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天來,劉辯果然率三萬幽州精兵前來,提前使人通報了各路諸侯。


    如今劉辯在名位上也僅稍次漢帝劉協半籌,不管諸侯們心中是如何想法,既然打出奉漢討賊的旗號,麵子上總要做足樣子,當時一起出營十裏相迎。


    此次劉辯以黃忠統領中軍,新進投效的冀州名士沮授、田豐參讚軍機,關羽、張飛、趙雲、黃敘四將隨行,已收服效忠的右北平郡太守公孫瓚率三千白馬義從為先鋒。


    眾諸侯先見到的是當前開路的公孫瓚,彼此身份相當,免不得先見禮寒暄一番。


    但如此一來,他們與劉辯手下一員將領尚平禮相見,無形中已自覺將位置放在劉辯之下。


    等到劉辯中軍到來,公孫瓚執下屬之禮上前相見,眾諸侯或欣然或不滿,也都來到劉辯麵前恭謹施禮。


    劉辯倒也沒有表現出甚倨傲之態,急忙從騎乘的白虎背上跳下,很是謙恭地與眾諸侯一一相見,彼此雖都隻做三言兩語的交流,卻能將此人出身功績如數家珍道來,並據此褒獎慰問一番,予人如沐春風之感。


    見禮已畢,劉辯與眾諸侯兵合一處將打一家。


    曹操作為此次討董之事的倡導者,占了個東道主的名分,當時命人設宴為劉辯接風。


    宴席之上,曹操先舉杯向眾人致意,而後朗聲道:“燕王殿下為先帝嫡長子,名位之尊無出其右,以某之見,我等該請殿下全權主持討董大事,未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諸侯稍稍冷場片刻,冀州刺史韓馥首先起身附和:“孟德之言甚是,某願唯燕王殿下馬首是瞻!”


    他雖是袁氏故吏,但作為幽州近鄰,最能感受到劉辯的厲害。僅看自己治下的許多文武英才紛紛前往幽州投效,便知冀州人心向背。若不主動投效,隻恐對方一言之下,冀州之地便要易主。


    有了曹操和韓馥這兩個榜樣,本就心存漢室的孔融、陶謙等人隨後起身附和,表示尊奉劉辯之意。


    餘下的袁紹等人見大勢如此,便也暫時按捺下那點心思,隨後表示了願受劉辯節製調度。


    次日,劉辯先登台祭天,與眾諸侯歃血立誓,坐穩了聯軍之主的位置。隨後便接納了曹操的建議,以素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為先行,袁術為後應督運糧草,發兵搶占汜水關。


    數日之後,劉辯率諸侯聯軍兵臨汜水關下,聽到的卻是董卓手下大將華雄先斬殺意圖強攻偷襲汜水關的濟北相鮑信之弟鮑忠,又夜襲大敗因軍中缺糧而士氣低迷的孫堅。


    如此出師不利,眾諸侯的臉色都有些難看,隻有劉辯神色如常,按部就班地吩咐大軍就地安營。


    營地堪堪紮下,便有人入帳來報,說華雄率三千西涼鐵騎堵在營門外,口口聲聲要各路諸侯馬前授首。


    眾諸侯個個大怒,隻是上有劉辯主事,也不便輕舉妄動,當時都注目看著劉辯如何處置。


    劉辯啞然失笑,環顧眾人道:“不想這華雄竟如此凶頑?便請大家隨孤一起到陣前,看一看這位西涼猛將的武藝。”


    隨即眾人各自披掛,點五千精兵出營列陣,劉辯胯下騎乘黑紋白虎,鞍橋橫擔亮銀蟠龍棍,舉目向對麵望去,一眼便看到陣前一員身形雄壯、麵容獰惡的騎青鬃馬、提合扇板門刀的大將。


    那邊的華雄早看到諸侯聯軍出兵,當時將大刀高舉斜指蒼穹,厲聲喝道:“某乃董相國麾下大將華雄,爾等叛國逆賊,可速來馬前受死!”


    劉辯尚未開口,先前因短缺孫堅糧草而至其兵敗,被劉辯嚴詞申斥的袁術要爭回顏麵,搶先向劉辯舉薦部下驍將俞涉。


    劉辯就勢勉勵幾句,準其所請。


    俞涉躍馬挺槍上陣,結果隻三合便被華雄斬於刀下。


    韓馥要討好劉辯,有些替他挽回顏麵,當即推出麾下上將潘鳳。


    潘鳳的一柄大斧倒也有幾分勇力,隻可惜仍差華雄太多,勉強支撐了五合,又被華雄一刀揮為兩段。


    眾諸侯無論是否精通武藝,眼力總是有的,此刻都看出華雄的武藝隻怕已入了武聖之境,自知手下無人堪敵此人,一時間個個噤聲。


    劉辯顧盼左右,微笑問道:“諸位觀此將如何?”


    袁紹輕咳一聲,有些尷尬地道:“殿下,此誠悍勇之將,隻可惜我麾下……”


    劉辯卻陡然發一聲長笑打斷袁紹的話,吐氣揚聲全軍皆聞:“以孤觀來,此將不過插標賣首之輩!”


    話音未落,他坐下白虎已疾如閃電飛掠而出直奔華雄,鞍橋的蟠龍棍也倏地落在右手反背於身後。


    華雄早聽聞燕王劉辯之名,又憑著這頭天下無雙的坐騎確認其身份,當時不驚反喜。


    須知董卓已將這位先帝嫡子視為最大的威脅,今日他主動送到麵前,若能將其斬於刀下,這樁功勞強似斬十個諸侯一百個敵將!


    當時華雄抖擻精神,躍馬舞刀迎向劉辯。


    眼見得對方迎麵衝來,劉辯輕輕搖動肩背,全身骨節發出一串輕微的劈啪聲響,經胡壚教導多年已穩穩踏入武聖之境的修為毫無保留地運轉起來,所有力量盡都灌注於雙臂之內。


    “阿白,跳!”


    隨著劉辯發出的指令,那頭凶猛白虎隨之發出一聲震天咆哮,四爪發力淩空飛躍,充滿力量美感的矯健軀體斜向上方躍起六七丈高度,橫跨二十餘步距離。


    在白虎躍至頂點的瞬間,劉辯左手也握在蟠龍棍上,以“朝天一炷香”之式高舉過頂。


    隨著白虎的龐大的身軀在空中劃過一條極具美感的弧線,向著迎麵衝來的華雄落下,劉辯的蟠龍棍用一式“霹靂震頂”,挾山嶽之力當頭砸落。


    華雄見這人騎合一的一擊來得凶惡無比,手中的大刀已顧不上攻擊,先雙手平端,以“橫架金梁”之式向上格擋。


    一聲金鐵交鳴的大響震耳欲聾,一圈圈無形氣浪以兩人為中心向外擴張,將方圓十丈之內的泥土刮去尺餘厚的一層。


    劉辯騎乘的白虎矯捷無比地在虛空折向翻騰,穩穩在落在華雄對麵。


    華雄戰馬的四蹄已如釘子般深深紮入地下,本人則如木雕泥塑般保持著舉刀招架的姿態,高舉刀杆已彎曲如弓的大刀紋絲不動。


    劉辯右手提棍,左手從懷中取出那一卷,遙向華雄晃了一晃。


    隨即華雄與所乘戰馬同時癱軟如泥倒在地上,卻是都在劉辯那石破天驚的一棍下骨骼盡碎,髒腑如糜,此刻已是兩團皮囊包裹的爛肉。


    在華雄倒地的瞬間,一道常人肉眼難見的白光從他頂門飛出,投入劉辯手中的內。


    須劉辯這執策封神之人親自開啟,而華雄便是劉辯經胡壚指點後選定的開策封神第一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葫中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槎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槎客並收藏葫中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