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番軍隊無邊無際的陣營中,矗立著一個巨大的帳篷,顯得十分高大巍峨,帳營周邊兵士林立,嚴密地保護著這個營帳,這裏就是德擁可汗的行轅,士官在大帳前通報了情況後,被兩名帶刀侍衛領了進去。
德擁看了侍衛官遞上的信件,有些不以為然地扔在一邊,說:“下馬關已經是我的囊中之物,這時來跟我講條件是不是晚了點。”然後他從桌子上端起一碗茶呷了一口,擺著手說道:“讓信使回去吧。”
在士官正準備轉身離開的時候,德擁突然間眼角瞟見了信紙上的印簽,那個曾經十分熟悉的印簽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不是鎮北王宇文浩天的王璽嗎?
他立即叫住了即將離去的士官:“送信來的信使是誰?”
“是一名自稱叫作宇文淩坤的將官。”
德擁聞言大吃一驚,宇文王死後,宇文家族應該徹底滅絕了啊,哪裏還有宇文後人存在呢,這個自稱宇文的人是誰呢?他不禁想起了在固橦關被燒死的妹妹和宇文王的兩個子女,一絲痛苦和愧疚掠過心頭。
“請信使進見!”德擁命令道。
不一會兒,在兩名帶刀侍衛的押解下,天賜走進了土番可汗的大帳之中,往裏走了不到十步,左右的侍衛拔出配刀,示意他站住,不能再往前去了。
德擁抬眼看著眼前這個青年,二十來歲左右,頭戴一頂皂紗轉角簇花巾,身穿一領紫繡花戰袍,腰係一條玲瓏嵌寶玉環條,足蹬一雙金線抹綠皂朝靴,昂首挺胸地站在那裏,神情從容而淡定。看上去就不像是一般人物。
天賜參拜了德擁可汗過後,起身說道:“尊貴的可汗大人,我此來的意圖您已經清楚,如果您願意的話,我這裏有擬定的協議書,可以當場簽訂。”說罷,從懷裏取出一卷文件,雙手呈給一旁的侍衛官。
侍衛官將卷宗呈遞給德擁,德擁並不在意,接過來隨手放在一邊,說:“我知道,你們奪取了晉北縣城,但這並不能影響我繼續攻取下馬關,我也不可能放棄已經垂手可得下馬關城,去跟你們換取晉北縣的,晉北縣遲早會被我奪回來的,不急於這一時。你不覺得你們的想法有些可笑嗎?”
“哈哈哈”天賜爽聲笑道:“可汗大人你想得簡單了,如果手上沒有足夠的籌碼,我們咋會貿然來跟你談條件呢?”
“此話怎講?”德擁突然覺得眼前這人笑起來的神情有些熟悉。
“大人,晉北縣現在在我們手中,你說你隨時可以奪回到是不假,我們雖說守住晉北縣很難,但是毀掉它卻是輕易舉的事。如果你不按我們提出的條件來辦的話,到時候回到您手上的晉北縣就隻是個普通的縣城而已。這個籌碼來交換下馬關,您覺得是否足夠了呢?”
德擁這才恍然大悟,晉北縣或者是說晉北縣的鐵礦和兵器廠可是他最為倚重的資源,當初靠著與晉北縣的暗中交易,使土番軍隊的戰力大大提升,才能最終一統關外,入侵中原後,土番首先奪取的要地就是晉北縣,在掌握了鐵礦和武器製造的資源後,他一統中原的雄心才有了保障,這可是萬萬不能失去的。誰會想出這麽歹毒的計謀呢?他又想起了剛剛死去的宇文王。
“你叫宇文淩坤?跟宇文家是什麽關係?”德擁看著天賜問到。
“那當然是宇文家的後人啦,鎮北王宇文浩天是我的親叔。”
“胡說!宇文家族的人都死光了,哪裏又會冒出一個世侄?你是冒充的吧?”
“哈哈,名字可以編造,可血緣豈可冒充?可汗大人,您是沒有看清我的長相吧?”
“嗯?”德擁帶著疑問,用眼睛仔細地盯向天賜,“請信使上前十步。”
天賜朝著德擁向前邁了十步後站定,抬起頭來與德擁對視。
“啊?!”這一看,讓德擁疑慮頓消,眼前這個年輕人分明就是宇文浩天的翻版啊,那體型,那神態,那笑容跟當年的宇文王都是極為相似啊,這倒底是宇文家哪個的孩子呢?德擁一時想不出頭緒。
“關於我的身世,你現在不必問,我也不會說,以後你自然就會知道。”天賜似乎看出了德擁的心事,大聲說到。
德擁沉思了片刻,轉身拿起了案桌上的卷宗,打開後,對天賜說:“好吧,這個協議我簽了,並派人送至貴軍手中,從明日起我軍即從下馬關城外撤兵,也希望貴軍能遵守協議,將晉北縣城完璧歸趙。”
“不勞您大駕,協議我自己帶回去就行了。”
“不,我還沒有說完,簽這個協議,我附帶一個小小的條件,那就是貴方的信使得留下來做人質。”德擁說完後,用眼神示意左右的侍衛官們下手拿人。
“且慢!”天賜說著後退了幾步,“要請信使留作人質,那你得先問問信使答應不。”
這時天賜身後的幾個侍衛官也圍了上來,七八個人抽出了配劍,將天賜團團圍住。
天賜前後左右環顧了一下,這幾個人都是武藝高強的皇家侍衛,仗著天賜手中沒有任何武器,更加肆無忌憚的提刀向天賜襲來。
天賜看著撲向他的幾名侍衛,嘴角笑了一下,伸手將腰間的玉帶解開,頓時一柄明晃晃的長劍從天賜的腰間彈出,劍在天賜手上,頓時像一條靈動的蛇,劍身在空中畫出了幾道怪異的弧線,發出耀眼的光芒。
衝在前麵的兩名侍衛官還沒弄明白是怎麽回事,手上的長劍就被天賜的軟刃劍纏繞在一起,天賜順勢一帶,兩柄劍就從侍衛手裏脫手飛了出去,直直射向身後的侍衛們。
隻見天賜在人群中騰挪閃轉,一陣刀光劍影過後,圍著天賜的七八個侍衛們手上的長劍都紛紛脫手而去,他們茫然無措地呆立在那裏,一時不知怎麽辦才好。
天賜對著德擁大聲喊道:“我也有一個條件哈,就是帶著你的人頭一起回去複命啊,不知你是否同意。”說罷,他腳一點地,騰空而起,揮劍直奔德擁在高台之上的龍椅而去。
德擁看了侍衛官遞上的信件,有些不以為然地扔在一邊,說:“下馬關已經是我的囊中之物,這時來跟我講條件是不是晚了點。”然後他從桌子上端起一碗茶呷了一口,擺著手說道:“讓信使回去吧。”
在士官正準備轉身離開的時候,德擁突然間眼角瞟見了信紙上的印簽,那個曾經十分熟悉的印簽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不是鎮北王宇文浩天的王璽嗎?
他立即叫住了即將離去的士官:“送信來的信使是誰?”
“是一名自稱叫作宇文淩坤的將官。”
德擁聞言大吃一驚,宇文王死後,宇文家族應該徹底滅絕了啊,哪裏還有宇文後人存在呢,這個自稱宇文的人是誰呢?他不禁想起了在固橦關被燒死的妹妹和宇文王的兩個子女,一絲痛苦和愧疚掠過心頭。
“請信使進見!”德擁命令道。
不一會兒,在兩名帶刀侍衛的押解下,天賜走進了土番可汗的大帳之中,往裏走了不到十步,左右的侍衛拔出配刀,示意他站住,不能再往前去了。
德擁抬眼看著眼前這個青年,二十來歲左右,頭戴一頂皂紗轉角簇花巾,身穿一領紫繡花戰袍,腰係一條玲瓏嵌寶玉環條,足蹬一雙金線抹綠皂朝靴,昂首挺胸地站在那裏,神情從容而淡定。看上去就不像是一般人物。
天賜參拜了德擁可汗過後,起身說道:“尊貴的可汗大人,我此來的意圖您已經清楚,如果您願意的話,我這裏有擬定的協議書,可以當場簽訂。”說罷,從懷裏取出一卷文件,雙手呈給一旁的侍衛官。
侍衛官將卷宗呈遞給德擁,德擁並不在意,接過來隨手放在一邊,說:“我知道,你們奪取了晉北縣城,但這並不能影響我繼續攻取下馬關,我也不可能放棄已經垂手可得下馬關城,去跟你們換取晉北縣的,晉北縣遲早會被我奪回來的,不急於這一時。你不覺得你們的想法有些可笑嗎?”
“哈哈哈”天賜爽聲笑道:“可汗大人你想得簡單了,如果手上沒有足夠的籌碼,我們咋會貿然來跟你談條件呢?”
“此話怎講?”德擁突然覺得眼前這人笑起來的神情有些熟悉。
“大人,晉北縣現在在我們手中,你說你隨時可以奪回到是不假,我們雖說守住晉北縣很難,但是毀掉它卻是輕易舉的事。如果你不按我們提出的條件來辦的話,到時候回到您手上的晉北縣就隻是個普通的縣城而已。這個籌碼來交換下馬關,您覺得是否足夠了呢?”
德擁這才恍然大悟,晉北縣或者是說晉北縣的鐵礦和兵器廠可是他最為倚重的資源,當初靠著與晉北縣的暗中交易,使土番軍隊的戰力大大提升,才能最終一統關外,入侵中原後,土番首先奪取的要地就是晉北縣,在掌握了鐵礦和武器製造的資源後,他一統中原的雄心才有了保障,這可是萬萬不能失去的。誰會想出這麽歹毒的計謀呢?他又想起了剛剛死去的宇文王。
“你叫宇文淩坤?跟宇文家是什麽關係?”德擁看著天賜問到。
“那當然是宇文家的後人啦,鎮北王宇文浩天是我的親叔。”
“胡說!宇文家族的人都死光了,哪裏又會冒出一個世侄?你是冒充的吧?”
“哈哈,名字可以編造,可血緣豈可冒充?可汗大人,您是沒有看清我的長相吧?”
“嗯?”德擁帶著疑問,用眼睛仔細地盯向天賜,“請信使上前十步。”
天賜朝著德擁向前邁了十步後站定,抬起頭來與德擁對視。
“啊?!”這一看,讓德擁疑慮頓消,眼前這個年輕人分明就是宇文浩天的翻版啊,那體型,那神態,那笑容跟當年的宇文王都是極為相似啊,這倒底是宇文家哪個的孩子呢?德擁一時想不出頭緒。
“關於我的身世,你現在不必問,我也不會說,以後你自然就會知道。”天賜似乎看出了德擁的心事,大聲說到。
德擁沉思了片刻,轉身拿起了案桌上的卷宗,打開後,對天賜說:“好吧,這個協議我簽了,並派人送至貴軍手中,從明日起我軍即從下馬關城外撤兵,也希望貴軍能遵守協議,將晉北縣城完璧歸趙。”
“不勞您大駕,協議我自己帶回去就行了。”
“不,我還沒有說完,簽這個協議,我附帶一個小小的條件,那就是貴方的信使得留下來做人質。”德擁說完後,用眼神示意左右的侍衛官們下手拿人。
“且慢!”天賜說著後退了幾步,“要請信使留作人質,那你得先問問信使答應不。”
這時天賜身後的幾個侍衛官也圍了上來,七八個人抽出了配劍,將天賜團團圍住。
天賜前後左右環顧了一下,這幾個人都是武藝高強的皇家侍衛,仗著天賜手中沒有任何武器,更加肆無忌憚的提刀向天賜襲來。
天賜看著撲向他的幾名侍衛,嘴角笑了一下,伸手將腰間的玉帶解開,頓時一柄明晃晃的長劍從天賜的腰間彈出,劍在天賜手上,頓時像一條靈動的蛇,劍身在空中畫出了幾道怪異的弧線,發出耀眼的光芒。
衝在前麵的兩名侍衛官還沒弄明白是怎麽回事,手上的長劍就被天賜的軟刃劍纏繞在一起,天賜順勢一帶,兩柄劍就從侍衛手裏脫手飛了出去,直直射向身後的侍衛們。
隻見天賜在人群中騰挪閃轉,一陣刀光劍影過後,圍著天賜的七八個侍衛們手上的長劍都紛紛脫手而去,他們茫然無措地呆立在那裏,一時不知怎麽辦才好。
天賜對著德擁大聲喊道:“我也有一個條件哈,就是帶著你的人頭一起回去複命啊,不知你是否同意。”說罷,他腳一點地,騰空而起,揮劍直奔德擁在高台之上的龍椅而去。