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漠須彌山,乃是佛門至高聖地,不光威震北鬥星域,就是在其他古星域也都有無窮的傳說,代表了佛教的根本,意義重大。
神山高聳蒼穹,巍峨浩瀚,橫亙古今,萬世不朽,俯視紀元更迭。
須彌山有八山八海繞其四周,入水八萬由旬,出於水上高八萬由旬,縱廣之量亦同。周圍有三十二萬由旬。由四寶所成,北麵為黃金、東麵為白銀、南麵為琉璃、西麵為頗梨。
而須彌山四方的虛空色,也由這些寶物所反映。七金山與須彌山間的七海(內海),充滿八功德水,七金山外隔著堿海(外海)有鐵圍山,堿海中有鬱單越(北)、弗婆提(東)、閻浮提(南)、瞿耶尼(西)四大洲,此即所謂的“須彌四洲”。
其山直上,無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麵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宮殿,山基有純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級“七寶階道”,夾道兩旁有七重寶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其間之門、牆、窗、欄、樹等,皆為金、銀、水晶、琉璃等所成。
花果繁盛,香風四起,無數之奇鳥,相和而鳴,諸鬼神住於其中。
此山的宏偉壯闊,堪稱北鬥星域之最,再也沒有比其磅礴的古山了,茫茫無邊,雄偉浩大。
苦智大師帶著趙晟和蘭陀寺的眾位僧侶來到須彌山下,山腳下有水澤環繞,遠望不覺的什麽,當到了近前,卻讓人吃驚,這片水域廣袤,很像是一片海。
“這想必就是七寶池了。”看著浩瀚海域,趙晟感慨道。
“正是。”苦智大師含笑回道。
七寶池內蘊含的水晶瑩透亮,被佛門命名為八味水,或者八定水,代表著八種殊勝——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
故而七寶池又稱八功德池。
八功德水很珍貴,佛徒飲下它會有種種妙處,可遠離汙濁,純化軀體,清淨心靈,增長養育六根,遠離病苦。
西漠數十萬年來,每時每刻都有無數信徒向著須彌山,虔誠朝拜而來,以飲一口八功德水為畢生夙願。
趙晟等人在須彌山接待沙彌的引導下,渡過浩瀚的八功德池,登上了須彌山。
沿途山勢起伏,古木遍地,繚繞霧靄越接近須彌山巔靈秀越多,一座座山體並不險峻,雲蒸霞蔚,有各種瑞獸出沒。
途中更是看到了很多湖泊,澄淨而清澈,有一條條靈魚在遊動,閃爍出絢麗斑紋,令湖麵波光粼粼,充滿生機。
整座山體都在發光,祥和而純淨的念力繚繞。且有大片的光蒸騰起,這已不是凡土,如仙家舊地。
一行人來到山頂,隻見古寺恢宏,古樸而又大氣,非常的壯觀,像是一片不朽的仙闕,瓦片與房脊染上了一層聖潔的光輝。
一塊銅匾鏽跡斑斑,掛在最中央那座古寺上,上麵刻有幾個字,鐵畫銀鉤,——正是“大雷音寺”這四字。
筆力蒼勁而雄渾,隱約間有一種浩瀚而宏大的氣息迎麵撲來,宛若有一尊巨靈矗立在那裏,正在俯視眾人。
須彌山巔,大雷音寺中禪唱不絕,讓整片須彌山巔都顯得莊嚴肅穆無比,神聖而純淨,念力彌漫,與眾生同在。
苦智大師帶著趙晟等人,肅立在大雷音寺前的空地,等待法會開啟。
“當……”
大鍾,長鳴震天,自須彌山頂的大雷音寺中傳出,若一部經文入耳,振聾發聵,讓人警醒。
鍾聲悠悠,整座須彌山的光芒一下子熾盛了很多倍,像是一片神話淨土般山頂上,佛光普照,十方皆明,仿佛照亮了整片浩瀚西漠。
在鍾聲和佛光中,趙晟跟著蘭陀寺眾人進入了大雷音寺。
越過寺門,仿佛踏進了另一方大界,瓊香繚繞,瑞靄繽紛,瑤台鋪彩結,寶閣散氤氳。鳳翥鸞騰形縹緲,金花玉萼影浮沉。上排著九鳳丹霞扆,八寶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
氤氳佛光中,眾人一一落座,苦智大師,開始給趙晟介紹各大聖廟的來人。
“那是懸空寺覺遠大師,佛法精深,證得羅漢果位。”
“這是法相寺玄悲大師,修《解深密經》,證的金身羅漢果位。”
“這位是神霞寺……”
在苦智大師的介紹中,趙晟與西漠各大聖廟的參會者混了個臉熟,眾僧初時看著長發如墨,翩翩公子的趙晟,有些奇怪,但仔細打量後,無一不讚歎趙晟的佛性,超越了曆代諸多轉世靈童。
不知何時,主位上出現了身披袈裟的鬥戰勝佛,他平淡卻清晰的聲音響起在大殿中每一個人耳邊,“法會開始。”
苦智大師當先站立起來,念誦道:“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苦智大師說完後,諸多聖廟古僧開始一一講述。
又聽法相寺玄悲大師,
“佛說離言無二義甚深非愚之所行
愚夫於此癡所惑樂著二依言戲論
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轉極長生死苦
複違如是正智論當生牛羊等類中
……”
此時雄偉巍峨的大雄寶殿內,諸多玄妙的佛音響起,能安撫人心,引人悟道,虛空中萬朵金蓮綻放,靈氣氤氳,法則神光密布,金光四射,照耀諸天。
整個西漠高僧匯聚,諸多末法王者、甚至半聖講道,如此難得的機會,趙晟也沉下心神細細感悟。
四極異象苦海種金蓮展開,朵朵金蓮璀璨耀眼,密集堆疊,輕輕搖曳,然後一片片的蓮花瓣落下,在半空之中崩散,成為一點點金色的光點,遠遠望去,就如同星辰一般。
趙晟神霞繚繞,金色的神光流動之間,如在開辟一方宇宙,演化三千界,佛光普照,氣象萬千。
宇宙開辟,萬靈出生,萬類霜天競自由,最終一位神似趙晟的佛陀行走於紅塵,化凡土為地上佛國,讓眾生生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他立身處即為西天極樂世界。
看著這驚人的一幕,旁邊的苦智大師等人連連驚歎,就連上座的鬥戰勝佛也投下目光。
神山高聳蒼穹,巍峨浩瀚,橫亙古今,萬世不朽,俯視紀元更迭。
須彌山有八山八海繞其四周,入水八萬由旬,出於水上高八萬由旬,縱廣之量亦同。周圍有三十二萬由旬。由四寶所成,北麵為黃金、東麵為白銀、南麵為琉璃、西麵為頗梨。
而須彌山四方的虛空色,也由這些寶物所反映。七金山與須彌山間的七海(內海),充滿八功德水,七金山外隔著堿海(外海)有鐵圍山,堿海中有鬱單越(北)、弗婆提(東)、閻浮提(南)、瞿耶尼(西)四大洲,此即所謂的“須彌四洲”。
其山直上,無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麵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宮殿,山基有純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級“七寶階道”,夾道兩旁有七重寶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其間之門、牆、窗、欄、樹等,皆為金、銀、水晶、琉璃等所成。
花果繁盛,香風四起,無數之奇鳥,相和而鳴,諸鬼神住於其中。
此山的宏偉壯闊,堪稱北鬥星域之最,再也沒有比其磅礴的古山了,茫茫無邊,雄偉浩大。
苦智大師帶著趙晟和蘭陀寺的眾位僧侶來到須彌山下,山腳下有水澤環繞,遠望不覺的什麽,當到了近前,卻讓人吃驚,這片水域廣袤,很像是一片海。
“這想必就是七寶池了。”看著浩瀚海域,趙晟感慨道。
“正是。”苦智大師含笑回道。
七寶池內蘊含的水晶瑩透亮,被佛門命名為八味水,或者八定水,代表著八種殊勝——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
故而七寶池又稱八功德池。
八功德水很珍貴,佛徒飲下它會有種種妙處,可遠離汙濁,純化軀體,清淨心靈,增長養育六根,遠離病苦。
西漠數十萬年來,每時每刻都有無數信徒向著須彌山,虔誠朝拜而來,以飲一口八功德水為畢生夙願。
趙晟等人在須彌山接待沙彌的引導下,渡過浩瀚的八功德池,登上了須彌山。
沿途山勢起伏,古木遍地,繚繞霧靄越接近須彌山巔靈秀越多,一座座山體並不險峻,雲蒸霞蔚,有各種瑞獸出沒。
途中更是看到了很多湖泊,澄淨而清澈,有一條條靈魚在遊動,閃爍出絢麗斑紋,令湖麵波光粼粼,充滿生機。
整座山體都在發光,祥和而純淨的念力繚繞。且有大片的光蒸騰起,這已不是凡土,如仙家舊地。
一行人來到山頂,隻見古寺恢宏,古樸而又大氣,非常的壯觀,像是一片不朽的仙闕,瓦片與房脊染上了一層聖潔的光輝。
一塊銅匾鏽跡斑斑,掛在最中央那座古寺上,上麵刻有幾個字,鐵畫銀鉤,——正是“大雷音寺”這四字。
筆力蒼勁而雄渾,隱約間有一種浩瀚而宏大的氣息迎麵撲來,宛若有一尊巨靈矗立在那裏,正在俯視眾人。
須彌山巔,大雷音寺中禪唱不絕,讓整片須彌山巔都顯得莊嚴肅穆無比,神聖而純淨,念力彌漫,與眾生同在。
苦智大師帶著趙晟等人,肅立在大雷音寺前的空地,等待法會開啟。
“當……”
大鍾,長鳴震天,自須彌山頂的大雷音寺中傳出,若一部經文入耳,振聾發聵,讓人警醒。
鍾聲悠悠,整座須彌山的光芒一下子熾盛了很多倍,像是一片神話淨土般山頂上,佛光普照,十方皆明,仿佛照亮了整片浩瀚西漠。
在鍾聲和佛光中,趙晟跟著蘭陀寺眾人進入了大雷音寺。
越過寺門,仿佛踏進了另一方大界,瓊香繚繞,瑞靄繽紛,瑤台鋪彩結,寶閣散氤氳。鳳翥鸞騰形縹緲,金花玉萼影浮沉。上排著九鳳丹霞扆,八寶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
氤氳佛光中,眾人一一落座,苦智大師,開始給趙晟介紹各大聖廟的來人。
“那是懸空寺覺遠大師,佛法精深,證得羅漢果位。”
“這是法相寺玄悲大師,修《解深密經》,證的金身羅漢果位。”
“這位是神霞寺……”
在苦智大師的介紹中,趙晟與西漠各大聖廟的參會者混了個臉熟,眾僧初時看著長發如墨,翩翩公子的趙晟,有些奇怪,但仔細打量後,無一不讚歎趙晟的佛性,超越了曆代諸多轉世靈童。
不知何時,主位上出現了身披袈裟的鬥戰勝佛,他平淡卻清晰的聲音響起在大殿中每一個人耳邊,“法會開始。”
苦智大師當先站立起來,念誦道:“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苦智大師說完後,諸多聖廟古僧開始一一講述。
又聽法相寺玄悲大師,
“佛說離言無二義甚深非愚之所行
愚夫於此癡所惑樂著二依言戲論
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轉極長生死苦
複違如是正智論當生牛羊等類中
……”
此時雄偉巍峨的大雄寶殿內,諸多玄妙的佛音響起,能安撫人心,引人悟道,虛空中萬朵金蓮綻放,靈氣氤氳,法則神光密布,金光四射,照耀諸天。
整個西漠高僧匯聚,諸多末法王者、甚至半聖講道,如此難得的機會,趙晟也沉下心神細細感悟。
四極異象苦海種金蓮展開,朵朵金蓮璀璨耀眼,密集堆疊,輕輕搖曳,然後一片片的蓮花瓣落下,在半空之中崩散,成為一點點金色的光點,遠遠望去,就如同星辰一般。
趙晟神霞繚繞,金色的神光流動之間,如在開辟一方宇宙,演化三千界,佛光普照,氣象萬千。
宇宙開辟,萬靈出生,萬類霜天競自由,最終一位神似趙晟的佛陀行走於紅塵,化凡土為地上佛國,讓眾生生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他立身處即為西天極樂世界。
看著這驚人的一幕,旁邊的苦智大師等人連連驚歎,就連上座的鬥戰勝佛也投下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