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本來就想寫個二三十萬字,結果不曾想沒收住閘,到了如今的五十七萬。
若是再詳細描寫後麵劇情中的慘烈戰況,還能再寫個十萬。
但是這是段悲壯的曆史,大家都對這段曆史很熟悉,不需要我用拙劣的語言畫蛇添足。
這本書我想跟大家展示的是百年前那批勇敢、頑強的闖關東先輩們不畏浮雲遮望眼,敢橫刀立馬於洪水猛獸前勇猛無畏的拚搏精神。
當代有太多關於東北人的“黑料”:東北人全是黑社會、東北人好吃懶做、東北人不講理,說不過就動手……
還有些人為了出名故意拍一些誇張、抹黑東北人的低俗段子,讓很多沒來過東北的南方人在哈哈大笑的同時心生鄙夷——東北虎就是彪!
可別忘了現在的東北人,隻是住在咱大地圖上東北部雞頭位置的幾個省而已。東北是滿清發源地,原本滿族人已經很少了,大多數都是百年前為了生計從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移民過去的。
他們帶著家鄉的方言、飲食習俗融合到了東北白山黑水中一年當中有半年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惡劣環境中,要適應自然改變自然,既要做抉擇又要割舍,很多時候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你說東北人彪悍,當九十多斤重的你麵對一個二百多斤的大胖子,你敢跟他叫板麽,不怕他呼過來一巴掌把你拍飛——小崽子,你跟誰倆呢?
同樣的,在東北生態保護完好的山林裏(必然保護的好,滿清龍脈,不許漢人開墾),你就算身高一八零,體重二百,對麵來個東北虎,就算它不甚強壯,也就是四五百斤吧,體長兩米,能裝下你倆,一巴掌呼過來你不死也得半殘。
假設你幸運,躲過東北虎的大巴掌,往前跑,又竄出來一隻熊瞎子,你還能躲過去?
就算你有主角光環,熊瞎子後麵還有野豬,有狼……
在這種環境下生存,誰能不強悍?自然界可是弱肉強食啊!
從食物鏈中端爬到頂端,還有土匪、馬匪、軍閥……
闖關東,不是誰都有膽量的。
所以不要抹黑東北人,詆毀東北人的拚搏。
零下二三十度甚至四十多度的天氣裏,他們在露天的市場上,捂著個棉被,點個小煤燈,賣菜賣肉。你家冰箱冷凍層多少度,你查查。誰懶啊,誰不能吃苦啊?
不過我這樣說,千萬別被嚇得不敢來了,隻要是在不露天的地方,東北都有暖氣,屋裏零上二三十度,可暖和了,除非你喝多了出去躺在馬路上睡著了,否則凍不死人。
我書中除了描寫闖關東的內容,還有東北民俗的融合。
薩哈連滿語,翻譯成漢語上是“黑”,原型是我的家鄉哈爾濱,哈爾濱是女真語“阿勒錦”的音譯,之所以叫女真,不說滿語,是因為滿是後來清入關以後改女真為滿清的,阿勒錦在那之前地名就確定下來了。
哈爾濱是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城市,它原本隻是個小漁村,因為中東鐵路經過這裏,沙俄的列車載來好多的歐洲人定居工作在這裏,才發展成為“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哈爾濱,三十萬人裏有十幾萬的外國人。
它真的是一座美麗又包容的城市,建築風格多元化,匯集了歐洲15至16世紀的文藝複興風格、17世紀的巴洛克風格、18世紀的折衷主義藝術風格和19世紀的新藝術運動風格。
飲食方麵,滿族的殺豬菜、粘食(如粘豆包、沙琪瑪)等逐漸被漢族接受,魯菜在這裏廣受愛戴,俄餐也在這裏有了一席之地,再加上其他漁獵民族的飲食融合,形成了龍江菜。
其他文化方麵也毋庸贅言,哈爾濱至今還是世界六大音樂之都之一。
哈工大的前身為中俄工業學校,現在是世界一流學校,智能機器人、航天航空技術都是國內頂尖。
……
說這麽多,隻是希望大家對東北有個真正的認識,不是來自某平台上打著搞笑名義實則與實情不符的尬演來博人眼球,讓很多人對熱情、勇敢的東北人心生防備,望而卻步。
當然,東北人也是帶有幽默潛質的,天寒地凍、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他們用這種幽默自我排解,苦中作樂。
近二十年來,物流發達了,瓜果蔬菜的種植技術更好了,東北的生活水平比之前不知要提高多少倍。
扯遠了,說回本書,這本書我想分上下兩部,上半部描寫近現代,下半部描寫當代,上半部已完本,下半部預計今年年底動筆。
上半部選擇今天完本也是有個小心機在:結局完本寫到薩哈連失守,涉及到一點曆史,就是1931年9.18前後。
今天是2022年,9月18日。
91年過去了,勿忘國恥,警鍾長鳴,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永遠不再被外敵侵擾。
最後,感謝所有幫助過我支持我的作者朋友和讀者,未來我會更加努力,寫出好作品。
若是再詳細描寫後麵劇情中的慘烈戰況,還能再寫個十萬。
但是這是段悲壯的曆史,大家都對這段曆史很熟悉,不需要我用拙劣的語言畫蛇添足。
這本書我想跟大家展示的是百年前那批勇敢、頑強的闖關東先輩們不畏浮雲遮望眼,敢橫刀立馬於洪水猛獸前勇猛無畏的拚搏精神。
當代有太多關於東北人的“黑料”:東北人全是黑社會、東北人好吃懶做、東北人不講理,說不過就動手……
還有些人為了出名故意拍一些誇張、抹黑東北人的低俗段子,讓很多沒來過東北的南方人在哈哈大笑的同時心生鄙夷——東北虎就是彪!
可別忘了現在的東北人,隻是住在咱大地圖上東北部雞頭位置的幾個省而已。東北是滿清發源地,原本滿族人已經很少了,大多數都是百年前為了生計從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移民過去的。
他們帶著家鄉的方言、飲食習俗融合到了東北白山黑水中一年當中有半年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惡劣環境中,要適應自然改變自然,既要做抉擇又要割舍,很多時候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你說東北人彪悍,當九十多斤重的你麵對一個二百多斤的大胖子,你敢跟他叫板麽,不怕他呼過來一巴掌把你拍飛——小崽子,你跟誰倆呢?
同樣的,在東北生態保護完好的山林裏(必然保護的好,滿清龍脈,不許漢人開墾),你就算身高一八零,體重二百,對麵來個東北虎,就算它不甚強壯,也就是四五百斤吧,體長兩米,能裝下你倆,一巴掌呼過來你不死也得半殘。
假設你幸運,躲過東北虎的大巴掌,往前跑,又竄出來一隻熊瞎子,你還能躲過去?
就算你有主角光環,熊瞎子後麵還有野豬,有狼……
在這種環境下生存,誰能不強悍?自然界可是弱肉強食啊!
從食物鏈中端爬到頂端,還有土匪、馬匪、軍閥……
闖關東,不是誰都有膽量的。
所以不要抹黑東北人,詆毀東北人的拚搏。
零下二三十度甚至四十多度的天氣裏,他們在露天的市場上,捂著個棉被,點個小煤燈,賣菜賣肉。你家冰箱冷凍層多少度,你查查。誰懶啊,誰不能吃苦啊?
不過我這樣說,千萬別被嚇得不敢來了,隻要是在不露天的地方,東北都有暖氣,屋裏零上二三十度,可暖和了,除非你喝多了出去躺在馬路上睡著了,否則凍不死人。
我書中除了描寫闖關東的內容,還有東北民俗的融合。
薩哈連滿語,翻譯成漢語上是“黑”,原型是我的家鄉哈爾濱,哈爾濱是女真語“阿勒錦”的音譯,之所以叫女真,不說滿語,是因為滿是後來清入關以後改女真為滿清的,阿勒錦在那之前地名就確定下來了。
哈爾濱是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城市,它原本隻是個小漁村,因為中東鐵路經過這裏,沙俄的列車載來好多的歐洲人定居工作在這裏,才發展成為“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哈爾濱,三十萬人裏有十幾萬的外國人。
它真的是一座美麗又包容的城市,建築風格多元化,匯集了歐洲15至16世紀的文藝複興風格、17世紀的巴洛克風格、18世紀的折衷主義藝術風格和19世紀的新藝術運動風格。
飲食方麵,滿族的殺豬菜、粘食(如粘豆包、沙琪瑪)等逐漸被漢族接受,魯菜在這裏廣受愛戴,俄餐也在這裏有了一席之地,再加上其他漁獵民族的飲食融合,形成了龍江菜。
其他文化方麵也毋庸贅言,哈爾濱至今還是世界六大音樂之都之一。
哈工大的前身為中俄工業學校,現在是世界一流學校,智能機器人、航天航空技術都是國內頂尖。
……
說這麽多,隻是希望大家對東北有個真正的認識,不是來自某平台上打著搞笑名義實則與實情不符的尬演來博人眼球,讓很多人對熱情、勇敢的東北人心生防備,望而卻步。
當然,東北人也是帶有幽默潛質的,天寒地凍、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他們用這種幽默自我排解,苦中作樂。
近二十年來,物流發達了,瓜果蔬菜的種植技術更好了,東北的生活水平比之前不知要提高多少倍。
扯遠了,說回本書,這本書我想分上下兩部,上半部描寫近現代,下半部描寫當代,上半部已完本,下半部預計今年年底動筆。
上半部選擇今天完本也是有個小心機在:結局完本寫到薩哈連失守,涉及到一點曆史,就是1931年9.18前後。
今天是2022年,9月18日。
91年過去了,勿忘國恥,警鍾長鳴,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永遠不再被外敵侵擾。
最後,感謝所有幫助過我支持我的作者朋友和讀者,未來我會更加努力,寫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