中完全生活化狀態的盧梭,感覺自己和偶像格外接近,他們開始在留言板上留言,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盧神,有很多網友提問,問你這次能贏嗎?”後浪現場記者問盧梭。
盧梭本來想去準備比賽了,聽到記者這樣問,便好奇起來:“真有人在問?”
“對,比如一個叫‘盧神就是玩兒’的網友覺得你這次能破百米世界紀錄。”記者說。
“這個挺有意思的,還是你們後浪會玩。”盧梭笑著說。
……
陸錦榮把正在和網友互動的盧梭拉走,還有半小時就要比賽了,已經開始選手檢錄了。
而瞧著盧梭離開鏡頭,已經達到十萬數量的觀眾一起發出哀歎聲,不過在鏡頭中仍然能夠看到盧梭正在準備比賽的畫麵,倒是可以聊做安慰。
……
檢錄過後,盧梭開始準備比賽。
主要就是坐在那裏默念‘我是世界第一,我能破世界紀錄’。
等著還有幾分鍾比賽正式開始的時候,大賽廣播開始讓選手們上場。
不隻是選手們,媒體和觀眾也精神起來。
明朗的陽光下,觀眾席上開始飛揚起各個國家的國旗來,有五星紅旗,有星條旗,也其他國家的旗幟,12000名觀眾來自將近十個不同的國家,場麵很熱烈。
這雖然隻是一場普通的巡回賽,但對塞內加爾的觀眾來說,卻是第一場舉辦在非洲的田徑盛事,他們用盡最大的熱情來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短跑健將和遊客們。
盧梭站上第5道,4道則是泰森·蓋依。
除他們兩個外,從1道到8道的選手分別來自葡萄牙、法國、瑞典、尼日利亞、岡比亞和千裏達,其中有一些盧梭認識的老麵孔,也有一些嶄新的新人。
每年六大洲巡回賽上,總會有一些老選手退出,另外一些新生力量加入進來,然後在這些新人中,會有極為出色的,成為盧梭和蓋依·泰森這樣老牌世界飛人的挑戰者,甚至取而代之。
這是這條百米賽道的殘酷之處,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