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個賤人!趙吟時是不是去找你了?”
“找我?”南堂卿冷哼,“你才是他女朋友,他去哪你能不知道?”
身材高挑的女孩一時被她懟的啞口無言,揪頭發的手漸漸鬆開,見南堂卿要走,轉而抓緊她的衣袖。
“你還不能走!”
南堂卿覺得此事愈發好笑,她來這不過是說幾句話,看看趙吟時沒有自己的幸福生活。看看談戀愛和談結婚的差別究竟在哪裏。
南堂卿抽開手,收起唇角那絲冰冷的笑意,“你叫什麽名字?”
“你先告訴我趙吟時在哪。”
女孩不依不撓,拽著南堂卿的衣袖生怕她逃。
“不知道也罷。”
南堂卿冷冷說道:“趙吟時他變狗了,你信不信?”
以前趙吟時不見了,她會擔心的吃不下飯,睡不了覺,沒日沒夜的擔心他會不會遭人報複,畢竟他一打架後幾天不見是常態。離開後,南堂卿會堅持每周給他打電話,都是固定在中午或是晚上,怕耽誤他上課。
在一起時擔心他欺負別人,分開了更擔心他被人欺負。
就像一個母親同時擁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孩一個男孩,母親總是更擔心女孩些。譬如談戀愛,母親會十分抗拒自家女兒跟別的男人在一起;兒子就不一樣,她們更多希望自家兒子能談個女朋友。
有些甚至多個。
“我不信,但我肯定他一定去找你了。”
女孩用篤定的眼神死死盯著南堂卿,盯得她後背發涼,盯得她差點信以為真。
她沒時間在這跟無關緊要的人白白耗著,南堂卿推開那女孩,倔強地拖著卡輪的紅色行李箱,一步一步離開體大,離開那個她以前最愛的人所在的地方。
燕城的霧霾很嚴重,天氣也不好,看不到風景,都是高的讓人心發顫的大廈。抬頭沒有星星,隻有霓虹燈,紮的眼睛疼。烏泱泱的全是人。
南堂卿走前,女孩抬手,往耳後捋了捋頭發,站的筆直,好像自己是個勝利者。
她在腦海中搜索著貧瘠的詞語,沒有什麽能準確形容趙吟時的詞。人什麽樣,隻有他們自己知道。就算戀愛四年,南堂卿也不敢妄自稱知曉趙吟時的一切。
來燕山很虧,浪費了時間,花了錢,還沒了第一次。
酒店逃跑前,南堂卿特意瞥淋浴間的透明玻璃,那身材,結實有腹肌人魚線,目測一米八多。雖記不起昨晚的種種,到底是賺了。
但錢給的還是有點多,回家的路上南堂卿暗自心疼。
望著前坐的一對夫妻帶著還沒學會走路的小孩,臉上洋溢的幸福,恨不得將眼珠子裝在小孩身上。小孩爭著要吃父親手裏的辣條,母親不讓,於是父親便拿著辣條逗小孩子玩。
母親雖是責備的語氣,但空氣中流動的,是滿滿的愛。
所謂恐婚的人,害怕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和他或她結婚的那個人婚前婚後的改變。如果人人都能找到心儀的另一半,誰還會恐婚?
當然,找到心儀的另一半,等同大海撈針。
南堂卿以為自己幸運,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對的那根針。
在這四年,這根針一直紮在她心窩;四年後,她強迫自己將紮了四年的針拔出。心血淋淋的,四年的時間針早已與身體相融,就算拔出,心裏的那個窟窿又該如何愈合。
成年人的悲傷不掉眼淚,他們的淚神經係統被生活瑣事堵塞。崩潰往往隻在一瞬間,在一件小時候從不會為此哭的小事上。
南堂卿嘴裏塞著黃大媽送的兩塊原味切片麵包,腮幫子鼓鼓的,像死了的金魚翻著白肚。頭耷拉在肩膀上,窗外一閃而過的風景,那是她的青春。
她沒有回蘇州,在火車上,她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回家。
回到出生的地方,回到父母身邊。她的內心十分渴望回到熟悉的地方,卻又害怕自己尚未功成名就,何談榮歸故裏。
拖著唯一家當,踩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木頭船在河溝往前駛,遠山如黛,仙氣縹緲。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周傑倫的一首《青花瓷》,唱的正是南堂卿的故鄉——景德鎮。
景德鎮因瓷器而聞名,北宋時期,宋真宗景德年間,因昌南鎮造瓷器品質極佳,特禦賜“景德鎮”。南堂卿的父親是景德鎮有名的燒窯老師傅,她的母親則是一名工筆畫師。祖輩原是讀書人,被貶昌南。為討生技,特拜師學藝。
南堂卿的爺爺,為瓷器出過不少書,說南家是書香門第也不為過。
到了南堂卿這一代,等天青色的手藝即將失傳。南父隻生了南堂卿這麽一個女兒,從小讓她學畫畫,教她如何將泥巴玩出高水平。本該女承父業,可南堂卿的性子像極了她母親,倔的像頭驢,不撞南牆絕不回頭。
為了趙吟時,南堂卿考去遠在北方的美院。中途更是說不讀就不讀,輟學去尼泊爾學海娜,回國後四處奔波,終於在蘇洲落腳。
她一心奔波為未來,即將登峰他卻臨陣脫逃。
“爸...”
南堂卿這一聲爸叫的還不算太晚,南父已經六十二歲,佝僂著背在院子揉泥巴。年紀大了耳背,南堂卿連著叫了好幾聲,南父這才扭頭看來。
父親渾濁的眼珠暗淡中生出一抹星辰的亮光,即使腿腳不好有隨時摔倒的風險,南父還是拖著腿揪起泥巴團往南堂卿身上砸。
“額...額...”
南父激動地說不出話,滿是皺紋的臉淚水堆積,半晌憋出一句完整話:“回來就好...”
回來就好,對南父來說沒有什麽比南堂卿回來還要好的。
南堂卿彎腰將地上一個個泥團子撿起,搓在一起,不用拉坯機徒手拉坯,南父原嘟囔的小嘴氣消了,將閨女往房裏拉。
南堂卿回來的悄無聲息,南母還在窯廠監工,有一批最新的瓷盤要遠銷歐洲,這幾天特別忙。年邁的南父也常常往窯廠跑,南堂卿掀開桌上的紗罩,兩個饅頭,一包榨菜一碗白粥。
她打開行李箱,拿出黃大媽送的酸豆角,扭開滿屋的酸味。南父喜歡吃辣的,南堂卿從院子摘了幾個燈籠椒,鈍了的刀剁個辣椒都費勁。
“找我?”南堂卿冷哼,“你才是他女朋友,他去哪你能不知道?”
身材高挑的女孩一時被她懟的啞口無言,揪頭發的手漸漸鬆開,見南堂卿要走,轉而抓緊她的衣袖。
“你還不能走!”
南堂卿覺得此事愈發好笑,她來這不過是說幾句話,看看趙吟時沒有自己的幸福生活。看看談戀愛和談結婚的差別究竟在哪裏。
南堂卿抽開手,收起唇角那絲冰冷的笑意,“你叫什麽名字?”
“你先告訴我趙吟時在哪。”
女孩不依不撓,拽著南堂卿的衣袖生怕她逃。
“不知道也罷。”
南堂卿冷冷說道:“趙吟時他變狗了,你信不信?”
以前趙吟時不見了,她會擔心的吃不下飯,睡不了覺,沒日沒夜的擔心他會不會遭人報複,畢竟他一打架後幾天不見是常態。離開後,南堂卿會堅持每周給他打電話,都是固定在中午或是晚上,怕耽誤他上課。
在一起時擔心他欺負別人,分開了更擔心他被人欺負。
就像一個母親同時擁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孩一個男孩,母親總是更擔心女孩些。譬如談戀愛,母親會十分抗拒自家女兒跟別的男人在一起;兒子就不一樣,她們更多希望自家兒子能談個女朋友。
有些甚至多個。
“我不信,但我肯定他一定去找你了。”
女孩用篤定的眼神死死盯著南堂卿,盯得她後背發涼,盯得她差點信以為真。
她沒時間在這跟無關緊要的人白白耗著,南堂卿推開那女孩,倔強地拖著卡輪的紅色行李箱,一步一步離開體大,離開那個她以前最愛的人所在的地方。
燕城的霧霾很嚴重,天氣也不好,看不到風景,都是高的讓人心發顫的大廈。抬頭沒有星星,隻有霓虹燈,紮的眼睛疼。烏泱泱的全是人。
南堂卿走前,女孩抬手,往耳後捋了捋頭發,站的筆直,好像自己是個勝利者。
她在腦海中搜索著貧瘠的詞語,沒有什麽能準確形容趙吟時的詞。人什麽樣,隻有他們自己知道。就算戀愛四年,南堂卿也不敢妄自稱知曉趙吟時的一切。
來燕山很虧,浪費了時間,花了錢,還沒了第一次。
酒店逃跑前,南堂卿特意瞥淋浴間的透明玻璃,那身材,結實有腹肌人魚線,目測一米八多。雖記不起昨晚的種種,到底是賺了。
但錢給的還是有點多,回家的路上南堂卿暗自心疼。
望著前坐的一對夫妻帶著還沒學會走路的小孩,臉上洋溢的幸福,恨不得將眼珠子裝在小孩身上。小孩爭著要吃父親手裏的辣條,母親不讓,於是父親便拿著辣條逗小孩子玩。
母親雖是責備的語氣,但空氣中流動的,是滿滿的愛。
所謂恐婚的人,害怕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和他或她結婚的那個人婚前婚後的改變。如果人人都能找到心儀的另一半,誰還會恐婚?
當然,找到心儀的另一半,等同大海撈針。
南堂卿以為自己幸運,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對的那根針。
在這四年,這根針一直紮在她心窩;四年後,她強迫自己將紮了四年的針拔出。心血淋淋的,四年的時間針早已與身體相融,就算拔出,心裏的那個窟窿又該如何愈合。
成年人的悲傷不掉眼淚,他們的淚神經係統被生活瑣事堵塞。崩潰往往隻在一瞬間,在一件小時候從不會為此哭的小事上。
南堂卿嘴裏塞著黃大媽送的兩塊原味切片麵包,腮幫子鼓鼓的,像死了的金魚翻著白肚。頭耷拉在肩膀上,窗外一閃而過的風景,那是她的青春。
她沒有回蘇州,在火車上,她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回家。
回到出生的地方,回到父母身邊。她的內心十分渴望回到熟悉的地方,卻又害怕自己尚未功成名就,何談榮歸故裏。
拖著唯一家當,踩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木頭船在河溝往前駛,遠山如黛,仙氣縹緲。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周傑倫的一首《青花瓷》,唱的正是南堂卿的故鄉——景德鎮。
景德鎮因瓷器而聞名,北宋時期,宋真宗景德年間,因昌南鎮造瓷器品質極佳,特禦賜“景德鎮”。南堂卿的父親是景德鎮有名的燒窯老師傅,她的母親則是一名工筆畫師。祖輩原是讀書人,被貶昌南。為討生技,特拜師學藝。
南堂卿的爺爺,為瓷器出過不少書,說南家是書香門第也不為過。
到了南堂卿這一代,等天青色的手藝即將失傳。南父隻生了南堂卿這麽一個女兒,從小讓她學畫畫,教她如何將泥巴玩出高水平。本該女承父業,可南堂卿的性子像極了她母親,倔的像頭驢,不撞南牆絕不回頭。
為了趙吟時,南堂卿考去遠在北方的美院。中途更是說不讀就不讀,輟學去尼泊爾學海娜,回國後四處奔波,終於在蘇洲落腳。
她一心奔波為未來,即將登峰他卻臨陣脫逃。
“爸...”
南堂卿這一聲爸叫的還不算太晚,南父已經六十二歲,佝僂著背在院子揉泥巴。年紀大了耳背,南堂卿連著叫了好幾聲,南父這才扭頭看來。
父親渾濁的眼珠暗淡中生出一抹星辰的亮光,即使腿腳不好有隨時摔倒的風險,南父還是拖著腿揪起泥巴團往南堂卿身上砸。
“額...額...”
南父激動地說不出話,滿是皺紋的臉淚水堆積,半晌憋出一句完整話:“回來就好...”
回來就好,對南父來說沒有什麽比南堂卿回來還要好的。
南堂卿彎腰將地上一個個泥團子撿起,搓在一起,不用拉坯機徒手拉坯,南父原嘟囔的小嘴氣消了,將閨女往房裏拉。
南堂卿回來的悄無聲息,南母還在窯廠監工,有一批最新的瓷盤要遠銷歐洲,這幾天特別忙。年邁的南父也常常往窯廠跑,南堂卿掀開桌上的紗罩,兩個饅頭,一包榨菜一碗白粥。
她打開行李箱,拿出黃大媽送的酸豆角,扭開滿屋的酸味。南父喜歡吃辣的,南堂卿從院子摘了幾個燈籠椒,鈍了的刀剁個辣椒都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