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壞了吧,雲深?”看著身邊的秘雲深,林蘭樓有些歉意道。
“我還好。”秘雲深微微笑了笑。清秀的麵容略微有些倦容。
他們停留的這個驛站不比他們經過的臨水驛,規模小了不少。
驛站的差人也不不如臨水驛的多。
差人看了他們的官文,便按照他們的要求,給了他們一間大客房。
驛站的大客房多的是三人四人十人床鋪的房間。
吃飯時候,安公子不經意指著林蘭樓腰間的玉佩問道:“先生這玉佩很是別致。”
林蘭樓淡淡道:“故人所贈。”
這塊玉佩是隅中寺無緣大師所贈。
無緣大師贈送他玉佩時曾欲言又止,隻道:有緣人自會識得玉佩。卻並未告訴他有緣人會如何。
他此次回黔地,知道無緣大師曾是黔地七星門門主,所以他將玉佩帶在身上。希望能遇到有緣人。
他自是相信無緣大師欲言又隻是想向有緣人傳遞安好信息。
並沒有想到其他。無緣大師自然不會害他。
安恒問起玉佩,林蘭樓雖然心念一動,但是依然麵色無異。他等著安恒接著說玉佩,可是安恒卻再沒說什麽。
現在在他們三人之間來了為安世子,就不像之前那樣隨意。
秘雲深話本來就少,現在就更少了。
李吹笛的精力難免就更多地落到了新來的安世子身上。
住的房間也要給他一個最安全的地方躺著。
雖然林蘭樓心裏有些疑慮:如此重要的事情錦衣衛竟然沒有人跟隨,隻是將這麽重要的人物托付給他們三個外人。
但不管是不是疑慮,還是要盡心配合李吹笛將事情辦好。
李吹笛也是這麽想的,無論如何,錦衣衛交給他們的人,他們就要將此人安全送到京城。
自從見到這位安世子之後,李吹笛的心裏就萬分警惕。
看上去這位安世子很有主意,很會保護自己。
要求也很明確,根本不太像秦明月所說,武功一般的人。
隻要不出大的差池,姑且按照他的意思來。
林蘭樓和秘雲深很快就睡著了,畢竟奔波了大半夜,困倦了。
那位安公子似乎也睡著了。
隻有李吹笛默默地躺著,白天不會有什麽事情,但是不能不警覺。
兩個時辰一過,安世子迅速起身,認真洗漱一遍。
倒是沒有養尊處優的磨磨唧唧。
回頭一看,李吹笛正默默地倚在門上看著他。
安世子牽扯了一下嘴角,不像是笑,倒是有幾分市井公子的邪性,象征性地朝著李吹笛打了個招呼。
李吹笛道:“怎麽稱呼你,安小王爺?”
“我小名蠻兒,你叫我蠻兒就行。”
李吹笛一時無語,堂堂安小王爺,他們稱他為蠻兒不太合適吧?
“不太合適吧,小王爺。”
“我身家性命都托付給各位,叫我聲小名沒有什麽不妥。在下安恒,水西安氏二公子。你們想怎麽稱呼都可以。”安恒道。
“為了行程方便,以後我們稱小王爺為二公子如何?”
“可以。”
看來這位世子爺倒也是爽快。
林蘭樓看了看他們,沒有說話。他總覺得這個二公子有點怪,卻又說不出來到底哪裏不對。
“需要我為二公子介紹一下我們三人嗎?”李吹笛問道。
“不必了。閣下是大名鼎鼎的追風劍李吹笛,那位是赫赫有名的落羽劍林蘭樓。二位在江湖的還有個風雲雙煞的威名。那位英俊貴氣的公子,一劍勾魂秘雲深。”安恒平靜道。
“看來秦大人把我們的底細都告訴你了。可是他從未向我們提起過你。對二公子我們是一無所知。”
“我就是三位看到的這幅模樣。自幼不是在王爺府長大。由鄉間外婆撫養長大。因幼時得恩師指點武功,又幸得恩師指點識字,所以成了現在這幅樣子。有幸被家父指派前往京城太學學習。”
說著伸了伸胳膊,轉了個圈,表示自己無殘疾。
安恒的表達字句清晰,條理明確。但是言辭裏似乎還帶著點無奈。
似乎去太學不該他去。
也是,畢竟現在去太學不但路上凶險,隻怕到了京城也會是困境。
林蘭樓覺得他哪裏不對的顧慮都打消了。
看著他哪裏不對,他還就吧不對解釋的剛剛好:他是鄉間長大,上過儒學。
不是典型的富家子弟,也不是典型的王府子弟。
他看上去年紀輕輕,似乎又太大氣沉穩了些,言辭還滴水不漏。
或者說他心機太穩重了些。
林蘭樓什麽也沒說,秘雲深自然更不會說什麽。
草草吃了午飯,四人一行就出發了。
還與昨晚一樣,安恒帶著他的馬車夫,乘著他自己的馬車,走的不緊不慢。
為了安全,秘雲深棄馬乘車。目的是陪著安二公子。
可是秘雲深躺在車上睡著了。
安恒還是體貼地給他蓋上被子。
加之兩人都不說話,這車上就像沒人一般。
一覺醒來,秘雲深話也沒說,懵懵懂懂就鑽出車廂。乘車對他來說也是個苦差事。
李吹笛體貼道:“蘭樓你也乘車歇歇吧。”
林蘭樓點點頭,他將韁繩遞給李吹笛,飛身上了馬車。
他躬身進了車廂,車廂內微微有股淡淡的香味。
林蘭樓有意無意地看了看安恒的腰帶上的香牌。應是上好多安息香。
安恒端坐著看了看他,示意他躺會。
林蘭樓搖了搖頭,和他對麵坐著。選了個舒適的姿勢靠在側壁上。
安恒竟先開口了,“先生辛苦了。”
“分內之事。”林蘭樓說著微微閉上眼睛。
“先生對此地很熟吧?”
“還好。”
“聽聞宋氏王爺七子一女。素有七司八印之說,可是真的?”
“確有其事。”
“想來先生就是宋氏王爺的外甥。也是掌管一處安撫司的長官林十一老先生的公子。”
“是。”
所謂七司八印就是宋氏老王爺有七子,各封一塊領地。稱為七司,而他的女兒女婿也有分了一塊封地,也有封地的封印。
所以稱為七司八印。意思就是兒子女兒都一樣,都有封地,都有朝廷的封印。
無論是七司還是八印,都得到了宋氏土司的認可,都有朝廷的封印認可。
女婿一家也同自己的兒子一樣,封地和身份同樣可以世襲。
林老先生去世,那麽林蘭樓自然而然就世襲了安撫使的身份。
“是從四品,從五品還是正六品?”安恒問道。
大明土司的官職,若是宣撫司就是從四品,若是安撫司就是從五品,長官司就是正六品。
“封印已經存放宋氏王爺處,等我林氏有合適人選再上報朝廷,取回封印。”林蘭樓淡淡道。
安恒一時語噎。
林蘭樓是宋氏王爺的親外甥,他們林家的封印本該由他直接繼承,他此時竟說出這番話來,他難道不是合適的人選?
他是不想繼承封地和封印?
“先生真是,真是世間少有之奇人。安撫使的身份,在貴州,乃至大明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尊貴,先生卻不顧惜。”
林蘭樓不想搭話,半晌岔開話題問道:“二公子為何遲遲才到接頭地點?”
“有事耽擱了。”安恒此時似乎也不想多說。
“我記得不錯的話,應該是兩輛馬車同行,為何隻有一輛馬車一位車夫?”
“我將他們換掉了。出城以後太過招搖。”
“這是二公子自己的主意?”
“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秦大人的最終意思是我等平安抵達京城。抵京迢迢數千裏,大人們不可能時時安排行程。途中遇事難免有些變通,情非得已的事情。”
林蘭樓笑了笑。
區區四十裏這位二公子就變通到換了身邊的人,換了馬車,還換了接頭的時間。
連出行的時間都能延遲了半日之久。也是個狠人。
也好,姑且信他說的沒錯。希望他是個真正的二公子。
萬萬不要區區四十裏的路程,二公子就被人掉了包。
哪怕真的是掉了包,他們也無可奈何。因為秦大人根本就沒有告訴他們接應的人到底長什麽樣。
隻是給了他們接頭的信物。
對於保鏢的人來說,看了信物便是真身。
林蘭樓閉目養神,看上去不想再說話。
可是安二公子似乎不打算停下來。
他又自顧自道:“我特意繞道十八道的人被殺的地方,看了一下現場。”
他停住了看了看林蘭樓反應。
林蘭樓沒有反應。
但是心道:十八道遇害的地方想來不是在官道上。怪不得這個二公子耽誤了大半天的時辰才到臨水驛。
安二公子見林蘭樓沒有說話的意思,便又道:“十八道的人是被什麽人引上官道不遠處的另一道山梁,被人用樓蘭魅影的身法殺了。”
林蘭樓很配合地表示一絲吃驚,牽動了一下嘴角,但是還是閉著眼睛,紋絲未動。
他在想,一個遠在西南安氏土司轄地的二公子,他不是江湖中人,是怎麽知道關外傳說的樓蘭魅影的功夫。
據說這種功夫從沒人看見過,由來都隻是個傳說。
至少黔地的江湖中人沒人見過。
就算是江湖上有人見過,那也得是二十多年前了。
安二公子卻也笑了笑,道:“據我所知,如果這雲貴和川東、湘西的地界還有什麽讓人驚歎的異人的話,他們隻能在林府。”
在安恒笑的那一瞬間,林蘭樓睜開了眼睛,淡淡道:“公子的笑很獨特。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卻想不起來為什麽。”
雖然言辭淡淡,嘴角卻有一絲令人驚悚的邪氣。
談話戛然而止。
看來這兩人的話鋒裏都有玄機。
他們兩人似乎都拿捏了對方一道。
“我還好。”秘雲深微微笑了笑。清秀的麵容略微有些倦容。
他們停留的這個驛站不比他們經過的臨水驛,規模小了不少。
驛站的差人也不不如臨水驛的多。
差人看了他們的官文,便按照他們的要求,給了他們一間大客房。
驛站的大客房多的是三人四人十人床鋪的房間。
吃飯時候,安公子不經意指著林蘭樓腰間的玉佩問道:“先生這玉佩很是別致。”
林蘭樓淡淡道:“故人所贈。”
這塊玉佩是隅中寺無緣大師所贈。
無緣大師贈送他玉佩時曾欲言又止,隻道:有緣人自會識得玉佩。卻並未告訴他有緣人會如何。
他此次回黔地,知道無緣大師曾是黔地七星門門主,所以他將玉佩帶在身上。希望能遇到有緣人。
他自是相信無緣大師欲言又隻是想向有緣人傳遞安好信息。
並沒有想到其他。無緣大師自然不會害他。
安恒問起玉佩,林蘭樓雖然心念一動,但是依然麵色無異。他等著安恒接著說玉佩,可是安恒卻再沒說什麽。
現在在他們三人之間來了為安世子,就不像之前那樣隨意。
秘雲深話本來就少,現在就更少了。
李吹笛的精力難免就更多地落到了新來的安世子身上。
住的房間也要給他一個最安全的地方躺著。
雖然林蘭樓心裏有些疑慮:如此重要的事情錦衣衛竟然沒有人跟隨,隻是將這麽重要的人物托付給他們三個外人。
但不管是不是疑慮,還是要盡心配合李吹笛將事情辦好。
李吹笛也是這麽想的,無論如何,錦衣衛交給他們的人,他們就要將此人安全送到京城。
自從見到這位安世子之後,李吹笛的心裏就萬分警惕。
看上去這位安世子很有主意,很會保護自己。
要求也很明確,根本不太像秦明月所說,武功一般的人。
隻要不出大的差池,姑且按照他的意思來。
林蘭樓和秘雲深很快就睡著了,畢竟奔波了大半夜,困倦了。
那位安公子似乎也睡著了。
隻有李吹笛默默地躺著,白天不會有什麽事情,但是不能不警覺。
兩個時辰一過,安世子迅速起身,認真洗漱一遍。
倒是沒有養尊處優的磨磨唧唧。
回頭一看,李吹笛正默默地倚在門上看著他。
安世子牽扯了一下嘴角,不像是笑,倒是有幾分市井公子的邪性,象征性地朝著李吹笛打了個招呼。
李吹笛道:“怎麽稱呼你,安小王爺?”
“我小名蠻兒,你叫我蠻兒就行。”
李吹笛一時無語,堂堂安小王爺,他們稱他為蠻兒不太合適吧?
“不太合適吧,小王爺。”
“我身家性命都托付給各位,叫我聲小名沒有什麽不妥。在下安恒,水西安氏二公子。你們想怎麽稱呼都可以。”安恒道。
“為了行程方便,以後我們稱小王爺為二公子如何?”
“可以。”
看來這位世子爺倒也是爽快。
林蘭樓看了看他們,沒有說話。他總覺得這個二公子有點怪,卻又說不出來到底哪裏不對。
“需要我為二公子介紹一下我們三人嗎?”李吹笛問道。
“不必了。閣下是大名鼎鼎的追風劍李吹笛,那位是赫赫有名的落羽劍林蘭樓。二位在江湖的還有個風雲雙煞的威名。那位英俊貴氣的公子,一劍勾魂秘雲深。”安恒平靜道。
“看來秦大人把我們的底細都告訴你了。可是他從未向我們提起過你。對二公子我們是一無所知。”
“我就是三位看到的這幅模樣。自幼不是在王爺府長大。由鄉間外婆撫養長大。因幼時得恩師指點武功,又幸得恩師指點識字,所以成了現在這幅樣子。有幸被家父指派前往京城太學學習。”
說著伸了伸胳膊,轉了個圈,表示自己無殘疾。
安恒的表達字句清晰,條理明確。但是言辭裏似乎還帶著點無奈。
似乎去太學不該他去。
也是,畢竟現在去太學不但路上凶險,隻怕到了京城也會是困境。
林蘭樓覺得他哪裏不對的顧慮都打消了。
看著他哪裏不對,他還就吧不對解釋的剛剛好:他是鄉間長大,上過儒學。
不是典型的富家子弟,也不是典型的王府子弟。
他看上去年紀輕輕,似乎又太大氣沉穩了些,言辭還滴水不漏。
或者說他心機太穩重了些。
林蘭樓什麽也沒說,秘雲深自然更不會說什麽。
草草吃了午飯,四人一行就出發了。
還與昨晚一樣,安恒帶著他的馬車夫,乘著他自己的馬車,走的不緊不慢。
為了安全,秘雲深棄馬乘車。目的是陪著安二公子。
可是秘雲深躺在車上睡著了。
安恒還是體貼地給他蓋上被子。
加之兩人都不說話,這車上就像沒人一般。
一覺醒來,秘雲深話也沒說,懵懵懂懂就鑽出車廂。乘車對他來說也是個苦差事。
李吹笛體貼道:“蘭樓你也乘車歇歇吧。”
林蘭樓點點頭,他將韁繩遞給李吹笛,飛身上了馬車。
他躬身進了車廂,車廂內微微有股淡淡的香味。
林蘭樓有意無意地看了看安恒的腰帶上的香牌。應是上好多安息香。
安恒端坐著看了看他,示意他躺會。
林蘭樓搖了搖頭,和他對麵坐著。選了個舒適的姿勢靠在側壁上。
安恒竟先開口了,“先生辛苦了。”
“分內之事。”林蘭樓說著微微閉上眼睛。
“先生對此地很熟吧?”
“還好。”
“聽聞宋氏王爺七子一女。素有七司八印之說,可是真的?”
“確有其事。”
“想來先生就是宋氏王爺的外甥。也是掌管一處安撫司的長官林十一老先生的公子。”
“是。”
所謂七司八印就是宋氏老王爺有七子,各封一塊領地。稱為七司,而他的女兒女婿也有分了一塊封地,也有封地的封印。
所以稱為七司八印。意思就是兒子女兒都一樣,都有封地,都有朝廷的封印。
無論是七司還是八印,都得到了宋氏土司的認可,都有朝廷的封印認可。
女婿一家也同自己的兒子一樣,封地和身份同樣可以世襲。
林老先生去世,那麽林蘭樓自然而然就世襲了安撫使的身份。
“是從四品,從五品還是正六品?”安恒問道。
大明土司的官職,若是宣撫司就是從四品,若是安撫司就是從五品,長官司就是正六品。
“封印已經存放宋氏王爺處,等我林氏有合適人選再上報朝廷,取回封印。”林蘭樓淡淡道。
安恒一時語噎。
林蘭樓是宋氏王爺的親外甥,他們林家的封印本該由他直接繼承,他此時竟說出這番話來,他難道不是合適的人選?
他是不想繼承封地和封印?
“先生真是,真是世間少有之奇人。安撫使的身份,在貴州,乃至大明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尊貴,先生卻不顧惜。”
林蘭樓不想搭話,半晌岔開話題問道:“二公子為何遲遲才到接頭地點?”
“有事耽擱了。”安恒此時似乎也不想多說。
“我記得不錯的話,應該是兩輛馬車同行,為何隻有一輛馬車一位車夫?”
“我將他們換掉了。出城以後太過招搖。”
“這是二公子自己的主意?”
“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秦大人的最終意思是我等平安抵達京城。抵京迢迢數千裏,大人們不可能時時安排行程。途中遇事難免有些變通,情非得已的事情。”
林蘭樓笑了笑。
區區四十裏這位二公子就變通到換了身邊的人,換了馬車,還換了接頭的時間。
連出行的時間都能延遲了半日之久。也是個狠人。
也好,姑且信他說的沒錯。希望他是個真正的二公子。
萬萬不要區區四十裏的路程,二公子就被人掉了包。
哪怕真的是掉了包,他們也無可奈何。因為秦大人根本就沒有告訴他們接應的人到底長什麽樣。
隻是給了他們接頭的信物。
對於保鏢的人來說,看了信物便是真身。
林蘭樓閉目養神,看上去不想再說話。
可是安二公子似乎不打算停下來。
他又自顧自道:“我特意繞道十八道的人被殺的地方,看了一下現場。”
他停住了看了看林蘭樓反應。
林蘭樓沒有反應。
但是心道:十八道遇害的地方想來不是在官道上。怪不得這個二公子耽誤了大半天的時辰才到臨水驛。
安二公子見林蘭樓沒有說話的意思,便又道:“十八道的人是被什麽人引上官道不遠處的另一道山梁,被人用樓蘭魅影的身法殺了。”
林蘭樓很配合地表示一絲吃驚,牽動了一下嘴角,但是還是閉著眼睛,紋絲未動。
他在想,一個遠在西南安氏土司轄地的二公子,他不是江湖中人,是怎麽知道關外傳說的樓蘭魅影的功夫。
據說這種功夫從沒人看見過,由來都隻是個傳說。
至少黔地的江湖中人沒人見過。
就算是江湖上有人見過,那也得是二十多年前了。
安二公子卻也笑了笑,道:“據我所知,如果這雲貴和川東、湘西的地界還有什麽讓人驚歎的異人的話,他們隻能在林府。”
在安恒笑的那一瞬間,林蘭樓睜開了眼睛,淡淡道:“公子的笑很獨特。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卻想不起來為什麽。”
雖然言辭淡淡,嘴角卻有一絲令人驚悚的邪氣。
談話戛然而止。
看來這兩人的話鋒裏都有玄機。
他們兩人似乎都拿捏了對方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